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聪明智慧的孩子?十种学霸孩子家庭教育方法
培养出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孩子,一定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在家庭教育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出更加聪明智慧的有孩子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如何培养出聪明智慧的孩子?
1、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理科好的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做个生化实验像是他们眼中的游戏;而文科学霸们都爱阅读,善表达。而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
2、阅读氛围很浓厚
当今社会,家长们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关注孩子的学习、交往等等。然而,有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其实,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无论从阅读的重要性来说,还是从孩子要有良好的素养来讲,都是不可取的。
巴甫连柯说:“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尽管话说得有点“过”,但还是有道理的。想想看,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很浓厚,父母、子女都以读书为乐事,哪怕这个家庭比较清贫,但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志趣上是高雅的,心灵上是融通的,充溢着温馨、祥和、安乐、幸福。
有书可读是前提,按时读书是关键。我们也知道,家长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应酬,但无论怎样忙,家长也应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榜样,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还要家长和孩子多交流。
家长读书,切不可流于形式
,更不能虎头蛇尾,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要定时读书。读书中,要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读书的喜悦。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惑等,也会在交流中得到圆满的解释,久而久之,就会提升孩子的阅读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3、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
妈妈与备考中的儿子约定,每晚睡前都要“爱的抱抱”,互道“晚安”。调查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4、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自己要先做到。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就应做,要言行一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威信,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教育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父母要有进取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孩子。
5.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能力第一,分数第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从现实层面讲,家长从小也是长期与考试接触,更懂得应试的特点,也就更容易看清学习成绩对孩子并不意味着全部。作为有此经历的家长反而可以站在应试之外更加理性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看重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当家长不把成绩放在孩子教育的第一位时,孩子也就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6.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题海战术”并不能带来高分,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本。
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许多学霸们平常有很多时间来做自己喜爱活动,学习时间并不是占具个人了大把时间,而学习成绩却很好。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起来效率很高,教育学理论里面有个“有效时间”的概念,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
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归纳联系能力也能让学习事半功倍,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习惯将各章知识点连成网状记忆。比起死读书,傻做题,善于总结,找到方法,才是获得高分的金钥匙。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幸福感高,学习很难不好。而幸福的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家庭需要一家人共同努力。
7.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学习是场持久战,没有强健的体魄如何能撑过12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要从小培养孩子规律作息,运动习惯,将令孩子受益终生。
8.从小发现孩子潜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很尊重孩子,教导时以鼓励为主,基本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太赞成课外补课。很多的状元们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往往有很多时间用在课外的兴趣上。因为作为家长更明白,相比于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学习读书,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其实更为重要。很多孩子更懂得如何发展自我,这与他们从小便对自己的特点有着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
9.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10.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认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家庭教育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