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立博20分享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历史教案该如何与时俱进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1

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教材分析:《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反映的是二战以后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教材的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密切。亚洲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较迟,但进入60、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又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借鉴。因此,本节教材的教学成为本章教材的重要内容。二、教学目标

高二历史说课稿亚洲国家经济的发展1、主要掌握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以及西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理解“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均衡增长”战略、石油输出国组织等概念。结合区域,掌握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2、发展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使学生善于从典型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中比较其异同。并分析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3、使学生在解读历史中感悟历史,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亚洲历史发展的作用,并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史实中总结经验。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阅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布置预习提纲,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提纲的要求自己进行预习。2、出示《亚洲的经济发展形势》图,让学生熟悉亚洲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3、提出问题:“亚洲民族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引导学生从国际政治和经济、亚洲国家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因素:世界政局相对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民族独立;劳动力和资源丰富;

不利因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亚洲国家生产力落后。

4、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简况表

地区

气候类型

主要国家

发展概况

经济类型

存在问题

备注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5、比较韩国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原因的异同。6、归纳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类型多样。

7、讨论: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启示: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也要更加国际条件,适时调整政策;同时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亚洲各发展中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8、强化训练:(1)二战后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亚洲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2)战后,北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各呈现怎样的经济发展形势?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应如何认识?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2

怎样理解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从“振兴中华”的救国愿望出发,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实践中,深入研究中西有关思想资料并实地考察西方社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的。

孙中山倡导的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洋人的朝廷”──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前提,它继承了中国历的民族主义传统,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的民族主义思想。孙中山强调“民族主义”绝不是排斥满族,只是反抗满族贵族的民族压迫,-满族贵族的统治。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34页)。民族主义“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孙中山选集》第81页)。所以,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族统治者。也没有排外的思想,而是要联合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政治上获得独立之后,必须有经济上的富强独立,这是民族主义的另一主要内容。孙中山对此作了十分具体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建设的具体蓝图──《实业计划》。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前是全体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旗帜。

孙中山倡导的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和民治观念。孙中山主张“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充分享有“民权”。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对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清政府,却无法铲除“恶劣政治的根本”──君主专制政体,这一政体是中国长期落后和被侵略的根源。因此,他说只有“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才能-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因此,他坚决反对“英雄革命”和皇帝思想。在他看来,“英雄革命”和皇帝思想将使中国陷入“四分五裂”,进而被西方列强瓜分而亡国。

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社会革命的主张,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土地问题和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是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孙中山对此十分关注。根据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论”,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以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具体实施办法是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达到两个目的:(1)消除国民经济生活中贫富悬殊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2)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因此,“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在孙中山看来,欧美各国之所以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主要是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所以他把“平均地权”的实现,称之为“社会革命”,说:“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之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329页)。

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在-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从此以后,任何违反民主的潮流,要在中国复辟帝制和建立独裁统治的人和政治集团,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列宁曾经高度评价说:“孙中山纲领的每一行都渗透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对政治表示冷淡,甚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国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列宁选集》第2卷《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第424页)。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三民主义存在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缺陷,如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些都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怎样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关于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强调“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即废除国内民族压迫,团结、号召各民族共同奋斗,争取民主革命成功。这就抓住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弥补了旧三民主义的严重缺陷,与中共的反帝主张一致。

关于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号召-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为此,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但在君主专制政体被-后,真正的民主共和并没有建立起来,国民的民主自由被军阀践踏无余。且由于当时的政党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因此所谓的民主即使实现也仅仅是少数资产阶级的民主,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强调:“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盖民国之民权,唯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必不轻授此权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主。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文中强调一切个人及团体享有一切自由权利的前提是真正反帝。这就再一次强调了反帝的必要性,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成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关于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同时又提出“节制资本”,孙中山对“平均地权”作出了重新解释,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节制资本”,即将本国人和外国人在华举办的独占性或规模过大的企业改由国家经营管理,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也就从经济上照顾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可见,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怎样理解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相同点: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革命的旗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不同点:第一,民主革命阶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第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阶段,没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可以看出,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具有人民性和革命的彻底性,目标更为高远。第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各自阶级立场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在理论和纲领上还没有超越资产阶级范畴,具有局限性,这是资产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3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重点:维也纳会议、1848年欧洲革命

难点:学生自我阅读及分析问题、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以及理清各种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回忆: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前期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一、维也纳体系

学生阅读教材第71—7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维也纳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国家、目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什么叫维也纳体系?欧洲各国用什么来维护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为什么被称为历史的反动?

出示历史图片《维也纳会议》,强调此次会议是由俄、英、普、奥四国控制的。由学生归纳会议的主要内容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分析维也纳会议的反动性。在学生分析维也纳体系反动本质前,教师应指出评价历史进步和反动的标准是:第一,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是否推动人类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进步;第三,评价历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导学生根据此标准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强调维也纳会议对近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各国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家间的纠纷。

二、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学生阅读“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冲突”一目,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爆发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矛盾冲突有哪些,哪个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类型。

三、1848年革命

学生阅读“1848年欧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 讲解革命过程时,利用动画讲解,给学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讲完后,教师强调以下几点:揭开1848年欧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国的二月革命-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匈牙利起义是1848年欧洲革命中影响的民族解放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848年革命的高潮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1848年革命的影响,为什么1848年革命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这种说法是否矛盾?

学生回答:1848年革命仅经历一年多即失败了,一方面由于封建君主的反扑、资产阶级的妥协;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成熟,虽已登上政治舞台,但没有政党斗争经验,政治上、组织上都很软弱;说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还未成熟到完全废除封建生产方式的程度。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在这场革命中明显占有优势,革命的失败指资产阶级完全掌握政权、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没有最终完成,但革命削弱俄、普、奥等国的封建统治力量,重创了反动势力的堡垒——俄国,加剧大国之间的矛盾,欧洲大国再也不可能联合起来镇压革命了,欧洲政治版图再次变动,维也纳会议确立的反动统治秩序破产。

小结

利用下面图示对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形势进行小结。

教学设计思想:

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得出结论。了解维也纳体系确立、受到冲击、瓦解的过程,并深刻认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4

日本明治维新

一、导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冲垮了欧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飞,同时也震撼着古老的亚洲。

二、日本明治维新:

八组同学演示“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地图,展示19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封建幕府统治的腐朽,经济发展的落后,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列强的入侵。

引导学生分析,内忧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注意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阐述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帮助学生弄清封建领主经济的概念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几股新生力量。引导学生把握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来源,简介武装倒幕的过程。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和历史意义。

结合教材内容先由学生归纳改革的内容,再结合本目几段资料和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

然后,通过学生思考,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一成一败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背景、力量对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体内容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比较。

最后,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首先应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成果,然后再适当地讲述它的消极影响;分析时要结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结

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成功了,但由于这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日本的封建势力仍然很强大。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很快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列强行列中,给日本乃至亚洲历史投下了阴影。

讨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5

古代埃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展示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3.教师提问: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罗河是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

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与事物形状相似。

3.资料链接:纸莎草纸

古埃及人在距今5000年前发明了纸莎草纸,纸莎草纸的制作材料是纸莎草。它盛产于尼罗河沿岸的水生植物。人们将纸莎草的粗茎切割下来,剥去外皮,将里面柔软又有韧性的茎芯儿切成薄片。再将切成片儿的茎芯横、竖编织或叠放。然后用锤子将两层茎芯儿敲打,直至融合成一张薄纸。融为一体的薄片儿在经过晒干、打磨等工艺处理后,世界上最早的纸就诞生了。

4.教师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目标导学二:金字塔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图片

2.教师提问:埃及有句古谚语:人类畏惧时间,而时间畏惧金字塔。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想象一下古代埃及人是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提示:学生自由回答;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后人有几种推想:(1)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段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2)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是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也有人认为,第(2)种方法土堆的清除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而推测开始用土堆,然后用杠杆。也有些人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他们觉得古人没有这么高的智慧来建造这么伟大的建筑。

目标导学三:法老的统治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法老的图片

2.教师提问:说说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

提示:法老作为全国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他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

3.思维延伸:埃及法老们为什么要给自己修筑金字塔?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修筑豪华的陵墓,以备在冥世间继续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宣扬法老至高无上的宗教神权和世俗专制统治的权力。

三、课堂总结

金字塔外形雄伟壮观,内有许多甬道和墓室相通,还有绘画、雕刻等艺术品,实际上是一座地下宫殿。国王的尸体经防腐处理,制成了干尸,放置在棺木中,这就是“木乃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板书设计

1.自然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太阳历、数学、象形文字、解剖学、金字塔等

4.法老统治


初高中历史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新高中历史教案范文5篇

初中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初中历史教案范文模板

初中下册历史教案范文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全国版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初中下册历史教案大全

河南高中历史教案范文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案模板范文

    3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