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的民俗及注意事项

金凤1160分享

小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的节气,一般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寒节气的民俗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寒的民俗及注意事项

小寒节气的民俗

1.吃腊八粥

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和大寒的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的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佛寺,有一次,释A牟尼修行的过程中饥饿难熬昏倒在地,得到好心的牧羊女施予他加了野果的糯米粥,才得以存活下来,这一天是12月初8,佛家于是就在这一天熬粥供佛,这一天熬的粥就被叫做腊八粥,“腊八”也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传到民间以后,一直就流传到了今天。腊八粥的食材也有很多,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泥等,和水煮,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红糖、白糖、葡萄干点缀。南方的腊八粥还会加入莲子和桂圆,北方煮粥的时候并不会吧莲花和桂圆放进去。

2、糯米饭

在小寒节气的时候,广东人一般都会吃糯米饭,大家都知道广东人是最讲究吃的了,它们把腊肉、腊肠、花生、葱白都搭配在糯米饭中食用,不仅美味富含营养,而且还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3、菜饭

对于南京人来说,小寒节气都会吃一些这叫做菜饭的食物,就是用糯米、板鸭、香肠、青菜肉片等食材煮成的,是一种非常好吃的传统美食。

小寒饮食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在冬天吃一些生冷的食物,会直接刺激到胃部,视为不不能正常的收缩,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反胃、呕吐,抵抗能力也会相应的下降许多,还有大多数朋友在冬天喜欢吃火锅,火锅吃多了也会对胃有强烈的刺激,可能会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

2.规律进食才健康

现代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是忙的忘了吃饭,或者是即使很饿也无法抽空去吃饭。长此以往,是对胃部的大刺激。尤其在冬季,胃部本身就容易发病,如果再不能饮食规律的话,就更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的负担。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的吃饭才是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规律的即可。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肠胃,还不会耽误到其他的事情。

3.“保胃战”吃软不吃硬

有胃病的朋友都知道,胃部敏感的时候,如果吃了一些“硬菜”,比如大鱼大肉等,就会觉得很不舒服。确实,正因如此,对于肠胃的保护,我们应该采取软兵政策。粥、面条、热牛奶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除此之外,在饮食制作过程中,也应该尽量选择蒸、煮、烩、炖等烹饪方法,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4.食物选择有讲究

要想保护好自己的肠胃,还要注意在冬季,胃寒的人比较的多,因此,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能够暖胃的食物,像是小米,糯米、羊肉、狗肉、老姜、黑豆、大枣等。因胃酸而引起胃部不适的,要少吃点玉米面、韭菜、土豆、豆类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胃部的胀痛,同时也应禁食浓缩肉汤以及酸性食物,如乳类,淀粉等,并控制食盐的食用量,而在胃酸分泌减少的时候,饮食调整则正好相反。

小寒重“三防”

1、防寒——要护头

“寒性凝滞,寒性收引”。中医认为,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小寒时节,保暖是第一要务。

小寒是一年之中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带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除头部外,腹部保暖可以减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泻等疾病,膝关节保暖也很重要,不宜为了追求美观而过多暴露膝关节。脚部保暖除了穿厚实的鞋袜,还可以采用热水泡脚的方法。

2、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3、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此外,还可在每日洗脸后用双手摩擦面部致生热,可增强御寒能力。

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但小寒节气的运动要注意适度。一是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活动必须要做。还须注意,运动不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

    25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