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1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倡导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15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将来这种佛教礼仪节日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进步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风俗起来自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15日为上元节,7月15日为中元节,10月15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进步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新年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尤其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新年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不过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2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国内的传统佳节,都很热闹,大家主如果观看放烟花。但今年与往年不同,由于今年是龙年,大家是龙的传人,所以大家看了一场很精彩的戏。
正月十五那天,我去了世纪广场,那里人山人海,有几千人,大伙都围成一个圈看节目,我和我母亲赶到时,节目已经开始了。有玩龙灯的,有玩狮子的,有跳舞的等等。听说玩狮子的人是从广州请来的,要花几万元才能请来,可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玩龙灯。
玩龙灯开始了,这个时候上来了一条巨大的长龙,前面有一个人举着一个球,而龙就在后面追那个球。当那条长龙走到中央时,向对面的观众敬礼,拜年。那条龙又接着在空中飞腾,忽然那条龙仿佛弹簧似的形状绕了起来,愈加快,愈加快,这个时候观众们的尖叫声和掌声大起来了,接着那条龙慢慢的盘成了一圈一圈的,像一个大饼,接着又散开了,最后向大伙敬个礼就登场了。
看完节目,亲戚们都到我家去吃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碟碟美味佳肴,大家坐到了桌子上。“大伙吃吧。”父亲说完,我对着一大桌被人垂涎三尺的佳肴,立刻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因为盆子里的冬菇实在太滑,我夹了很长时间才夹到,可是不小心把冬菇汁贱到了父亲的脸上,把父亲搞成大花脸,大家全都哈哈的笑,母亲却捂住嘴偷笑。父亲一看,立刻装出可怜相,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父亲拿出纸把脸上的冬菇汁擦干净了。“咦,如何有一股焦焦的味道呢?”父亲说道。“天哪,我的汤圆。”于是,母亲像火箭似的冲进了厨房。
过了一会儿,母亲端了一盆黑黑的东西出来了。父亲一看,笑着说:“你好棒呀。”黑汤圆你也做得出来。“哈哈。”这笑声奏出我家和谐乐曲。
今年的元宵节大家全家人在广场看了精彩的表演,还在一块吃了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真好!这快乐幸福的元宵真被人难忘呀!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3
“满帘花影月三五,一碗汤圆情万千。”农历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学校特意组织了乐趣无穷的做元宵活动。
我们来到食堂,围成一圈,在家长义工的指导下,准备做团圆。盘子里已经有了家长们提前用糯米粉搓好的面团,圆滚滚的,活像一个个胖娃娃。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黏黏的面团,一边放在手心里搓,一边观察着姚晔黄奶奶的动作。只见她把团子放在左手手心位置,而右手则娴熟地在团子上按出一个洞来,一边捏一边旋转,将小洞逐渐变大,最后做成一个小碗的形状,而且据说皮越薄越好吃呢!
我也学着姚同学奶奶的样子,一手托着软乎乎的小面团,另一只手以大拇指为中心,从团子的正下方轻轻地往下按,再慢慢从中间向四周碾开,好不容易捏成了一个像样的“小碗”。接着,就是装馅儿了,姚晔黄奶奶帮我放入了适量的豆沙馅儿,这也是个技术活呢!过少了,会导致小面团“营养不良”,但过多了,又会发生一系列露馅事件。最后,就是将“碗口”封上了。我将大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空心圆,再将团子放在里面,一边旋转一边慢慢合拢,最后就是把多余的一个“小尾巴”拔下来。
不过,如果想更加美观,就要进行加工——搓圆。我开启了“搓搓大法”,把扁平的团子放在手掌中,两只手默契配合着搓着。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它变得跟乒乓球差不多圆了呢!看着我用心的杰作,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吃过午饭,我兴致勃勃地去排队盛元宵,品味一下同学们的手艺。我看着碗里热气腾腾,还隐隐透着豆沙馅暗红色的元宵,忍不住咬上一口,啊!软软的糯米粉皮加上甜滋滋的豆沙真可谓是人间美味啊!一想到这是我们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的,就觉得更美味了。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学会了做元宵的方法,锻炼了动手能力,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收获时的快乐,真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元宵佳节啊!"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4
元宵买回来,一定要烧好,才好吃,才好看。煮元宵有几个要点要掌握:
轻轻挤压。烹饪前,用手轻轻揉捏元宵,使其微微裂开,这样煮出来的元宵内外都容易烹饪,松软可口。
在沸水下。用大火烧开水,然后把元宵放在锅里,用勺子后面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会粘在锅底了。
慢慢煮。元宵在锅里煮到漂起来后,要迅速换成慢火。如果这个时候还用猛火煮,元宵节一翻身就破了。如果元宵一直转,热度不均匀,外易内难。
点些冷水。元宵入锅后,每次开锅时加入适量冷水,使其保持滚动状态。两三次后,煮一会儿,然后捞出来食用。这样做出来的元宵,又软又甜又好吃。
勤换汤。煮两三锅后汤变稠,大大制约了水分子的活动。应该再用水煮一遍。不然煮的慢,容易被抓。
烹饪元宵“三部曲”
元宵的品种很多,分为馅和未馅两类。未填元宵一般都是甜的,有蜜枣、桂花、藕、桂圆等。填充元宵有两种:甜的和咸的。
还有一点烹饪元宵的知识。你必须掌握“三部曲”。宝骏有好吃的元宵:
第一步,去元宵节的时候,用勺子搅动开水,让它打漩,就是把元宵扔进锅里。这样元宵随水旋转,不粘锅,才能保持“完美”。
第二步,元宵熬过的大火浮出水面时关小火,用慢火慢慢煮,以免碎。
第三步,烧开后随时往锅里加一点凉水,防止连续烧开的水破坏元宵节。当外观变得柔和米色时,用筷子按压。等软了,就可以开锅,全家人一起享用美味的一餐了。
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作文5
今年的2月28日就是元宵节了,根据学校的惯例,本周五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庆元宵活动。
整整一个中午和一个下午的闹元宵活动中,最令我兴奋的就是“寻宝”游戏了。“下面,5、小学六年级的寻宝游戏开始。”伴随广播响彻云霄起,全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就一窝蜂地冲出教室,向操场奔去。也有的同学好像对当上“寻宝大王”没什么兴趣,不紧不慢地走在中间,急得后面的人跟幽灵似的晃来晃去,想超也超不过去。我和邵玉晨伴随人流终于挤到了一楼,开始了大家的寻宝活动。
大家漫无目地的向前走着,东张西望,期望有的意料之外收获。只见有的同学在慢悠悠地低着头找灯纸,也不看自己正往什么地方走;有的同学则拉着同伴东奔西跳,不知从什么地方下手;有的同学正在一块一块地方细心搜察。
“房屋!”不知哪个叫我,我四下张望,只见朱谌懿、包扬雯、张乐遥正在向我和邵玉晨跑来。“去一号楼的花圃找找吧!”“走!”大家便向一号楼的花圃奔去。来到花圃,只见已经有几位同学已经在那里展开搜寻工作了。大家也埋头找了起来,翻翻草丛,没;翻翻低矮的灌木丛,没;弯腰看看松树底下,没;垫起脚尖看看树洞,没;翻开松动的青石板,还是没。期望之灯一次又一次地址燃,一次又一次地熄灭。一张张令我兴奋地白色纸条在我眼前出现,翻过来却是一片又一片令我失忘的空白。我一次又一次翻动每个可能的地方,却依然一无所获。不久,这个令我兴奋的游戏便在广播声中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