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关于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300字400字
《机器人瓦力》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类不爱护地球,所以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水的星球。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小学生关于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3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关于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机器人总动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人类不爱护地球,所以地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水的星球。人们决定造一艘飞船在宇宙中生活。等到地球有生命的时候再搬回地球住。就这样
人们每10年回来探索一次有没有生命。前7次派机器人去都没有带回来生命,可是在第8次的时候派出去的伊娃,她在地球上认识了机器人瓦力,瓦力把他在清理垃圾时发现的树苗交给伊娃看,伊娃看后立刻转了起来把树苗装进了自己的身体里。过了几天一艘火箭来把伊娃接走了。瓦力看见伊娃被接走了,瓦力急忙跳上火箭。人类把树苗放到了飞船的中间,飞船立刻飞回了地球。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保护地球。
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机器人总动员》这部电影。故事讲的是因为人类的拼命制造垃圾,和不断的开采能源,地球已经奄奄一息了,表面覆盖在一层垃圾,地球的外部也全是卫星一层接一层,石油耗尽,所有的能源耗尽,天也不再是蓝蓝的蓝天,而是黄乎乎的天,没有绿树,没有鲜花,人类在地球上无法生存。
而人类却毫无之心,制造了太空船真理号继续在天空娱乐,制造太空垃圾,可是不知不觉人类已经离开地球255642天了,人类已经繁殖几代了,现在真理号上的所有人都没有见过地球,都非常像回到地球,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都回到了地球。这时人类开始悔改了,开始清理垃圾,爱护地球。
我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告诉和提醒大家,过年了垃圾制造的越来越多。据报道,我的家地方青岛紧紧一个市南区,平时的垃圾排放量是一天600吨,而现在是一天900吨,一天900吨不小的数字!现在我们在家里可以低碳环保一些,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地球,因为如果我过渡破坏地球的话,我们的将来很可能就会是《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一样。减少能源消耗,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做起。
机器人总动员观后感400字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2700年的地球,那时的地球上已经没有人类居住了,大家都迁往了太空。地球上到处都是垃圾,垃圾堆成的高楼,垃圾填平了大海。。。。。。地球上留下了许多机器人在清理垃圾,时间一久,机器人都坏了,最后只剩下了“瓦力”机器人了。“瓦力”每天快乐的工作着,在垃圾堆里寻找有趣的东西:盒子、乒乓球、玩具、奖杯、还 有一株绿色植物。“瓦力”把这株小苗当作宝贝一样放在鞋子里珍藏起来……
突然有一天,一艘飞船从天而降,一个叫做“伊娃“的白色机器人改变了”瓦力“的生活。"瓦力"每天陪着“伊娃”四处散步,下雨给她打伞,刮风给她挡风,“瓦力”把自己珍藏的那株小苗也送给了“伊娃”。“伊娃”马上把小苗放进了自己的身体……第二天,飞船又来了,这次是接“伊娃”离开地球的。原来“伊娃”来地球的目的就是寻找生命,寻找植物的。“瓦力”舍不得“伊娃”,冒险爬上了飞船。他们一起飞向太空……
太空中有一艘巨大的飞船“公理号”,里面住着从地球上迁来的人类。这些人类都是由机器人照顾着,几百年来,人类已变得四肢短小,身体浑圆,就连走路都很困难了。船长看到了那株小苗后,决定到人类返回地球时却遭到了机器人“奥托”的阻止……最后“伊娃”和“瓦力”带领着机器人帮助人类战胜了“奥托”。人类顺利的返回了地球。船长亲手种下了那株小苗,人们期盼着地球能早日回来从前。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爱护地球!
记录片观后感
前几天,出于对考古的特殊爱好,我一口气看完了《探索发现、洋海古墓》系列的记录片,但遗憾的是只看了六集便匆匆打住,开始重新回到我的学习正轨,但终归是有些收获,这里便与各位可算是 奇文共赏吧《机器人瓦力》。
关于符号。记得在翻开历史文化册时,当讲到文字时。 虽然与文字相差甚远,但如今回看这些符号与文字的区别,其实符号所蕴含的涵义要比文字多的多比如一个何字其甲骨文为,所代表的含义便是士兵荷戈而行(因而何和荷也属于古今字),盘问过往行人,而例如一个三角形符号蕴含的含义却可能是生殖的象征,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丰产就意味着一个部落能够存活下来,而生殖的优劣便意味着劳动力,而劳动力则关乎着生产力,因此远古先民便形成了原始的生殖崇拜,一个三角形符号便汇聚了这一切能量,从欧洲到亚洲,先民盼望着丰产,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于符号的第二点便是原始的神崇拜的形成。如今再看那张大汶口的陶器符号,能看出其中由三部分组成,而这三部分最下面像山,中间则有点像缺月,最上面则像日,如果连接起来,其实便可能是天地的代表,因而那个陶器符号的含义很可能便是一种原始的天地崇拜
古代的生产力落后,因而对于一些现象便无法解释而形成神的思想,从而形成宗教(但一直到希腊,由于殖民活动大规模开始,一些现象是既成的神系统所无法解释的,于是便逐渐延伸出自然哲学),其中便包括类似于萨满教这样的原始宗教,而萨满巫师便是其中的核心人物。洋海古墓出图的一具骨骸,一具干尸皆后来被断定为巫师,而其墓中中则含有大麻等独有的随葬品,可见巫师的地位之高《机器人瓦力》观后感读后感、观后感。
关于文化。观看洋海古墓的第二个震惊之处便是其形成及其久远的东西文化交融。大家皆知直到张骞出使西域才拉开了中西方经济文化往来,而早在其1000多年前,洋海人在人种上首先便体现出欧洲人的类型,其次在装饰上体现出亚述以及欧洲文化痕迹,而在陶器上则体现出典型仰韶文化的特色,可谓中西方文化的神秘交融。
《机器人瓦力》观后感
在奥斯卡结果揭晓之前,我一直以为《功夫熊猫》应是“最佳动画片”的赢家。但奖项出炉时,答案却是《瓦力》。我赶紧恶补“功课”,找《瓦力》看看——奥斯卡是对的,去年的“最佳动画片”非《瓦力》莫属。
影片从一开头就给人深刻的印象。堆满了垃圾的地球,城市空无一人,没有蓝天、没有河流、没有生物。土黄色的色调和悠远的歌声给人一种绝望、肃杀、落寞的气氛,不见丝毫生机。这一场景让我想起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一样的色调,一样的寂静、了无生气。不同的是,《我是传奇》的城市里还有动物,以及僵尸带来的四伏的杀机。而《瓦力》里,整个地球只剩下机器人瓦力和它的宠物小强。
瓦力是人类为了清理地球上数不尽的垃圾而发明的机器人,它的英文名“WALL· E”就是“地球废品分装员” (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的缩写。人类已经不堪忍受充满垃圾的地球而远走高飞,只有瓦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断将垃圾压缩成立方体,堆起形状怪异的“高楼大厦”。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直到另一机器人伊娃(EVA)出现。
在导演眼中,机器人也是有性别的,最好是一男一女当主角,才有精彩的故事可写。瓦力是男性,伊娃是女性,从名字即可区分。从这一点看,影片没有走出好莱坞一贯的套路,不过是以机器人的新瓶装上爱情的旧酒。不过先别急着下结论,看完全片,你看法也许会改变。
片子最聪明的一点,在于赋予机器人情感。世界上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展览或比赛,形状各异,智能程度也有高低,但都与人类想像中的智能机器人相去甚远。影视作品中的高智能机器人倒不少见,样子也好看,可惜大多有智商无情商,除了记忆力惊人、运算速度超快、能量巨大破坏力强外,实际上仍与“机器”没有太大差别,与“人”则尚有较大差距。所以如果一位机器人既有IQ,又有EQ,善于学习、模仿人类,而且善良、专一、执着、有正义感,又会讨好和爱护异性,那便十分可爱了。瓦力和伊娃就是这样的机器人。
瓦力在地球上捡垃圾几百年,慢慢地有自我意识,懂得什么是孤独,渴望与一切会动的、能交流的东西接触。这是他追伊娃的最初动机。伊娃是移居到太空的人类派到地球执行搜寻任务的机器人。初来乍到,伊娃对一切事物持有明显的戒心,一有风吹草动,便用自身的高能量把对方轰个稀巴烂,分明就是个“野蛮女友”。幸好瓦力机灵,通过让小强打前阵、匍匐前进等各种手段,在保住小命的同时,慢慢找到接近伊娃的方式。两个机器人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机器人版的“泡妞”套路与人类实际没有差别:暗恋时喜悦忘形兼笨手笨脚、两情相悦时的兴奋无比、因爱而生出无穷的勇气、失而复得时倍显开心、并肩作战时相互信任和关心。瓦力追求伊娃的一举一动,深得人类恋爱活动的精髓,许多情节让人会心微笑。
瓦力对伊娃一见钟情,却畏惧她的杀伤力,想跟她套瓷又不敢贸然行动,只能悄悄尾随。正如一首歌所唱的“我爱你爱你却难以开口,只能偷偷地走在你身后”。一旦伊娃有所察觉,瓦力便赶紧躲藏在黑暗角落,却往往手忙脚乱碰倒桌子椅子而引起连锁反应,狼狈不堪。
瓦力很会讨好女孩子。在伊娃解除对瓦力的戒备心后,天公作美,刮起了沙尘暴。瓦力抓住时机,立即邀请伊娃到他的住所避风头,把自己认为好玩的宝贝都倾情奉献:魔方、打火机、塑料泡泡膜等。这些东西都是瓦力捡垃圾时收藏的,平时没事便拿出来玩。对于男性来说,经常玩的东西是最宝贵的,只有对他中意的女孩子,他才舍得与之共享。而伊娃的表现再一次证明,找一个高智商的女友确实让人很有压力:本来杂乱无章的魔方在她手里几秒钟便恢复如初,灯泡拿在手上会发光,跳起舞来差点把屋顶掀翻,而且她还会飞!好在瓦力不管这些,喜欢就是喜欢,女友若能兼职当自己的保镖,倒可以增加安全感。
接着瓦力开始得寸进尺阶段。他有一盒珍藏的录相带,那是人类跳舞的场面,只有短短几分钟。每天收工回来,瓦力都要看一遍,已不知看了多少遍。他印象最深的是人类手牵手的镜头,也许他感觉到那是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所以,他也让伊娃看这段录相,然后有贼心没贼胆地试探着拉伊娃的手,可惜没能得逞。听说一些男孩子也是以类似方式骗女孩子接吻的,哈。
如果瓦力很顺利就得手,电影就没有再拍下去的必要了,所幸故事才刚刚开始。伊娃在得到瓦力送给她的绿色植物后,搜寻任务结束,自动关闭程序等待飞船来接应。瓦力不清楚个中缘由,坚信她某一天会醒来,对她不离不弃。推她到屋顶晒太阳,怕她电池耗尽(瓦力是靠太阳能充电,以为伊娃也是);下雨时给她撑伞,被雷劈了几次都无怨无悔;和她一起看落日看风景,虽然她没有反应;强行拉她的手感觉她的存在,却被夹得哇哇乱叫。最终,飞船再度来临,将伊娃带走。瓦力想都没想就攀上飞船,在飞船起飞的那一刻,我猜瓦力心中所想的一定是“我要跟伊娃在一起,否则就再也见不到她了”。看来瓦力懂得勇气和行动在爱情中的重要性,“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在人类生活的太空基地上(一艘巨大的飞船),瓦力与伊娃经历了更多的挫折和危险,两人的感情也随着不断升华,最终修成正果。伊娃在这里逐渐喜欢瓦力,开始为他的安危担心,为他一举一动笑或哭、喜或悲。当瓦力乘坐的小太空船发生爆炸时,伊娃惊呼一声“瓦力”,悲伤之情溢于言表。而当瓦力被修理好之后却不记得伊娃时,伊娃的心情通过她那蓝色的眼睛表露无遗,看得观众跟着一起揪心。
这就是两个机器人的罗曼史。标志性的动作不是拥抱、不是接吻,而是牵手——十指相扣,四目相望,忘记世界的存在,只想与自己心爱的人分享这一刻。这是故事的原动力,也是故事的结尾,可谓首尾呼应。观众之所以会为之动容,跟着他们的经历而心情起伏,只因为我们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也如此渴望身处其中。
影片不仅仅讲机器人的爱情。与机器人迅速进化相反,人类却在不断退化。由于人类不断追求物质享受,对自然索取无度,产生了无数的垃圾,最终导致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立足,不得不搬离地球。在离开地球700年后,人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躯体肥胖,无法直立行走,只能依赖各种高科技工具的草包。最可怕的是,人类发明的机器人,关键时刻拒不服从主人的命令,甚至为所欲为。习惯了一切都依赖机器人帮助的人类,在这个时候只能束手无策。这应是导演对工业化社会的一个反讽和警示,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也许正是这一立意,让《瓦力》在奥斯卡中脱颖而出,打败了其它只会插科打诨的动画片。
最后不得不赞扬一下影片的制作者皮克斯(Pixar)工作室。自从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一炮而红后,皮克斯接连出了几部质量上乘的动画片,包括大陆已引进的《海底总动员》。精致高超的制作技术固然是皮克斯成功的关键,但更重要的是丰满的剧情、完美的细节、精彩动人的故事,击中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据说《瓦力》的制作耗时4年,有200多人参加,足见皮克斯的用心。影片一经上映,便好评如潮。这样的好影片,不知国内为何没有引进。在我看来,虽然它只是一部动画片,却老少通吃,受众面很广,比一些已在国内公映的进口影片更值得一看。当它上映时,我一定会去捧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