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可以说,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秋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秋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立秋的由来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风俗
“立秋”是夏秋之分的重要时刻,是收获季节。主要有以下习俗活动:
戴楸叶
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由来已久。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形容立秋这天汴京人戴楸叶的情形说:“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也说:“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说:“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日:‘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可见南宋在立秋这天戴楸叶的情景,与北宋相同。
楸是大戟科落叶乔木,最高可达三丈,干茎直耸可爱,叶大,呈圆形或广卵形,叶嫩时为红色,叶老后只有叶柄是红的。据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说,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妇女儿童剪花插戴,可见这个风俗的古老。
这个风俗的古老。
近代,各地也有立秋日戴楸叶的习俗。河南郑县男女立秋日都戴楸叶。山东地区这天必有一两片楸叶凋落,表示秋天到了。胶东和鲁西南地区的妇女儿童采集来楸叶或桐叶,剪成各种花样,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
贴秋膘
流行于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这种习俗的来历普遍说法是,由于以前我国北方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比较低,经过夏季辛苦劳作,为了弥补劳动者身体的亏损,到了立秋节气就要杀猪宰羊,做些营养丰富的菜肴,给那些壮劳力补补身子,也就是所谓的“贴秋膘”。后来,随着部分乡下人进城,这个习俗被他们带到了城里,渐渐地,城里也流行起“贴秋膘”。
摸秋
安徽太湖、潜山、宿松西南部和江苏北部地区,在“立秋”之夜,人们结伴去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计较。这个风俗源于元代故事。在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不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士兵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准备将他们按军法治罪。村民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设法开脱士兵的过错,有一位老人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士兵因此获免无罪。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便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咬秋
“咬秋”寓意炎炎盛夏难耐,忽逢立秋,将其咬住不放。北京的习俗是立秋那天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苏各地立秋时刻吃西瓜“咬秋”,认为可不生秋痱子。在江苏无锡、浙江湖州,立秋日吃西瓜、喝烧酒,认为可免疟疾。天津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据说可免腹泻。清代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日咬秋,可免腹泻。”清代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到立秋当天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咬秋这个习俗到上海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瓦馈赠西瓜。平日吃的都是自种的瓜,这天须吃亲友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栽种技术。
其他
浙江杭州一带大人小孩在立秋时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桃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辽宁地区立秋日“吃秋饱”,海城、锦县等地吃肉面,义县的城乡居民吃饼、饺子等面食,朝阳吃黄米面饽饽。
四川东西部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立秋水”,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山东莱西地区立秋吃“渣”,这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当地还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从唐宋时起,全国各地普遍有“立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取7—14粒赤小豆,用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方,据说可以一秋防痢疾。
立秋的气候特点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
立秋节气含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饮食原则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3、饮食不宜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