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观后感 >

传记电影1492哥伦布传观后感850字左右范文赏析

2018-05-05 11:11:05
|李季

  《哥伦布传》是讲述大航海时代哥伦布传记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492哥伦布传观后感850字,希望你会喜欢!

  1492哥伦布传观后感850字:登陆

  我们会像记住其它历史考题一样记住哥伦布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历史的残酷性往往如此,它大部分时候只是用一句话概括你的一生,尽管在你的一生中充满了数不尽的苦难和挫折,痛苦和煎熬。1492年哥伦布41岁了,在中国已属不惑之年,在这之前他分别到达过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请求国王资助,以实现他向西航行到达东方国家的计划,但无不遭到拒绝。他出生于意大利,热爱航海和冒险,在这之前的13世纪,17岁的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到达过当时的蒙古帝国,并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记》,这对之后的哥伦布和其他的航行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电影《1492》里的开头,哥伦布和他的儿子费迪南德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看着一条船渐行渐远直到消失不见“它告诉你什么,地球是圆的,就像这橘子”,当时地圆说已经开始盛行,但还没有确切的理论依据,人们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推测,哥伦布也深信不疑,但是和大部分的人不同,他想去证明他:假使地球是圆的,一直向西航行,最终有一天会回到出发的地点。但航行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需要丰富的财力和物力,如果没有当权者的支持他不可能实现这一梦想,于是他四处游说,历时十年终于于1492年得到当时西班牙女王亚莎贝拉的支持,开始他人生的第一次航行。

  在电影《1492》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之前他来到神父面前忏悔:神父,我背叛了我的家人,我背叛了我的手下,背叛了你,旅程要比我说的长,我也不确定,谁也不知道。如果我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和我走了。他是多么渴望这一次旅行,他清楚的知道未知航行的艰难却依然能战胜内心的恐惧,为了梦想,为了神的存在。他们乘“圣玛丽亚号”、“平达号”及“尼纳号”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开始了第一次远航。

  1492哥伦布传观后感850字:出发

  我是因为这个电影音乐而看的这个电影,动机和看加勒比4一样,看完感觉也一样,未能达到心中预期的澎湃。

  《1492:征服天堂》,片中有人这样形容哥伦布,“如果她有翅膀,他会从天上飞下来告诉你天堂是虚无的。”如果此事真的发生,那影片将采取倒叙的方法,开头被绑在火堆上的就是哥伦布。

  我并不觉的理想家是贬义词,理想家也分两种,夸夸奇谈和结合实际付出行动,哥伦布明显属于后者,他利用皇室“找金子”的心理从而得到了帮助,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是被利用,他向皇室要了足够多物资,他打着“只有两周路程“的口号骗来了船员。他们的旗帜遮住了太阳,准备出航,终于,我期待已久的音乐响了。

  大陆在雾中出现的画面,让哥伦布终生难忘,靴子踏在地上的那个镜头很棒,那力量感,一个在海上漂泊数月需找大陆的船长,终于脚踩大地,那画面,那寓意。

  理想家想事情肯定没政治家想的周全,他做为一个没吃恶魔果实也不会霸气的船长,公然在皇亲贵族中树敌无疑是以卵击石。

  他是一个好的开拓者,但他并不是好的经营者,于是叛乱发生了。也许他的生命只属于海上,只属于理想。

  总觉的高潮不足,至少对于我来说,那个音乐响的也不彻底,总之没让我看爽。

  “在亚洲,有世界上最富饶的国家中国,那里连最破烂的房子的屋顶都是金子做的。”那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值得怀念的传说。

  1492哥伦布传观后感850字:意外收获

  历史上法国人与德国人血缘上很近,却打的不可开交;二战后的美国和苏联冒着核战争的风险搞“冷战”等。

  关于这些问题的解释当然有很多。最近读《哥伦布传》,却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读《哥伦布传》的几个意外收获

  一.哥伦布时代的国际秩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国家之间也有国际秩序。在东亚曾有一个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体系,西亚和北非的国际秩序则由奥斯曼帝国主导。

  但是,今天的国际秩序却是从欧洲国家之间的秩序发展而来。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当时的意大利只是一个地理名词,意大利半岛上有很多独立小国。热那亚和威尼斯是其中最富裕的商业小国。

  当时的欧洲局势是这样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的贸易中心,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如日中天,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

  读《哥伦布传》的几个意外收获

  土耳其人只与热那亚、威尼斯两国做贸易。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商人再把从土耳其人那里得到的亚洲商品卖给其他欧洲国家。

  就这样,人口只有几万的热那亚和威尼斯成了奥斯曼帝国的欧洲“总代理”,富得流油。其他欧洲国家对此只能羡慕嫉妒恨,却毫无办法,因为它们打不过奥斯曼帝国。

  当时,《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很广,一些欧洲国家很渴望绕过奥斯曼帝国,利用海路与东方人直接贸易。

  二,哥伦布的成长。

  在哥伦布出生前,葡萄牙人就已经开始探索非洲的西海岸,试图寻找前往东方的海路。

  哥伦布出生和成长在商业繁荣、航海业发达的热那亚,从小就对马可波罗的事迹很着迷,他的理想自然是当一名船长,能够前往东方。

  哥伦布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有一个纺织作坊,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父亲支持他的航海梦,还送他去学校学习航海知识。直到家里供不起了,14岁的哥伦布就辍学到船上当了一名学徒。

  读《哥伦布传》的几个意外收获

  三,船长、海军军官、海盗合一。

  哥伦布所在的船的老船长叫科伦保,是哥伦布的远亲,所以对哥伦布很关照,经常教授哥伦布航海知识和技能。

  科伦保是热那亚的商船船长,同时也是海军军官,对于其他欧洲国家来说,他还是一名海盗头子。

  在航海过程中遇到其他欧洲国家的船只,如果有下手机会,他就会指挥船上的士兵进行劫掠。

  热那亚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正是同属意大利人的威尼斯。你如果不抢其他国家,他们照样抢你,你就吃亏了。

  当时,热那亚与威尼斯都是独立国家,又是富裕的同行,互相抢劫是必须的。

  当时的欧洲国家之间的互相抢劫是很正常的现象。类似于战国七雄之间的打打杀杀。

  另外值得一说是,马可•波罗(1254~1324)就是威尼斯人。他游历东方回到威尼斯后,参加了与热那亚人的战争。《马可波罗游记》正是他在热那亚的监狱里写出来的。

  当时的欧洲就是这样的国际秩序。商船队伍必须配备武器,且有海军船只护航,保护本国船队的同时,也抢劫其他国家的船队。

  读《哥伦布传》的几个意外收获

  四,美洲之行。

  哥伦布从老船长那里出师后,感到在热那亚机会有限,就到国外找工作,最终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开始了美洲之行。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并从美洲带回来十多个印第安人作为奴隶献给伊莎贝拉女王。

  五,国际秩序的演变。

  地中海沿岸曾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经济中心。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轻松击败威尼斯和热那亚,成为欧洲经济中心。西班牙还一度统治了意大利半岛。

  随后,英国通过抢劫西班牙的运输金银的船只,获得了海量的财富,逐渐崛起为海上霸主,取代西班牙成为“日不落帝国”。

  再往后,法国、德国、美国依次成长为世界大国,并对国际秩序造成重大影响。

  每个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都会对前一个霸主形成严重的挑战,甚至用武力取代对方。这是从马可•波罗、哥伦布的时代就形成的传统。

  在西方秩序下,你不抢别人,别人照样抢你,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争取,有多大的实力就争取多大的利益,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斗争永不停止。

  这就是近现代史几百年国际斗争的历史逻辑所在。这也是清朝处处忍让换不来和平的原因。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7
c
id
589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