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方法及策略

金凤1871分享

历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要想充分发挥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必须牢牢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教学方法及策略,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一历史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历史知识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学科因为其特殊性,它包含着对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的、有意义的事件的记录,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有些是不可重复的。当然,历史还包含着主观上的理解和叙述,但是都是从客观的史实出发的,同样,也是比较权威的。

只有准确把握历史基础知识,才能更客观的、更全面的去看历史,只有更深入的了解史实,才能为了解历史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在,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教化和人文的功能。

所以,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尤其要重视的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基础知识。不能因为强调能力就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要求,能力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知识的把握就不会有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新课改后,很多教师在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但也不乏有些是片面追求形式而矫枉过正的。所以,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仍要强调,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需要重视,更需要严格要求,要让学生切实做到准确把握。

同样,也不是说我们以前的做法就不需要改变,适应新课改,我们更应当有积极的作为和看得见的成效。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在高度重视、严格要求的同时,我们也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

比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方法上,我们就有很多工作要做。过去,我们的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整个课堂就是“满堂灌”或者“满堂问”,做了很多重复的但是却收效甚微的工作。这是我们在教学思维和行动上都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我们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机械重复、越俎代庖。不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下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的兴趣,教会他们一些科学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的学习,在学习效果的检验上,也不用拘泥于考试和提问这些简单的方式,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只有让学生爱学、会学,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教有实效、学有成效。

二、引导学生把握历史规律,学会用历史思维看问题

学习历史,并不是需要学生只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够把握历史的规律,也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很多重大事件是偶然和必然相互作用产生的,既是独特的、重大的,也是有历史借鉴意义的。

不仅仅要看到现象,还要看到其形成的原因,更要看到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在独立的历史事件之间,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多去思考,让他们去发现区别、发现联系,从而,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闻,还能够对他们认识和思考问题提供更独特的角度和更宽阔的视角,从而得出更深刻、更全面的结论,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发展也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优化教学设计,既要做到尊重历史,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主要的依据,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必要的加工。避免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可以适当增加问题导入、方法指导、知识总结的内容。

同时,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立分层次目标,比如课堂提问、课后练习、大讨论课等,都要有针对性。这样,一方面教师能够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同时,另一方面,学生也有了充分的自主思考和表达时间,会促进教学相长。

三、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人格的力量远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努力,学校教育应该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尤其是在人文学科的教授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是人文学科的题中之意,也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和重要任务。

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人文学科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往往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效。比如,民族大义、高尚气节、爱国情怀、创新精神等等,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粮,都可以在古人的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正是这些具有气节、情怀的人,构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也在历史的作用下极大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比如,爱国主义的培养,有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等,比起单纯的说教,可以更直观、更形象,也能更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学生。

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育的目标,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明确方向。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比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点。

所以,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多提供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机会,可以采用导学式的方法,让学生学有目标。

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表达和讨论过程中,查缺补漏,不断完善;在合作、交流、竞争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做到学有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及时反馈也是很有必要的。我的建议是多与学生交朋友,理解学生所思所想,好好利用课堂的同时重视活动课,同时,在加强学生自学和讨论之外,我们还广泛采取在线问答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在线交流。事实证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1.知情相融,营造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中掘引、利用教材、环境等潜在的知情因素,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是历史教师必要的课堂教学手段。实践中,要结合教学内容,以“情”为中心磁场,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紧扣认知主线,用教师的创新思维引领学生走出学习历史的思维定势。

(1)教师要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的实施逐渐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得到充分展现,师生互动也使课堂更为生动更富创新精神。如真情实感、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运用,博览群书、通古博今的教学“百科全书”讲解,课件演示、设疑提问时对学生的赏识与肯定,这些成为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也建起师生互动掌握当堂知识、师生共进激活新知识的桥梁。

(2)教师要具有全盘掌控的教学能力。作为课堂阵地的“总指挥”,历史教师要潜心研究教学内容特点,明晰思路,把握重心,找准抓手。“实战演练”中,摒弃照本宣科、牵强附会的冗长叙述,运用网络资料集锦、多媒体演示、穿插故事、名家点评或当前时事评论,为教学实践打好铺垫。历史既是客观的,又是严肃的。如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要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赋予情感色彩的引经据典,以历史背景、时代特征为突破口,通过比较、分析、理解、体会,认知、情感相互作用贯穿于始终,消除学生对文学、影视作品中历史人物、事件的片面看法和影响,形成准确、客观、辩证的认识,增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

2.教学合一,创设自主的历史教学流程

教师该如何实施有效策略,有目的、有意识的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呢?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合一、教学相长。笔者认为历史教学流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明确要旨,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思考问题;师生互动,点拨释疑;习题训练,探究总结。完成这个步骤需要做到三点:

(1)巧预设,重生成。课题预设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前提,精彩的设计导入如“引子”与“序幕”,首先就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拨动了学生思维之弦和探知欲望。如学习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可以用一首打油诗《皇帝的烦恼》让学生分析:皇帝有哪些烦恼?为解决这些问题,明清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求知。

(2)指思路,多启发。变“以讲为主”为“以学为主”,带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参与讨论、以智启智、以智激智的教学流程,提出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习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可以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来担任生活在不同年代的罗马法官对同一个案例作出判决。通过判决结果,能使学生迅速弄明白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达到乐学、好学的目的。

(3)善归纳,巧整合。历史知识脉络广而密,若不及时进行整合,很难形成知识体系,不利于巩固掌握。在引导学生领会思路、消化吸收的同时,注重教学环节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所学内容的意义所在、学会检视和反思自我、学会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正确评价,真正主动、轻松、有章可循地掌握知识。

3.优势互补,建构开放的历史教学实践

高中历史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多有知识容量大及学术性、思辨性强的章节,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学”来“吸收”,通过“思”来“提炼”,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收到教学效益的最优最大化。

(1)将教学反思融入课堂实践。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以随笔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教师即兴创造的亮点或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独到见解;以案例反思的形式,撷取典型或学生反响较大的一节课,分析每一个环节,总结自身教学实践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评点修正;以对话反思的形式,通过自我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文本对话、社会(家长)对话,开放心境,开阔思维,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再运用于新的课堂教学。

(2)将学习借鉴融入课堂实践。学习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自制课件,撰写心得;向身边的老教师、优秀教师虚心求教;立足课堂实际,借鉴如知识串联法、点面交叉法、创造思维式等教学方法,取其精华,整合优势,自我形成清新的学术见解、深邃的思辨哲理及独特的讲授风范,感染、引领学生迈向更高的学知领域。

(3)将科研合作融入课堂实践。借助教师集萃展、教学比武、说课听课、学科竞赛等平台,敢于展示,真诚交流,主动纳谏,积聚教育教学正能量;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将学校历史教研组的问题研究与个人的课例研究结合起来,摆出遇到的实际问题,谋妙计,亮锦囊,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促进历史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

面对如今的社会形式,对教育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高中历史教学也应该如此。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课改下,教师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见解,并指出学生意见中的不合理问题,通过共同探究来解决问题。通过探究,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历史问题,从而解决历史问题。另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高中政治中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更加科学地认识历史,以培养学生正确认知历史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堂上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思考、探讨、研究,在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发掘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好处。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对于高中现代史方面,一般的考试题目都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和用联系的观点来解决问题,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就是要把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当今社会相联系,从而为社会服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把社会作为学生的最大课堂,从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延展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小事,让他们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走进图书馆,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中拓展自身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历史的意义。教师在带领学生去参观的过程中,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高中生对历史认识的水平,真正使学生能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发现和解决历史问题。


高一历史教学方法及策略相关文章:

历史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总结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

七年级历史教学方法及策略

人教高一上历史教案5篇

高中选修1历史教案5篇

高一优秀历史教案模板5篇

高中历史学科组教学计划方案5篇

志鸿优化新高一历史教案范文

关于高一历史学期末教学反思

    325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