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优秀读书笔记范文1200字心得
《森林报》这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森林的很多动物、植物和猎人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森林报》优秀读书笔记范文1200字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森林报》优秀读书笔记范文1200字心得
在我没读《森林报》之前,我认为它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科普书。读完了以后才发现,作者用了那么多奇妙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自然世界。
作者维.比安基是幸福的。他父亲是俄国著名的自然学家, 比安基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大自然。父亲教他观察、积累、记录对大自然的全部印象,他写了大量的引人入胜的动植物故事,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
《森林报》共有12期,每一期都有编辑部的文章,森林通讯员的电报和信件,还有打猎的故事,这比普通报纸上写的人的事情要有趣得多。而且还有广告、打靶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春天的森林,融化了的雪水,淹没了动物的洞穴。鸟儿飞来了,重新开始了游戏和舞蹈。野兽们开始生儿育女。森林历上的新年不在冬天,而是春天。春分,太阳从海里只露出一点边儿,不到几分钟又不见了。——这是北极无线电广播通报。而高加索山区,春天先到山底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上爬。里海的海豹换毛了,它们得搬到别处去,因为这里的冰已经在融化、破裂了。中亚细亚沙漠的春天已经在下雨了,连沙地上都有小草了。各种动物都钻出来了。书中用了大量的动植物图片,让我们真切地认识了它们。比安基教我们如何看穿森林里的秘密,做一个好的追踪者,和一个优秀的自然研究者。
下面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描绘森林里的各种声音的:“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在森林里,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喊吠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咕嘟声。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甲虫和蚱蜢吱吱嘎嘎地拉着琴。啄木鸟打着鼓。黄鸟和小巧玲珑的白眉鸫,尖声尖气地吹着笛子。狐狸和白山鹑叫着。牝鹿咳嗽着。狼嚎叫着。猫头鹰哼哼着。丸花蜂和蜜蜂嗡嗡的想着。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地叫一阵。没有好嗓子的动物,也不觉着难为情。他们个个都会按照自己的爱好来选择乐器。啄木鸟寻找能发现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它们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响——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们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火红的麻鳽,长嘴伸到水里,使劲一吹,把水吹得布噜布噜直响,整个湖里轰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上空叫!”怎么样,是不是写得很生动?简直是活灵活现,让我们感觉如同身临其境。真想亲自去森林里看一看、听一听,他写得太美妙了。
读了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了俄罗斯国土的广阔和生物的多样性,了解了大自然的各种知识。作者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唤醒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之心。我也想和作者一样,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用艺术的语言描绘我心目中的大自然;我也要像作者一样,到处游览,增长各类见识,学以致用。期待看到更多的比安基的好书!
《森林报》读书笔记作文
好的书不仅给我带来了知识,也给我带来了终生难忘的体会。
《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书。它是前苏联著名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维·比安基用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写出的传世之作,它主要讲了森林里飞禽走兽和昆虫的生活趣事,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世界上最活泼、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森林。
这本书里森林里的趣事很多,新闻大事也不少;它们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生活方法,有高兴的事,也有悲伤的事,也有好人和坏人,也有各种动物间的友好和战争。读完这本书我记住了脏雪融化得比干净雪快、棘鱼会做窝、杜鹃把未出生的孩子交给别人抚养等等。有的同学认为,知识只能从书本上获得,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只知道埋头苦读。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懂得,知识不但能从书籍里学到,还能从大自然中获取。就比如说《森林报》中丰富多彩的内容,几乎都是作者在森林里观察每一个角落、丈量每一寸土地、记录每一个故事而日积月累获得的。
我不仅有很多收获,也有许多感想。
我觉得,在我真实的童年生活中,真正亲近自然的机会是少而又少的。以后我应该多多了解自然界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妙。我认为人和大自然是能够和谐相处的,大自然不应该因为人类而遭到伤害,我要认识各种动植物,研究他们的生长、生活习性,熟悉祖国的每一块领土,热爱祖国,并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森林报》读书心得体会
《森林报——冬》主要写的是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雪地里的脚印;第二部分是打猎。
先说雪地里的脚印好了。每当下过一场大雪的时候,雪地就像是一床大地母亲的白鹅绒被子。但是只要过一分钟,鹅绒被就会变成脚印被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一分钟之间,小动物们就会到陆地上来,找东西的找东西,透透气的透透气。特别热闹。但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又会下一场大雪,雪地又会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没有半点污秽,又是一片洁白的景象。
第一部分就讲到这了,现在开始讲第二部分——打猎。
猎人们冬天打猎应该穿灰色或者是白色的衣服。因为雪的颜色和白色很接近,这样不会轻易得被动物们发现,所以应该穿灰色和白色的衣服。
冬天打猎,猎人们都是看雪地里的脚印的。只要猎人看一下是什么脚印出现就知道又什么动物来过这里。猎人们知道动物来过这里,就能找到那只动物。只要猎人找到动物在哪里,就能把动物打下来,当做自己的胜利品了。
这本书是我看过《森林报》里面最好看的一本。因为这本书比《秋》的那本内容更丰富有趣,令我看得津津有味。
《森林报》对我来说真的是爱不释手啊!我喜欢《森林报》。
《森林报》的读书感悟笔记
翻开米黄色的书页,指尖滑过一行字“每一个物种的人为灭绝,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只是人类对自然界霸道的侵占,还有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残酷奴役。”猛然间,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为什么书的开头写上这样在一句话?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开始发对本书的阅读。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十几种灭绝动物和即将灭绝的故事,以及物种灭绝后对人类的影响。全书以悲伤、凝重的语气述说着同样悲惨的故事,犹如那些动物对人类发出申诉。不禁让我为它们的死而感到惋惜,书中的字字句句都让我的心刺痛。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至今惊讶不已。“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这是多么残酷的现实!想想,有多少物种还没被科学家描述,就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一切仅仅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吗?气候变暖不正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吗?想来想去,责任还在人类身上。大自然就是人类的镜子,人类到底怎样,它会毫无保留地反射出来,可人类不思悔改。羊皮衣、狗皮靴,不惜用鸟的羽毛做成的帽子、头饰,大自然终于发火了,渡渡鸟的灭绝就是一个惨重的事例。卡乐瓦利树依赖渡渡鸟啄破种子的外壳新生,人类过度的杀戮为自已的一时鲜亮,渡渡鸟终于灭绝了。可人类没有停止对生态的掠夺,又对卡乐瓦利树乱砍滥伐,曾经遍布全岛的树只剩下13棵。大自然是一个生物链,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会引发一声自然灾害。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从此“逝者如渡渡”成了西方一句悲伤的谚语,形容失去的永不复返。
这让我不由地想起一件往事。一次放学,我看见一位卖鸟的老奶奶。班里的一名同学一下子买了12只,正当大家纳闷时,她竟然把12只鸟全部放飞了。当时,有些同学还笑她有病。如今,我对她的行为多了一份理解,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她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下保护了小鸟。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保护鹿,将豹子统统杀死。失去天敌的鹿大量繁殖,因为不经常奔跑患上疾病,纷纷死去。事例向我们说明,生物链环环相扣,一环的离去,可能将引发灭顶之灾。人们,当你们亮出屠刀时,请想一想,你是在伤害动物还是伤害自己。
我知道,伤害动物有时是为了让人类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失去了生存家园,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呢?试问:大自然这面镜子照到的是动物的灭绝还是人类走向灭绝的脚步。没有他们的陪伴,我们能走多远。
《森林报》暑假读书笔记作文
这个暑假,老师给我们发了几本课外书,其中有一本的名字叫《森林报》。这本书讲了森林里的很多新鲜事,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很有意思,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描写了森林的很多动物、植物和猎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讲的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为了占獾的洞穴,把獾的家搞得乱七八糟,临走还拉了一堆屎,然后溜之大吉。獾回家一瞧:天啊,怎么又脏又臭,爱干净的獾实在无法忍受,就离开自己辛苦挖掘的家,到别的地方重新建设新的家去了。这正是狐狸求之不得的,它轻而易举的占了獾的家。
还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植物,叫毛毡苔,它能用身上的粘糊糊的东西,把落在它身上的虫子粘住,然后毫不留情的吃掉。这对于昆虫来说真是可怕的花儿!
看了这本书里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明白了在森林里,动物们也和人类一样过着美满的生活。我也要更加热爱大自然,多多学习自然知识,去探索更多奇妙的大自然里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