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初中生关于《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

2019-09-16 16:07:40
|廷峰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一)

  说来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下来张爱玲的作品。初次翻开这本书,前面讲述着曼桢和世钧相识到恋爱的过程,叙述得平平淡淡却又情真意切。

  刚开始惊讶于张爱玲对人物细致刻画上。没有多余的赘述,每一笔都恰到实处,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处细微的心理变化都被很好地捕捉到并平铺直叙地展现出来。

  剧情平淡地展开,可前面越是平淡地记录,到了变故之处突然转折的剧情越让人措手不及。一波三折的剧情却又继续用如此平淡的语言来叙述,实在是叫人害怕。

  我从曼璐欺骗曼桢使被鸿才强奸时开始愤怒,或许时太过于投入了,我一直愤怒到了这本书全都看完也没有平复下来。我实在是气愤,曼璐是曼桢的亲姐姐,辛苦了自己的整个青春来帮助家里,供着曼桢上学工作,到头来却又是这样的残害她。曼桢那迂腐的母亲却又是不敢作声,甚至逃到苏州,成全曼璐一家对曼桢多年的软禁。

  曼桢和世钧、叔惠和翠芝,他们互相相爱,却又彼此错过,到头来却都是在重逢时再度永别,却道是感情上的永别。

  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世钧,说他是大猪蹄子,可他对曼桢倒也是情真意切,只不过在曼桢失踪后没有继续探寻下去;说他不是大猪蹄子,可也不见得他有多好,但凡是有点心眼儿,对曼桢有丝执着,也不至于在十多年的重逢时才了解真相。曼桢一心一意地盼着世钧能来解救他,可是世钧呢,扔下曾经的誓言却又和翠芝结了婚。

  从前突如其来的不告而别,对彼此都是极大的伤害。可重复之后的真相大白,却又时他们的这段感情真正终了。“今天从这里走出去,却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样。”

  叔惠和翠芝心里有着彼此,可是叔惠实在是太后知后觉了,他不了解自己真正喜欢的,翠芝单身时却又总是对她冷冷淡淡,翠芝不单身的时候却又黯然惆怅。他们就像从0到2π区间里的正弦余弦函数,相交之后便会分离,分离之后过着几乎平行的生活,却又不知不觉地再相交。

  “那幅长裙老在半空中徘徊着,彷佛随之就要走了,而过门不入,两人看着都若有所失,由此生虚度之感。”

  “在一片笑声中,翠芝却感到一丝凄凉的胜利与满足。”

  豫瑾对曼桢,曼璐对豫瑾却又是那种爱而不得之感。豫瑾是真的好人,可人生的凄凉要怪罪于那个动荡的旧社会了。至于曼璐,可怜又可恨。读后感·年轻时候全家的经济来源靠她一人撑着,她一人要养着母亲、外婆和三个弟弟妹妹。迫于生计她不得不去做舞女,去卖身。可是谁又会去理解一个舞女呢,谁又看得起她呢。

  曼桢冲世钧发火时说“我几时看不起他(世钧父亲,曾经的一个嫖客)了,是你看不起人!我觉得我姊姊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她没有错,是这个不合理的社会逼得她这样的。要说不道德,我不知道嫖客跟妓女是谁更不道德!”

  曼璐的确是可怜的,可是自己的悲剧却更不该怪罪于家人身上。是她改变了曼桢的一生,让她一生都注定在痛苦中怅然。她纵使再抵抗又如何呢,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

  “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确实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得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有的时候我们深知“只有活着才能创造一切”的道理,可有时候的状况却又是越活越痛苦。可这样痛苦的生命却又在不断的延续,宛如行尸走肉般存活于世。

  《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二)

  提起笔,又放下;思绪许久,居然有种无从下笔的感觉。因为太喜欢张爱玲了,她的作品也看了不止一部,有的甚至是反复地看,可却是头一回有勇气来记自己读她作品之后的感觉,好想写好它——至少还能安慰自己尚能理解偶像的思想;但说实话,写她的作品的读后感真的挺难——尽管,这是我反复地看、最为钟意的一部《半生缘》。

  曾经不止一次向周围的好友诉说自己的“阅读心得”。阅读,是一种享受,我在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时,是十分注重情调的,特别是在读张爱玲作品的时候。在一个阴阴的雨天,拉上窗帘,打开昏黄的台灯,独自依靠在大沙发上,一边享受浓浓的咖啡,一边捧读《半生缘》。感觉真不错,会让我更快地融入这本小说,心都慢慢地跟着坠入、下沉,有时合上书居然无法很快恢复。因为,书的整个底色是:荒凉——一种悲观的感叹,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但,这确是我喜欢的味道!

  《半生缘》是典型的张爱玲式的小说:基调是建立于对于日常生活的描述上,而且是对日常细节的不厌其烦的描述上。所有的大题目都被浓缩在了生活的一幕或一角,平凡男女的平凡的悲欢,其间的曲折、跌宕成了生命的底蕴。

  并不大喜大悲的文字承载着大喜大悲的感情。蓦然回首,18年间所有的爱恨喜悲都悄悄地溜走了,曾经爱过的人都只是站在记忆里远远地望着你。18年前是如此的相爱,都已是逝去的云烟,所有的曲折遗憾就像玻璃盒里的鲜花,变得不再真实了。生命,一点点磨蚀;灵魂,一天天萎缩。——“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能将男女之间的“爱”还原的如此透彻明白,恐怕也只有张爱玲了。

  外柔内刚的曼桢,优雅含蓄的世钧,沧桑、自私却又凄凉的曼璐,“既像老鼠又像猫的”的祝鸿才。不论曼桢的遭遇究竟是谁造成的,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人物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更没有“爱”——或者说,曾经有过但终又逝去。

  人的本质始终是自私的,这也许是张爱玲的观点。因为一个个人物总是那么寒冷、荒凉。一颗一颗的心是迷失的,是孤单的......

  当我合上《半生缘》最后的那一页,久久地陷入忧郁,绵长而不绝,铭心而无法自已。我明白,它是笼罩着作品的挥之不去的雾霭,也是重重划过作家心灵的刀锋。

  荒凉划过心灵时是痛苦,变成文字后就是唯美!

  《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三)

  静谧的夜晚,关上门,推开窗,打开音乐,翻开书,心情瞬间平静下来,只随着爱玲的思绪流连在一段段悲戚的爱情故事之中。

  半生的缘分,一生的思念和遗憾!这是我看过最悲的一部小说,还记得每晚合上书后久久不能入眠,同情曼桢的凄惨命运,埋怨世钧的懦弱和对曼桢的不信任,更痛恨曼璐的荒唐可笑和祝鸿才的良心泯灭。

  顾曼桢,对于她,我既喜欢又敬佩,有同情也有气愤。一个出生清贫的女子,坚忍、倔强,在姐姐出嫁后毅然扛起家庭的重担,为了亲情牺牲自己的感情。在被姐姐和母亲私心合谋下,遭到姐夫的强暴,囚禁。而坚强的她又一次挺了过来,在病友的帮助下逃离医院,开始了居无定所的生活。这是一个有气节有思想的女子,可偏偏还是在命运面前犯了糊涂。关键的时候,她的善良懦弱又一次将自己拖进命运的漩涡。她恨祝鸿才,曾咬牙切齿的说不会嫁给他,可最后仍然忍气吞声的嫁了。即使她想这一切是为了孩子,可终归是不值的、错误的决定。可喜的是最后的最后,她再一次走了出来,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也许这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了吧。顾曼桢和沈世钧的爱情错别只能怪老天对他们的捉弄和这个时代的遗憾,当然还有我对世钧的懦弱所不满。他没有一点男人的气魄,不敢像父母坦诚和曼桢的关系,怀疑曼桢对自己的感情,是他的多疑和不信任毁掉了自己和曼桢的幸福。甚至,他一再低头和翠之结婚,维系着他们不幸的婚姻。14年后,再次遇到曼桢,那一句再也回不去了让无数人心痛。两人默然,让这深沉的爱情在时间里沉淀,任由缘灭.....这是一个失败者,可又能把所有的过错全推到他身上么?终究都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

  顾曼璐,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子。从单纯少女到妖媚的舞女,再到无耻毒妇,最后可悲的死去。她的一生就是这个时代的写照。她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抛弃和慕瑾的爱情,钻进灯红酒绿的舞厅,陷入了浑浊的人生,变的市侩和狠毒。她是可恨的,又是那样的可悲。一个柔弱单纯的女子,要不是生活命运的捉弄又何至于此?当初的有情人又怎能一个堕落、离世,一个选择离开故土。。。

  正如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惟有这一句:哦是你吗?而曼桢和世均,叔惠和翠芝,曼璐和豫谨等等终究在那个束缚思想的年代是晚了一步或早了一步于千万人海中错过。

  人生如雾亦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浮生若梦,只叹情深缘浅!

  《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四)

  在《半生缘》中,作者运用了巧合的艺术手法。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巧合和误解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戏剧手段,一般来说,是所有叙事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巧合是《半生缘》的结构基础。在外部,他们决定情节,提取这些部分,小说立刻分崩离析;在内,他们决定情节,提取这部分,小说分崩离析;就内在层面而言,它直接影响着作者对人生悲剧的解读。

  没有这些巧合,作者的悲剧风格和不圆满式的结局就无法实现。

  因此,沈、顾二人的悲剧可以说是巧合与误解的结果。沈、顾二人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有误会。

  叔惠的母亲以为曼桢是她儿子的女朋友,误以为世钧抢走了叔惠的女朋友,而顾太太也以为叔惠是她女儿的男朋友。所以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有点坎坷。

  但这只是小误会,真正要害的误会是世钧怀疑曼桢和豫瑾的感情,进一步发展误会二人成婚。

  然而,这些误解是巧合。这一巧合应该归功于曼璐和豫瑾,因为曼璐是巧合与阴谋的策划者,而豫瑾则是巧合的触发者。这是巧合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人物自身的素质并非以美德和正义著称,他们所以陷入悲剧的罗网,也并非邪德败行,而是取决于人在实践行为中的过失和弱点以及由此导致的由“泰运转入否运”的悲剧性结局。

  二性格悲剧论还认为悲剧人格的缺陷使其自身陷入可怕的深渊。

  因此,要欣赏作品的价值,还要学会分析人物的性格。

  对于沈世钧来说,就应该看到他懦弱和自卑。叔惠说他“刚巧是那种唱滑稽的充下手的人材”“常常给人用扇子骨在他头上敲一下”。

  所以他一辈子只能是庸庸碌碌,没多大出息,即使14年后再见面,他决心挽救局面。但他也知道:今天从这里走出去,那就是永别。

  曼桢则与世钧不同,她过于天真,同时又坚强,自立,勇敢,不顾世俗观念。她不愿世钧养两个家,就打算晚几年结婚。可她不知道这一晚就是一生。

  她的这种坚强,自立,为以后事态的发展留出了空间。因此,他们二人性格上的差异及弱点,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犯了无心的过失,终至产生悲剧。

  总之,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及分析人物形象,就可以体会出她的魅力所在,就象《半生缘》在作者的传奇经历和不圆满式结局的创作风格下,运用巧合,误会及性格悲剧论,指导出一场美丽而又凄凉的爱情悲剧。

  《半生缘》读书笔记1200字五篇(五)

  张爱玲的小说常常从第一句开始就展现出天才的一面,读完王安忆《长恨歌》后紧接着读《半生缘》,对比之下尤其有这种感觉。相比王老师的匠气,“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这样的开头已经足够显示出张爱玲的灵气。《半生缘》里“蚊子血朱砂痣”那样惊艳的句子不多,但局部依然细腻,而整体上又拥有一种氤氲的氛围,张同学不愧是天才型选手。

  人物上,世钧确实懦弱,但曼桢后半段的表现也有点匪夷所思,还是缺少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另外,和《长恨歌》里的王琦瑶不同,曼桢不只牵扯在爱情和男人当中,曼桢更具独立人格,颇符合现代独立女性的特质。这种独立也表现在曼桢和世钧的恋爱过程中。

  张爱玲的小说里表现年轻人认真地自由恋爱好像不多,要么像《倾城之恋》里情场高手斗法,要么像《红玫瑰与白玫瑰》里既要红玫瑰又要白玫瑰,要么像《金锁记》里人格扭曲,总之很难舒舒服服谈一场光明正大的恋爱。《半生缘》前半段里,感情在主角和配角们的一次次散步、交谈、吃饭、出游中滋长,作者细腻的细节处理又助长了这种温馨,甚至在后半段还能闪现一下,比如世钧保留的曼桢写的信。作为人情小说,《半生缘》多少有点《红楼梦》的影子:前半段越美好,后面打破的时候才越刻骨铭心。

  《十八春》以十八章十八个春天串联故事,结构颇为精巧,改成《半生缘》之后,减少一章,情节局部重组,结构不如之前考究,但无论人物关系还是情节线索都比张以往的短篇作品复杂得多。张爱玲难得有长篇小说,甚至有人因此说张根本不会写长篇。作为长篇小说的《半生缘》虽然拥有和张的短篇作品类似的精神内核,但其实还是不乏拓展的。

  比如五十年代之前张爱玲的小说大都写上层社会,到《半生缘》里顾家竟要靠长女牺牲尊严做舞女来支撑。再看大约同时期的《小艾》等,读后感www.simayi.net张氏小说中主角的身份似乎在逐渐下沉。但是顾家毕竟是长期用着佣人的,大概瘦死的骆驼总是比马大些。究竟张爱玲是因为身处大陆迫于政治压力附和了时势让主角们参加革命,还是在台湾为了书顺利出版违背本意修改成《半生缘》,已经成为悬案。很显然《十八春》结构更出色,但我还是更喜欢《半生缘》,因其删去政治内容后,人情更加突出。

  《十八春》最后一句话是“世钧惘然地微笑了。他是全心全意地为他们祝福。”“惘然”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失意的样子”,世钧既感失意却又要全心全意祝福前女友和情敌,很别扭不是吗。不敢相信天才又学霸的张同学会用词不当,况且张曾经考虑过《惘然记》作书名,那就只能把革命那一套理解为障眼法,“失意”才是作者真实的表达了。

  张爱玲作品里主人公善终的不多,《倾城之恋》已算难得的圆满结局:两个个人主义者无法在兵荒马乱的社会容身,可他们最后还是找到了容身之地。而《十八春》中,也是一群无法安身立命的年轻人,作者却让他们通过革命改造后才获得立足之地,总感觉有点黑色幽默。

  夏志清谈及张爱玲小说里的悲剧性:“表面上是写实的幽默的描写,骨子里却带一点契诃夫的苦味。”张是善于把她的悲哀融化在字里行间的,在缱倦的气氛里写尽生老病死、炎凉世态。《半生缘》里“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的结局,和角色们去政治化的个人表达,更符合张一贯的风格和我的阅读期待。有读者评论,《半生缘》“道尽了爱情的百转千回;道尽了生活的阴差阳错;道尽了生命的抑扬顿挫。”不管1950年前后张爱玲的实际想法怎样,我更喜欢读她的冷眼看世界。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63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