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5篇300字
在现实中,忠言逆耳并不一定利于行,因为逆耳的忠言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较难达到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5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一)
忠言逆耳利于行
俗话说的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古到今,有多少的王者因听不进忠臣的劝告,胜利毁于一旦,又有多少的成功人士,不积极采取下属提出的宝贵意见,事业由兴到衰。可见忠言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所谓忠言,就是诚恳规劝的话。但有许多人听不进去,甚至还很厌烦说忠言的人。所以忠言重要,听进忠言更重要。
小时候,爸爸对我说的忠言最多。在我七岁那年,刚放暑假,爸爸要我去学游泳。我从小就怕水,当然说不去。爸爸说:你是怕了吧?当然不服气,说:谁不敢去了,我去就去!我们来到游泳池旁边,我不敢下去 ,在岸边徘徊,可爸爸当我不注意的时候,一下把我推下了水。我猝不及防,狠狠的喝了几大口水,就这样我再也不怕水了。正当我以为万事大吉,抱着游泳圈在水中玩闹时,爸爸有要求我把游泳圈脱掉,我当时很想反驳,但我知道爸爸的性格,他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索性我直接乖乖的把游泳圈脱掉。我刚一脱掉游泳圈,就因为水压和水流的关系,一下摔倒在水中,我使劲挣扎,可没用,我沉下了水底。正当我以为自己要死时,一双大手托起了我,我努力睁开眼,原来是爸爸。我休息了一会,爸爸见我好了,又要我继续练习。。。半个多月后,我终于学会了游泳。这半个多月来,我被爸爸可以说是一路给虐过来的。不过虽然非常痛苦,但很有效率,和我同时学的几乎没学会,可爸爸却没表扬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爸爸激励我的方法。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所以,忠言虽逆耳,却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铭记!忠言逆耳助我行!
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二)
如何听取别人的建议,私以为,很大一部分在于别人怎样向你提建议。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时常可以看到“严禁在此处倒垃圾”的警示牌。但往往警示牌的下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垃圾,于是“严禁倒垃圾”的地方成了垃圾最多的地方。
那很抱歉,人民群众没有听取你们的建议。
还有一些老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太难管,生性顽劣,不听话。是啊,你们整天的“XX不学给我滚出去”、“XX作业再不交就别来上学”……谁爱听啊?如果这时候要是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模仿你们的口气:“XX你不讲课给我滚出去!”我相信任何一个老师都不会听取这个同学的建议,甚至会马上到办公室领一大帮老师把此同学给做了。
所以,如何听取别人的建议,自己还真的说的不算,得看别人怎么提。
当然,另一方面自己也要主动一点,首先要做到“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境界,好腾出地方来相信别人。这样就很容易的听取别人建议了。具体应该怎么做,你看一下考试做小抄的同学就知道了,他们都是很“容易接受别人建议”的人。
我们真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一番,因为接受别人建议这门学问高深着呢,要经过“博学、审问、甚思、笃行”等几道工序才行。因为考试的时候我们不仅仅会收到一个人的一种答案,有时候会收到好几个人各种版本的答案,于是这叫“博学”;落水三千,你只能取一瓢饮,你要从中挑选出最正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审问”;这时候你开始思考,A君的答案来自重点中学,但此人是在重点中学垫底的,B君的答案虽然来自本校,但B君在学校里学习还过得去……你要作出判断,最后,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笃行”,你要从这些答案中挑选出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在上面,这样,你也就成功的听取了别人的意见了。
其次就是别太把自己当“人物”了,不要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总摆出一副我是老师我怕谁的架子。古代那些听不进忠言的帝王将相,大多数就是犯了太瞧得起自己的错误,因为把自己太的带高,那么相对他人就太低,你们相距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建议,你怎能听得见呢?
所以,如何听取别人的建议,要看别人怎么想你提建议,要做到“不自信”,要做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你就能顺利的听取别人的建议了!
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三)
人的一生是在批评中长大、成熟起来的。
批评能使人更加成熟和完善。从批评中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从而修正自己的言行、思想,慢慢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而若视批评为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一听就如坐针毡、暴跳如雷对你没什么好处。
从前,郭国的国君出逃在外,他对为他驾车的人说:“我渴了,想喝酒。”车夫把清酒献上。
他又说:“我饿了,想吃东西。”车夫又拿来干粮。
郭君问:“你怎么准备的?”
车夫回答:“我储存的。”
又问:“你为什么要存这些东西?”
车夫答:“是为了让您在逃亡的路上充饥解渴用的。”
又问:“你知道我将要出逃吗?”
车夫说:“是的。”
“那你为什么不事先告诉我呢?”
车夫回答说:“因为您喜欢别人说奉承话,却讨厌人家说真话。我想过规劝您,又怕自己比郭国灭亡得更早,所以我没有劝您。”
郭君一听变了脸色,生气地问:“我所以落到出逃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夫见状,连忙转变了话锋,说:“您流落在外,是因为您太有德了。”
郭君听后又问:“我既然是有德的人,却要逃离国家,流落在外,这是为什么呢?”
车夫回答说:“天下没有有德之人,只有您一个人有德,所以才出逃在外。”
郭君听了之后,忘了自己是在逃难,十分高兴,靠在车前杨木上睡了起来,说:“哎呀。有德之人怎么受这等苦哇!”他觉得周身劳累。
车夫用干粮垫在郭君头下,自己悄悄地走了。后来,郭君死在田野里,被虎狼吃掉了。
【感悟】
忠言良药,但往往有些人喜欢奉承的言辞,把真理拒于心门之外,用虚伪的面纱包住自己,是非已在心里,只是要个面子,不能把自己的不足坦然显露,只能减慢前进的步伐。
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四)
英国的大哲学家培根曾指出:“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到的光明闭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是的,在生活中,常有人批评自己,给自己提个醒,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良药苦口利于病,意思是说,药虽然是苦的,却有利于我们恢复健康。我们对待批评也是一样,要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正确对待批评,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或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己变得更好。
到这儿,我想到了金庸对待批评的态度。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加以猛烈的攻击,将金庸小说与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四大天王合称为“四大俗”。金庸先生面对批评却平静地说:“毁誉是人生的常事,不足为奇。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的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无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又说:“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热爱和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然享受了这么多的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那是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
这就是金庸对待批评的态度,要虚心接受批评。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督促,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对待善意的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
批评的目的是纠错,批评是纠正错误的一种良好方式。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不要以为那个人是针对自己,才会专门挑出你的错误来做批评。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检讨自己,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
关于2019中学生忠言逆耳的议论文论据精选(五)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题记。
面对错误,莫言老先生教给我们,首先要敢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敢于承认错误,然后勇于改正错误。逃避错误、无视错误,都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表现。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开设专栏,为当代着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作出回应,表达自己的谢意。一些着名作家表示,请别人挑错,是消除谬误的最好方法。
最近几年,面对日本对于钓鱼岛的小动作,面对日本否定二战成果的严峻现实,否定对亚洲的侵略的历史,这些都是错误的。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虽然,在1895年4月17日,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署不平等的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钓鱼岛等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一并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在签订前的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而且,日本又在1900年,将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
但是,在1941年的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1943年12月《开罗宣言》明文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如不归还,会采取武力措施将日本驱逐出境”。
谁知,日本现在…
日本否定二战成果,否定对亚洲的侵略历史。日本对中国进行过的暴行——南京大屠杀,就是强有力的证据。现在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仍有当时屠杀的资料、屠杀现场的照片,仍有当时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人,那就是活生生的证据啊。南京大屠杀,那是让30多万人的血和泪流干的灾难啊。
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日本的种种行为这不正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表现吗?这难道不是他阴险狡诈的表现吗?
莫老先生教会我们听取别人的意见,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错误。
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不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下场只会像日本这样,遭到世人的唾弃。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