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话题 > 话题作文 >

描写苏轼的初中作文:一代天骄——苏轼

2018-01-10 15:12:35
|淑贤

  当一代文豪,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坐在佛香袅袅的寺院中,他的记忆又被拉回那个让他痛不欲生的时刻——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那场悲剧中,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押解过程中被如同牲畜般对待,继而在牢狱中,遭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残酷刑罚。

  扼杀良知的阴谋。前后103天九死一生,几次陷落在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有一位和他同关一个牢房的官员,耳闻审询他的过程,写下这样的诗句“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我们可以想象,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他都备受摧残。不过后来幸得太后等人的帮助,为他几番周旋,想方设法请求圣上宽恕,不然恐怕就要死于这牢狱之中。直到后来,他终于离开了这个暗无天日的牢房,从那时起,他也仿佛看透了这红尘间的种种。不再纠结,惆怅,而是以坦然豁达的心态面对后面的一切。

  他与他的大儿子一同被贬于黄州,嘴角竟扬起一丝苦笑,只能叹道:罢了罢了,让一切随风散去。随即脱下文人的长袍,穿上了农夫的短褂,因为他的故友为他向当地的官员要了一块土地给他耕种,那是一块荒无人烟的土地,几乎没有人要,苏东坡却把它视为珍宝,并且还意外发现那里有一口枯井,可以解决灌溉的问题。由于这片耕地面向东,所以取名叫“东坡”,苏东坡便也自封为“东坡居士”。接下来,他开始慢慢融入了当地生活,与当地的樵夫、渔民聊天,讨论农业种植。和他们在一起,苏东坡领悟到了人生从未有的轻松惬意,他暂时抛开了朝廷的权利纷争,独寻一片净土,这难道不是因祸得福吗?

  被贬黄州,没有官俸,只好开荒于团练营以糊口的苏轼,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自得其乐,他饱尝艰辛,却能够以浩然之气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参透人生祸福,以豪迈雄放的词句,抒发人生感悟,表现出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元丰五年三月,东坡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买田,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杖藜徐步,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虽然是因一次道中遇雨的偶发小事而作,寥寥几笔,我们便分明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过程与场面:一群人突然遇雨,别人都张皇失措,而苏轼却依然闲庭信步,甚至更加高吟长啸,迎着春风斜阳。表现了一种大难不死的轻松,一种高居于现实苦难之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傲人生的乐观豪放,这正是苏轼后半生应世态度的写照。

  “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地举重若轻,大无大有,这也正是苏轼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指导老师:文老师 孔老师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文心书院小作家
作者:长江中学 贺子欣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5
c
id
470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