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节日知识 >

土族的传统节日及特色美食(2)

2018-01-02 16:30:54
|映芳

  土族纳顿节

  民和三川地区土族在庄稼丰收的农历七月开始,举行土族传的统节日“纳顿”。“纳顿”是土语,意为娱乐。纳顿节是民和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为庆祝丰收而每年举行的独有的传统节日,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起,“纳顿”从庄稼成熟最早的下川宋家村开始,间隔一天或数天,由下川经中川的祁、杨家等地,渐渐北移,一直延续到上川的赵木川、官亭鲍家一带,最后以农历九月十五日的朱家“纳顿”收尾。纳顿节由21个村轮流举办,历时两个月,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因为在农历七月举行,故称“七月会”。

  纳顿节的起源,自古以来就被神秘气氛笼罩着。当地土族人流传着许多关于纳顿起源的神奇传说。相传从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土族木匠,皇帝也慕名召他去修建皇宫。三年后,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了,其壮观华丽前所未有。但恶毒的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竟然下令要杀害木匠。木匠连夜逃到家乡,组织早已不堪皇家虐待的土族乡民们造反起义。皇帝闻讯后派出大批军队前来镇压,看到大兵压境,机智的木匠灵机一动,立即让乡亲们敲锣打鼓,扛着制好的战旗,挥舞着已涂上染料的兵器,高呼“大好”向村庄的庙宇走去。皇帝的军队大惑不解,村民们则告诉他们说:“我们正在庆祝今年的收成,跳纳顿答谢上天的恩赐。”于是,军队便撤回去了。此后,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木匠,一年一度的纳顿就流传了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现在庆祝丰收的活动。

  “纳顿”是纯粹以庙会的形式发起组织的。土族各村有村庙,“纳顿”的具体组织和负责主持事务的总家、排头,都由村民选举产生或轮流担任。在村庙这一组织下,规定了若干村规民约,谁违犯就罚香、钱、粮等。在“纳顿”前一天,一切准备工作就绪,每户都要派一个成年人,带一瓶酒,一个大蒸饼,这些食品都交庙里保存。在“纳顿”这天,村庙正前方100米左右处扎一顶帐篷,设香案,上供二郎神和其他地方神,会场对面立长杆,上挂纸钱粮、幢幡。当本村的大型集体舞蹈“会手”跳起来时,邻村也组织“会手”舞前来庆贺。

  “会手”舞一般由七八十人至上百人组成,按照老、中、青、少年男子顺序列队,穿长衫,舞彩旗或扇子,击鼓敲锣,左右侧身,摇摆身段,纵情表演,不时高呼“大好”。当舞蹈表演结束时,人们都要跪在广场中央,由老人唱“喜神”曲,赞美神灵的服饰穿戴、坐骑器具等,答谢神灵降临尘世,与民同乐,赐福于民的厚恩。接着土族还要表演面具舞《庄稼其》(意即庄稼人),情节是父亲请老者说服儿子立志种田,并教会耕作技艺。表演者动作滑稽,神态活泼,富有土族乡土生活气息。表演的另外几出面具舞叫《三将》、《五将》等,角色是三国时的关羽、刘备、张飞等,他们身穿战袍,手执武器与吕布、曹操撕杀。最后表演《杀虎将》,这是一出古朴粗旷的舞剧,舞蹈动作主要是角抵和相搏,人们扮作虎、牛、杀虎将、猴子等众多角色并模仿兽类动作。这个舞剧先由虎与牛相搏,几经回合,虎摔倒牛,表示吃了牛,杀虎将戴类似牛头面具,双手各挥长剑,杀入场来,与虎交战,最后用剑挑下虎面具,表示降伏猛虎。这期间还有猴子(猴子扮演者)窜跳不止,据传是猴子引诱猛虎下山吃牛的。杀虎将等上场时都用长梯抬入场中,传说这是一位山神,请下山是为了降伏老虎。这种表演与土族先民从事的畜牧业生产有关。

  土族村落结成庙会,往往与水利、引灌等生产条件相关联。表演完上述舞蹈,法喇踩着剧烈舞步,手执月刀,将垂挂在长杆上的纸“钱粮”砍下送到圣火中焚烧,“纳顿”宣告结束。纳顿可以由一村单独举行,直至农历九月中旬结束,由东向西,最后回到中心地区而结束,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而另一村为客。两村男性排成长列,扛着各色彩旗,敲锣打鼓,高呼“大好!”在主方村外麦场上会合,几十面大鼓被擂得震天响,伴随着沉稳有力的鼓声,会手们闪腾跳跃,在粗犷的高呼声衬托下,表现出健美的雄姿。如此“会师”三次后,就拉开了土族纳顿的序幕。会手舞首先开始了,这是由四五十人参加的大型舞蹈。男人们按老幼顺序排列,舞在最前面的是身着长衫,手执扇子的老人,他们往往是纳顿的组织者和纳顿舞蹈的传人。手持各色彩旗的土族年轻人和拿着柳条的孩子们依次跟在后面,他们摆动身子,绕场而舞。舞蹈的动作虽然不太复杂,但整齐的舞步,谐调的跃动,伴随着有节奏的鼓锣声,显得十分优美。

  在舞蹈的同时,主方不停地用大碗给会手们敬上青稞酒,以酒助兴,人们在舞蹈中陶醉了,喜庆和欢乐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热闹的纳顿自然也成为土族访亲拜友的好时机,一大早即可见土族男女老少,打扮一新,乘车骑驴,浩浩荡荡行进在乡间的路上,对于土族青年男女而言,纳顿则提供了一个浪漫聚会的时刻。

  土族花儿会

  土族山乡还盛行专门赛歌的“花儿会”,是土族的传统节日,多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举行。

  届时方圆数百里的土族群众、成千上万的民间歌手和正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儿会”上,尽情地赛歌,“花儿会”一般举行3天。“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其中以河涅花儿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土族人民热爱“花儿”,近年来也涌现出数位以歌唱花儿而闻名的土族歌手,而且在土族聚居区举办的花儿会也很有知名度,所以土族之乡也称为“花儿之乡”。

  土族九月九庙会

  农历九月九至十一日,三川一些村庙里举行土族的传统节日九月九庙会。

  人们在第一天请来法师和阴阳,剪蟠立杆。法师开始穿戴法衣时,旁边二人唱《打扮曲》,对法师的一身穿戴从头到脚大加夸赞。法师装束已毕,拈香祈祷,开始作法,边舞边唱《莲花曲)。(莲花曲》分为五段,即青、红、皂、白、黄五色莲花。青为“请”的谐音,唱莲花即请神。接着唱《灵神曲》,表达对供奉神灵的敬仰感恩之情。第二天开始踏七星,先画北斗七星图在地上,然后在七星的分布位置上点七盏灯,并由小孩用手将明灯护定。法师拎一只小鸡踏七星,一颗绕一圈,共踏3次。与此同时,还有数人抬神轿紧随法师身后。当天还唱“六十甲子”、“二十八宿”、“二十四节气歌”等曲目。第三天放倒蟠杆,焚化宝盖、纸钱粮,法师唱《送神曲》,即表达向上天玉皇大帝诸神送了宝盖、钱粮,祈求土族村庄太平无事,四季吉祥。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454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