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梓炫0分享

可以说,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立秋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天气转凉:立秋时节,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天气逐渐转凉。白天的炎热逐渐减弱,夜晚的凉意逐渐增加,人们会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田野收获:立秋时节,农作物开始成熟,农民们会开始丰收季的收割工作,如收割稻谷、果实等。这是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结果,也是农业丰收的象征。

饮食调养:立秋时节,人们注重饮食调养,认为这对健康有益。常见的习俗包括食用一些有益于健康的食物,如秋梨、白果、柿子等,以及补充营养的汤品,如糖水、鸽蛋汤等。

祭祀祈福:立秋节气是一些地方进行祭祀祈福活动的时节。人们会祭拜祖先、神灵或前辈,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祈福,希望获得平安和幸福。

赏秋活动:立秋时节,天气宜人,人们喜欢外出赏秋游玩。一些地方会举办庆祝活动,如赏月、登高、观赏秋叶等,人们可以欣赏到秋天独特的美景。

秋季农事:立秋过后,农民们会进行秋季农事,如耕种、播种、养殖等,为接下来的收获季节做准备。

立秋节气历史渊源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说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如《管子》所说:“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即小暑、大暑、处暑,按顺序分别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二十四节气中的暑天比较长。暑天长对于农作物长势和产量有利,作物要有足够的生长时间和热量,如果暑热时间短,作物生长时间和热量都不充足,长势和产量会受影响。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正式开始,它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立秋之后天气还是很热,中医将立秋至秋分前这时段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立秋具有重要的意义,民间在立秋祭祀土地,庆祝丰收。

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事实上,中国多数地方立秋至处暑这时段还是闷热的“三伏天”,在这“三伏天”时段并无“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现象。据二十四节气排序,立秋后还有处暑节气,“处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间尚未出暑。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这几个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期。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虽有差别,但立秋时节大部分地区天气仍然酷热,白天阳光依然剧烈;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这时段。中国医学也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立秋后天气虽热,但是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已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瑟成熟。

立秋节气的农事歌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棉花抹杈边心,追肥时间到下限,

天旱浇水要适量,防治病虫巧把关。

早秋作物渐成熟,防雀糟蹋要常转。

晚秋作物治追耪,后期管理不能软。

适时播种大白菜,炕土壅葱夺丰产。

保护地菜筹建棚,底肥施足地深翻。

大积大造农家肥,割晒青草抽时间。

林木果树管理好,摘下果梨去卖钱。

畜禽管理要加强,要紧预防牛流感。

喂鱼注意多投草,鱼病防治至关键,

坑内菱角采下来,继续管好藕苇芡。

立秋节气的农谚

秋来夏去均降至,火秋作物发育期,草木结果采摘忙。

田间管理要加强。

立了秋,便把扇子丢。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778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