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

2019-09-16 15:50:04
|廷峰

  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词佳句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一)

  近日晚上闲来无事,也无心聊天。搜索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读,被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这个名字吸引,又看了获奖作品的短评,决定就看这部了。小说刚开始是关于上海的弄堂、闺阁、留言、鸽子的描写,虽然文字细腻,描绘得像工笔画,我还是看不起兴趣来。这样的环境描写,粗略看起来啰嗦、冗长,看得人头皮发麻。仔细的体会,你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笔力深厚,驾驭文字的能力超强。作者不惜用几章文字来进行环境描写也只不过是为女主人公的出场以及悲剧的一生进行铺垫。

  王琦瑶长得很美,偏偏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这样的女孩不甘心做一个平凡的女人,心性高,又有着上海女人的精明,懂得利用自己的美貌以及同学吴佩珍、蒋丽丽的社会关系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当选“上海小姐”以后,不惜给一位高官“李主任”做“金丝雀”。就是这一决定和短短一年的情妇生涯,为她此生的悲剧拉开了序幕。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短暂的生活,李主任给王琦瑶留下一个雕花箱子,里面装的金条成为王琦瑶在李主任死后物质上的依靠。王琦瑶和李主任之间没有爱情,他们互取所需。李主任看重王琦瑶的青春美貌和单纯,在王琦瑶这里他可以得到放松。王琦瑶看重李主任的权和钱,在这里她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李主任对王琦瑶虽然没有爱情,但是他却以自己的方式对王琦瑶承担着责任——他给她留下一箱金条,成为她以后活下去的一个依靠。

  康明逊——这是王琦瑶唯一爱过的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是二房所生,又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就看到生母受到大房的欺负,也因此学会了生存的技巧。他有生活情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却有着致命的弱点——软弱。王琦瑶和他同病相怜,日久生情。明知自己不能娶王琦瑶,康明逊还是与王琦瑶暧昧。得知王琦瑶怀了他的孩子之后,没有勇气与家庭决裂,甚至连陪王琦瑶上医院的勇气都没有。王琦瑶怕影响他的名誉,不惜抓有着苏联血统和共产党遗孤背景的萨沙来做替罪羊。为了这个男人,也为了给自己有个依靠,最终,王琦瑶生下了这个孩子,并将她抚养长大。从心底里王琦瑶不恨康明逊,因为她知道自己做过别人的情妇,没有资格正常的嫁做他人妻,也就没有资格怨恨。

  与王琦瑶有情感瓜葛的还有一个男人——程先生,这个男人是真正的爱王琦瑶,也有担当。他最先发现王琦瑶的美,并尽力的发掘出这种美。他给她拍照片并推荐给杂志社,还鞍前马后的支持她竞选上海小姐。王琦瑶当选上海小姐之后,疏远了他,投入有权势的李主任的怀抱。李主任死后,王琦瑶怀了康明逊的孩子之后,生活陷入困境,他尽心尽力的照顾她。就是这样一个真心爱着王琦瑶的男人,王琦瑶对他只有感恩,没有爱。像程先生这样的男人,想要的并不仅仅是王琦瑶美丽的躯壳,他要的是王琦瑶的心。当他知道王琦瑶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后,在服侍王琦瑶做完月子之后选择了离开。

  在独自抚养女儿的艰难日子都过来之后,王琦瑶到晚年却爱上了一个有怀旧情结的年轻人——老克腊。这位老克腊爱上的是老上海的影子,王琦瑶身上正好有着老上海的影子。当王琦瑶提出用金条来换取老克腊陪她渡过余生时,老克腊选择了拒绝。这情形有点像当年李主任用金条来换王琦瑶的青春,可惜王琦瑶想错了,老克腊不是当年的王琦瑶,老克腊始终是一个要融入主流社会的男人,不会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一位年老色衰的女人。于是,王琦瑶只能感叹:只有靠自己。想要有所依靠的王琦瑶,一生都没有什么依靠。亲情是隔膜的,在她最孤苦伶仃的时候,母亲对她也是一番刻毒的羞辱。辛辛苦苦养大了女儿,女儿对她也不贴心,从小就跟她作对,长大后随丈夫去了美国。或许,唯一看得见的依靠就是那一箱金条,这是支撑她活下去的一个念想和指望。到最后,长脚要抢夺她的金条时,她不顾力量对比悬殊,死死抓住不放,还想把长脚送进监狱,最终让长脚掐死了她。这个女人靠金条而活,最后又因金条而死。

  纵观王琦瑶的一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一辈子活在寂寞与回忆当中。她的悲剧是由自身的依赖性和软弱性造成的,她本来可以找个下层小人物过着平淡的生活,甚至她也可以和真心爱她的程先生结合。这些机会他放弃了,她一辈子都不放弃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看看她后来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知道了。与她交往的男人都是些有小资情调却靠吃祖辈产业过日子的人,当然这些人身上也就少不了软弱性,她也看清了这一点,所以对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望,自然也知道这些男人都是靠不住的。想依靠男人这条路行不通,最终想用金条来换取一个男人的陪伴也不可得,悲剧也就到了极点。

  小说取名《长恨歌》,可通篇看下来,没看出作者要表达的恨在哪里,或许作者是想通过一个女人四十年的人生经历来揭示社会的变迁对一个人的影响。王琦瑶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美丽女人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的美丽女人的悲剧。女人长得不好,容貌上不占优势,自然也就不会依靠美貌来换取自己想要的锦衣玉食和歌舞升平的日子,这些女人相比而言更加容易接受平淡的日子,也就容易获得平凡人的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女人长得不好是悲剧,女人长得太好,又没有用对地方就是更大的悲剧。作者要表达的恨是什么?是王琦瑶的的不独立?还是男人的没有担当?或者是社会变革对一个女人的毁灭?说实话,我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

  个人感觉王琦瑶被长脚杀死这个结局有些仓促,也不够理想。对王琦瑶来说寂寞、孤苦的活着,靠回忆活着才是最大的悲哀,爱情梦破灭之后,死死守住金条不合情节的自然发展与推进。一些重要的配角最后的下落也没个交待,比如那个对王琦瑶付出一片纯情的乡村少年阿二和萨沙。在前面作者可是花了大气力来写这些配角的,就这样让这两个男人不明不白的失踪总是觉得有些缺憾。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二)

  1、一曲长恨歌,不过是赶了一场繁华,只是低回慢转都诉着告别,曲终人要散。时间最具有腐蚀力,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最终都会成为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

  2、年华是好年华,却是经不得数的。

  3、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攒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想开了,什么不能呢?

  4、一次次恋爱说的都是过去,其实都留在了脸上。人是怎么老的?就是这么老的!胭脂粉都是白搭,描画的恰是沧桑,是风尘中的美,每一笔都是欲盖弥彰。

  5、给时间做个漏真是对得没法再对,时间真是不漏也漏,转眼间不走也要走。

  6、“上海小姐”这项桂冠是一片浮云,它看上去夺人眼目,可是转瞬即逝,它其实是过眼的云烟,留不住的风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它迷住你的眼,可等你睁开眼睛,却什么都没有,我在片场这多年的经历,见过的光荣,作云是倾盆大雨,作风是十二级的,到头来只是一张透明的黑白颠倒的胶片纸,要多虚无有多虚无,这就叫作虚荣。

  7、当年他年轻气盛,什么都可在手里握成燕粉。经历变了,他明白再怎么的不可一世,人都是握在一个巨手里,随时可成燕粉,这只巨手就叫命运。

  8、这世界真是残破得厉害,什么都是不完整的,不是这里缺一块,就是那里缺一块。这缺不是月有圆缺的那个缺,那个缺是圆缺因循,循环往复。而这缺,却是一缺再缺,缺缺相承,而后是一座废墟。

  9、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来,注视下生命里的纠缠。

  10、再有远见的人,到底是活在现时现地的。时间这东西啊,真是不能定睛看的。

  11、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

  12、在自己的城市看不见城市,然而在错误的年代,却总碰到自以为对的人。

  13、女人是一点政治都没有,即便是勾心斗角,也是游戏式的,带着孩童气,是人生的娱乐。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那爱又都是恒爱,永远不变。女人还是那么不重要,给人轻松的心情,与生死沉浮无关,是人生的风景。

  14、这人生说起来是向前走,却又好像是向后退的,人越来越好商量,不计较。

  15、北平女人的美是实打实的,可却太满,没有回味的余地;上海女人的美有余味,却又虚了,有点云里雾里,也是贴不住。由于时尚的风气,两地的女人都走向潮流化,有点千人一面,即使有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终是落入窠臼。

  16、人呐,只是一连串遗憾组成的,你不要相信什么美满的生活,所有的人无非是苦中作乐罢了。

  17、人跟着年头走,心却留在了上个年代。终于成了一个空心人,有多少沉醉,就有多少清醒。

  18、留言的浪漫在于它无拘无束能上能下的想象力。

  19、从来没有它,倒也无所谓,曾经有过,便再也放不下了。

  20、那条黄浦江,茫茫地来,又茫茫地去,两头都断在天涯,仅是一个路过而已。

  21、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

  22、越是刻意追求,苦心经营,越是不达。

  23、总之,他们成了一对真正的老熟人,你知我,我知你,却是桥归桥,路归路。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三)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

  你打开一本书,初看时觉得从未读过,看着看着又似曾相识,可仍有点陌生。结果,故事到了一半,情节起承转合,故事里的人面目开始清晰,却又发觉是读过的故事。然而,由于读的时间太早,早忘了细节与结局。寻根究底读下去,哦,原来是这个故事啊。

  我刚读完的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许是开篇描写上海的那些城市性格行文太散了,关于弄堂,关于流言,关于闺阁,许许多多的弄堂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蜚短流长的流言形成了市井的气息,一座座小楼里的闺阁孕育着上海的小姐们。直到耐心读完了这关于城市内心的漫长描述,你才得以窥见这个故事的女主角。

  行文至半,我也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就读过这本书了。可年轻时读与现下读来的情绪完全不同,那些诧异的,惶惑的,都剥开在岁月里了。剩下的,恍然的,就只是时光缝里透出的欲言又止。

  我觉得这个故事叫《长恨歌》有点大了,篇名起得宏远,讲的却只是一个上海小姐的一生。我猜作者这样起名的缘故,大概是因为那个风起云涌又变幻莫测的年代。1940s到1990s的上海,繁华有过,喧嚣有过,落寞有过,革新亦有过。一位上海小姐的命运,紧随着这样的年代,绑缚在这样的城市,起伏却不跌宕,又偏偏一步错步步错地走向了最终的悲剧。

  王琦瑶,是长在上海弄堂里的闺阁小姐,因秀色可餐,心气也颇高。中学时被选为了上海小姐季军,被称为“三小姐”。一生经历了四位男人,还有一位痴痴的守护者。上海小姐的当选,让王琦瑶见识到了大上海的浮华,平凡的生活就更留不住她的心了,于是,痴痴的职员程先生就变成了她后退的“底线”—— “退上一步,最后还有个程先生;万事无成,最后也还有个程先生”。而时任国民党军政要员李主任的撩拨,轻易就俘获了王琦瑶的身心,将她变成了爱丽丝公寓里的金丝雀。然而,外面世界风起云涌,李主任的飞机失事,上海的解放,逼得这只金丝雀不得不飞出笼子,自己觅食了。

  后来,她遇到了康明逊和萨沙,前者是懦弱的旧时大户的富家子弟,让她怀了孕却不能负责;后者是无业的苏联混血儿,在中国呆不下又跑回苏联了。而在六十年代的中国,单身女子怀孕生子又岂是容易的?于是,久别重逢的程先生又守护在她的身边,照顾她生下了孩子。

  年轻时看到这,我就想这俩为啥不干脆在一起呢?如果他们在一起,估计也就没有之后的那些故事了。可现在再看,我却理解了程先生的感情洁癖,他可以为了这个自己爱了半个世纪的女人奉献出几乎一切,可如果要娶,却不能接受这个“娶”的人不爱他。他发现了王琦瑶的“始终不爱”,于是他就离开了,割舍了自己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

  然后,就是八十年代的老克腊(color),一位向往且缅怀旧上海一切的二十几岁的男青年,却迷恋上了五十几岁王琦瑶的旧日风情,可真在一起后,就从这旧上海的绮丽迷梦中清醒了过来,又发觉了王琦瑶的老态而仓皇逃离了。深陷其中的王琦瑶拼命恳求,反而换来了他的加速逃离,间接引狼入室害死了王琦瑶自己。

  你看这些个男人要么没长运,要么没担当。王琦瑶的一生,用她外婆的话说,就是“开头没走好,之后的路,就不好拗过来了。”

  在我看来,王琦瑶的一生仿若是菟丝花的一生,似乎总是依托着男人存在着的。她有些小聪敏,却看不清大格局。在世事的逼迫下,她是回避的,隐居的,逆来顺受的,不曾主动出击过。时事混乱,单身女人的存活确实不易。她缅怀着旧上海,贪恋着往日的浮华,就束缚着自己的手脚迈不开了。她可怜却也可恨,怀揣着李主任留给她的一箱金条,却还是没能走出浮华喧嚣为她划下的魔咒。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四)

  一个女人该如何活过这一生?

  在旧时代,女人总是弱小的代名词。而如今是新时代、新思想、新女性,我用此时的眼光去批判旧日社会成长起来的女子可能不太公允。而我受过的教育也与旧社会全然不同,可我依然认为王琦瑶的一生是有转机的可能的,不是必然走进那个最终的悲剧的。(当然,也许是作者的剧情需要)

  你看,但凡上进些,在有权有势又有钱的李主任的庇护下,去往海外留学?这在当时社会是很流行的。又或者后来自食其力后,远离那些热闹无谓的人,有一箱金条呢,踏实地怎么不能过日子呢?当然,作者的设定本身她就不是这样愿意上进,或愿意踏实的女人……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也只是怒其不争,又哀其不幸罢了。

  上个月,我有一位学生批评我,说我那几天的言论会误导我的女性读者们,让她们产生生育恐惧。彼时我刚生产完,是有一点产后抑郁症状的。发表的言论大致是说,现在绝大多数的男性进步得太慢了,还停留在旧社会的男性思维里,总认为生儿育女只是女性的事,因为自己没有那方面的生理功能,就甩手掌柜般地当了一个旁观者。可我们这个时代的女性朋友们,经济独立不说,我们有思想,有能力,工作发展亦不输男性。家庭作为本是两人共担的事务,为何就只是女人的责任?

  换句话说,我认为我们女人已经从传统女性的角色蜕变了,可男性们还依然停留在上一代的思维里,坦然地大男子主义。很显然,我的这番言论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绪,我并不否认。

  我说到这番辩论的目的是,我总在思考,我们女性该如何在这样的男权社会好好地生存下去?

  尽管这个社会号称“颜值即正义”,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韶华总是易逝。如果上苍给了一副美丽的皮囊,确实幸运。可如若美丽的皮囊下,没有一个坚韧的内心,又经不起岁月磋磨。可仅有坚韧,却又是不行的。王琦瑶美吗?全上海排行第三的美女,你说呢?坚韧吗?也未尝不是坚韧的,从极致奢华到落入平凡,她也活下来了。

  可是,她缺少的是什么?是精神上的独立。

  她总是需要别的什么人来抚慰和唤醒她往日的荣光,浮华的旧年。她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就来自于周围围着她来来去去的那些人,来自于那些拜倒在她素花旗袍下的男人们。

  唯独没有一个精神上强大的“自己”。

  当然,王琦瑶的悲剧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与她个人性格中的虚荣、成长的弄堂的市侩、物欲横流的上海、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都密不可分。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成长的这个年代,和平是自然的,可其他未必就能好过那时的旧上海了。

  物流横流,躁动不安。

  所以,尽管社会进步了,女孩儿们也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女性的权利与地位也在逐年地提高。可我们真的摆脱了那些旧东西,真正得到了所谓的“妇女解放”吗?

  我并不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甚至观念还比较传统,认为女性相较于男性,确实比较适合家庭内务的工作。但我也不认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就完全消除了对女性的歧视,尤其在职场上,甚至是婚姻里。

  于是,成长,且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内心强大、经济自立的女性,在这个大家都只顾自己往前冲,干什么都不进则退的社会里尤为重要。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双城记》里的这句开篇语,却也契合今天的我们。

  亲爱的女孩儿们,

  希望你们有一个人生活的能力,

  有独当一面的勇气,与百折不挠的毅力。

  不依附谁,不讨好谁。

  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你就是自己的主人。

  PS:第二遍读完这个故事,心里有些难受,忍不住写了些话。个人浅见,贻笑大方。

  初中生《长恨歌》读书笔记1000字(五)

  程先生让我想起赵辛楣,也可能不那么相似,毕竟还没有全部看完。同是天涯沦落人,论做一个称职备胎的基本素养。

  “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

  王琦瑶和苏文纨在某些方面上也是像的。苏文纨嫁后便觉得赵辛楣该是“不忍”,还想着赵也应终身不娶,应该曾经沧海难为水。王琦瑶就直白多了,“我王琦瑶就算有一百个错,在程先生那里也是一个原谅。”,没想到故事开头,王母无心的一句“程先生是个底”倒一语成谶。

  可惜的就是赵辛楣幡然醒悟,而程先生就人间自是有情痴了。小说里都还好,毕竟人人都面目可憎。但换到了电视剧里… 说真的,电视剧不如改名叫《程先生受虐记》,太惨了,真的太惨了。尤其是谢君豪失魂落魄的样子更是惨上加惨。

  昨晚大体上看了看有程先生的剧情,最后大结局真的哭晕。

  “你晓得我从来没有,从来没有跟你算过帐…”

  “没有,你不是势利,你晓得我对你的感情,就像小囡晓得爹娘对她的宠爱,所以什么淘气的事都敢做。”

  王琦瑶一次次的伤害,程先生一次次的原谅,最后都归为了他的一句“淘气”。

  我爱你,所以我心甘情愿。接受你身边来来去去的男人,接受你不把我的心当回事,接受你需要我的时候就亲近我,不需要的时候就弃如敝履。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63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