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
夏至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气,在我们国家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夏至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被发现的节气,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夏至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
夏至的习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2、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3、“夏至”传统饮食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的由来来源是什么
上古时候,人们对自然天象是十分崇拜的,再加上农耕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每当农耕生产节点的时候,人们都要祭祀神明和先祖。而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上古时人们总结了天象规律和气候规律,结合农耕生产,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每一种节气都代表着气候变化和降水量变化,是不同农耕活动的重要标志。其中夏至节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也就是它的来源由来。
夏至的含义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它也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期间,天气比较炎热,在江淮一带,夏至时正好是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也是梅子成熟的时候。
夏至是我国一个重要的节气,每年夏至的时候,民间会有许多不同的风俗,比如祭神祀祖,夏至正是丰收的时候,自古以来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吃面条的习俗,我国自古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所以夏至的时候,面条就成为了一样传统食物了。除此之外,夏至的时候还有消夏避伏、吃馄饨、吃狗肉的习俗。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许多人会感到心情烦躁,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平静,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在饮食方面,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这个时候人们吃的食物应该以清淡为主,不能吃太多油炸食品和辛辣之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比如莲藕、苦瓜等等。要少吃一些冰冷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