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观后感 >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

2019-10-11 16:18:19
|廷峰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一)

  1968年前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是影最昂贵的影片,5亿6000万美元的投资,即使到了现在,许多美国大片还是望尘莫及。

  好莱坞版的《战争与和平》,好像铁了心要把托尔斯泰的名著拍成一部爱情电影,丁香花一样美丽的奥黛丽·赫本,被压缩得几乎只剩下一条爱情主线的剧情……没办法,让美国人去感受俄罗斯的历史,是深刻不起来的。

  而前苏联版,其宏大的场面,史诗般的镜头语言,让观者无不清晰地看到俄国人自身对本国历史的切肤感受。

  不知有没有受之前美国人的影响,前苏联版的女主角柳德米拉·米哈伊诺芙娜·萨维里耶娃像极了奥黛丽·赫本,除了带点本民族气质,身材更丰满一些,一样的高挑美丽、一样的清纯活泼,表情、动作也有些相似。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演技的发挥。《战争与和平》获得奥斯卡外语片后,萨维里耶娃更是一跃成为全世界知名的苏联演员。

  在那个年代,前苏联电影居然得到了那些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国奥斯卡评委们的青睐,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拍到了让人无话可说的地步。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二)

  很多年以前,高中时,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和一位好友谈起书中的人物。他是男生,最爱的人物是娜塔莎。而我,爱的当然是安德烈公爵。

  安德烈公爵不可爱。他说。

  公爵的确算不上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太完美,太理性,太深刻,太高贵,太冷傲,其实他也根本没必要成为一个可爱的人物。他甚至不完全是个人,他是思想,是质问,是象征,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一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代表。

  但这并不妨碍我爱他。爱一个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幻的人,常常和现实生活无涉。只表示一种认同,或者,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追求的某种理想人格的影子。

  想起这件事,是因为前些天整理书,又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两部,81年高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和89年刘辽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版。都是二十年前的版本了,现在已经很难看得到了吧?只翻看了一下,就进入了当年读这本书时的沉迷与震撼。很想再读一遍,又觉得太费时,于是就想到了看电影这个偷懒的办法。从迅雷上下载了电影,却是1956年美国赫本、亨利·方达版的,看了。男女主角都很美,养眼。但总觉得电影缺少了点儿什么。于是,又用电驴下载了1968年邦达尔丘克的电影。看看这部196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著名影片。

  看前苏联电影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我到现在都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在大学礼堂里看前苏联那些战争大片的事,五六个小时的一部电影,看得人肚子都咕咕叫。这部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也很长,四集,六个多小时,是上海译制片厂的经典之作。

  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从人物的造型上来说,也许美国版的亨利·方达更帅,赫本的娜塔莎也够漂亮,但美国人太爱他们的明星了,给了赫本太多时间,将一部气势恢弘的名著改编成了一个爱情故事。这个爱情故事,去掉了太多历史背景,太多深沉的思考,太多战争场面,让几个主要人物尤其是安德烈公爵和娜塔莎的性格发展都没有了根基,来得有些莫名其妙。这一方面,除了电影时间短,容量有限外,我总觉得,天性乐观的美国人,在理解那种既深沉又敏感,既理性又感性的俄罗斯性格方面,恐怕是有些障碍的。

  安德烈公爵心灵的发展史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他一开始雄心勃勃,注重功名,而且十分理性,甚至认为人不必要为了信仰而战。但当他奔赴战场,目睹了死亡之后,奥斯特里齐宁静、广阔的天空却给了他非理性的“天启”,让他顿悟般地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转变了思想。后来大橡树的枯荣给予他的,也是类似的启示。这一体现安德烈灵魂转变的重要情节,在邦达尔丘克那里表现的很充分,在美国版里根本没有。还有娜塔莎,安德烈公爵离开后的一年中,因思念而倍感空虚与无聊,是她被安纳托利吸引的重要原因,没有了这个原因,娜塔莎的私奔就显得有些突兀。当然,“活泼的生命是不会犯错误的”,娜塔莎的纯真并没有因为私奔而变丑。

  但娜塔莎是不适合安德烈的。他们之间自以为存在的爱情,其实都是一种错觉。安德烈想用娜塔莎活泼的生命力来驱赶自己内心的虚无感,但当娜塔莎答应了他的求婚后,他内心却满是疑虑。“此刻,安德烈心中,对娜塔莎的激情消失了……追求和希望失去了原有的神秘的魅力,只留下对娜塔莎幼稚和软弱的怜悯”。邦达尔丘克的电影里,安德烈脸上迷茫而严肃的表情,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在爱情这样应该感性的时刻,他心中却全是理性,并在这理性里认清了自己。很多年来,每想到安德烈这个人物,我总想,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女人适合安德烈。每个女人到了他那儿,都会成为另一个丽莎。安德烈不是用来生活的。小说最后,娜塔莎和皮埃尔结了婚,有了几个孩子,终日沉浸在忙碌而快乐的家庭生活中。皮埃尔可以,但你能想象,安德烈公爵会过这样的生活吗?

  50年代的亨利·方达、赫本,很年轻,很漂亮,但正象从美国版的电影中看不到俄罗斯广阔的社会背景一样,他们的气质中,也没有多少俄罗斯韵味。这一点,只要和邦达尔丘克版的安德烈和娜塔莎一比较,就一目了然。当然,也许美国人想拍的,只是一部好看的爱情故事。那就无需比较。

  皮埃尔是另一位主人公。他和安德烈性格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但他和安德烈一样,对人生和社会有很多思考,所以,看起来如此不同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因为他们本质上是相同的。不过皮埃尔更世俗,更生活罢了。

  除了主人公,两部电影人物反差很大的,还有安德烈的父亲,老保尔康斯基。这是个很多人都不喜欢的角色。他是个标准的大男子主义者,严重看不起女人,认为女人天生不可理喻,孱弱懵懂,没有思想,能吸引男人的只有外表。他跟安德烈谈到丽莎,很有意思:很难对付是不是?没办法,女人都这样……谁叫她那么漂亮呢。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形象相差很大。美国版里,是肥胖的俄罗斯农民形象。而在邦达尔丘克那里,则是戴着一头时髦假发的瘦削贵族,让人很容易就想到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贵族——了解俄罗斯历史的人,一定会认同这样的形象。

  按说,没有理由喜欢这样的人,但很奇怪,我喜欢。原因自己也不明白。此外,我觉得安德烈从某种程度上说,和他父亲很象。

  喜欢的人物,还有库图佐夫。这个人物,在两部电影里的形象差不多。表面上,总是一幅浑浑噩噩,昏昏沉沉的样子。甚至在打仗前,别人都在忙碌着奔跑、侦察,他却连开军事会议时都在睡觉。他好象没有任何行动,但实际上,他对一切,目前的处境,敌我的形势,甚至未来的可能,都洞若观火,所以,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成为了民族英雄。这个人物,倒让我想起了老子的那句话,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这样的大智若愚面前,滚滚而来,又黯然溃去。托尔斯泰是在用战争表达他认为的西方文明在俄罗斯的命运吗?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三)

  世界上投资最大的电影是哪一部?《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都不是,这个纪录被一部苏联电影保持着,5亿6000万的成本,令《战争与和平》成为电影史上的“首富”(这还没算上通货膨胀)。相比于现在的大片让人生疑“钱都花哪去了?”,《战争与和平》可是用真金白银换来实打实的硬货。7个小时电影里,表现奥斯特里茨战役、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败等重大历史事件,动用了成千上万的战士来拍摄,甚至导演还要求尽可能跟真实战争的人数一致。片中不但涉及200多处布景和168处外景地,而且还开创性地使用了很多罕见的拍摄手法,比如空中俯拍全景,以及为了营造梦幻和感伤的情绪,镜头前流下水珠等等。在冷战的特殊时期,这部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大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殊荣。

  不过托尔斯泰的这部传世名作,其中的爱情线索也不能不提。娜塔莎在安德烈和阿纳托尔之间辗转,但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后悔。彼埃尔是一个暖男,但更是一个历史的旁观者,他目睹了战争的惨烈,也始终陪伴在娜塔莎身边。任性的娜塔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选择了彼埃尔,反倒让这份感情的重量打了折扣。影片中对每个人物内心活动的揣摩和表达也都精确地不要不要的。

  亮点1

  第一部第99分钟,在安德烈晕死在战场之后,出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镜头:摄像机俯拍战场的全貌,地上千军万马在绕圈狂奔,周围是火光和烟雾,镜头越升越高,直到升到云层当中。整个场景全部是实拍,没有任何特效,类似的还有电影片头字幕部分,也是在高空当中拍摄,四周是朵朵白云,底下是无尽的原野,看来低空飞行的飞机也已经派上用场了。

  亮点2

  第二部第16分钟,安德烈邀请娜塔莎跳舞的场景美轮美奂,宫廷布景富丽堂皇,数百人的礼服全都精致华丽。在表现群舞的热烈场面时,还出现了一个在天花板上移动俯拍的画面,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办不到的。在第三部的战争戏里也用到了一个这样的移动俯拍镜头。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四)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一直在探讨的主题,要战争,还是和平?

  有人说战争是必需的,因为有了战争历史才能前进,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承认战争的确可以给人类带来益处,即战争有其一定的建设性。但是它也有其不可否认的巨大的破坏性。暂且不说一场战争要牺牲多少人,毁灭多少家庭,仅仅是先前人类创造的文明的损失就不可估量!如果历史的前进是以破坏先前文明为基础的话,我宁可不要前进!

  有人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不说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呢?能否避免只在于人的信念,或者说看你有一个怎样的底线了。遇到国际争端,如果抱着最后实在不行就诉诸武力的态度,我想最后80%战争不可避免。

  什么叫实在不行?什么叫不得已?都是借口!一个很主观的东西竟然最后成为衡量开战与否的标尺,太可怕了,也太可悲了。如果世界各国都抱有这样一个信念即要和平,永远抵制战争,我想会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有人说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想法太乌托邦了。可是我觉得不管能不能实现,有这个信念就好。永恒的和平是可能的。人人为信念,那么仗就打不起来。就好像道德和法律,不是绝对的可以使人约束自我,但是又是不可忽视,无可取代的。

  当拿破仑率军队侵入莫斯科城后,他发现俄罗斯军队留给他们的是一座没有一个士兵的“空城”。他们只是枪毙了纵火者,而没有滥杀无辜。看到这里我想起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兵到达南京后对城里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民大开杀戒,奸淫掳掠,屠杀了我30万同胞,罪恶滔天,罄竹难书。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战争,是一场毁灭生命的竞技。战争就意味着牺牲,死亡。为了一个所谓的“不得已”去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是不人道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当别人侵犯我们时我们无动于衷。只是说我们不主动挑起战争,但是当战争真正到来时,我们也不畏惧,誓死保卫祖国家园。

  战争是可怕的。任何暴力都是应当禁止的。

  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最好的保障就是和平相处。如果有个国家懂什么叫做报仇,那一定是粗鲁人。一些人战斗了好几个世代,如果今天他们互相残杀,是为了一百年前的牲畜偷窃,你能有什么存活机会?

  要尊重法律,但是最主要的是尊重人民。而尊重人民不是颁布了多少保障法,建造了多少便民设施,而是对人而言的一种生存的保障,即提供一个和平的环境,而不是终日陷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托尔斯泰对拿破仑几乎持完全否定态度,不仅如此,他对沙皇亚历山大同样否定,甚至对战争进行了引人深思的质疑。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说,托尔斯泰认为拿破仑是个天赋异禀的神经病,亚历山大是个资质平庸的神经病,上帝安排了两个神经病要带领一群疯子来斗个你死我活,失利者固然耻辱,得胜者也无甚荣耀。托尔斯泰更多关注的是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所谓战争中的正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影片中说的一样:“在政治上与拿破仑亲近也好,疏离也罢,人们仍然生活,毫无相关。”

  战争与人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女人却不喜欢?”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男人离不开战争?为所谓的荣誉,为了满足生来就有的征服欲。男人渴望征服世界,尤其是野心勃勃的男人。他们觉得战争可以给他们一个用武之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什么女人却不喜欢呢?因为女人的世界是家庭。一个男人也许会为得到天下而牺牲一切,但是一个女人她不会去为了赢得一切而抛下家庭,因为她们知道家庭才是她的天下,不能赢了一切而失了“天下”。

  “家”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一个屋子里坐着一个女子,女子抱着一个孩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一定要有女人和孩子。而战争对于一个家庭,对于人民,无所谓荣辱,真正带给他们的是妻离子散,一个个家庭不复存在。

  战争是可以带来一些进步,但是不能说历史的进步仅仅需要靠战争来推动。更不能把战争当成推动历史前进的手段。设想一下,如果真的频繁地发动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是什么?毫无疑问,人口的大量减少。试问:生命都不复存在了,还说什么享受战争带来的进步?!

  且不说这个。人口的锐减意味着劳动者的缺失,战争带来的经济等方面的损失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动,从而造成生产力下降。战争还会带来环境生态问题,瘟疫,饥荒等等。

  《战争与和平》观后感中学生精选范文5篇400字(五)

  我知道的《战争与和平》有四个版本。

  一是美国版的,1956年放映。亨利·方达、奥黛丽·赫本共同主演。得过奥斯卡的多个奖项。

  二是1967年前苏联版。邦达尔丘克导演并与柳德米拉和吉洪诺夫共同主演。获得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奖项。

  三是多国合拍的2007年版,亚历山大·贝叶尔、克蕾曼丝·波西等主演。严格说起来,应该叫电视电影。

  四是2016年版的英国BBC的六集电视剧。莉莉·詹姆斯和保罗·达诺主演。

  其中,没看过2007年版的,无从评论。其它三部各有千秋。

  先说美国版的,初次观赏是在八十年代,有几位赫赫有名的角色担纲,影片的故事性很强,结构也不错。但是删减太多,看不出原著的深刻的主题和宏大的情怀,也缺乏了那种俄罗斯的情结。不过还是很喜欢。我想影片是拍给美国人看的,更多的是考虑美国人的观赏习惯,让大家一目了然的了解故事欣赏故事。总之是一部精心制作的标准娱乐片。

  再看BBC的六集电视剧。在环境设计和情节描述上,和原著很贴近,但是反映原著的精神实在不够。为了讨好观众,还安排了几个床戏,越发不像话。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上流社会,这样赤裸裸的表现肉欲是绝对不许可的,是有违道德的。这在托翁的原著中也是极力回避的。

  本人最推崇的仍然是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总共看了三遍,第一次看是1975年,还是所谓的内部电影,也不是上影译制厂的那个版本,完全是俄语,由一男一女俩翻译拿着麦克风,演到哪儿翻译到哪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印象并不好,觉得太拖沓了。俄军急匆匆的奔赴前线,彼埃尔却在路边傻站着瞎琢磨。那时我二十多岁,更关注的当然是情节的发展。

  写影评,归根到底是在描述自己的感受,这当然是此时此地的感受,随着环境的变化阅历的增加,人的感觉是会产生变化的。比如《哈利波特》,成年人认为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少儿读物,而孩子们却当成是人生的教科书。还有人说,托翁的《复活》必须在五十岁之后看才能勉强读懂。这些不同的看法也许就是俗称的代沟,很正常。无需去辩个没完没了。再看环境的变化。现在十五岁左右的年轻人,热衷于网游追星视频,而我十五岁时候,没有这么多的娱乐,只剩下读书,所以那时候把所有翻译过来的译著小说几乎全看了。因此两代人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

  看《战争与和平》也是这样,年轻时候喜欢美国版的,因为它的故事性趣味性比苏联版的要强多了。在九十年代,第二次看苏联版的,感受就不同了。一是由于看的是上译厂的版本,理解起来更直接,二是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在想托翁通过对俄法战争和俄罗斯上流社会生活的叙述,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初步了解了托翁通过普拉东之口带给人们的“勿抗恶”主义的思想。

  第三次看是在今年。看电影之前,专门重读了一遍原著。在电脑上慢慢看,边看边琢磨。似乎自己在和托尔斯泰本人对话。看到彼埃尔和安德烈在河边码头的谈话,看到安德烈两次经过老橡树前的感概,都有一种无名的感动。战场上的厮杀,娜达莎月光下的独白,乡下庄园冬日的狩猎,无不体现了俄罗斯独特的民族精神。正如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能甘心在人类事业中扮演次要的角色,甚至于不甘心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而是经常地和专门地扮演独特的角色。

  写影评,重点是什么?我自己的感觉重点是电影的内容。这也许和许多影评人的想法不一致。外在的形式仅仅是为影片的内容服务的。可惜现在都搞反了。人们热衷的是角色扮演者的逸事和花边新闻,探班的感受,片场的调度,演员的访谈。而我关心的则是影片的情节,柳德米拉是否有婚外恋与娜达莎的遭遇没有半毛钱的的关系,吉洪诺夫的片酬是多少也和安德烈的经历毫不相关。当然我也想知道彼埃尔是谁扮演的?他的演技如何?好在邦达尔丘克满足了我的期待,塑造了一个托翁笔下真正的彼埃尔。

  此外,我还知道了这样的数据:为了拍《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2.5万人的部队、1500匹战马、上世纪六十年代约5.6亿美元的投入。其实就是再打了一遍仗。苏联方面筹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小炮和587门俄罗斯同一时代的小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进去的。为航拍筹备了30多架直升飞机以及3架喷气式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炸药,23吨枪枝发火用炸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引火线。服装共有20900套,47个工场为影片供应军服/军帽/僧侣的衬衫等。马具以及皮革废品则由两家工场生产。苏联用了两年光阴正在莫斯科西南郊搭建了一个占地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住民居处、当局机构以及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可谓世界片子史上绝无仅有的后台。最终一把火烧成灰烬,塑造了火烧莫斯科的场景。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7
c
id
982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