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高三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2020-08-19 10:51:27
|醒婷

《高三》,从它的拍摄技巧来说,并没有很独特的拍摄技巧,这只是一部平凡的纪录片。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高三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高三观后感1

《高三》纪录片描述的是福建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在高三一年里的奋斗历程,看了片子,相似的场景,相似的话语,仿佛又出现在我的身边,影像的重述功能真切地让我重温了当初的岁月。

片子一开始就是班主任在训斥寝室内的学生的场景,瞬间将我们带入了高三这一非同寻常的氛围之中,想当年我们在寝室,那老师相较而言还算客气的,当然其实也是懒得去管,只是例行公事罢了,老刘逮到本“禁书”也只是“和颜悦色”地说:"到这时候了,还看这样的书!”接着把书拿走,欲知书去何方,我们也做过ABC等假设,但终未能求得正解。片中哨声、铃声、广播声的响起时,学生们匆匆冲出寝室,想来几个月前我也是这人流中的一员,当初就有许多同学捧着书本趁着做操前的几分钟“空闲”时间在晨读,回想起来,那还真是“战斗”的日子啊!

高三观后感2

《高三》记录了2006年龙岩市武平一中高三(7)班全体学生在王锦春老师的带领下头悬梁、锥刺股般苦读。纪录片中记载着大多是在高考的重压下的莘莘学子们琐碎、重复乏味和疯狂的这一年的生活,像是一部集体奋斗史,有凄凉和悲壮感。发自内心的共鸣,每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能理解和深深体会,因为在中国农村,高考意味着太多,承载着许多的理想和未来,或许高考就是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的延续,十年的寒窗苦读,无不是为了它日能做到魂牵梦绕的“金榜题名”,读书不再是个人和单纯的事,它担负着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的希望,原本读书是乐趣,现在却变成不能承受的重负。懂事听话的孩子继续努力,朝着别人规划的目标继续前行;信心不足、怯懦的孩子茫然,惧怕,逃避着现实,网吧成为他们的避风港和乐土。他们各自的父母为孩子牺牲了太多,辞职照顾他们,每日早出晚归赚仅有的十几元钱来供学费,默默地承担了所有的生活的重担,无论本身家境如何,都将家中最好的给予他们,双眼中同时也寄予了长辈的深切的希望。但最为忙碌的还是身为班主任的王锦春老师,每日都像是上紧发条的机器,不分昼夜地忙碌,影片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和充满激情的语言,在现行高考体制下,他作为高考机器的一部分,不停反复地运转着,没有时间去应暇家人和高考以外的事。

片中,老师在班会上上纲上线地提出向遭受海啸的印尼捐款,可怜的学生们受到有些可耻的蒙蔽和现场的鼓动,无不倾其所有,贡献了午餐和晚餐。如果他们看到当时印尼暴乱对华人屠杀和虐待的可耻行径的图片和报道,又或者他们真正地了解到他们父母是如何艰辛地为他们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又或者他们能了解到发生在中国更为可怕的天灾人祸的事后,不知道他们又会如何看待现今的社会政治口号宣传。

就像进入狭小的迷宫一般,反复原地打转,置身其中的人们被禁锢了前行的方向,大多数人被淘汰了,甚至被剥夺了资源和向上途径,只剩下少许社会和国家能认可的精英,又由他们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他们成为领导阶层来延续着管理。

高三观后感3

这是一部叫做《高三》的纪录片,拍摄者用了一年,跟踪拍摄了福建一个县城中学里一个班的高三生活。拍摄者试图从尽量多的角度挖掘所谓的高三、高考,于是认真慈祥又严厉的班主任,背负压力的尖子生,逃避生活的差生,享受爱情的早恋生,生动、真实的呈现在观众眼前。多角度,多线索的叙述,打开了每个人内心的窗,向观众展现了一部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集体奋斗史,更确切地说,是真实的呈现了悲壮如蝼蚁的个人奋斗历程。

影片的开篇就是王锦春的大骂,然后是广播操的声音,学生从十人宿舍的床上起来,匆匆向教学楼跑去,在这之后的下一个画面,就是整个教室沸沸扬扬的读书声,我们似乎就这样永远回不去宿舍了,所有的一切都在教室上演,因为高三的主题就是学习。学生面前放的挡着都快看不到眼睛的书,一个班40个人的教室,一个起完了床就会被锁的宿舍铁门。

整部片子给观众的感受一直在变化:怀念、好奇、共鸣、和剧中人一起感到压抑。开始没事数黑板的倒计时天数,而等到这一切都结束了,都考完了的时候。你却见识了:你所见过的最恐怖的“未完待续”。

最后考完试,一个女孩儿对着镜头腼腆的,喜悦却疑惑的说:“感觉挺复杂的,高中就这么结束了。”她道出了每一位走出考场的考生的心情。记得我高考结束时,班主任也对我们说过“你们终于熬出头了,都结束了”,但自己心里却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有种空了的感觉。

影片接下来的画面便是考生撑着伞,纷纷涌出考场的画面,这亦是本片海报的画面。雨水模糊了酸甜苦辣的心情,画外音响起,一则接一则的高考新闻播报,伴随人流,此起彼伏。

电影的尾声,片中的班主任王锦春走上新高一的讲台,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颊,充满激情的再一次朗诵那首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诗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便随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字幕缓缓升起,一行行流动在眼前的,与通常电影字幕出现的演员名单不同的是,展现在面前的不仅有全班同学姓名,还有其对应考取的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厦门大学……这是一种特别的用意和打动,没有觉察中,最后必是泪流满面。

纪录片的纪实性和生活性是很重要的,纪录片需要贴近现实,展现本质,引人思考,《高三》很显然是一部很优秀的纪录片。虽然没有那么专业,没有那么花哨,但是其略带粗糙的质感反而更好的展现了赤裸裸的现实,那么的真实,就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活生生的把你的生活嵌入镜头,看完都不禁发颤,深思。

高三观后感4

《高三》这部纪录片描述的是福建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在高三这一年里的奋斗历程,看了这部片子,相似的场景,相似的话语,仿佛又回到我的身边,影像的叙事功能真切地让我重温了当初的岁月。

一开始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一个班主任在训斥寝室内的学生的场景,瞬间将我带入了“高三”这一非同寻常的氛围之中。想当年我在寝室,老师与纪录片里的相较而言还算客气的,当然其实也是懒得去管,只是例行公事罢了,逮到本“禁书”也只是“和颜悦色”地说:"到这时候了,还看这样的书!”接着把书搜走,欲知书去何处,我们也做过ABC等各种假设,但终未能求得正解。在《高三》中哨声、铃声、广播声响起时,学生们匆匆冲出寝室的场景也不禁让我想到几个月前我也曾是这人流中的普通一员,当初甚至有许多同学捧着书本趁着做操前的几分钟“空闲”时间在晨读,回想起来,那还真是“战斗”的日子啊!

接着画面呈现的是刚进入高三的动员会,颇有点临战前的“誓师大会”的样子:班主任对学生慷慨赋词,要求学生要拿出“半条命”来奋斗,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老师对家长则要求要把高考当做这一年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排除万难,尽一切能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甚至“想离婚的,等考完再说”;县里的领导也对此表示及其重视,居然亲自接见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代表。可见不光是考生及其家长,就连整个社会都极其关注高考这件“头等大事”,换言之,是整个社会在参加一次高考。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来说高考不单单是简单的升学,而是改变家庭命运的决定性一战,他们断然不希望他们的子女和他们一样重复他们走过的路,正如其中的一位农民讲的朴实话语:“要让他们往上爬,不要像我们一样种田,要到政府里面做工”,于是乎多少中国学生就背负着如此重的担子踏上高三的征程。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顶受住这样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业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年轻人,片子就描述了两个十点钟=而出,溜进网吧的学生。当班主任劝导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显得极为抗拒和抵触,即使班主任以“就算为我读书好不好?”这样近乎哀求的口气来规劝他们时,他们也只是低着头勉强听着,这样的谈话自然是无效的,发展到后来学校方面甚至叫来了他们的家长,三方面对面的谈。在训责面前其中一位学生甩下一句“我随便学校怎没处分,可以了么?”然后扬长而去,当然其实他走的也并不轻松。如果我们只是将他看做一位冲动的少年的话,那就错了,事实却超乎我的想象。接着,片子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画面,那位学生竟然不是一个简单的玩物丧志的学生而却显得很健谈,原来他上网竟然是为了通过网络游戏赚一些钱,他也向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会觉得其实他们和其他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一样都是富有激情,天真,热情的。只是高考对他们来说是一条荒芜的路罢了。

有误入歧途的,也有心理脆弱的。其中就有一位学生因心理压力太大,觉得听课很痛苦,高考又是那么可怕,因故心里愁闷,借酒浇愁,班主任亲自到他家鼓励他:要坚强的面对生活的挑战。然而一方是老师的循循善诱,而另一方是抽泣到全身瘫软的学生,观者也只能默然。后来这鼓励自然是没能奏效,离考试还有十来天的样子,他竟然在留下书信后不辞而别,说要去厦门,班主任又跑到车站,寻觅一番,在一小旅馆截下了他,好说歹说,又劝慰了一番。后来呈现的画面是他笑着出现在班上,但内心滋味如何,不得而知。据说是因为“烧了香,还走了走”。想当年,我们老师也“号召”我们拜拜佛的,结果嘛……

“那一天”终于到了,在班主任一番豪言壮语之后,像被送入屠宰场的猪一样,学生们进了考场,决定他们命运的那天到了。而考完出来后,人们表情各异,内心滋味,五味杂陈。最后,片子又转到这位班主任在新一届高三的学生面前作自我介绍,仿佛回光返照的轮回似的,一切依旧,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然而片尾的字幕上那一长串的复读名录却真实地告诉我们现实的残酷,“高三”毕竟在这些孩子心里留下了无法消去的印痕。

遥想放榜当年,在所谓“光荣榜”下人们肆意的指指点点和妄加评说,他们又可曾知晓我们这些经历过高三的考生的心事?

高三观后感5

刚刚又把那个类似电影的名叫《高三》的纪录片看了一遍,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也正是我高三的时候,那个时候看这片子只是觉得很好奇,看完没什么感觉,继续自己的高三生活,也并没有想那么多,片中讲的是在武平一中一位班主任老师是怎么和他的学生度过高三一年的生活,武平县是个贫穷的地方,从片中看出那个地方环境并不好,但是孩子们都很努力的在学习,想考出那个地方成就自己的人生,并不像我们当年高三那种环境的优越,他们是2005届的高三,2005年我才刚刚小学毕业,无法体会那个年代的感受和那个年代的社会,从片中再次听到了朴树的《那些花儿》,感觉甚是好听,很有青春的味道,只不过那种味道在片中很苦也很质朴,那些孩子们一心就想学习,考大学,人人都对美好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就连最差的同学也不例外,这部影片前前后后我大概看了3遍,每一遍感受都不同,第一次看是在课堂老师放给我们看,那个时候我好像没有什么高三的压力,因为每天就想着玩,想着和班主任斗,因为是走读学校,每天都能回家,也体会不到武平一中那种住读每天被班主任去寝室叫醒的那种辛苦,那个时候玩的其实是很不快乐很有压力的,每天在混日子,不知道自己目标是什么,想要什么,只想快点高考,快点上大学,然而时间飞逝,我现在已记不清太多那一年发生的事情,我只记得那一年是2011年,那一年我的班主任对我说恭喜你终于毕业了,那一天是拖着去酒吧熬夜过后的疲惫身体,去班上拿毕业证,那时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在估分,而我并没有估因为我连看都不敢看。

从那天之后,正式结束了我的高三生活,没有流泪也没有不舍,因为我知道大家一定还会再见面,然而事与愿违,大多数人从那天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虽然我依然住在江夏一中对面,但那些四年前的人已不复存在。第二次看这部影片应该是在武职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大学。说实话能上武职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2011年9月来到了我大学的第一个寝室,西三305,见到了我大学的室友,互相认识没多久开始了大学军训,逃了多少天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个时候依然跟辅导员作对,还被当面批评过很多次,因为贪玩总是逃课,因为大二要实习所以转专业,因为转专业大学第一次期末考试挂了很多科,那个时候看《高三》这部片子感触也没有颇深,因为成天打游戏的缘故,更顾不上什么去思考去感受,大一下学期我转了专业,换到了新寝室,然而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和谐,因为我不太喜欢新室友,剩下的大学时光基本也和他们没什么交集,于是我开始了网上交朋友,认识了很多所谓的网友,这些网友感情很深,我也开始了一段全国各地找他们的旅程,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跑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的人,那个时候还算充实,朋友们都在身边。

然而今天我第三遍看这部《高三》,因为过去几年经历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名校的人,每每想起自己的高三,难免会去想他人的高三,上名校的他们当年是否那么的努力,那么的拼搏,而我,荒废了高三,感觉荒废了整个人生,我对我的高中生活并不满意的,甚至自己的大学生活,我感觉我损失很多很多一般人都能体会到的东西,高中我损失了高三一年的拼搏,片中那群孩子对名牌大学的渴望,大学我损失了一般人能体会到的大学整整四年的室友生活以及室友情,我的都是零散的,断断续续的,今天的我不能说很不幸,再一次看了这部影片,我感觉颇深,我恨不得去做片中的学生,能和他们那样再一次体会一次高三生活,真的很渴望,很想知道自己真的去奋斗一下能到什么程度,能变成什么样子,但是一切都晚了,现在的我可能选择了教育行业,也许以后当一名老师,有时候管教学生,或许我能想起曾经的自己,学生不听我的,当年的我也不听老师,只有真正角色反转之后才能理解很多很多当年理解不了的事情,如果我真正入职了,我的愿望就是能去教一回高三学生,像片中的王老师那样,不惜一切的去帮助学生开导学生,把他们送进大学,陪伴他们度过高三,我可能现在还只能教初中生,但是我真正的想以老师的身份再去体会一次高三,体会一次那种做学生没有体会到的东西,现在只是个幻想,但是我想某一天我能做到,能去告诉他们高三后的生活是怎么样,能送他们去高三考场……三次看《高三》,三次不同的心态,我想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高三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相关文章:

全城高考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最后一课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落花生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釜山行的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血的教训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弦动我心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勇敢的心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垫底辣妹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绽放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斗破苍穹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95
c
id
191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