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 > 三年级英语 >

怎样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2019-10-15 11:12:01
|庄宇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方法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 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在讲授新课中穿插提问学生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3. 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补火”。肯定好的学生,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Good/Wonderful!”,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并齐声说:“You are good!”如果错了,则用鼓励的语气说:“Never mind,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Ok? ”

  二、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1. 导入新课时提问

  有经验的老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他们往往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奥秘的强烈愿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好效果。例如在教兰金仁教授主编的《儿童智能英语》Book I Unit24时,我就是用提问导入新课。结合新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教师指着前两课的图片让学生回答:

  Where is the boy? He is under the tree.

  Where is the rabbit? It is behind the tree.

  What do you see under the tree?

  There is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从学生的回答中逐步引出问句:

  Is there a flower under the tree?

  并帮助学生回答:Yes, there is.

  教师指物提问:

  Is there a robber behind the tree?

  学生答:Yes, there is.

  这些都为新授内容作了铺垫,并由此很自然地导入到新授内容:

  Is there a TV in the room?

  这样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既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启发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的一种障碍,为新语言的教学创造条件。

  2. 过渡处提问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要衔接自然,否则学生会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而且利用现有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Book Ⅱ Unit 1时,在教完本课单词father, mother, elder, brother, elder sister, photo, family后,要过渡到基本句子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Who is the man in the photo? /What is he?

  Who is the woman in the photo? /What is she?

  Who is the big boy in the photo? /What is he?

  Who is the big girl in the photo? /What is she?

  Who is the little boy? /What are you?

  从这些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基本句子: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根据前面设计的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然后再来回答基本句子,学生就比较容易回答了,这样,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出知识的整体性。同时,在过渡处提问,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

  3. 突出重点时提问

  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所谓重点,一般地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重点。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抓不住的现象。备课时,有经验的教师就会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例如Book Ⅲ Unit 5,本课的重点是:

  She is going to the shop. She is going to buy a card.

  She is at home now. She is writing on the card.

  针对上述重点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Where is Mary going? Why? What card?

  Where is Mary? What is Mary doing now?

  而这些问题的回答正是本课的重点。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加以补充与纠正,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循环往复,以突出重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4. 化解难点时提问

  备课时,除确定教学重点外,教师还应该找出教学难点,并为它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上。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化解难点来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如Book I Unit 14在初次教学疑问句“Is this……? &dquo;时,学生既要理解问句的意思,掌握它的用法,还要学会用升调来提问。汉语中没有类似的语调,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从理解、操练到掌握,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教师指着图片自问自答,引出问句:

  Is this a plane? Yes, it is.

  Is that a car? No, it isn’t.

  教师指物提问:

  Is this a plane?

  学生答:Yes, it is.

  让学生感知问句的句子结构和语音、语调。学生跟说问句进行初步操练:

  Is this a bus/a plane/a car/a train?

  教师提供替换词,并用升调说,学生回答:

  pencil→Is this a pencil?

  这样,通过教师自问自答和学生问答等多种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逐步化解教学难点。而难度的降低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语言材料,学习的成功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方法

  一、提问的目的明确,切忌含混不清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案例:一开课,教师就出示了一幅图片(图中一棵树下站着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接着就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What do you see in thepicture?学生的回答是:The picture is big.\I can see a tree.\The girl is standing under the tree.经过几个回合,没有一个学生能按照老师的意愿把本课的内容“Her hair is longerthan his hair”表达出来。如果再这样“纠缠”下去,教学内容就完不成了,于是该教师就急忙说:The girl has longhair,the boy has short hair. Can you see?学生回答:Yes.然后,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结束了“学习”。课后在与教师交谈中,该教师还一个劲地埋怨说学生“启而不发”。而实际上,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老师:其一,教师只考虑自己的教学,所提的问题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学生不知道教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二,教师的行为违背了课改的理念,只考虑按自己的教案程序上课,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没能关注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使课堂教学成了一成不变的条条框框。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目的必须明确、规范、具体,切忌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学生接收到提问的信息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无论学生能否做出正确的回答,一定要让学生清楚问题提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二、要因材施问,切忌盲目

  “教学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既要顾及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也要想到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一些教师的提问对象往往是班上大部分学生或者少数成绩好而又听话的学生,对极少数成绩差或者调皮的“弱势者”,往往是举手也不提问,不举手更不提问,这些学生就成了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边际人”。提问对教师来说可能只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对学生来说,则可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笔者接触到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很差,因此,平时上课老师很少叫她回答问题。可是,上英语课时笔者发现她的积极性非常高,也经常举手,只是叫她回答她又答不出。课堂上笔者并没有批评她,为了给她鼓励,课后就告诉她,以后老师提问时,要是真会,就举右手,不会就举左手。这样,老师就经常利用她举右手的机会提问她,并且及时表扬她,她的学习也慢慢好起来了。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提问对有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知识点掌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问题,是学生平等发展权的问题。因此,教师切不可忽视提问对学生的意义,要通过提问去塑造、去保护学生。

  三、提问要有新鲜感,切忌机械重复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提问,既能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达到回忆、复习和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又可以通过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交流的愿望。那如何提高学生用目的语输入和输出的积极性呢?在Season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新授课中教完四个季节单词后经常会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学生跃跃欲试,争相表达自己的想法。到了复习课上,教师又不断提同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也基本和上节课的雷同,使得本来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趋于机械。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所学内容的新鲜感,也为了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不妨首先让自己的思维从课本的圈子中释放出来,提出开放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投石激浪”,从而引发学生去积极思维。问的角度不同,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也截然不同。一位教师在这一单元的复习课上这样提问:What is winter?Whichwords do you think of?课堂上立刻安静下来,老师没有着急地提示,只是在静静地等待,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回答:cold,snow,scarf,snowball fights,make snowmen,white,go skating,warm clothes,winter holiday,springfestival……词汇所涉及的面越来越宽,这时老师继续提问:Do you like winter?Why?学生思考后便根据刚才的提示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一位学生是这么说的:I likewinter,because Spring Festival is in winter,I can visit myrelatives and friends,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这种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促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旧知识,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知识储备,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信心满满地进行完整的语段表达,甚至产生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41
c
id
733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