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属于什么节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关于中元节属于什么节日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元节属于什么节日,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中元节属于什么节日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唐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宫观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中元节:七月十五
中元节,定於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下元节:十月十五
农历十月十五,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并相沿迄今。
中元节习俗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
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现在,中元节习俗的祭祖仪式已经简化,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四傍晚开始举行祭祖仪式。祭祖仪式也已经简化了,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晚上能出门吗
1、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侯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边或海边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2、中元节尽管各地祭祀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比较重视,有的地方还演变成了一种集会的风俗,比如小商贩们会集体摆摊上供,有的百姓成群结队去河边放灯,有的还燃放焰火,有的文人墨客还借此举行“盂兰诗会”等等,搞的不亦乐乎,使人非但感觉不到鬼节的阴森,反而颇有些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味儿,尤其是孩子们,还以为真象过年一样的过节呢!
3、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毕竟是鬼节,在这举家兴奋之时,也往往有不幸发生,比如有人横发车祸,有人突遭恶死,有人怪病缠身,有人妻离子散等等。对于大众没有很大的禁忌,尽量不要晚上独自出门了。
中元节八大禁忌
1.勿晚上晒衣服,当鬼觉得你的衣服好看,红色最忌。
2.少去阴气重的地方,比如山、小巷子等。
3.勿捡路边的钱,这些钱买路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
4.勿轻易的回头看,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鬼叫你。
5.筷子勿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鬼与你分享食物。
6.勿夜游,八字轻的人不要夜游,易碰上麻烦。
7.非特定场合勿烧冥纸,冥纸是烧给鬼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8.勿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鬼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