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后感 >

狄更斯《远大前程》读后感范文1500字

2019-08-30 11:14:15
|小妹

  《远大前程》并不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小说,作者也没有试图通过这篇小说呈现给读者什么大道理,但这篇小说依然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狄更斯《远大前程》读后感范文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狄更斯《远大前程》读后感范文1500字

  前天刚刚读完英国大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颇有感受,故在此费一些笔墨,浅显地写一篇读后感。

  就题目而言,“远大前程”这个名字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令人误以为该小说是一篇励志小说。在开始阅读小说之前,我也以为小说写的是出身贫寒的主人公奋发努力,从而获得远大前程并最后取得事业成功的故事。在阅读该小说之后,才发现我的推测和实际的小说内容大相径庭。《远大前程》实际上讲述的是出身穷苦的主人公皮普(Pip)小时候意外获得一笔神秘财产,从而离家开始了他的“远大前程”,到后来“远大前程”又彻底破灭的故事。其实,皮普的“远大前程”无非就是指原本长大只能当铁匠的他,能有机会去伦敦做一个“绅士”或“上等人”。而这样的一个远大的“前程”,在小说的后部则被冷酷的现实所击碎。所以说,作者以“远大前程”来命名这部作品,事实上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

  《远大前程》用朴实流畅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了皮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天真善良、爱憎分明的皮普从小父母双亡,和脾气暴躁的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姐夫乔(Joe)是一个善良的铁匠,对皮普的关爱无微不至。小时的皮普被镇上一位富有的老小姐郝维辛(Havisham)雇为她的养女艾斯苔拉(Estella)的玩伴。皮普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漂亮而又冷漠高贵的艾斯苔拉,从此励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修养,做一个配得上艾斯苔拉的“上等人”。正在这时,郝维辛小姐的律师找到了皮普,说有一个神秘的人给了皮普一大笔财产,让他成为一个绅士,但作为条件皮普不得打听任何有关神秘人的消息。皮普欣然接受了这笔财产,来到了伦敦,开始了跻身上流的生活。但艾斯苔拉的若即若离和她最后对皮普的抛弃以及神秘人的现身改变了这一切。神秘人其实是皮普小时救助过的一个逃犯,而非皮普一直想象的郝维辛小姐。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刚开始皮普对逃犯充满了厌恶。但皮普逐渐被逃犯的纯真善良所打动,决定帮助被通缉的他逃出国外。然而,逃脱计划被逃犯旧时的仇人所获,逃犯被警察抓获,皮普的财产也被充公。前程和理想就此破灭的皮普后来到了国外打工,十几年后又回到了乔的身边,并偶遇同样饱经沧桑的艾斯苔拉。二人最后的结局文中虽没有交待,但可推测二人结了婚,在皮普儿时的乡村和乔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本篇小说的特色和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道理,而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转变的细腻描写。文中,周围环境对皮普心理的影响无处不在。小时单纯的皮普根本没有想过要跻身上流,只是想当一个好铁匠。但自从第一次见到艾斯苔拉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他第一次嫌自己的鞋子太破,说话的方式不“正规”,并第一次责问乔为什么没有教他“正规”的说话方式。到了伦敦以后,皮普更是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他开始穿着华丽,肆意挥霍从律师那里得到的神秘人给予的钱财,最终欠了一大笔债;他加入了一个只有“绅士”才能加入的愚蠢俱乐部,并和一个粗俗残忍的乡绅为了艾斯苔拉争风吃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厌恶起乔来,认为乔穿着土里土气,举止不合乎“礼仪”,与他接触会有损自己“上层人”的形象;他甚至多次回去拜访郝维辛小姐,却从来没有去过邻近的乔家。当皮普的恩人出现以后,皮普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对他的恩人充满感激,而是嫌弃他太脏,以及他的出现打断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此时的皮普已经虚荣自私到了极点,和以前的皮普判若两人。但皮普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皮普后来被逃犯的坎坷身世和他的无私所打动,帮助他逃跑;财产充公后,一无所有的皮普面对细心照料自己的乔,心中又充满了内疚和感激,从而回归了人性之美。

  贯穿《远大前程》的一个哲学思想就是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人的不同性格。皮普之所以想当一个“上等人”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后来他对乔的冷漠甚至厌恶也都是由周边环境所引起的。小说从这一点告诉人们,人心很容易受世俗的影响而沦丧,因此拥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比拥有财富和地位更加难能可贵。小说中的英国社会处于19世纪,而此时的社会财富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迅速膨胀。工业资本的出现增大了财富对人的诱惑,也拉大了社会,尤其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毫无疑问,狄更斯笔下的这种社会处处透漏着悲观的气息:粗俗残忍、不学无术的恶棍可以通过继承和剥削得到财富成为“上等人”,而善良朴实的乔,劳碌一生也只能在简陋的乡村做铁匠;相信纯真爱情的郝维辛小姐掉入结婚陷阱,钱财被一卷而空;四处诈骗、恶贯满盈的骗子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屡次逍遥法外,而心地善良的逃犯却因没受过教育屡次为人所迫,遭到陷害,最后病死狱中。作者用这样的种种事例,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而作为当时工业社会财富和资本象征的伦敦,在狄更斯笔下更是灰暗、拥挤、肮脏的。狭窄的街道,落满煤渣的旅馆,灰暗的天空,肮脏的监狱,无不代表着工业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相反,乔和幼时皮普所住的乡下,在作者笔下虽然简陋,却向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小说中的乡村和憨厚的乔,代表着人心灵的纯真善良,而在结尾处皮普的回归,也寄托着作者对于人心的美好愿望。

  《远大前程》并不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小说,作者也没有试图通过这篇小说呈现给读者什么大道理,但这篇小说依然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其社会和作者笔下的英国社会相比,虽然不同,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巨大;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从而引发拜金浪潮等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幻想“远大前程”的“皮普”们无处不在,甚至有时就是我们自己。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人都梦想着能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从而跻身社会的“上层”。然而在争取着看似锦绣的“远大前程”之时,有多少人丢掉了心中原有的那份纯真和善良?又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去同流合污,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当见过了“世面”、获得了成功、成为一个“上等人”之后,我们是否会嫌弃“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哪怕对方曾经有恩于自己?我们又是否会因为怕有损自己颜面而不愿再回到自己破旧简陋的故乡?在目前的中国,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有了财富,自然也就会有了一切,因为钱是万能的。但读过《远大前程》后我们可以发现,富有时的皮普过的却并不幸福:他无法获得艾斯苔拉对他的真爱;他整日为了尽早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而参加各种无聊的活动,心灵却因缺少了乔对他的关爱而渐渐空虚。《远大前程》告诉我们,金钱买不来爱情,也买不来幸福。丧失财产之后一无所有的皮普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重拾了他那颗纯真善良的心,回到了简陋的乡下,过上了简单幸福的生活。比金钱和“远大前程”更为宝贵的,是一颗单纯善良的心,而且拜金潮愈是凶猛,这颗心愈是能体现出人性的美好。它或许不能给人们带来灯红酒绿的生活或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它能使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而人性的光辉,恰恰是生活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远大前程》读后感范文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结构和语言上堪称完美”。试图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刻画及自己的感想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

  一.老师上课的讲授,我知道了《远大前程》(又名《孤星血泪》)这部著名的小说,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略读了整部小说。下面就这部小说谈谈我小小的感想。

  二.首先,先介绍一下作者和这部小说的地位吧。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之外最重要的作家,也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颇丰,对英国和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埃德加·约翰逊曾高度赞扬这部小说,认为《远大前程》在“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他的作品在20世纪初就被介绍到中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他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精神,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中国现代小说都有影响。狄更斯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即使是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仍无愧于这一可敬的称号。

  《远大前程》读后感2000字

  摘要:《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结构和语言上堪称完美”。试图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刻画及自己的感想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

  关键词:匹普,现实主义,上等人,远大前程

  一.老师上课的讲授,我知道了《远大前程》(又名《孤星血泪》)这部著名的小说,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课余时间略读了整部小说。下面就这部小说谈谈我小小的感想。

  二.首先,先介绍一下作者和这部小说的地位吧。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年)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是英国文学史上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之外最重要的作家,也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最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创作颇丰,对英国和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远大前程》是狄更斯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埃德加·约翰逊曾高度赞扬这部小说,认为《远大前程》在“狄更斯所有作品中结构和语言都堪称是最完美的。他的作品在20世纪初就被介绍到中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他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批判精神,以及高超的艺术技巧,对中国现代小说都有影响。狄更斯是英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即使是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他仍无愧于这一可敬的称号。

  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主人公匹普,是个孤儿,他依靠姐姐的抚养长大。但姬姐对他很粗氮只有姐夫却处处回护他。在小时候,匹普曾经掩护过一个逃亡的囚徒。后来,他被镇上的一个神经质的地主贵族小姐叫去伺候比给她消愁解闷。在那里,匹普见到了郝薇香的养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丝黛拉。匹普深深地爱上了她。他自伤形秽,为了要得到艾丝黛拉的爱情,他一心想做个“上等人”。匹普逐渐长大成人了,他当了干铁匠营生的姐夫的学徒,但是连年过节还是上郝薇香家去,思管这时郝薇香已经招艾丝黛拉送出国“接受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可是匹普却越来越热恋着艾丝黛拉。后来匹普意外接受了一份遗产,说是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财主委托他通知匹普,并且到伦敦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匹普还以为这是出于郝薇香的主意,他的幻想可以变成规实了,自然全盘接受这种安排。匹普来到伦敦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时期,艾丝撰拉又回国了,匹普又能经常和艾丝黛拉相见。艾丝黛拉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的态度把个匹普挑逗得十分痛苦。但是匹普还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这是郝薇香为了成全艾丝黛拉和他的好姻缘,给他的磨炼和考验,因此,还是苦苦地恋着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个人来找匹普,匹普认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时救过的逃犯。原来就是这个逃到海外异国发财致富的囚犯阿伯尔。马格韦契暗中出钱要把他匹普培养成一个“上等人”。他现在偷偷回国,就是想看一看他安培养的上等人现在出落得怎么样了。这件事完全和郝薇香无关。郝薇香所以一再找匹普去,在精神上对匹普进行了无情的折磨。按照当时英国的法拽逃往海外的囚徒重回本国是耍处以绞刑的。匹普干方百计张罗船只想把马格韦契送上去美洲的轮船,但结果被马格韦契的死对头,也就是过去教唆马格韦契犯罪后来却消遥法外的主犯康佩生所发现。他追踪前来,使得马格韦契没有逃成功。匹普原来心里所怀的巨大的希望、理想,终于全部破灭了:人家应许给他的让他成为“上等人”基础的财产,因为马格韦契身份的暴露而全部落空了。要不是匹普的好心的姐夫的支援,匹普最后还得被关进债务人监狱。故事的结局是:匹普靠一个好朋友的支持,才在海外找到一点立足之地。十多年以后,他回国来探望姐夫。有一天,他去凭吊已经死去的郝薇香的庄屋,不料他在那里见到了已经寡居的艾丝熊拉,原来她也是来凭吊这座废墟的。最后,两个饱经沧桑的爱人,在互道“我们言归于好”中离开了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吞噬一切的废墟。故事中的小说生动地描写了由于对金钱和上流社会生活的追求,原本天真善良的主人公匹普逐渐变得虚荣、忘恩负义,而“恩人”的出现使他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在一系列的变故中,他最终回归人性之美;

  四.读完这本小说,读罢匹普的坎坷人生,我反复斟酌匹普带给我的启发:书中这个典型的英国贫民,从小做着过上奢华上等生活的梦想。意外得到了一笔财富而得意满满,却不意看到了上等生活的种种劣迹与不幸,最终得知财富的背后其实也是没有脱离世俗与肮脏。幸好及时醒悟过来,只有踏实的工作和生活才是真善美。

  我想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为自己定下将来的目标,并想在社会上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小小的天有着大大的梦想。现在我们要靠的是知识与智慧才能立足扎根,这知识便来源于现在所学的知识,学的多,学的好,根才扎的深,站的住脚,这就足以说明一切的前程靠自己拼搏进取,在父母创建的舒适的学习环境下静心学习,投入地学习,这才是真正的通往远大前程,自己美好蓝图的捷径.。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前程,不管是大是小,成败与否,都取决于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远大前程",在这期间饱受锻炼,挫折,通过自己的奋斗达到的前程才是最远大的.

  参考文献:

  1.《浅析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潘秋琳彭小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8月第4期

  2.《狄更斯作品艺术特色评析》江萍文清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7(2):191—195

  3.《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与《远大前程》叙事比较研究胡英刘洊波2005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艾晓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远大前程》读后感2000字

  前天刚刚读完英国大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GreatExpectations),颇有感受,故在此费一些笔墨,浅显地写一篇读后感。

  就题目而言,“远大前程”这个名字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令人误以为该小说是一篇励志小说。在开始阅读小说之前,我也以为小说写的是出身贫寒的主人公奋发努力,从而获得远大前程并最后取得事业成功的故事。在阅读该小说之后,才发现我的推测和实际的小说内容大相径庭。《远大前程》实际上讲述的是出身穷苦的主人公皮普(Pip)小时候意外获得一笔神秘财产,从而离家开始了他的“远大前程”,到后来“远大前程”又彻底破灭的故事。其实,皮普的“远大前程”无非就是指原本长大只能当铁匠的他,能有机会去伦敦做一个“绅士”或“上等人”。而这样的一个远大的“前程”,在小说的后部则被冷酷的现实所击碎。所以说,作者以“远大前程”来命名这部作品,事实上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

  《远大前程》用朴实流畅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了皮普富有戏剧色彩的一生。天真善良、爱憎分明的皮普从小父母双亡,和脾气暴躁的姐姐住在一起。他的姐夫乔(Joe)是一个善良的铁匠,对皮普的关爱无微不至。小时的皮普被镇上一位富有的老小姐郝维辛(Havisham)雇为她的养女艾斯苔拉(Estella)的玩伴。皮普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漂亮而又冷漠高贵的艾斯苔拉,从此励志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修养,做一个配得上艾斯苔拉的“上等人”。正在这时,郝维辛小姐的律师找到了皮普,说有一个神秘的人给了皮普一大笔财产,让他成为一个绅士,但作为条件皮普不得打听任何有关神秘人的消息。皮普欣然接受了这笔财产,来到了伦敦,开始了跻身上流的生活。但艾斯苔拉的若即若离和她最后对皮普的抛弃以及神秘人的现身改变了这一切。神秘人其实是皮普小时救助过的一个逃犯,而非皮普一直想象的郝维辛小姐。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刚开始皮普对逃犯充满了厌恶。但皮普逐渐被逃犯的纯真善良所打动,决定帮助被通缉的他逃出国外。然而,逃脱计划被逃犯旧时的仇人所获,逃犯被警察抓获,皮普的财产也被充公。前程和理想就此破灭的皮普后来到了国外打工,十几年后又回到了乔的身边,并偶遇同样饱经沧桑的艾斯苔拉。二人最后的结局文中虽没有交待,但可推测二人结了婚,在皮普儿时的乡村和乔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本篇小说的特色和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道理,而是在于对主人公性格转变的细腻描写。文中,周围环境对皮普心理的影响无处不在。小时单纯的皮普根本没有想过要跻身上流,只是想当一个好铁匠。但自从第一次见到艾斯苔拉之后,他的心里就有了微妙的变化。由于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他第一次嫌自己的鞋子太破,说话的方式不“正规”,并第一次责问乔为什么没有教他“正规”的说话方式。到了伦敦以后,皮普更是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他开始穿着华丽,肆意挥霍从律师那里得到的神秘人给予的钱财,最终欠了一大笔债;他加入了一个只有“绅士”才能加入的愚蠢俱乐部,并和一个粗俗残忍的乡绅为了艾斯苔拉争风吃醋;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厌恶起乔来,认为乔穿着土里土气,举止不合乎“礼仪”,与他接触会有损自己“上层人”的形象;他甚至多次回去拜访郝维辛小姐,却从来没有去过邻近的乔家。当皮普的恩人出现以后,皮普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对他的恩人充满感激,而是嫌弃他太脏,以及他的出现打断了自己“幸福”的生活。此时的皮普已经虚荣自私到了极点,和以前的皮普判若两人。但皮普的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皮普后来被逃犯的坎坷身世和他的无私所打动,帮助他逃跑;财产充公后,一无所有的皮普面对细心照料自己的乔,心中又充满了内疚和感激,从而回归了人性之美。

  贯穿《远大前程》的一个哲学思想就是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人的不同性格。皮普之所以想当一个“上等人”是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后来他对乔的冷漠甚至厌恶也都是由周边环境所引起的。小说从这一点告诉人们,人心很容易受世俗的影响而沦丧,因此拥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比拥有财富和地位更加难能可贵。小说中的英国社会处于19世纪,而此时的社会财富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迅速膨胀。工业资本的出现增大了财富对人的诱惑,也拉大了社会,尤其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贫富差距。毫无疑问,狄更斯笔下的这种社会处处透漏着悲观的气息:粗俗残忍、不学无术的恶棍可以通过继承和剥削得到财富成为“上等人”,而善良朴实的乔,劳碌一生也只能在简陋的乡村做铁匠;相信纯真爱情的郝维辛小姐掉入结婚陷阱,钱财被一卷而空;四处诈骗、恶贯满盈的骗子可以利用法律的漏洞屡次逍遥法外,而心地善良的逃犯却因没受过教育屡次为人所迫,遭到陷害,最后病死狱中。作者用这样的种种事例,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黑暗。而作为当时工业社会财富和资本象征的伦敦,在狄更斯笔下更是灰暗、拥挤、肮脏的。狭窄的街道,落满煤渣的旅馆,灰暗的天空,肮脏的监狱,无不代表着工业社会的黑暗与罪恶。相反,乔和幼时皮普所住的乡下,在作者笔下虽然简陋,却向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小说中的乡村和憨厚的乔,代表着人心灵的纯真善良,而在结尾处皮普的回归,也寄托着作者对于人心的美好愿望。

  《远大前程》并不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小说,作者也没有试图通过这篇小说呈现给读者什么大道理,但这篇小说依然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其社会和作者笔下的英国社会相比,虽然不同,却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收入差距和城乡差距巨大;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从而引发拜金浪潮等等。而在现实生活中,幻想“远大前程”的“皮普”们无处不在,甚至有时就是我们自己。在金钱的诱惑下,许多人都梦想着能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从而跻身社会的“上层”。然而在争取着看似锦绣的“远大前程”之时,有多少人丢掉了心中原有的那份纯真和善良?又有多少人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去同流合污,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当见过了“世面”、获得了成功、成为一个“上等人”之后,我们是否会嫌弃“土里土气”的“乡巴佬”,哪怕对方曾经有恩于自己?我们又是否会因为怕有损自己颜面而不愿再回到自己破旧简陋的故乡?在目前的中国,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有了财富,自然也就会有了一切,因为钱是万能的。但读过《远大前程》后我们可以发现,富有时的皮普过的却并不幸福:他无法获得艾斯苔拉对他的真爱;他整日为了尽早成为一个真正的“绅士”而参加各种无聊的活动,心灵却因缺少了乔对他的关爱而渐渐空虚。《远大前程》告诉我们,金钱买不来爱情,也买不来幸福。丧失财产之后一无所有的皮普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重拾了他那颗纯真善良的心,回到了简陋的乡下,过上了简单幸福的生活。比金钱和“远大前程”更为宝贵的,是一颗单纯善良的心,而且拜金潮愈是凶猛,这颗心愈是能体现出人性的美好。它或许不能给人们带来灯红酒绿的生活或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它能使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而人性的光辉,恰恰是生活中最为珍贵的财富。

  远大前程读后感作文

  花了好长时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远大前程》。我是2018年5月11日开始看这本书的。整个暑假也没有碰,于是隔了这么久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狄更斯的书。一年前看完了《雾都孤儿》,奥利佛那种纯真和虔诚,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狄更斯的作品延续了主人公实诚的风格,匹普和奥利佛也是一样。他们两都运气很好,奥利佛有贵亲,而匹普有“贵人”相助。

  总体来说,《远大前程》整本书在剧情设置上并不是非常惊艳丰富,但人物关系之间还是能做到处处有关联的。感觉可以围绕出更多的故事,却被这种人设浪费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没有打算写成长篇小说,感觉收尾的非常急,对匹普一生铺垫很长,接近六十章的篇幅,涉及匹普人生转折点的高潮部分,只用了一两章就描写完了。

  只能说我可能被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惯坏了,现在看到每本世界名著中的每个人物,都想着Ta会和其他任何一个人物有种怎样离奇的关系和故事。

  感觉全文中,人设最浪费的是艾斯黛拉这个角色,对于她性格的形成只是描述了一些过程,也没必要标志性事件。而对于她最终性格的转变,也是一笔带过。这种转变很难说服读者,尤其是艾斯黛拉还是女一号,被捧成仙女般美丽的女一号。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艾斯黛拉的父母,那位流亡海外,匹普拯救者的父亲,还有那位在贾格斯先生家里做佣人的母亲。围绕他们三人的这个故事,本可以写的更加丰富多彩。但狄更斯只是把这三人的故事作为彩蛋埋在文中,而不是作为伏笔去更多叙述。

  当然,书中也不乏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比如结尾的乔和毕蒂。我真的万万没有料到,乔和毕蒂会在一起,毕竟乔虽然一辈子受尽了匹普姐姐的辱骂殴打,但在匹普姐姐遭到奥力克袭击后,他依然是如此不离不弃。我以为他太呆了,但显然狄更斯只是想证明他很实诚,却不呆滞。乔在匹普恢复后的最关键时刻离开了他,他选择了放手。我一直在揣摩乔的心情,他那么爱这位弟弟,但当匹普成为“上等人”,说不清他到底是骄傲还是惋惜。

  换句话就是,乔到底知不知道,匹普过的不开心?我相信很多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都会觉得匹普就是“作”,自作自受。他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爱情,让自己一直活在这种“未知”当中,最后的结局又无奈地打破了这种“未知”,一切重新回到起点。

  他对艾斯黛拉那份爱,真的值得他付出这么多吗?我一直在怀疑那真的是爱情吗?还是他的虚荣,他这辈子没能得到艾斯黛拉一点爱,而引发的自尊维护。

  “得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金钱和地位,和幸福从来不是正相关。”

  全文建立于“复仇”,终结于“爱”。郝薇香小姐想向所有男性复仇,所有培养出了艾斯黛拉。马格韦契想向所有看不起他的人复仇,所以极力培养出匹普这个“上等人”。最终,当他们生命走向尽头,发现复仇毫无意义时,他们又回归到“爱”。

  文中还充斥了大量像潘波趣先生,朴凯特一家等等势利眼,据书中的序论介绍,狄更斯这样描述,是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看完全书的人我相信还有一个疑惑,就是狄更斯为什么要让康佩生那么轻易的去世了。他几乎是一个万恶不赦的人,欺诈,诡诈,制造了那么多人间惨案。读后感·在情节中还把他描述成一个在阴暗角落窥探世界的人,来无影去无踪。最终的去世其实真的让我觉得惋惜,就搏斗这两下就没了?怎么也得让他受尽感情的煎熬,身体的折磨等等才能放开他啊。

  我摘录了一些书中的情节与大家分享一下:

  当匹普遇上艾斯黛拉时,他的内心活动:“我连忙趁这个机会看看自己。我自己也看不上眼。以前我从来没有为这些而烦恼过,现在却烦恼起来,只怪自己什么都粗俗不堪。”

  而艾斯黛拉冷漠对待匹普时,他的内心活动:“看也不看我一眼,傲慢无礼到极点,简直把我当作一条的狗。我丢够了脸,伤透了心,受尽了欺负,气炸了肚子,又是愤慨,又是难受——心理说不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创痛——只有天才知道这叫什么滋味!泪水涌进我的眼眶。”

  当乔送别匹普时,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你不能顺着直路正路做到不平凡,可千万别为了要做不平凡而去走邪门歪道。”“活要活得规规矩矩,死要死得快快活活。”

  而匹普的内心感受却是:“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固然这多半是由于忘恩负义黑良心,受到惩罚也是理所当然,罪有应得;不过我可以作证,这毕竟是一件苦恼的事。”

  当匹普了解到自己的“远大前程”时,他的内心感受是“在星期天黄昏站在教堂公墓里,看夜幕降临,拿我自己的前程跟那一片寒风萧瑟的沼地景色相比较,觉得二者倒颇有些相似之处:一样单调,一样浓雾弥漫,大海茫茫。”

  “我们为人一世,往往就会这样,为了防范自己最看不起的人,结果干出了最最卑鄙恶劣的行径。”

  而乔对于他自身的命运,则是这样思考的,“匹普,亲爱的老朋友,世界嘛,可以这样说吧,本来就是由许许多多零件配合起来的。这个人做铁匠,那个人做银匠,还有人做金匠,又有人做铜匠。难免有一天要各走各的路,到了时候是回避不了的事。”

  匹普:“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骗子,比起自骗自的人来,实在算不上一回事,我就是编造了这些借口来欺骗我自己的。你说奇怪不奇怪。”

  当匹普长大成人,开始了自己的“上等人”生涯时,是这样想的:“也不知有多少个傍晚,孤单单一个人望着壁炉,就不禁觉得,世间的炉火再好,也比不上打铁间的那一炉火,也比不上老家厨房里的那一炉火。”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6
c
id
9478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