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后感:学会独处,保持独立思考
编者按:《乌合之众》讲述了身处群体,要保持冷静,要防止被煽动被同化而失去自我,要在自己确认的事情上,更加坚定一些。
最近琐事缠身,时间也被撕碎,看书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但整理笔记却需要连续整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才行。
第一次接触《乌合之众》这本书是2013年,在kindle上看了电子版(戴光年翻译),但是当时的感触并不深,很多内容也看不太懂。
直到今年买了这本书的珍藏版(张倩倩翻译)重读,一是感觉翻译真的很重要(当然张倩倩翻译得更好),二是随着年岁增长和知识积累,已经可以很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且深有共鸣,觉得很开心。
此书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作者古斯塔夫·勒庞功底深厚,绝对大神级。
我想说,这绝对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从精读到整理笔记时的几轮略读,每次都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感悟和启发。真的是一本很棒很棒的书,推荐给喜欢心理学,或者想研究群体心理/现象的朋友。
当然,若说这本书有缺点,我感觉书中部分内容过于累赘,逻辑主线不够明朗。
此笔记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些许吃力,依然觉得整理得不够好。
开篇说明:
研究某些社会现象,更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而不是自然主义的角度着手,从呈现出相关现象的民族中研究他们的心理现象。
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自身无法察觉到的一些隐秘动机的产物,这种无法察觉的隐秘动机,其实就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无意识因素。而可见的社会事实背后总是隐藏着数不清的影响因素,从古至今,我们将那些牵引着我们的无法分析和解释的神秘力量称之为命运、自然或天意。
我们会发现可见的社会现象也是某种巨大的无意识机制工作的结果,无意识对我们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理性的作用总是少得可怜,它是人类最近才具有的属性,而且还尚未完美到能够揭示无意识的规律。
毫无疑问,群体总是无意识的,或许就是这种无意识隐藏着关于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的秘密。
结合书本中关于群体时代大众心理的研究,展开思考如下两点:
1.为什么人在群体中会和单独一人时截然不同?(WHY)
2.如何影响/引领群体?(HOW)
最近我微博上转发了一份含这本书的书单,关于这本书的推荐语,有一段类似的话:
为什么二战中日本普通民众会变成丧尽天良的战争机器?个人在群体中的变化总是让我们难以理解,难以置信。但看完此书,或许能稍解你的困惑。
带上以上困惑,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个体走到群体中会变化巨大?
结合书本内容,总结了四个原因:
1.力量感增强,但责任心减弱:
当个体走到群体中,他会体验到因为人多势众,孤立个体不可能有的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容易让人失去克制,从而敢于去发泄从原始时代继承的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群体捕猎的热情和凶残,也体现了群体的这种本能)。
且在群体中,约束个人的责任感荡然无存(去个性化),人们不用担心受罚而有所收敛。所以,突然觉得“我能”且“不用承担责任”,会让人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2.情绪支配行动,理智消失:
我们会发现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和一个鞋匠在智商方面可能存在天壤之别,但是他们在性格和情感上却可能非常相似。之所以人们有着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但是在智力等认知功能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我们性格中“有意识”的部分,比如受教育。
但当个体聚集成群,一种降低他们智力水平的机制就会开始起作用,大脑活动消失,脊髓活动占上风,他们的行为受情绪而非理性支配,聚集成群的个人在思想和感情上会全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噬,有意识被无意识取代,他们原有的自觉个性消失殆尽,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
这个时候有教养的人和无知的人是没有区别的。
另外,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无论特别美好还是特别糟糕,最突出的特点都是又简单又夸张,且这种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而不会对智力起到任何作用。这时他们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截然不同:头脑简单,夸大情感。
我们都知道利益往往是孤立个体行动的唯一动力,在我们自己独自一个时,人会更加清醒和理性,也会更容易计较个人得失。NLP也有说:每个人都会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但在群体中却失去了作用,这与我们的天性是完全对立的。
在跟理智的永恒冲突中,感情从来就没有输过,所以人从来都不是遵照纯粹的理性而采取行动的,群体更是如此。
3.易受暗示,易被煽动,易被传染:
从现实生活中我就会发现,上百件的小罪或小事件丝毫不会触动群体的想象力,因为它没有通过某个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但一个大罪或大事件却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实,前者的破坏力和影响力并不比后者弱。
所以戏剧或电影很容易打动群体,引发人们的想象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总会对一个长期扮演“坏人”或反面角色的演员感觉不那么好,即便我们清楚知道,那只是他在荧幕上扮演的角色。
以此我们可知群体是用形象进行思考的,这意味着群体更易被信誓旦旦、夸大其辞的演说和言论所影响。群体的鼓吹者必须得是非常无视现实的人,他们所承诺和断言的内容的含义非常多变,比如“民主”“自由”类似的词,这些含义不明确的词更能够迎合不同人的愿望和想象力。
对于群体来说,谁为他们制造幻想,他们就把谁当作主人;谁企图破坏幻想,他们就把谁当作敌人。
智能水平的下降和用形象思考的方式,这使个体更易受群体的暗示,这也是人在群体中会改变的最重要原因。即使个体拥有强大的定力与个性,也无法抵制来自群体的暗示。
在这种暗示下,他们会有一种比催眠还要难以抵抗的冲动,它使人变得急躁,容易不顾后果采取某种举动。群体的情绪一旦表现出来,会通过暗示和相互传染进行十分迅速的传播,加之群体领袖在其中的煽动,群体的情绪会因为受到明显的支持被大大增强。
要知道,我们经不起别人的怂恿,从很多事例中都可以发现,人极易因为别人一两句话的煽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成为了别人施予暴力的工具。而当怂恿来自群体及群体的领袖,力量更为强大。
在群体中,每种情绪和行为都具有传染性,这种传染性甚至可以强烈到使力量感和情感已被增强的个体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个时候的个体是一个被情绪和英雄主义支配的人。
4.追求内心的隶属感:
人的性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个体身处群体,他会无意识地跟随群体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群体。
所以群体的行为可能触犯了法律,但是在心理上或许不能称之为犯罪,因为参与这种犯罪的人事后往往会坚定不移地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在履行责任,他们追求一种“隶属感”,做这些事是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他只是响应了群体的“号召”,做了应该做的、功德无量的事,他会得到无数同胞的赞同。
他们深信自己肩负重要使命,表现出群体的单纯以及幼稚的正义感。而忽略了这件事本身的性质好坏。这件事在法律上可能被看作犯罪,但是从心理上却不是这样。
综上,我们会发现,当个体变成群体,他的力量感、责任心、情绪、智力都会发生改变,会进入一种类似催眠的特殊心理状态,从而失去原有清晰的个人意识,有意识的人格、意志力和辨别力消失殆尽,这时我们的情感和思维会因为暗示和相互传染,迈向同一个方向,为了响应号召和追求隶属感,不假思索不考虑后果地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也解释了开头的两个问题。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类推到现今的实际生活中。
当然,群体是表现得比个人更糟糕还是更美好,这完全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群体所接受的暗示的性质。所以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也能表现出极度忠诚、勇于献身和不计名利的举动,他们的善良可以与他们的残忍一样极端。
【感悟】
1.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独处,懂得克制,提醒自己保持理性,并且不要被同化。
2.真理极有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3.小心你所处的群体中的煽动者。
第二个问题:
如何影响群体?
要想影响群体,必须有人有内容有手段。如图所示:
1.有声望的领袖:
这里的人包括群体及群体领袖。个体即便组成群体,没了领袖便一事无成。
针对群体在第一个问题上已经做了详细的说明。要想影响群体,需要领袖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答案是:具备持久坚强的意志力,且具备声望或财富。
深具影响力的领导者具有一种罕见的、强大持久的意志力,这样的意志足以征服一切。他们也会经历失望和失败,但这些从来不会让他们泄气和抑郁。除此,他们还具有声望(能够取代声望的只有财富)。
声望是某个人、某本书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控制,这种控制会完全麻痹我们的批判能力,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心中充满惊奇和敬畏。
声望分为获得的声望和个人本身具备的声望,获得的声望来自于称号、财富和名声,个人本身的声望是一个人特有的、以强烈的磁场深深吸引周围的人的特质,它可以和获得的声望共存(或因为其增强),也可以独立存在。
产生声望的最重要因素是成功,所以无论人还是观点,仅仅因为成功这一事实,就可以免受人们的怀疑。选举的时候,工人或农民很少会选出自己的同行来代表自己,原因就在于这种人在他们中间没有声望,所以保持距离很重要。所以要想长期保持声望和民众的敬仰,就要获得成功和财富,并与群体保持距离。
不论是什么样的声望,都是说服他人的基本要素,那些享有声望的人、观念或物品,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被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把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强加给整整一代人。
一个领袖只要获得足够的声望和付诸实施的才能,他就几乎掌握了绝对的权利,可以为所欲为。而一个观点只要赢得了足够的声望,得到普遍的接受,那么它很快便会拥有强大的专制权力,一切事情全要屈服于它才行,自由言论的时代就会长期结束。
【感悟】
深入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及我们的价值观受权威、官方、头衔、勋章、制服、辈分、阶层所约束和影响,就像我们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人,我们更关注这些东西外在而非本质。
同样的一句话,马云说的和普通人说的力度就会不一样,其他事物亦可类推。在简快这本书中也曾提到,在我们,影响我们最深的限制性信念就是“我没有资格……”。倘若王思聪还是现在的王思聪,但他不是王健林而只是隔壁老王的儿子,女网友们还会蜂拥而至地称其为“老公”吗?答案显而易见。
2.有影响力的观念:
领袖用观念(观点和信念)影响群体的头脑,观念被分为伟大又持久的观念和短暂且易变的观念两种。什么样的观念才具备持久的影响力?答案是:形式上简单绝对且感情极端,内容上顺应民族的情感和信念。
观念本身固有的价值及本身是否包含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产生的效果。前面说过群体的智力水平低下、喜欢用形象思考且情感易被夸大,所以无论给群体提供哪种观念,只有将观点改造为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形式时,并运用最极端的感情就可以绝佳的影响力。
所以要想感动群体,就必须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这样才能使群体有所动容。
而要想让观念的影响力变得持久,就必须与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吻合。所以我们可以从很多史实中发现,如果要诱导群体中,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适合不过了,而且经常可以让个体慷慨赴死。
3.有效果的手段:
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让已经具备影响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对群体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是:借助断言、重复和传染三种手段。
用断言激活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用形象思考这一特点,决定了群体易被断言、夸张的言辞所影响,断言越是骇人听闻就越让人确信不疑。要想影响群体的想象力,是要对事实进行浓缩的加工,利用一些词语或套话,巧妙地把群体的想象力激活。
针对这个观点,托克维尔曾说:执政府的主要工作就是用新的名称把过去的大多数制度重新包装一遍。也就是用新名称取代那些让民众产生不良印象的词语,因为新词的新鲜感能防止这种联想。比如以前的“地租”变成了现在的“土地税”。
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制度可能跟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并无多大差异,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能被统治者的遣词造句蒙蔽了双眼(天啊,我竟然说出这种话,我会不会被抓)可见,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更换没有人感兴趣、民众已经不能容忍其旧名称的词。
除此,还可采用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呈现出来,并且没有任何多余的解释,或仅仅伴随几个不同寻常的事实。比如一场伟大的胜利,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次滔天的罪行或者巨大的愿景。必须把事例摆在群体面前,来源则可隐藏起来不必告诉他们。所以影响群体的想象力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论证推理,因为一种信念开始衰亡的确切时间,就是它的价值开始受到质疑的时刻,它一经检验就会消亡。
用重复让观点深入人心:
简单有力且不理睬论据的断言,可以有效激活群体的想象力。但是被断言的事情,需要经过不断地重复才会在人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长远来看,那些不断重复的观点会进入自我的无意识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个区域中形成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脑子里的很多观点,很多都不会记得是来自哪里,但却对它深信不疑。
用传染让观点被普及:
当断言得到了有效的重复,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形成了所谓倾向性的意见,这时传染的机制就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情感、情绪和信念,会在群体中就像病毒一样迅速地传染,从而让观点得到普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恐慌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另外要注意的是,传染是可以远距离进行的。
综上,我们会发现,有声望的群体领袖借助断言、重复和传染这三种手段,让新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影响群体的行为。
【感悟】
1. 对于别人的观点多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对于自己的观念多问一句“我是怎么知道的?”
2.学会正面思考,因为如果你对任何事都是消极地想,这个消极的想法在脑子里不断被重复,就会进入自我的无意识区域从而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3. 面对倾向性的意见和突然的恐慌,保持冷静,因为实际情况与表象往往有所出入。
既然能够影响群体去建构新的信念
是否也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信念呢?
我们已经知道民众的想象力是政治家的权力基础,一张蓝图,一份憧憬,即可让人民前赴后继。
从历史和现实中,我们也能发现越是不同寻常的、传奇式的东西,越会打动群体。
神话之所以能够流传也是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对事情进行奇妙的曲解,即使是众目睽睽发生的最简单的事,也可能被传得面目全非。
突然想起《十二怒汉》这部经典的电影,其实也说出了这个道理,众口一词的证词极有可能不是事实,但它却最容易混淆是非。
宗教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可是它却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文明得以存在的真正基础正是那些神奇/传奇般的内容,历史上,表象总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不现实的因素总是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
所以要想让真理在群体心中牢固扎根,摧毁已经非常危险的幻觉,经验几乎是唯一的手段。那为什么上一代人的经验对下一代人往往没多少用处,被引经据典的历史事实也达不到相应的目的?
因为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经验。结合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理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别人告诉你不能这样做,你还是执意要去做。
就像谈恋爱的时候,大家都跟你说,这个男人不可信,他巧舌如簧,谎话连篇,而且前女友也这么说了,但是你还是要跟他在一起,直到你自己也经历了你有经验了才知道是真的,然后你又这样告诫下一个人,但下一个人却又继续。
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我们也总会认为自己可能会和别人不一样,但是人的经历和历史一样,总会惊人地相似。
即便经验要想成功地撼动深深根植于群众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是需要世世代代重复出现的。而这又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重蹈覆辙,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甚至多次。
其他零碎记录:
1.在人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是最强大的。给一个人赋予信仰就相当于给了他10倍以上的力量。信念之所以有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它采取了宗教的形式。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才能在群众中扎根。
宗教感情就是指对想象中某个高高在上的人的崇拜,对生命赖以存在的某种力量的畏惧,盲目服从它的命令,缺乏分析这些信条的能力,愿意传播这种信条,并很有可能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都视为仇敌。
所以人们不会多费唇舌去讨论群体的信念,就像人们不会去和飓风啰嗦一样。
2.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对这些传统的破坏,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3.制度是观念、情感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情感和习俗并不会随着法律的改写而被一起改写。
4.一个国家给年轻人什么教育,就能知道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关于“制度和教育”对群体观点和信念的影响,在书中第二卷一开始就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并用了很多案例,也是非常让人发省,并让人联想到我们所处的社会,所经受的教育,所面对的现实)
5.伟大民族领袖的头脑的狭隘程度令人瞠目,然后影响力最大的,肯定也是头脑最狭隘的人。强烈的信念和极端狭隘的头脑结合在一起能够赋予一个有声望的人什么样的权利,单单想一想这点就会让人心惊肉跳。
6.现在,群体中易变的观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原因有三:
① 昔日的信念正在逐渐地失去影响力。
② 群体的势力正在不断壮大。
③ 近年来报业发展迅速,它们不断地把对立的观点呈现在群众面前,而每一个观点都可能产生暗示的作用。
现今,作家已经丧失了影响力,报纸则变成了呈现观点的工具。
报业既然变成了仅仅提供信息的部门,它便放弃了让人接受某种主张或信条的权力,它随着大众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因为害怕失去自己的读者,他们只能这样做。
而对于政客来说,别说引导各种观点,他们连追赶观点都还来不及。在政治事务上不可以感情用事,这说法只适用于过去,因为现在的政治越来越多地受到多变的群体冲动的支配,而群体又不受理性的影响,只受情绪支配。
【感悟】
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更乐于&擅长使用“拿来”主意,我们习惯了接收别人的观点,喜欢参考社会媒体报刊的观点,然后没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变得更容易人云亦云,随大众,怕和别人不一样。更变得更加武断、激进、情绪被瞬间点燃。
所以,如果你因为自己或自己正在做的事跟别人很不一样,从而认为自己是错的,那么,你就错了。和别人不一样,其实只是不一样。
最深的感受:
学会独处,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随意给人给事下判断,贴标签。
身处群体,要保持冷静,要防止被煽动被同化而失去自我。
我以前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说你错,有可能是那个人错了,但是当大家都说你错了的时候,那肯定就是你错了。
然而这本书颠覆了我原有的观点:即使当大家都说你错了,你有可能也是对的。我们需要一些自信,在自己确认的事情上,更加坚定一些。
阿希实验已经帮我们证明了:
个体在群体中时容易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无论一开始多么坚信自己是对的,人们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看完全书,其实我被颠覆的观点不止这一个。
内心激动,收获满满。
作者:茹塔塔
公众号:塔塔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