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历史学习 >

百家争鸣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3

2022-12-25 07:43:51
|小黄2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小偏整理了百家争鸣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百家争鸣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两遍法”教你牢记历史知识点

合理安排时间复习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每一遍复习都有侧重点

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


百家争鸣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相关文章:

“双百”方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5068儿童网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历史必修三复习总纲2021 - 5068儿童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5068儿童网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5068儿童网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历史必修三复习总纲2021 - 5068儿童网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历史必修三复习总纲2021 - 5068儿童网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三2021 - 5068儿童网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三2021 - 5068儿童网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高中历史必修三2021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历史必修三易错易混点精选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76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