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观后感:贺涵可以有
编者按:《我的前半生》这部剧之所以火,是因为在很多姑娘内心深处都盼望着一个贺涵,这也是一种年轻的表现,是对生活仍有幻想的年轻。
这段时间,眼看着公号们被《我的前半生》刷了屏,情感、职场、衣着品味全方位多角度,公号们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最赞的是吴晓波老师,从经济学“资源诅咒”的角度点评《我的前半生》,子君是典型的死于安乐。
我想聊的是女性的心理成长历程。
高晓松老师说,我一直盼着到不惑之年,以为这样就可以明白一切,不再困惑;而真到了这个岁数,发现并不是什么都明白了,而是不明白的,也不想明白了。而现在看来,那种迷茫,就是年轻。
这部剧之所以很火,是因为在很多姑娘内心深处都盼望着一个贺涵,他像神一样地存在,指引自己柳暗花明、破茧成蝶;而真相是,自己连滚带爬地到了彼岸,大哭着完成了一切,或者是干脆不想去彼岸了。而那种对贺涵的期盼,我想说,其实也是一种年轻;对生活仍有幻想的年轻。
终于有一天,我们会懂得,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亲手完成,不过有人先辛苦,有人后辛苦罢了。世间的一切,早被暗暗标上了价格。
唐晶马上就要从贺涵身边出徒,贺导师也急着招收新生,于是就有他爱上了子君那么一出。当子君成长得足够强大,他也会再继续“爱”上别人。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贺涵应该是童年生活有阴影,需要有人贴身崇拜,即使是混得收入不菲,心理上仍然没有自信。而唐晶,也许比其他女孩子觅得良师,更早进入人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贺涵将成为她心目中择偶的标杆,代表了女孩子对配偶所有的完美期待。然而,生活中真正的配偶,其实就是,你回头看,那个摊在沙发上正刷微信的那个。真实的,而不是神一样的存在。
而真正心灵强大、自信健康的人,总是喜欢寻找势均力敌的爱情。所以,无论姑娘成长得如何强大,身边那个人,多半和自己都是互补的。而一方长久地背负着另一方,如果不是心理偏好,早晚是要越走越远的。
人生就是一地鸡毛,父母一直不忍心告诉我们真相。而我们要做的,是要乐在其中,拿起鸡毛别在帽子上。贺涵可以有,其实是路人,有幸遇到,相伴一程;还没遇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也可以变成贺涵。
P.S.所谓贺涵的职场金句,Kindle上搜索“麦肯锡”,顶级咨询公司的思维模式全有了,而且,顺带连咨询公司的写作风格都学习了。
作者:Emily
公众号:Emily的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