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五篇2019
《国富论》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用了近十年时间创作的经济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76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五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一)
论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及分配劳动
社会分工在制造业尤为明显,人们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只需在流水线上干一件事便可满足基本胜过需求,实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此进步之余,对于机工也是一种生理和精神的折磨,18世纪英国纺织厂的童工可见一斑,到今天富士康流水线的员工也是同理。人如机器般的重复劳作虽是社会大生产的技术进步,但也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资本家通过社会整合,流水线重复劳作使社会生产力提高,而工人劳动时间并未得到缩短。节省由于转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由此得到的劳动利益乍一看比想象中大很多,即便如此仍有很多损失。
机器大生产,主要为蒸汽机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将农工布置到流水线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只是机械制造师,更多改良来自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的任务在于观察一切事物,也就是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特殊联系,从而进行创新。哲学家的工作在通过观察推动整个社会的改良和整合,提高整体工作量和技术含量。那么,这样的分工更加固话了阶级和阶层属性。但此改革之方法也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在探讨了分工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力),分工的原因(理性经济人假设,利己主义),以及分工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根据前面讲诉的分工导致国民财富增加的传导过程(分工→劳动生产率↑→剩余产品↑→社会产品供应↑→社会交换活跃→社会产品↑→国民财富↑),分工导致各个阶层产品的数量极为丰富增加。那么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各个阶层之间的产品交换问题,在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物物交换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分工之后的交换方式,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当采用原始的物物交换的时候,相对的价格有n(n-1)/2种相对价格,因此交易成本陡然上升,并且,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需求的匹配也是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人同动物一样,需要协作和团结,需要买卖和交换,契约、交换、买卖实现了我们所需的绝大部分帮助,这就有别于动物,互通有无、物物交换,货币应运而生。作为具有价值尺度去衡量商品的价格和具有交换功能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金本位的时代这非常容易进行理解,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的产品,例如政府的法币的产品,是没有任何金属作为支撑的,因此我们在此可以理解为在产品和服务支付和偿债过程当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斯密的货币起源的传导链为社会分工导致物物交换的原始模式不能继续存在下去,因此固定贵金属作为媒介,货币产生。那么有必要理清一下货币的历史进程,在原始社会易货交易交易的过程,货币就是每个商品,随后产生了斯密所说的贝壳等等的实物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产生。在中宋代时候,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也可分为可兑换的纸币和不可兑换的纸币,例如北宋时候的民间发行的交子就是可以进行兑换的,但是政府的法定货币则是不能进行兑换的。随着现代社会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银行货币和电子货币,我们可以看到货币演进的过程也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和货币所代表价值分离的过程。并且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货币逐渐的虚拟化和电子化。
斯密重点讨论了金属货币,也就是确定为贵金属货币,至于贵金属为什么称为货币的原因贵金属不易损坏,并且切割分离比较容易,经久耐用,但是贵金属发展经历了从足值的金属货币到非足值的金属货币的发展过程,原因就是因为政府可以征收铸币税,在英国,英国国王为了能够为打仗筹集到资金,就在皇家铸币厂中,生产不足值的货币,其次没有任何印记的金属条块容易造假,并且无法保持村度,在贵金属上面加盖公章,并不能保证起纯度和质量,因此货币的名称都开始表示纯度数量。
同时,斯密指出,强国的发展都依赖大江大河,而非大海大洋,在农耕文明之后大海文明才盛行。如四大文明古国都依河而建,适宜人居的水源是人类文明发源祥地,而非洲仅尼罗河为第一长河,其他河流则旱雨季更为明显,经济发展滞缓。可见自然风水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自然水土对于制造业等各区域布局也起着重大不可忽视的作用。自然条件优越则有更胜一筹的区域竞争力。
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二)
现在的我们很容易明白双赢交易才能长久持续。如果跟你做生意会令我吃亏,那我大不了放弃。在没有因素掺杂其间时,自由贸易最有利于整体的利益。因此,自发形成的国际贸易是有利于两国人民的行为,但它却被重商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反对。《国富论》研究了许多具体问题,但它影响最深远的观点是自由贸易有利于国民富强,摧毁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石。
许多人不理解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当人们信奉重商主义时,政府会非常频繁地发布各种贸易保护法案,冀图鼓励某一行业、限制另一行业。这有两个问题,一是自身高效的产业被政府打压、低效的产业反倒被鼓励;二是你国能给我加关税,我也同样可以给你加关税,结果是产品成本大增、质量大减,整个市场都开始萎缩。如果人们普遍信奉自由贸易,那又会是什么结果?
答案是日不落帝国再现于世界。
第一个日不落帝国是西班牙,乘着大航海时代的东风,位于欧洲最西端的西班牙人迅速崛起。当东风吹过后,西班牙开始衰退。在漫长的数百年时间里,他们不仅未能恢复荣光,甚至不断衰颓以至于只能苟延残喘。据《国富论》说,西班牙的政治环境非常恶劣,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又据网络,有人问西班牙帝国的衰落起源于何时,某回答是“当新大陆的第一笔黄金运达时”。实际上,尽管西班牙通过新大陆劫掠与殖民获取了最多黄金,但西班牙人民的生活水平却不容乐观。大量黄金涌入导致国内物价飞涨,政府又希望限制黄金流出不让购买外国产品,重商主义未能带给西班牙人民长久的辉煌。
第二个日不落帝国是不列颠,亚当斯密的祖国,也是常人印象里唯一的日不落帝国。“风可入,雨可入,国王不可入。”这句话是英国人说的,表明人民权利得到法律保障。在《国富论》出版前,英国的法治程度已高于西班牙较多,但贸易保护与行政干预程度非常严重。在它出版数十年后,英国进入黄金时代,甚至敢于推行单边自由贸易。
一般来说,任何国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推行自由贸易,这已经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国富论》里就提及了重商主义思想、行业工会等利益集团、外国政府有意打压等众多不利于自由贸易的因素。比如说,现在的中国希望推行自由贸易,但美国要跟我们打贸易战,中国只好对美国施加同样程度的关税迎战——这已不再是自由贸易了。
19世纪的英国不同。他们明确提出,无论你国是否对我国征收关税,我国都不收你国关税,这就是单边自由贸易政策!放在今天,无论美国是否对我国征收关税,我国都放弃对美国征收关税!
尽管自由贸易不是万灵药,但它在多数时候是最佳策略。拿破仑奉天承运一统欧陆,进而对欧洲仅剩的独立国家不列颠施行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本国及属国与英国贸易,希望摧毁高度依赖外贸的英国。之后英国啥事没有,法兰西帝国分崩瓦解。有人认为拿破仑败于经济政策,互惠互利的自由贸易被禁止,法国及其附庸必须付出巨大代价。即便法国人可以依靠剥削附庸国弥补损失,附庸国又该如何面对经济萧条?说不得,只好跟着英国佬背后捅老大刀子了。
这是《国富论》为英国崛起做出的巨大贡献,它还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学术角度看,《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的建立,后世人开始专门研究如何提高效率提高产出。比如说,发明创造能大幅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但人们只在人身及财产安全时才有余力搞发明。人民的最大敌人是政府,所以政府权力必须被限制。再加上自由贸易利国利民,那么从事商业活动理应受到支持,这又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不过,《国富论》的劳动价值论为将来埋下了钉子。如果价值是客观存在、依靠劳动才得以创造,那么付出最多的底层人民为何收入最低?百年以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对此进行研究。从结果来看,《国富论》提倡自由贸易,保护私有财产。《资本论》支持计划经济,推行公有制度。后面的事情就不必多谈了。
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三)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
9.赋税四原则:1公平2稳定3征收便利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四)
《国富论》读书笔记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6秒,在朦胧的烟雾中,在千万同胞的期待中,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向未来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更近了一步。
14年后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这本《国富论》,竟情不自禁地把它与祖国的复兴之路结合起来。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国富论》中文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大的。在我国的今天,脱离了计划经济也不过三十年,与英国将近三百年的自由经济意识还无法相比,东部开放的海城市还好,西部地区则明显的体现出落后,不但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表现命令不到绝对不作为的慵懒心态,与沿海开放区的那种创新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西部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动,就会落后。
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可是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中国没有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梦。因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心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中学生《国富论》读书笔记500字(五)
在2009年东南大学图书馆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借阅量经济学类著作的排名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稳稳排在第一,而充斥了这个排行榜的书几乎清一色的全是各个学科的辅导书,在这个应试教育横行的年代,亚当斯密大人在300多年前为市场经济留下的财富直到今天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亚当·斯密于1759年和1776年分别出版了《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两部闻名于世的著作。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详细阐述了人的行为的优缺点、责任心、同情心、高尚道德,建立了以人的利他心为出发点的道德价值体系;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构建了一个以人的利己心为出发点的经济学价值体系。后来,德国的斯卡尔钦茨基在《斯密的道德哲学及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一文中指出了“斯密难题”,即《道德情操论》中的利他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的利己很难在商品经济领域中实现统一。这样,关于“斯密难题”的争论至今众说纷纭,观点不尽相同。
虽然这本书被说成是经济学的著作,但经济永远是和政治密不可分的。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正处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时刻,作者提出的方法如果能够得以实现,也许今日世界的版图会大不相同,而英国政府恰恰选择了目光短浅的作法,致使美国独立。亚当斯密认为:英国作为一个国家,完全没有必要把国都局限于英格兰本土,而应该对帝国版图内一切地区平等看待,哪里交的税多,哪里的议员数量就应该多,最后整个国家的首都都可以迁到交税最多的地区,如果这一理想实现,恐怕现在的美国就会是一个大的英国。
另外,关于殖民地管理,也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了西方政府的立场。据亚当所述,东印度公司这样的殖民地公司与政府的关系并非象我们所想象那样。实际上,这样的公司是欺上瞒下,一方面骗取政府信任,获得巨额贷款及贸易独占权,另一方面又在印度欺压当地人民,结果是:英国政府一点都没有从这样的殖民政策中得到任何好处,而印度人民更是损失惨重。那么,钱财到哪里去了?都被东印度公司的人贪污腐化浪费掉了。简单地说,就是整个世界并没有从这样的殖民政策中得到利益最大化,并且这样的政策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使世界变得贫穷。所以,战后的反殖民运动有其天然合理性,纵使对英国这样的老牌殖民主义国家来说,反殖民运动不但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一件好事。
再有,就是关于中国的表述,当时,正是中国的所谓康乾盛世,确切地说,是乾隆朝最富裕时期,而亚当并没有来过中国,却已能从两国的经济政策当中看到中国的“虚胖”,他说中国总体虽然似乎很富,但是论及单个国民的工作生存条件以及个体收入,已经远远比不上英国,而且这样的政策必定会压抑个体的积极进取精神,而英国的政策是当时最好的政策,每个国民都在政策中看到对未来的希望,所以迟早有一天,中国一定会被英国打败,中国一点都不可怕。果然不出所料,几十年之后,1840年的战争,英国就给了中国以教训,直至此后的几十年,是一连串的战败与耻辱。这就是历史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