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观后感 >

初中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有感

2017-12-06 15:03:15
|晴恩

  最近,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片子,它反映了农村小学教育的落后现状和代课老师的艰辛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中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有感,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都不能少

  初中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有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后,唯一想表达的情感就是:感动。为了学生的努力学习而感动,为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而感动!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水泉香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生病了,高老师要回家探望。可是,老师一走是给那些孩子上课呀,于是,便请了年仅十二岁的魏敏芝做水泉小学的代课老师。水泉乡的条件很差,连村长都半年没发工资了,而水泉小学的教学条件则更加糟糕了,连粉笔都屈指可数。开学后不久,班级里的张慧科就因为家里穷,父母有卧病在床,没办法逃学只好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和同学们好不容易凑足了9块钱使魏老师来到城里。为了找到自己的学生,魏老师向电视台的登记人员苦苦哀求,却受尽了辱骂,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几经辗转,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学生张慧科。

  我现在的环境与他们相比简直是天堂与地狱之差,我应该好好珍惜,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影片中的魏老师为了她的学生辛勤地操劳着,而现实中老师一样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我们对老师一定要尊重!

  初中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有感篇2

  今天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初中生观看一个都不能少有感篇3

  这是部十分感人的电影,讲的是:在一个很贫穷的村子里,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先后少了两个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两名学生的故事。

  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现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为电影里所展示的农村孩子上学的问题感到难过。魏敏芝老师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师。尽管影片里高老师只在开始时,出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然而:办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纸包好的教科书、临时搭起的床铺、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魏敏芝因日记所受到的启发、孩子们不离嘴边的“高老师说的”……他的精神仿佛贯穿了整部电影。

  魏老师的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家庭的艰难和城市里好心人的爱。我们能够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遵守纪律。

  所有的孩子应该都跟我们一样,有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许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爱心去做的事。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7
c
id
425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