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观后感 >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800字左右

2019-08-29 16:12:17
|小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郑义门观后感作文800字左右,欢迎大家阅读!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800字左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00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漫步在郑氏宗祠,那一字一句镌刻着《郑氏规范》的木牌,依然还端端正正摆放在祠堂的中央。祠堂的大门开开合合。数百年来,被家规温润的光芒和智慧润泽着的郑氏后人,走出了大宅。环绕着郑氏祠堂,两层三层的江南民居,白墙黑瓦相映,一座接一座向四周铺陈、延展,形成了今天的郑宅镇。还有许多的郑氏族人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

  触碰那口悬挂在宗祠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回望郑氏义门,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浦江郑宅镇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900年历史,至今依然生生不息。

  她的传奇故事在于:其一,这一家族十五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时期郑家3000余人同吃一锅饭;其二,郑义门173人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礼部尚书,却没有一人因贪墨而遭罢官。

  郑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风家训,却实实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郑氏子孙的血液里。

  是什么,使这户寻常人家有着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又是什么,让这个传统家族延续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修身齐家

  家风传承

  “江南第一家”古宅,其实是浦江郑氏的祠堂,是一座五进九间的四合院,古朴、宁静。与其他宗祠最大的不同是,院内有着密密麻麻的各式牌匾。

  最出名的,是明太祖朱元璋钦赐的“孝义家”。

  郑定汉,郑义门第27代孙,虽然已经71岁,但身板硬朗、声如洪钟。几乎每天,他都在这里给来往客人讲述郑义门的故事,今天也不例外。

  传奇的家族,总是有着惊心动魄的历史。老郑儿时印象最深刻、也是他最爱讲的,是一个“兄弟争死”的故事。宋末元初时期,郑氏有兄弟俩,郑德珪的弟弟郑德璋颇有才能,但因为有些脾气而得罪了权贵,被诬陷判了死刑。郑德珪拼了自己一死,保全了弟弟的性命。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祖先的故事是如此,老郑过的日子也是如此。老郑的两个儿子都40多岁,都做生意,一个做拉丝,一个做挂锁。有了钱,两个儿子也没造新房,也没搬到城里去住。大儿子郑可教说,离父母近,能照顾,有房子住就行。

  吃饭也在一起,老郑的老伴掌勺,两儿媳妇就打下手。不管哪个兄弟的客人来了,到了老郑家,就是大家的客人,谁在家谁接待,都一样。4个孙子但凡回家,都要帮着给家里干活、做家务,伺候太奶奶。

  “勤勤恳恳是做人的本分!”这是老郑的口头禅,也是这一家三代不成文的家训。

  数百年的同居,浦江郑氏靠168条《郑氏规范》管理着数百人的大家庭。如今,郑氏子孙各家各户也都有各自的家训。这些家训来自于《郑氏规范》,又有着各家的特色。

  东明村是郑氏子孙聚居的村子之一,共398户人家。无论你走进哪家,墙上都挂着一块牌子,写着这一家的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缕半丝,恒念物力为艰。”这是村民郑隆利家的家训。

  “主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郑隆善家的家训。

  “吾人生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这是金晓峰家的家训。

  ……

  儒家抽象的孝悌忠信,在这里有了更通俗、更具体的解读。郑氏数百年的家风家训,实实在在地印在了每个村民的生活里。

  克己自律?德行为先

  360多年时间,郑义门十五代人同居的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可想象。

  郑义门观后感范文

  近期,学校布置收看<郑义门>,想想已经连续看了几个晚上。问其感想?答曰:"看不大明白,就是感到郑家有很严的家规,他们家的人都有很好的品德",童音悦耳。

  虽然知道浦江作为书画之乡,自古人文荟萃,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就是浦江人;而当今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其祖籍也是浦江。但说来惭愧,之前并不知道金华的浦江还有个"郑义门",被誉为"江南第一家"。郑义门观后感。带着好奇,上网查阅了资料,既感且佩。同时,认真观看了第五集<教化为先>。

  这集故事的大意是,郑氏九世孙郑桐为给外婆买药,偷了族里的铜器变卖。事情被发现后, 根据家规, 郑桐的偷盗行为 应该在晨会上宣示,并上惩戒簿。 族里的长辈一方面肯定他的孝心,认为虽然犯了大错,但是出于孝心,百善孝为先,有这份孝心,就不愧郑家的子弟。另一方面,就如何处理进行了辩论。家族监视郑浩认为要严守家规,他说:"郑家历九世合族而聚,靠的就是严守家规,靠的就是严格执法,如果每个犯事的人,都找出一个理由,或者找到人来说情,这家规就成为一纸空文"。郑义门观后感。而家族旧管郑泽则认为:" 惩戒不是目的,只是教化的手段,如果有利于族人向善,虽万难而行之;如果相反,可能导致族人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歧途的,那就要考虑执行的方法"。" 治家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教化,靠的是四维八德,靠的是忠孝仁义,如果我们靠的是申韩之学,靠的是严刑峻法,那人人都因畏惧而守法,其与人伦亲亲子子,岂不南辕北辙?"最后,家长 郑濂承担了对族人照顾不周之罪,让本已知错的 郑桐深受教育。这个故事很好地诠释了 郑氏的家规:"言传不如身教,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这个故事在很多细节上都体现郑氏家教的严厉。比如,郑桐拿银子回来时, 郑桐娘的第一反应,就是问 这银子哪来的?当郑桐敷衍回答时,就严厉地说:"给我跪下。我们家再穷,也不花这不明不白的钱",并用扫帚杖 责之。的确, "国家" , "国"和"家" 是 紧密相联 的 ,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义门", 不仅仅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家长的教育。

  郑义门观后感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900年前,以崇尚清廉的家规治家的郑义门,号称"江南第一家"。近日,一部名为<郑义门>的廉政动漫片登陆央视,上演家规里的经典故 事。

  片子不长,一集十来分钟,共12集。<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致力为公><郑浩拒礼><游街退匾><正风除弊><利人利己>等剧集,把"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创造15代不分家、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以及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

  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沂辞俸促廉、郑崇岳清退贿物、郑幹惩治贪官--从家庭角度约束族人为官清正,是<郑氏规范>一大特色。

  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由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修订完善,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在崇尚"家国"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统中,郑氏家规承袭的伦理文化、责任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投射和浓缩,郑氏族人在时代变幻中始终恪守家族精神,展现着炎黄子孙对民族文化几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郑氏子孙中有173人出仕做官,没有出现过因贪污而遭罢官的现象。郑氏族人勤俭持家、清廉为官的背后,是家风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然。在新时代中,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传播郑氏的廉政文化和良好家风,点亮清廉为官的意识,更拥有振聋发聩的教育意义。

  郑义门观后感作文600字

  从古至今,家风与廉政都紧密相连,家风、干部作风、党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之间都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礼记·大学》中说过:“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风,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精神、品德及行为,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假如在家庭中,贪念占居上风,邪气就会上升,家庭就会面临坍塌或倾覆的危险。

  纵观古今,大凡清正廉洁的官员,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建设和管理,其身后大都有一个家风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之人,家风则大多堪忧,对于家庭的治理往往也很失败。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家族式腐败”的活生生案例。许多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属亲属相互影响、家风恶性循环,有的为了满足家人无度的物质需求,大搞权钱交易;有的在自己坠入腐败深渊的同时也影响到家人,直至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有的家族式窝案,全家从老到小、从男到女都有参与;有的通过子女数千万元,结果东窗事发把孩子也送进了监狱……这些“一人腐败,全家出事”的案例充分说明,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重视反腐败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家庭”和“家风”。

  家风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历史上的许多戒贪戒奢的忠告、鞭策后人的家训、流传千古的良好家风,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也足以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廉洁家风的宝贵借鉴。一个家庭,如果能够汲取传统家庭道德的精髓,用良好的家规家训来影响家人,鞭策家人,切实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以俭持家、以廉保家”的良好家风,无疑将有效地帮助家庭成员自觉遵纪守法,廉洁用权,守住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特殊亲情和血缘,也往往可以构筑起最强大的反腐 “家庭防线”。如果家庭成员之间都能常吹家庭“廉政风”,念好家庭“廉政经”,算清家庭“廉政账”, 督促亲人对家庭的幸福负责,自然会帮助他们自觉顶住诱惑,坚持党性,将腐败拒之于门外。因此,帮助领导干部搞好家风建设,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变“不敢腐”为“不想腐”,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人心所向,更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各级妇联组织要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有足够自信,更要满怀信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开展好妇联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妇联组织要根据中央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要求,发挥妇联组织优势,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等家庭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探索在党政机关和公务员群体中开展廉洁家庭建设,通过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领导干部自觉重视家风建设,带头正家风、严家风,从严律己,从严治家,用优秀的文化筑牢抵制腐败的坚强阵地,用良好的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7
c
id
947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