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传读后感范文分享
托尔斯泰是不朽的,他会像一颗恒星一样,永远照耀在人类思想文化的天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托尔斯泰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800字
《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是个完整的托尔斯泰,书中完整的记录了他的经历。罗兰在写其他二人时,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和语气来描述,但在托尔斯泰传中却处处透露着一种朋友的情怀,出现了我或他,可见他们关系不一般。他父母早逝,导致他对死亡是有一种很大的恐惧感,感到迷惘、苦闷,受到赌博、情欲和虚荣心的折磨,而至於他不得不在痛苦中不断地斗争。他的抒情小说《哥萨克》表达了一种很迷茫的心情:幸福,是牺牲自己而迎合别人吗?而牺牲自己是否愚蠢之极的事呢?这些问题在现在依然未得到一个完美的答案。而我的看法是:牺牲自己是为了他人,并不是为了迎合;在牺牲自己后帮助他人或社会时,往往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即使没有报偿,也不是愚蠢之极的事,至少不是愚蠢的:可以让人得到一种很大的心理满足。可是,这样的托尔斯泰却“不是个天才”,没错,托尔斯泰说过: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是的,他在卡赞上学时,成绩如此普通,既无洋溢的激情又横溢的才华,不仅孤独郁闷而且大脑狂热偏执;他对生活不满甚至感到厌倦,于是他学会了赌博,他不得不四处借债……这可真令人难以置信:托尔斯泰竟然会曾如此!他那善良的心灵呢?他那昂扬的斗志呢?他那闪光的才干呢?
这种低谷当然只是暂时的,托尔斯泰又怎会这样永久的消沉下去呢?他勇敢地追求意志与肉体、精神与境界的完美结合,而且他希望得到全人类的拥护和爱戴,于是,他努力的奋斗着……终于他写出了惊世之作,他的才华无人可媲美。然而虽然如此,托尔斯泰还是一如既往的强调他不是天才,只是找到他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才成就了他的成功。在希腊神话中,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智慧之门”,只是它常常被暂时地掩埋着,因为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宝藏库,假如你善用你的“金钥匙”,才能发现门后是一片灿烂阳光,有着无穷的热能——这时的你,就奏响了生活的最强音;相反,如果你惰于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你将一辈子是个弱者!我们每个人都还可以成为人才,甚至与天才,就在于你每天是否在改进自己,在逆境中不放弃希望,努力成长,我们可能不能成为像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但我们一样可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影响我们成功的决不是环境,或者遭遇。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托尔斯泰在《日记》里写道:
一、赌欲是能战胜的。
二、肉欲和情欲是很难战胜的。
三、虚荣心是一切中最难克服的。
在托尔斯泰看来,一切都是能够战胜的,只有难度不同罢啦。在如今的社会中,每个人遇到困难,总是不断催眠自己:不可能的,我绝对不能做到。这样,他只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如果说他这样想:我一定可以的,这不过只是一点麻烦而已。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啦。多少人因为赌欲无法战胜而走上一条不归路,大都是他的心里在作怪,想着我无法解除赌瘾。看到这儿,我想我们应该改改了,在遇到困难时,要不断为自己打气,想着我可以的,有信心和勇气,那困难一定可以解决。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不断为自己打气哦!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作文
《托尔斯泰传》是那位写了著名的《巨人三传》的罗曼·罗兰著,著名翻译家傅雷译。作家没有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传记套路写起,而是一上来就是“俄罗斯的伟大心魂”,采取“直指人心”的方式,从传主的作品入手,来分析传主作品中的思想及其在国内外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力,探寻传主思想发展和心路历程。
读完这本传记后,想起之前写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才感到肤浅和无礼。罗曼·罗兰也曾写到,《战争与和平》的法译本问世时,“大半法国的读者不免短视,只看见无数的细枝末节,为之眼花缭乱。他们在这人生的森林中迷失了。应当使自己超临一切,目光瞩视着了无障蔽的天际和丛林原野的范围;这样我们才能窥见作品荷马式的精神, 永恒的法则的静寂, 命运的气息的强有力的节奏。统率一切枝节的全体的情操,和统制作品的艺人的天才,如《创世纪》中上帝的威临着茫茫无边际的海洋一般。”这段文字可以作为阅读《战争与和平》一书的总纲。接下来,罗曼·罗曼用详细准确的笔触分析了《战争与和平》全书的章节内容。文中指出“大将军库图佐夫便是俄国民族的心魂和它服从运命的代表”。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他写道:“他思想的自然的动作,使他从关于个人命运的小说,引入描写军队与民众,描写千万生灵的意志交融着的巨大的人群的小说。他在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时所得的悲壮的经验,使他懂得俄罗斯的国魂和它古老的巨大的生命”,由此便产生了《战争与和平》一书。列宁曾经说过:“俄国有列夫·托尔斯泰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作品,德国想要灭亡苏联俄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罗曼·罗兰对于托尔斯泰在书中大段的“哲学的唠叨”也颇有微词,认为这些“哲学的唠叨”破坏了全书的“诗意”。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一句,既然《战争与和平》体现了俄罗斯的国魂和它古老的巨大的生命,那么中国的国魂和古老的巨大的生命力又是什么呢?
罗曼·罗兰还给我们揭示出了托尔斯泰心底角落里的一些隐秘的思想,比如,他写道:“肉情并未战败(它从没有被战败),情欲与神的争斗秘密地在(托尔斯泰)心中进展。在《日记》中,托尔斯泰记述三个侵蚀他的魔鬼:一、赌博欲 可能战胜的;二、肉欲 极难战胜的;三、虚荣欲 一切中最可怕的。在他梦想着要献给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时候,肉欲或轻浮的思想同时占据着他:某个高加索妇人的形象使他迷恋,或是‘他的左面的胡须比右面的竖得高时会使他悲哀’。”还写到托尔斯泰年轻时的放荡,托尔斯泰也曾自陈那时过着“堕落、猪狗不如”的生活,伟人也不是没有低下的情操,只是在神与魔的交战中,神最后占了上风。
罗曼·罗曼还写到托尔斯泰与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人士的交往,他的思想在这些国家也产生了影响。尤为值得可提的,是他的“不抵抗主义”,准确地说是不主张暴力抵抗,后来的印度圣雄甘地曾经和托尔斯泰有过书信往来,他对英国人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主张也许正是受到托尔斯泰的启发。
读这本《托尔斯泰传》,可以使我们看到托尔斯泰的崇高和伟大,他的惊人的坦诚,他的曾经有过的卑劣和不堪,以及他和妻子索菲亚之间的幸福和思想相左的痛苦。托尔斯泰最后带着一名医生离家出走,病倒在一个小车站而死去。当他的年迈的病体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大批的警察、间谍、记者等围住了那个小站,沙皇与教会都瞩目着这个即将离世的老人,期望从他身上得到关于他曾经攻击过__会的最终的忏悔,可是最终没有得到;沙皇更害怕托尔斯泰的离世会引发民众示威的骚乱。
最后,说点题外话,以前曾经读到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见到托尔斯泰时,曾经抱着托尔斯泰的双脚,称他为“精神上的父亲”,那时尚对此理解不深。看完这本传记,才感到托尔斯泰是一座有着巨大磁场力的山,从本传记中亦可见出他如海洋般深邃广大的思想情怀,罗曼·罗兰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托尔斯泰的天才”,他的确当得起“精神上的父亲”这个称谓。当然,要体会托尔斯泰的思想情怀,只有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去亲身体会,也许某一句话、某一个词就触动了你,挠到了你的痒处,获得精神上的洗礼。
托尔斯泰是不朽的,他会像一颗恒星一样,永远照耀在人类思想文化的天际!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在我博览群书中,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苏联的著名作家。他一开始酝酿写小说时,用了4年的时间也没写成。之后,他当了个下级军官,来到了勤劳的村民身边,同时被当地的景色所吸引,从此,他不再凭空编造故事,用真实的感受最后写完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光辉巨著。
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后,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联想起冯骥才爷爷来我校讲座时的话:“把随时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要日积月累”其实,生活中的人和物都是写作的题材,只要你留心观察,一篇优秀的文章就会跃然纸上。记得我们去消防九中队参观,回来后,我怀着喜悦的情绪写起了感受,题目是《金戈铁马,长城永固》。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消防战士们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了消防战士们听到警笛后,仅用了十几秒钟便全部整装待发的真实场面。他们临危不惧地爬悬梯、钻黑洞,动作敏捷地从高楼险处攀沿、滑下。在火海中冲锋陷阵,浴血奋战都令我百感交集。在结尾我还联想到:从他们身上能够看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刚毅、果敢、奋发向上。这样的描述得到了老师的夸奖。这正是我从亲身感受出发,用每个字,每个词组成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的结果啊!
我真期望大家都能在著名作家的启迪下,勤于思考,善于写作。只有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著名的作家、诗人、文学家必须会在我们这些二十一世纪小主人中涌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