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底色为题的高中作文1000字5篇
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底色,它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坚定的意志,给我了生命中所有的色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底色为题的高中作文1000字5篇。
底色
每个人都是有颜色的。我曾站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之中,看着他们脸上的欢欣或是烦躁,甚至是低头看手机的沉浸其中的欢乐,总觉得自己苍白的几近消失。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他们要去向哪里,不管彼岸是平庸还是伟大。他们身上的颜色如此鲜明,在我眼中成了令人嫉妒的刺眼的一团。
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颜色的人是可悲的。像我一样,他们太容易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要去往的方向——或者他们原先也没打算去哪里。我总是迷茫,在不同的价值观中摇摆不定,像事秋风中草地里一株瑟瑟的小草,随时准备被连根拔起,身不由己地飘向远方。有是对自身产生怀疑,叩问声像电影中的画外音一样传来,问得我脊背发凉,全身发颤:是啊,我是谁,我将去向哪里?
我为自己的苍白而失落,因而寻找底色暗淡的原因。
底色的内涵在于“何去何从”,因此拥有底色的第一个前提是拥有故乡。故乡是人的精神背景。拥有故乡的人是幸福的,这是因为他们不用四处漂泊便已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领地。我生长于苍茫的住宅区中,20世纪初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台台式电脑丑陋笨重的身躯占领了狭小卧房的写字桌。即便是我这样的小孩子也鲜有完全亲近自然的机会。透过油污累积的公用厨房的窗户,再幼稚的双眸都能窥见柴米油盐间生活的苟且。我羡慕父亲提到家乡时眼中闪烁的亮光,透过他的眼睛,我能见到一个少年的摸样。故乡的吃食和景物,在他心中成为一个标志,无需前往便能为心找到安歇之地。他可以不用为“自己属于哪里”这个问题而迷茫,因为它的颜色是故乡给与的。
获得底色的另一途径是寻找去往的方向。生命的方向清晰了,灵魂便不会在不安中挣扎。外部世界混乱浮躁,像是巨大的磁场,使得磁针到处乱晃,摇摆不定。内心的力量不够强大,便不能停歇下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所有观点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所有的声音都尖叫着告诉你应去做这做那之时,若没有属于自己的心灵路标,就注定成为没有颜色的人。
我想这种迷茫不止属于我一人。它还存在与许多同样苍白的人身上。而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所谓“变得更好”,无非是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寻回属于自己的底色,也寻回属于这个世界的底色。
底色
又是一个双休日,又是一个下雨天。
站在街旁的店铺里,我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人来人往:撑着深蓝色雨伞的行人们行色匆匆,穿着深黑色雨披的骑车人飞驰而过,此时此刻,似乎整个世界都罩在了深灰的底色中。
好像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在灰色的视野中,出现了一抹黄。不用多说,一定是负责这一路段的环卫工在进行例行的清扫。但是,望着那个明亮的,缓缓移动的黄点,我好似看到那身穿橘黄色雨衣的环卫工的身形,好似听到了那熟悉的扫把摩擦地面的沙沙声,好似又回到了多年前那令我难忘的情景。
那也是一个下雨天,我回到小学探望老师。刚进校园,一阵沙沙声吸引了我的注意。探头一看,原来是门卫刘爷爷在打扫操场。在鲜艳的红色底色中,那一片深灰反而引人注目。发现了我的到来,他抬起头,关切地问:“小朋友,有什么事吗?”“没什么,我回来看老师。”“回来好啊。”他的脸上绽放出淳朴的一笑,又忙他的去了。的确,刘爷爷的工作就是这么繁重,每天早上5点起床,巡视校园,进行第一遍的初打扫;晚上5点,教职工都离开时,进行最后一遍的总打扫,接着是锁上教室,清理垃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黝黑的皮肤,亲切的脸庞,以及矮小的身躯,第二印象,便是他身上所蕴含的,如同他的姓氏一样的,老黄牛般的勤劳与坚韧,做着那最基本,最琐碎,最辛苦的事。小学六年,很多学生都没有与他交谈过一句,甚至去记住那他那很简单的姓氏——刘。但是,一旦看到有学生遇到麻烦,他总是第一个出手相助。也许他的本色是微不起眼的灰色,亦或是过于渺小而失去了颜色。但是他的底色绝对是丰富多彩的,有那忠于岗位的黄,热情似火的红,还有那朴实的黑。我曾经好奇地问他:“刘爷爷,做这么多工作,你不累吗?”他没有回答,只是朗声大笑,那爽朗的笑容与他背后的底色一起,永远印在了我的心头。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出类拔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航者,更多的人都会站在那更加普通,更加平凡的位置上。但是,正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不甘于平凡的人,那些可亲可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整个社会辐射出自己的微小的光与热的普通人,才构成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底色。坚韧不拔,无私奉献成为了每个人的座右铭,也融入了社会的大底色之中。正是在这样的底色之上,人们才能涂抹出那更加绚丽的色彩。
眼前的世界似乎变得明亮了,哦,是雨停了,太阳出来了。那个黄色的小点早已消失不见。但是,这段路面好像变得更加干净,更加有色彩了。大步走在路上,我的脚步又变得轻快。
底色
每一个画家在作画前都会先选择底色,可能是代表红、黄、橙的暖色,也可能是代表蓝、绿、紫的冷色,然后才尽情抒展他们富有诗意的灵魂来作画。
那我们人生的底色是什么?是信念。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一个信念作为我们人生的底色,一面隐在我们身后的背景墙,钱学森的父亲告诉他:“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义,如孝。”钱学森将这句话作为他人生的信仰,一步步为中华民族的建设做出惊人的成就。
我们学习钱学森那样树立一个信念作为我们人生的支柱,可能不是为国家付出,但也可以是小小的目标,大大的梦想。一个想做服装设计师的女生,正是凭借着她的信念,一直奋斗着,联系法语,看服装设计的杂志,最后幸运的做了法国交换生,感动了她居住的法国家庭,资助她在法国上大学,她完成了梦想,成就了她的未来。
还有一些人,他们选择平平凡凡,用自己微小的行动去改变社会。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有一个工地工人在银行外脱了鞋子,赤足进去取钱,出来再穿上了鞋子,为了不弄脏地面,为了尊重保洁人员,这是用行动去尊重每一个劳动人,去让城市更加的美好,之前也有新闻,保洁阿姨坐公交车,怕弄脏了座位,所以即使有座位也不坐,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大家。
人生需要一个信念来作为底色,作为我们的支柱,消防员,医生,教师,军人,交警,驻守边疆的军人,都是为了坚守住心中那片蓝天。
迈着步子向自己的理想底色走去,总会达到终点,林娟说:“世界上那么多的艰苦,磨难,幸好我变成了心中的自己。”
选择一个人生底色,坚定你的人生底色,做最好的自己!
底色
人要有自己的骨气与底色,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或者是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守住。
坚守底色需要有强大的信念与信仰,司马迁坚守底色,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困境,他可以坚守下来,守住了一代史官的底色,写下了绝无仅有的《史记》,倘若他没有这样的底色,可能早就自杀了。千古流传的史记也将不复存在。司马迁坚守的是个人的信念保住了底色,詹天佑则是坚守住了国家的底色。在面对欧美列强的不合理要求他能够坚守底色,承诺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面对所有的质疑与嘲讽,他坚守底色保持信念,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解决方法。展现了中国人的实力,铸造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铁路。
坚守底色还是一个国家的需要,拥有底色的民族才能称的上的强大的民族。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铁骑的侵略,中国人没有放弃。誓死保卫家园,打消了日本人三个月占领全中国的妄想,拖住了他们进军其他地区的军力,为全世界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就是一个民族的底色,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
朋友之间同样需要坚守底色,有许多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去亲近一个人与之交朋友。这样的人并不会真心的去对待朋友,只会在别人辉煌的时候慕名而来,当对方跌入低谷的时候便留给对方的就是嘲笑。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有底色的人,当知道自己的知音不在世上时候,伯牙摔断了琴,知音不在自己独自一人又有什么意思呢?拥有底色铸就了深厚的友谊。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偷在得手回家的路上救了一个摔倒的女人,法官最终判决他无罪,偷盗是一个人无耻的行为,相反救人则是更大的救赎,他坚守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底线保住了底色,在他小偷的外表下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就是他的底色。
没有底色的人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是社会的虫蛀,是没有用处的人会给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做人要做一个有底色的人能够造福社会的人!
底色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我仿佛看见了一幅奇异美丽的画。
莫奈的名作《睡莲》前,她坐在轮椅上,画板支在腿上,端详着,描摹着。她时而抬起头细细端详,研究着那一笔笔纹路的奥妙,时而低下头用铅笔勾勒,描绘着自己的想象。这本该是一幅很美的画面,但就像在完美的乐章中有一个不和谐音一样,这画面也有不完美的地方。那位女孩没有腿,她的膝盖之下空空荡荡。
她金发及肩,有着高挺的鼻梁和深邃的眼窝,若不是这残疾,她也应该是一个外形无懈可击的女孩。但她的缺陷把本来一幅底色明艳的画猛然变得灰暗。
她或许打完了底稿,费力地侧弯下身子,艰难地够到书包,从里面拿出画纸、画笔及颜料。在常人看来是最基本的简单动作,她也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完成。她画的是水粉,调好了颜料后,她开始上底色。
她的底色很暗,和原作的淡雅俨然不同。原作里的湖水是接近于蓝的浅绿色,而她的底色却是深蓝色。她专注于自己的画笔一端,细细地看着它弯折,滑动,停止,复原,仿佛世界都与自己无关。一行又一行,她用亮色作底布满了整张画纸。接着,她又换上了白色。一道蓝,一道白,这样的条纹相间给人平静的感觉。这应该就是这幅画的底色了,保守而又不缺乏生机,静态中蕴含着动感。她换了更细的笔,开始画湖水上的睡莲。莫奈的睡莲虽模棱两可,只给人以印象,但仍存有写实主义的痕迹。她的睡莲可就不同了,每一朵都略有歪斜,但朵朵不同,更加凸显出每一个个体的特点而不是只注重于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的底色和这样的画风,更像是梵高的感觉了。
最后,她完成了画,在艰难地把画板放回包里后,她在轮椅中伸了个懒腰,脸上浮出点点笑意。接着,她拿起包,缓缓地转动轮椅,离开了她原本的席位,对站在展厅门口的管理员笑了笑,便安静地走了。
由于残疾,她人生的底色和别人变得不一样了。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底色也都是明亮鲜艳的,而她的生活中则有更多的困难,底色也就更加灰暗。但底色暗一些又何妨?她一样画出了自己的画。别人的临摹都力求与原作完全契合,于是都同样画油画,而她则特立独行,用水粉画出了不一样的效果。别人画的都是一幅幅莫奈的《睡莲》,而她则画出了一幅像是梵高画的莫奈的《睡莲》,不,应该是一幅她自己的《睡莲》。就像她也活出了自己的人生一样。
每个人都是一幅自己的画,底色与人不同又怎样呢?底色并没有决定画中的内容,要画一幅怎样的画都是取决于自己,就和书写好自己的人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