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话题 > 中秋节作文 >

中秋节赏明月优秀作文范文10篇

2019-08-08 11:48:55
|福萍

  中秋节,赏明月,广寒宫,美嫦娥,下人间,送和谐,合家欢,团圆夜,拜长辈,亲朋乐,尝佳肴,品琼液,最皎洁,故乡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赏明月优秀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一

  月光顺着围墙的藤蔓爬进了里屋,卸下一片淡淡的忧伤,我倚在窗前,看满山星河中那轮皎洁的明月。——题记

  天空落下一块黑色的幕布,繁星遍布山野,摸着夜路,我不住前行。回家的路上,我怀着揣忑的步子,看着黑压压的天空,望望路边的草丛,深怕会跳出什么我不认识的小丑,内心织满了无助和害怕,在了无人迹的山野中,我快步前行。

  蜿蜒的小路,曲折的伸进幽黑的小树林,路边传来知了的嘘唏声,我丝毫不敢停步,但莫名的恐怖,却轻裹着我紧绷的皮肤,我将眼睛眯成一个小缝,勇敢的踏出了第一步。耳边穿来尖锐的叫声,我凭着声音的源头,并不是是路边的草丛,应该是树林的那头,头上树叶的间隙里,传来风儿摇曳树叶的"刷刷"声,我不敢睁眼,一步步的向前挪动。突然,脑袋被谁敲了一下!阴森恐怖的气息在我脑海蔓延。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驱使我探个究竟。

  缓缓睁眼,皎洁的月光跳进了我的眼帘,此时的树林,就像一个跳跃的精灵,月光从树叶的间隙中投下斑驳俪影,深邃而又幽寂,蜿蜒的小路散发出淡淡的香草气息,月光顺着小路,向前蔓延,伸展。清幽的光,柔柔的披在我身上,反射出萤火虫般好看的光芒。月光溶蚀着我内心的恐惧,此时的我就像踩着漂亮的水晶鞋,跳跃在那辉煌的宫殿,风儿吹起我额前的发丝,草丛边的小昆虫,轻敲着优美的乐曲,我踩着轻盈的步子,深怕打扰了这场盛大的舞会,月光在我身前翩翩起舞,穿着梦幻的薄纱,洒出一缕绫银光,不!这舞会并不属于我,我就好像是不知所以然的闯入了这场盛宴,幸运的观看到了这梦幻的画面,这里并没有穿着水晶鞋,翩翩起舞的公主,只有那踩着薄纱,轻盈跳跃的精灵。

  月色如水,轻敲开我薄如蝉翼的心,我的心里此刻没有一丝一毫的恐惧,只有身临此境的无限温馨,它深深震撼着我,我迈开轻盈的步子,顺着蜿蜒的小路,向树林深处走去。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二

  今天是中秋节,我约上几个好朋友来到楼顶上赏月。

  月亮并没有升得很高我们先开始看旁边的景物。朝北望去操场上的迎春花格外绿;向东扫去是座教学楼里面传出许多歌声、笑声;南边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还有摩天大楼巍然耸立;举目西望一个个焰火开出了朵朵绚丽的花朵简直是瑰丽无比。

  月亮升起来了。它告别了漆黑的青山走上了被焰火映得通红的夜幕。几颗星星眨着慵懒的眼睛簇拥着这轮对什么事都感到很新奇的明月。明月似乎想让自己更美披着天空这件深蓝的柔美光滑的绸缎,深色的夜空并不能让她的美貌有所逊色,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美丽。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月亮特别亮特别圆。她像一个用圆规画出的玉盘将皎洁的光华撒向人间。。

  有时月亮躲进云里漆黑的云并不能掩饰她的光彩。月光透过云缝像千万把利箭穿过缝隙射向大地十分壮观。一顿丰盛的晚餐之后,妈妈让我帮忙搬椅子到院子去,我搬的可起劲了,看到奶奶搬着重的椅子,我还赶忙跑过去帮忙,奶奶笑的好开心。不一会,桌椅都搬好了,月饼和水果也都放在了桌上,这下我们可以尽情的赏月了。我们坐在院子的中央处,等着月亮升起来。 过了不久,月亮升起来了,我望着月亮,月亮原来是红红的,慢慢地上升,之后又渐渐的变白了,很美,给人一种畅快的感觉。

  月亮是银白的,非常明亮,我想月亮上的地应该是银的,墙是玉的吧,里面的嫦娥一定很美。这时,我很想对着月亮大声地喊几声,看看有没有人回答我,忽然我又想起来《飞向月球》里是没有人的。我觉得那月亮越看越像一块大饼,很想尝一口,可惜它在天上,我够不到。

  中秋节逐渐进入高潮。焰火冲上云端在空中爆炸,有的如同仙我突然觉得她离我很近很近几乎可以伸手摸到她;又觉得她离我很远很远遥不可及。旁边的黑云浮在天空中慢慢地移动,整个月亮如同飘渺的仙境云雾缭绕在旁边,更增加了神秘的气息女散花,有的好似条条银蛇,有的犹如朵朵莲花,有的宛如彩带纷纷。焰火声震耳欲聋、气壮山河焰火的气势更是势不可挡!

  我爱中秋的月亮!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三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到中秋节,就会使我想起苏东坡的千古名句。每到这一天,所有离家在外的游子,都会迫不及待的飞奔回自己温暖的家中,和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快乐的过节。

  中国有三大传统节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中秋节。他虽然没有像过年般盛大热闹,也不像端午节有着悲痛的历史故事,却有种温馨,浪漫的感觉。从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开始,甜蜜的空气就弥漫在人间。

  当黎明的第一到曙光,从山峦间射出,中秋节变来临了。我睡眼惺忪的从我宝贝的“狗窝”爬起来,变自告奋勇陪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一到市场,看见整个市场里人潮汹涌,有如海浪般一波又一波,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就像停在红绿灯前一样一动也不动。杀价声,喊价声此起彼落,市场好像煮开的沸水,喧嚣不已,好不容易我们终于买完了烤肉用具,兴匆匆的赶快回家,准备今晚好好大快朵颐一番!

  天空拉下黑色的布幕,过节的气氛更浓了。只见月而放出一片皎洁的光辉,而满天星斗为之黯然失色,这时,烤肉香随风飘来,使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恨不得大饱口福一番!我们露出一脸馋相,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一个接着一个,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盘底迅速朝天了!哥哥的肚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吃都填不饱,不停的喊饿,而欢笑声此起彼落,从人群中流泄出来,让客居在外的人看了,更添惆怅。

  夜深了,远处突然传来吵杂的烟火声,五彩缤纷的烟火,有时像火树银花,有时像珠光宝气的礼服,总让人看了目不暇接。这时,带点凉意的秋风,轻轻吹来,像母亲的手,拂过我的脸庞,而天上的一轮明月,则像一块白色的帷幔,轻轻盖上这个城市,大地就这样,慢慢得进入梦乡。

  中秋节像一篇浪漫的散文,令人再三咀嚼。今年的月亮特别圆,代表着月圆人团圆的温馨,这才是中秋节最特别的原因。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五

  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在吟诵无数寄托相思、抒发感悟的咏月名作时,我们心中那股相思、团圆之情便愈加浓烈。

  古往今来,中秋节就是中华民间传统的盛大节日,只要是个中国人,就注定了八月十五,举头望月与天涯共此时。当人们和家团聚,赏月、游湖之时就赋予了中秋节这样的意义,把人间温情与风物美景联系起来,让人们感受到和家团员的温馨、幸福与快乐,同时带给离乡背井的游子以浓浓的乡愁。

  记得在《东京梦华笔》中曾描绘出“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圣晓”的热闹景象,这正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体现,对于现在的我们过中秋可谓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选择放烟火,朗朗月下,火树银花,普天同庆;可以选择游公园,桂花飘香,月色缠绕于那暗香浮动的枝头,在脚下洒落点点银光;可以选择江边漫步,明月当空,江风清洌,烟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的银螺般给人清新之感,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轻柔的音乐里,吃几样精细菜肴,尝点月饼,凭盒赏月,月光倾城的荣美必将充溢你的胸怀,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照千里”的广博至美,于是月光又赐予人们一份思索:远寄乡思!不论远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亲思乡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的月光,借着月心之桥将祈祷传递到远方的家中,愿亲人更好,家乡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时,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读出远方的牵挂与问候。

  带着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我们又迎来了中秋节。这是一个没有团聚的中秋节,因为即将面临中考的我不能回到遥远的家过上一个中秋节,再奔波回来继续学习。

  中秋月下,我们望着同一轮圆月,任思乡的泪水泛滥而出。想象着往年的中秋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景象。虽然彼此之间的话少之又少,那个却是那么地温暖与温馨。这也将会变成一个难忘的中秋节,因为通过这一次我懂得了团圆时刻的可贵。

  中秋到来,兄弟团聚,姐妹团聚,亲友团聚,这是家,是一个温暖的家,是一个团圆的家。以前,那玩玩的月脸,总挂起亲情的思念。但在此时此刻,月亮圆了,家也圆了,那千千万万的思念也圆了。一起吃饭,虽是简单,却情意绵绵。团聚的愉悦,亲情的思念早已在我的心中,真正明白什么是家。

  晚上,月亮格外的圆,小区里几十个大人和孩子一起点灯笼,点蜡烛。一闪一闪的烛光在我扑朔迷离的眼中闪耀。月亮啊,这是亲情的烛光么?看看这一对对父母和孩子,脸上的笑是迷人的,是单纯的,是个真正的团圆家。烛光点明了整个小区,照亮了夜晚的黑暗,那熊熊的火焰,使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家。

  今晚,月亮很圆,月光很柔和美丽。一家人在月光下赏花观月,这难道不是世界上莫大的幸福吗?星星和月亮妈妈、蓝天爸爸团圆了,我们一家也团圆了。这是盼了多少个早晨,多少个夜晚啊!

  在今晚,是中秋的夜,是团圆的夜,是亲情的月光永远普照的着这个温馨可爱的家的夜。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六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和家人们团聚在一起赏月,月儿圆圆的,它悬挂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把皎洁的月光洒向人间……

  刚开始,暮色降临的时候,月亮就像一位怕羞的小姑娘,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的,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不一会儿,月亮开始现形了,可它笼着一层黑纱,朦朦胧胧,过了一会儿,渐渐变得清晰了,把光明洒到每一处地方,风一吹,鱼缸里,泛起了粼粼波光,银粼一般地闪动,幻化出一种动态之美……

  很快地,月儿悬挂在空中,给深蓝色的夜空又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凉爽的微风带着淡淡的花香,朦胧、柔和与宁静,吹过大地,似乎月儿也跟着笑了,夜给大地罩上了一层不同于往日的纱,家家户户灯光明亮。家中,电视上的歌舞曲回响于空中,窗外,银色的月光洒到柳叶上,使我置身于幻想之中,我来到了梦幻天堂,这里,玉盘似的满月用那皎洁的月光亲吻着人们,透过那密密麻麻的树枝,把光明洒向大地,在地上洒下了点点的碎银,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境……

  此时,风已渐渐大起来了,吹灭了蜡烛,我望着天上的云朵已散去,只有那圆月还在那孤独地挂着,我放起孔明灯,将我的祝福传给我最亲爱的人们……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七

  花前月下,一轮明月高挂在明空之上。凭空间,忽然觉得有股凄凉悲伤,也许是秋的意境吧。自古悲秋一叶间,落红化为尘与土,人又何尝不是呢?

  又是一个中秋了,不觉中便以过去了五六个春秋。还记得,那是奶奶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转眼间又临中秋,好不让人再睹月,又思人。

  我依稀间记得那时的月亮也像现在并不怎么明亮,淡淡的月华洒下,映照着奶奶头上的花白银丝,却显得格外耀眼。当时奶奶就坐在门前看着月亮,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听见叹息声和咳声交杂。我家并非长在这城里,而是移居过来的。原本,我的故家在乡间,家里除了一间老旧的屋子,还有着一个小院,院里是一棵长了很久的柚子树,大概是奶奶一辈中下的吧。每每中秋节到来,奶奶总是让我搬出几张椅子、凳子,摆弄在院里。她说:“会有人来的,和我们一起看那又大又圆的月亮。”我一直很相信,因为奶奶每次都说准了,到了晚些就有很多人来一起看看月亮,唠唠家常。这些人我也是极熟的,都是些邻里。

  再说说月饼吧。当时,我们坐在树下聊着,因为我还小,不大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偶尔听到一两句夸我的话语。小时候,我妈妈经常不在家,留下我和奶奶一起,我很听话,奶奶也是待我最好。让得邻里都羡慕奶奶。我看着边上的月饼,可是口水都流下来了。那是家里亲手做的,材料很简单,就只是面粉、鸡蛋、豆沙,可依然让人很有食欲。奶奶和邻里当然看到我望着月饼流口水,自然是大笑起来,奶奶从月饼里拿了一个出来放在我的嘴里,我便是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过来,到奶奶这来。”奶奶支起点身体,想是让我过去。我走过去,奶奶看了看我,又是叹了一口气“孩子,你都这么大了。还记得以前的大院子吗?还记得以前的月亮吗?还记得以前的月饼吗?”我点了点头。“只可惜这的月亮不比咱那的圆亮啊,月饼做的也不如咱自己做的。”我又点了点头。奶奶说完,便只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月亮。就转身一步一步的迈着无力的脚步走向屋里。我再看了看月亮,不明白,为什么奶奶说这的月亮不圆亮呢?

  这天夜里,奶奶就走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并没有哭。直到现在,我明白了一点。也许当时,奶奶是回家了,回到了那院子,有和邻里聊起了天,吃起了月饼。

  这是奶奶不在的第二个中秋了,我吃着买回来的月饼,总觉得索然无味,在没有小时候的欢愉兴奋。看看月亮,好像也如奶奶说的不圆也不亮。也许和奶奶一样是因为感到身边少了人的缘故吧。

  现在又是一个中秋了,看着当空的皓月,依旧不能忘怀。孩提时,柚子树下,为了奶奶的月饼而流连。

  睹月又思人。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八

  中秋节是合家团聚,吃月饼,赏明月的日子。

  晚上,我们全家在姥姥家吃完饭,坐在阳台上赏月的时侯,我发现整个天空像一大锅豆腐脑,月亮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那朵朵云彩的后面。我真想用勺子把那朵朵云彩一勺一勺地吃掉。不一会儿,它们好像知道我要吃掉它们似的,害怕的马上散开了。圆圆的月亮露出了笑脸。

  啊!十五的月亮真圆啊!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九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节赏明月范文十

  喜欢秋天,也最怕秋天,我常常盼着又躲着,走着又停顿着。秋天的美是用文字写不出的,一地的落叶会揭起心痛的感觉,满目的金黄又会掀起收获的欲望。

  秋天就这样来了,来得轻松而又简单。秋天有很多的节日可以记忆,比如说中秋节,也是季节中最重的节日,中国人认为团圆的日子。

  先前我是很喜欢这个节日的,儿时的快乐在一个又一个吃月饼的时光里翻过再翻过,那时月饼并不多,买月饼都得使粮票,到了中秋节的头两天,就盯着母亲在旧抽屉里翻出层层用布缠裹着的粮票,跟在她的身后,一路蹦着向合作社走去,逢人便说,俺跟娘去买月饼去。人家便回道,噢,买月饼去啊,快去,快去,要卖光了。我就生怕买不到,一路上埋怨母亲,你看,你看,我说你要早买的,去晚了就买不到了。于是她便在我埋怨声中一路加快了脚步,总能买上月饼的,母亲心里很有数。

  两只眼睛盯着母亲拿回的月饼直想将口水流出来,依在门膀上,唾沫一个劲儿地往喉咙里咽,直到母亲一层层地打开那草纸的包裹,一股浓浓的香味直冲鼻子扑来,一下子被击倒了,想马上拿来塞在嘴里,可是,母亲总说,等一等,到月亮出来才能吃,那叫赏月,我们哪懂什么赏月,心里只想着那又香又甜的月饼。于是只好忍着,待到月亮升起来,露出极圆极大而又镶着丝丝金黄的脸来,母亲才将备好的月饼端到桌上来,将散发着原木香味的旧木桌子搬到院子中的枣树下,边抬手摘着红滴滴的枣子,边开始品尝想念已久的月饼,那时的月饼真叫香。我最喜欢吃里面带青红丝的那种,馅料丰富又有劲道,还有一直吃一直找的那夹在馅里的小块晶莹剔透的冰糖块儿,如果找出一块冰糖,是感觉最幸福的事儿,象是吃到了一种财富,也吃到了一种神秘,在内心长久地留下儿时最纯真的感动。母亲总是将石榴,栗子,花生,等等所有象征丰收果实的食品都摆上桌子,向嫦娥展示人间生活最美的境况。

  那时她总坐在小板登儿上与我们一起围在桌前,指着天上明得让人心动的月亮说,看,看孩子,那上面住着嫦娥与玉兔,还有一棵桂花树,好好闻一闻,有香味儿,桂树的香味儿。我瞅着天,大叫,哪有,哪有,我看不见。她说,好好看就会看得见。于是,在那时,就有了奔月的梦想与对天宫的向往,在透过秋日多彩的云层里,我总希望能找得到神仙,总感觉那上面住着更美的人群,生长着更美丽多姿的植被与动物,有更丰富的食品。

  事实上,那种向往到现在还时有存留。那痕迹是划在心灵边上的一道幸福的风景,而那风景在乡村的日子尤其显得清秀持久,全是因为那轮月亮,只有在乡村才毫无遮挡地看得到它的全貌,也只有乡村它才有最亮的释放空间,爽朗地将它洒在任何一个地方,是带着露珠儿的草上还是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小路上,原始却丰富,清淡却雅致。母亲总说,看,小草屋边的月亮是最无私心的,一直到现在我想着这句话,我想那是真的,也是母亲生活在乡村几十年的最深切的体会,她常讲着吃不上月饼的日子,让我们学会珍惜。

  如今,又一个中秋的到来,母亲的话成了永恒也成了一种不能回顾的记忆。是在秋天,她与父亲结伴奔月去了,是在一个明月当空的中秋节,八月十五,他们还没来得及再品尝一口人间的月饼,也没有再说上一句关于月亮的话儿。

  盯着秋天的衣衫,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裙边上沾满了湿乎乎的泪水。

  我始终没有勇气走进乡村的田间痛快地看上一眼那轮明月,从月初到月半,在捅挤的城市的人群里,在高高低低的楼层里,我躲避着月光的来临。没有月亮的日子就忘记了忧伤。

  秋天,秋天,在我的生命里秋天是一个停顿的符号,还有月亮,月亮还亮不亮?还圆不圆?月饼的花样越多起来,人们在选择着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种,只是吃起来总不是那么香甜。但岁月与快乐匆匆溜走了,却是真的,同时也将月饼的香味儿带走了吗?

  我轻轻地将一盒月饼打开,放在父母现在的小土屋上,上面开满了淡黄的菊花儿还有淡淡的香味儿,与月亮上的那桂树的香味合在一起,清淡而悠远。


相关文章:

1.以中秋赏月为话题的节日作文800字

2.中秋赏月作文400字范文

3.中秋节赏月的作文范文

4.2019中秋节赏月主题优秀作文范文10篇

5.2019年中秋节为主题的优秀作文范文5篇:中秋夜明月情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89
c
id
927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