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电影观后感版本两种
编者按:“《转山》观后感”这篇文章中两种不同版本透过在转山这部电影中感悟到一些道理,读懂一种内涵,来一起看看吧。
影片介绍
影片叙述了一个24岁的台湾年轻人,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行穿越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高原之路”。2011年,影片获得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其实转山是藏传佛教的一种信仰,在藏族很多人会去转山转湖的,比如,阿里地区的神山“冈仁波齐”德钦的“梅里雪山”都有人转的。
何为转山
推荐版:吸引读者兴趣
满心倔强地带着已故兄长的骑行日志孤身一人来到丽江,误打误撞地躲过同乡人设计的骗局,又机缘巧合碰上目的地同为拉萨的“晓川哥”。书豪憧憬着、眺望着,仿佛看到了318国道已蜿蜒在眼前。
晓川哥意外掉下山崖摔断三根肋骨,独自踏上“征途”的孤独感与恐惧差点将他吞没;冰天雪地中哥哥的幻影将他无情地打到崩溃,身和心的磨练没有阻拦他,而是将一个唇红齿白的谦谦少年历练为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
影片结尾,晓川哥寄来的明信片上写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身体里还有6根钢钉,走路还不稳,但我又上路了,因为只有在路上才觉得有意义。”
也许直到书豪在兄长灵棺中看到骑行日志的那一刻,书豪还只是个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但当他将自行车打包封好放上机场传送带的那一刻,他就改变了原来的人生轨迹。
——夏雪推荐
归纳版:这部电影讲了这些内容
有人说:“人生本就是一场旅行,无论终点在哪里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转山》这部电影就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从丽江到拉萨,这是一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总长近2000公里的高原之路,是一条多数专业骑手都望而却步的“朝圣之路”。
故事是因为张书豪的哥哥书伟逝世而开始的,书伟是一个骑行爱好者,他最大的愿望是骑行滇藏线,可是,直到他生命之花凋谢还是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当悲伤的书豪发现书伟写的《骑行者日志》,他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完成哥哥的遗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于是书豪开始了一段通向未知的艰难冒险。
可是旅行就像人生,坎坷无处不在,好在初涉骑行的他遇到了一个热爱骑行的前辈——晓川哥。
在晓川的带领下,书豪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吃到了藏族传统的糕点。藏族人民的热情招待和藏族孩子的深情留恋,都给书豪带来了亲切的感觉,寡言少语的他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改变,一路上和晓川说的话也多了起来。当书豪踩不上上坡路的时候,晓川帮他推车;当书豪试图放弃对着脚踏车发脾气的时候,晓川劝说他鼓励他继续前行。这就像人生一样,一路上总会有那么几个难以跨过的坎儿,难以翻越的高山,而晓川哥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知己朋友,在你走上坡路时推你一把,当你在人生低谷时,安慰你给予关怀。
《转山》诠释的不仅是人生,更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高仕颀归纳
感悟版
激动的有话要说
“这是你哥的愿望,但是你没必要去承担什么。”主人公揣着《骑行者日志》不是怀着激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是带着痛别哥哥的悲伤,茫然地踏上了征途。
我想,只有当失去亲人的悲伤使他觉得无法承受,无所适从时,才会选择踏上这帮哥哥完成心愿的骑行旅程。或许只有这样才能释放这堆积已久的情绪。
在这条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进200公里,落差起伏多次大于1000米的高原路上,主人公张书豪在一次次濒临崩溃的边缘中,毅然地选择了坚持下去。起初,我是不解的。当主人公拨出电话,说出“哥,我好想你。我看见你了。”我心中的一切疑惑全都被诠释了——脑海中不禁地浮现出“信仰”两字。
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在米拉雪山——滇藏线制高点。红色的经幡在风雪中飘扬。主人公站在山顶望向远方,讲手中的彩纸撒向湛蓝的天空。那一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煽情的顿悟。
一个人内心的成长是缓慢而艰辛的,在沉默中收获美好。
——高佳一有感
作者|骆翊潇
公众号:顶尖语文课堂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