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李金0分享

其实,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考试要求点较多,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熟记,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三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期我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说,购买指定新能源车型补贴5万。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D.提高能源利用率

2.下图为“我国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四种环境问题的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以上四种环境问题之一,按上述环境问题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3.下图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关联示意图”,下列成语与其外力作用及数码对应正确的是

A.水滴石穿——侵蚀作用——①B.山崩地裂——风化作用——③

C.泥沙俱下——搬运作用——④D.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⑤

4.读下列“世界某水域变化示意图”,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变暖B.泥沙淤积C.用水量大D.破坏植被

5.读下列地质剖面示意图,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修建地铁①处较合适

B.①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

C.③处地质构造为背斜

D.④处可建设大型水库等工程项目

读北美大陆和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甲、乙洋流流向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向南流,增温增湿

B.乙向南流,降温减湿

C.甲向北流,降温减湿

D.乙向北流,增温增湿

7.关于a、b两地的气候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a地冬雨夏干,冬寒夏热B.b地夏雨冬干,冬暖夏凉

C.a地全年多雨,四季如春D.b地全年少雨,终年炎热

8.“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吕氏春秋•圜道》)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B.海水蒸发和地表径流环节

C.大气降水和蒸发环节D.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环节

9.《羊城晚报》2012年10月25日报道,广东产业发展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下列关于“微笑曲线”中x、y、z生产环节的判断,正确的是

A.x-研发、z-营销、y-制造B.x-制造、z-研发、y-营销

C.x-营销、z-研发、y-制造D.x-研发、z-制造、y-营销

下图为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1.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的时间在

A.①~②期间B.②~③期间

C.③~④期间D.④~①期间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12-13题。

12.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AB.BC.CD.D

13.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读某区域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完成14-15题。

14.图示气压形势下,a、b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分别是

A.1006、1018B.1010、1014

C.1014、1018D.1006、1014

15.有关图中四地天气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的风力小于②地

B.③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②地吹西北风

D.④地盛行上升气流

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8日11点04分,加拿大西部的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里氏7.7级地震。随后该区域又发生了多次余震,其中震级达6.3级。完成16-17题。

16.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交界地带B.震源靠近古登堡不连续界面

C.此时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温和少雨D.该地震是由火山活动引起的

17.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夏洛特皇后群岛发生7.7级地震时,地球大致处于下图中的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若H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A.砖瓦厂B.钢铁厂C.玻璃厂D.化工厂

19.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减弱噪声B.减少酸雨C.保持水土D.绿化环境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完成20~21题。

20.“一边倒”桃树能够高产的主要原因是为更好的利用

A.光照条件B.水分条件C.热量条件D.土壤条件

21.在该桃树生长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的果树是

①苹果②梨③葡萄④柑橘⑤菠萝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④⑤

22.制约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干旱,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B.地形破碎,土地贫瘠

C.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特征,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D.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行政驻地永兴岛。

【资料二】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是多年来一直采取的一项行政管理措施。南海伏季休渔期为每年的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资料三】我国南海诸岛图

(1)三沙市隶属(省级行政区)管辖。永兴岛至黄岩岛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km。(4分)

(2)南海北部是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每年的两季该海域经常受到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若此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西沙群岛海域,则海南岛吹风。(4分)

(3)我国海域伏季休渔制度的目的是。有一渔船计划在禁渔结束当天即前往南沙群岛海域捕鱼,航行期间渔船(顺、逆)风航行,判断的理由是。(6分)

24.(14分)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特征,以此观察高山草甸分布的高度是。(4分)

(2)在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4分)

(3)根据该地区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判断其农业生产模式为,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优点。(6分)

25.(14分)读西欧某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阶段Ⅰ图,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律,第Ⅲ阶段城市发展有可能出现现象。根据其资源条件,该地宜发展工业,并分析其原因。(7分)

(2)阶段Ⅲ图中,在铁矿产地与煤田地区开挖了人工运河,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3)分析机场的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5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二】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

(1)甲国为。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3分)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判断的理由是

。(3分)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1分)

(4)材料三中的气候资料对应材料二中A、B、C、D的哪个城市,简述该地气候的成因。(7分)

高三地理试卷答案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5:BBACA6-10:BDAAD11-15:ABABD16-20:ABABA21-22:DA

二、综合题

23.(14分)

(1)海南省550-650(4分)

(2)夏秋偏北(4分)

(3)保护我国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产量和生产效率)逆

夏季吹偏南风,而船只向南航行。(6分)

24.(14分)

(1)光谱(2分)2000米以上(2分)

(2)垂直分异(2分)地势高低导致水热差异(2分)

(3)立体农业(2分)①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资源等);

②增加农业产量;③增加农民收入;④开展多种经营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答对任二点得4分)

25.(14分)

(1)位于河流入海口及河流交汇处(1分)逆城市化(1分)钢铁工业(1分)

①接近原料产地②交通便利③靠近港口,消费市场广大(答对任2点得4分)

(2)利用水运运输铁矿石,降低成本。(2分)

(3)不合理(1分)①位于城区附近,噪声污染大;②位于钢铁厂下风向,因大气污染,能见度差。(每点2分,共4分)

26.(14分)

(1)韩国(1分)(画图注意河流的流向,大致在中部偏东,纵贯南北)(2分)

(2)小(1分)乙国所跨经纬度远大于甲国所跨经纬度;且乙国所处的纬度较低。(2分)

(3)印度洋(1分)

(4)A(1分)①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水汽较多;②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每点2分,共6分)

高中地理考点知识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__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六、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

一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①流域广,支流多;

②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③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一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

二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则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三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八、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是坡向,即迎风坡降水量大),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注: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

九、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另外,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和阴坡)

十、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十一、开凿隧道问题:

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

十二、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十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

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注:自然因素的改造: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另外,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廷5国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新西兰等成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3、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

6、工业基础

十四、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十五、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十六、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1: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①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②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海南为何目前仍没有建立钢铁企业?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①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②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③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④技术力量信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海南岛虽然蕴藏着丰富的富铁矿,但由于能源短缺,开发较晚,技术落后,市场狭小,目前还没有建立大型钢铁企业。自从1986年成立海南省以来,它已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海南的钢铁工业也会兴起的。

十七、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⑵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

⑵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

2、交通;

3、政治、军事、宗教;

4、科技和旅游。

十八、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⑵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

⑶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⑷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从人为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⑴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经济效益。

⑵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⑶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⑷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限度受益。

⑸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⑹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⑺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

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

⑴国道选线的一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⑵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⑶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①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

②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

十九、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

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点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从总体上说:点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需要考虑场所条件、交通条件、客货流集中程度等。

港口需要考虑自然条件(水域、陆域)、经济腹地、城市等。

2、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

⑴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

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

⑵筑港条件:

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⑶腹地条件:

经济腹地: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

⑷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

⑸政策条件:

自由贸易港

对外开放港口

注;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应用:如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②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④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限度地方便旅客。具体来说,要考虑以下4个因素:①路宽;②与市内交通联系;③与市外交通联系;④工程量。

4、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⑴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

⑵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⑶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高中地理的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1、审题干,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看清题干表述。

2、审图和资料,审题干和图的结合,找出解题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和隐性信息);

3、在解连锁题时,往往第一题的解题最关键,若解答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后续问题。相反,若在解答后续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时,则需反思第一步的选择是否有误。

4、选择题解题常用排除法,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高考题中这样的选项一般不多见,只有仔细分析,逐个排除。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5、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6、改动答案要慎之又慎,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只有当你确认另一个答案更正确时,才能改动它。

二、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准确定位,弄清是哪里。首先可利用经纬网准确定位,其次可以根据特殊的形状进行区域定位。

2、描述分布,注重极值与递变。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

3、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②.地势起伏状况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④.(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三、双项选择题

地理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单题分值超过单项选择题,而从阅卷情况看,双选题错误率较高。从答案组合情况看,双项选择题有六种组合,而单项选择题只有四种,因此双项选择题的难度相对较大。要顺利解答双选题,解题技巧非常重要。

1.运用排除法。在双选题中运用排除法比在单选题中更直接有效,排除选项中两个明显错误的答案,正确的选项就“水落石出”。

2.对选项进行分类组合。将四个选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分别分成两组,再对照题意确定一组的选项。

3.对于难以取舍的选项,适当运用“量化法”“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来确定最终的答案。“量化法”就是对选项的准确率作综合的评估,“提高标准法”和“降低标准法”需要考生根据对题意的符合程度设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指标,最终筛选出所需要的答案。

四、答题规范

“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一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五、答题步骤

1.读懂题意: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看清图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3.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69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