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理想国》读书笔记700字《理想国》优秀读书笔记精选

2019-07-17 14:45:40
|小妹

  “《理想国》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它既不适合被归入任何现代社会研究的范畴,也不适合被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理想国》读书笔记700字,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国》读书笔记700字

  公元前5世纪,雅典哲人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以对话体的方式著述《理想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寻人类正义问题的著作。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究竟什么是正义

  柏拉图首先询问了他周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人说:正义就是欠债要还。还有的人说: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对正义的讨论,是从区分城邦正义、个人正义开始的。古希腊讨论正义,都是把它视为个人的德行,属当时普遍重视的四主德(正义、智慧、勇敢、节制)之一。柏拉图感到个人的德行属于微观世界,较为抽象,不易说明,需要借助于一种显明的、宏观的事物来说明。柏拉图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以城邦来比方个人,借助于阐明城邦正义来阐明个人正义。他认为真实的正义不是表现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在人的自身内部“各做各的事”。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不正义应该就是三种部分之间的争斗不和、相互间管闲事和相互干涉,灵魂的一个部分起而反对整个灵魂,企图在内部取得领导地位。

  《理想国》优秀读书笔记精选

  第一部分 《理想国》章节框架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许多篇目都涉及了政治哲学有关的问题,但其中有三篇的多数篇幅用来讨论政治哲学,分别是《理想国》、《政治家》与《法律篇》。《理想国》一书则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代表作。

  读完此书,我感觉到柏拉图在书中论述的宽泛,如乔治·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说到的“《理想国》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它既不适合被归入任何现代社会研究的范畴,也不适合被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畴。这部论著实际上论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包含了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等诸多门类。

  从书中我们可以一窥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以及书中柏拉图国家理论的线索。接下来按书中的章节进行梳理:

  第一卷:苏格拉底与众人就正义展开讨论(引入)

  苏氏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之父)谈论年龄与财富的话题,克法洛斯渐而提及了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应是讲真话与欠债还钱。苏格拉底又举例疯人朋友在反驳克法洛斯的观点。玻勒马霍斯也加入讨论,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在平时也有用处。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算是正义。

  色拉叙马霍斯插入对话,其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一种较为激进极端的正义观。接下来的格劳孔的正义观则较为普遍:“正义的人生活的比较有益”。与色氏谈论最后,苏格拉底则总结:“正义的人生活的好,不正义的人生活的坏”,但是关于正义的定义,苏格拉底还没有作出结论。

  第二卷:进一步讨论正义,并从“个人的正义”转到“城邦的正义”以及城邦所需要的人

  格劳孔接替色氏与苏格拉底讨论,格劳孔提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打这个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定法律立契约。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然后又希望苏格拉底回答正义与不正义的本质与其带来的真正利益。

  苏格拉底提出方法:观察小事物比较费劲,转而应该观察较大的事物。“有个人的正义,也有城邦的正义。”进而探讨城邦的正义,“人们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住在一起作为助手与伙伴,城邦由此起源。首先需要衣食住等条件,进而扩展出现市场商人艺术家及对外关系的发展。需求扩张,竞争出现,城邦需求催生军人(精心挑选,正直勇敢,接受训练)。对于军人的训练应注意音乐与体操两方面。同时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审查修改再创造。

  第三卷:讨论哪种人可以做城邦的统治者及人类等级与财产的话题

  苏氏说诗歌与故事有两种体裁,一种是完全的模仿,一种是纯粹的叙述,以及两者的混合。我们应尽量避免模仿。对于成为军人的儿童来说,音乐教育与体育训练要相配合。只有把音乐和体育配合恰当,把两者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心灵上的人,才是最完美和谐的。

  城邦的统治者应是那些年纪大一些有保卫国家的智慧与能力的人。他们受过正确的教育、在工作中不忘原则,苦筋骨劳心智见贤思齐,抵御住欺骗与诱惑。

  接下来则以金银铜铁的心智来对人进行划分,天赋中有金银的人应予以重视,他们可提升到护卫者与辅助者的地位。

  让军人成为好的护卫者还应让他们除绝对必需品外不保留私人财产以及与公民军人同吃同住而不拥有私人仓库。

  第四卷:论述何为正义的国家以及四美德三品质

  阿得曼托斯插入话题,就上述讨论开始质疑护卫者如此一来成为不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则认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面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的城邦邦里最有可能找到不正义。”“铸造一个整体幸福的国家”。当政者所做的大事只有一种—教育和培养。国家因教育而良性运转。真正的立法者不应当把力气花在制定法律和宪法方面。

  一个理想的城邦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四美德)

  智慧是治国的知识,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品质。假如他们有智慧,整个国家便会有智慧。其次是勇敢。这是军人所必备的品质,勇敢就是对危险的真实估计,在对他们的教育中,这种品质就已经灌输给他们了。第三是节制。节制制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实际上就是高尚的品质控制卑劣的品质,正如在理想国中少数优秀的人物控制着下层等级一样。节制与勇敢、智慧不同,后两者因体现在国家的不同阶层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则贯穿于所有公民之中,把三个等级和谐地联系起来。天性优良的统治国家,天性低劣的自觉接受统治。

  最后剩下的就是正义,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品质,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

  国家存在的东西在人的灵魂中亦存在,每个人灵魂中也有三种品质:理性、激情和欲望,激情和理性对应上述智慧和勇敢,节制则对应对欲望的控制和对理性的服从。

  此处正义则如上述,一个人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各自做分内的事。

  “有五种政体也有五种灵魂”,但只有一种是完美的:王族/贵族政治,邪恶的政体分为四种。

  第五卷:男女同工、妇女儿童公有问题以及提出哲学王的观点

  职业的确定应依据天赋,生理因素建构起来的男女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同样的禀赋应该给同样的职务”。

  护卫者妇女儿童公有以避免内部纠纷。

  格劳孔又提这样理想的国度能否实现?苏格拉底回答有一项变动可以引起所要求的改革,这个变动并非轻而易举,但确是可能实现的。“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灜,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而已。这就是我一再踌躇不肯说出来的缘故,因为我知道,一说出来人们就会说我是在发怪论。因为一般人不容易认识到: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其他的办法是不可能给个人给公众以幸福的。”

  最后又讨论了知识与意见的关系:能认识许多美和正义的东西,但不认识美和正义本身的人,并不是有知识,而只是有意见。有知识说的是“那些能看到每一事物本身,甚至永恒事物的人”。

  第六卷:强调真正的哲学家之稀少以及哲学家应掌握善的知识。

  成为哲学家与城邦统治者的条件:“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且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

  哲学家还要学习最大的只是问题—善的理念。善的理念类似太阳,真理起源于善。人的灵魂类似眼睛,借助阳光而获得知识。

  四种灵魂状态按照高低程度排列: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

  第七卷:洞穴之喻来解释哲学教育和缺乏教育对天性的影响以及何以产生好的哲学家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灵魂上升到可知的世界的过程与从洞穴走到外面光明世界的过程相似。而在可知世界中花很大努力并最后看见的应是善的理念。“作为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好的统治者/哲学家的条件:年轻时是战士;受过体操、音乐教育,算数与天文学等;最重要的是辩证法,“当一个人企图靠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

  第八卷:评述四种有问题的政体

  四种政体分别是: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受到广泛赞扬的。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对的。最后,第四种,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政治,是城邦的最后的祸害。

  有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不同的人类性格。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方向。

  贵族政制若是没有遵守生育的法则,致使劣质的后代混入统治集团,产生了不平衡,战争仇恨与冲突发生,由此贵族整体退化为斯巴达政体。在这类国家中,体育教育优于音乐教育发展,好战的军人统治国家,智者被剥夺统治权力。智者的后代们则野心名利心重,以图恢复原有社会地位。

  寡头政体是采取财产私有后的后果。私人财产与贪欲破坏斯巴达荣誉政体,富人掌权。城邦穷富分化。寡头政治人物往往失去好胜心与野心而贪于财富。

  寡头政体下穷富分化严重,无业贫民革命推翻富人,建立民主政体,给予每个公民同样的公民权与机会。此中允许广泛的宽容与自由。极端自由的结果就是使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

  当民主政体发展到无政府状态时,物极必反。自称穷人保护者的“人民领袖”脱颖而出,依靠民众之力量达到富人反对者,夺取国家权力,变成僭主独裁者。他招募军队一作为压制人民与政敌的工具。平民又受到剥削,落入“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

  第九卷:再次来论证正义者与不正义者谁最幸福

  开卷上来继续接上卷来论述僭主式个人如何从民主式任务重演变出来。僭主的天性永远无法体会到自由与真正友谊的滋味,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

  因此,可以断定,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他最有王者气质,最能自制。最恶者和最不正义者是最不幸的人,他最有暴君气质,贪婪无度。这是我们们对正义与不正义究竟谁最幸福的证明之一。

  第十卷:对待诗歌和悲喜剧的态度,最后以善恶报应的故事讨论了灵魂不朽与死后生活的一些问题

  神对于正义与不正义者有自己的认识并且给予人们相应奖惩。“一个正义的人无论陷入贫困、疾病,还是遭到别的什么不幸,最后都将证明,所有这些不幸对他(无论活着的时候还是死后)都是好事。因为一个愿意并且热切地追求正义的人,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实践神一般的美德,这样的人是神定永远不会忽视的。”灵魂不死善恶有报,厄洛斯的故事让我们相信“”。

  读《理想国》部分感受

  一、关于辩论

  初读这本书,感觉书中对话的形式总是在绕来绕去,不加以梳理难以理解。这种对话与辩论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庄子》中的庄子与惠施,蛤蟆与大鳖,河神与海若。私底下比较认可“辩无胜”这么个观点,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是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得出不同的印象,你看到1而没看到2,他看到2却没看到1,因此是非便起来了,“人总认为自己“是”而别人“非”,因此固执己见,争论不休。”这也给我一个提示,易地观之,即使无法完全把握全面也能了解个大概。

  书中苏格拉底的辩论与谈话也是讲究技巧与逻辑的。他对争论艺术予加以批评:“因为我看到许多人甚至不由自主地跌到这个陷阱中去,他们以为是在论实际上不过在吵架而已。因为他们不懂得在研究一句话的时候怎样去辨别其不同的含义,只知知道在字面上寻找矛盾之处。他们咬文嚼字,互相顶嘴,并不是在作辩证式的讨论。”

  二、关于版本

  本次阅读选的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系列的郭斌和与张竹明的合译本。阅读起来还是较为流畅,有部分地方可以看到作者个人的日常用语习惯“干上一仗”、“瞧你能的”。

  此外,还有几位书友推荐其他版本。在此备注一下,以便将来再次翻阅作参考。

  岳麓书社顾寿观译注、吴天岳校的版本(江绪林:此本朴实严准,颇佳,唯有时遣词造句则不乏生涩之处)

  华夏出版社王扬译本:按标准希腊语编辑本来翻译的全译本,有几个朋友推荐

  复旦大学丁耘老师的《理想国》导读公开课

  三、生物类比

  书中反复强调有个人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以及由大见小的方法。同时也有部分生物类比:

  “当一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比如像我们中间的某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作为一个人的有机体,在统一指挥下,对一部分所感受的痛苦,浑身都感觉到了,这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在手指部分有痛苦了。这个道理同样可应用到一个人的其他部分,说一个人感到痛苦或感到快乐”。

  这段论述让我想起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论,在柏拉图一书中我们已可以看到生物类比的例子,我觉得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与生物进化论的渊源离不开西方的经典学说以及当时兴起的生物学说。斯宾塞将社会类比为有机体,将社会发展类比成进化。它们有一定的相似性:

  1、都体现出聚集增长

  2、结构趋向复杂化

  3、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理想国中需求与社会分工的扩展)

  4、各部分间相互依赖

  5、这种类比可以颠倒

  6、灾难问题引起有机体部分的调整,但是总体仍是可发展的。

  四、几个比喻

  除上述洞穴之喻外,书中还有几处比喻。在此整理(摘录自豆瓣)。

  太阳比喻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本原,而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统摄所有的理念。于此相类比,在可感范围内,太阳是最高的,可以统摄所有的东西。于是他把善比喻成了太阳,善是相的相。在原文中,苏格拉底说:“眼睛所具有的能力作为一种射流,乃取自太阳所放出的射流”。正是因为太阳放出光线,人的眼睛才能看到物体。“正如我们前面的比喻可以把光和视觉看成好像太阳而不就是太阳一样,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真理和知识看成好像是善,但是不能把它们看成就是善”。文中苏格拉底的意思是,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而他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

  线段比喻

  首先明确,知识是关于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而无知却和不存在的东西相关。意见处于知识和无知之间。柏拉图为了区分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他在《理想国》的第六卷中描绘了一条不等分割的线段,而不等长的线段的每部分又不等长的被再次分割。第一次分割成的两个部分分别是知识与意见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又被划分成可见物体与他们的影子或映像;知识的对象被划分为相和数学对象。于是这样一条令人费解的线段就形成了。

  构建这样一条线段,柏拉图意图说明两点。首先,意见的对象与知识的对象是相关联的,可见的世界只是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地方的镜中映像。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为真实的性质(可见物体)以及较为不真实的性质(它们的影子和映像)。这可以类比到相和现实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更为真实的彼岸世界,在这个彼岸世界里,一切都是真实的实体,而我们身处的世界便是这个世界的影子,我们看到的所谓“真实”只是幻想。这个彼岸世界便是“相"。此外,柏拉图把数学被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数学对象被划分到了相的行列。笔者想到了一个例子:我们在计算一加一时会得到结果二,而我们在计算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时会得到结论,即两个苹果。不管相加的是苹果、香蕉,还是飞机、大炮,二作为结论永远不会变。数学对象作为相,其特征彰显无遗。那些苹果、香蕉,它们分有了相的某些部分,但它们却不是相。

  五、政体分类

  书中柏拉图提出五种政体,而且这五种政体有种周期循环的关系。这种更替的理论中已然包含了政体的分类问题,但这并不是柏拉图此书的侧重点。

  六、关于作者

  柏拉图所处的年代是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他出生在雅典名门世族,有亲戚参与过政变建立贵族政权。其成年时期,雅典的帝国之梦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而破灭,斯巴达的铁律留给雅典人深刻的印象。贵族政治,斯巴达文明的影子在书中都可找到体现的部分。不同时期的作品总能隐约体现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路变化历程。

   理想国1500字范文读书笔记

  一拿起《理想国》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但只要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个中的道理。

  《理想国》一书,讨论的热点是正义哲学的问题。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智者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他们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驳斥,并最终得出了正义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没有仅仅落在关于个人正义的讨论上,柏拉图其实着眼于城邦的正义。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并将这条正义原则归结为:“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或“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份内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然,柏拉图的城邦是不是所谓的众生平等,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的人人平等的国度。他所谓的城邦是分等级的,也就是城邦分为统治者、军人、劳动者。所谓“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乃是统治者、军人、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时,也有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城邦正义是柏拉图理想国的准则,城邦没有正义,理想国也就成为所谓的空中楼阁了。或许这种“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与现在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许还有种专制专职的色彩。但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所以只能对自己感兴趣的,重点研究的领域有所成就。比如让爱因斯坦去画油画,贝多芬去做发明,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柏拉图是如何确立“政治家应该为哲学王”的思想的呢?根据史料,柏拉图应该是经历恩师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才得以萌发政治家应该是“哲学王”想理。在他为实现理想政体而游历的12年中,游历塔仑它木时结识的当地民主政体的领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代表阿启泰,则为他的“哲学王”理想,提供了现实的雏形。阿启泰本人,既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又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是许多知识部门的先驱,特别在数学和力学方面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在阿启泰的领导下,塔仑它木推行着温和的民主政体,政治上比较稳定,经济上比较发达,文化上比较进步。塔仑它木的政体和阿启泰的为人、学识,都给柏拉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柏拉图与阿启泰的交往和友谊,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哲学王”的信念,坚定了柏拉图对理想政体执着追求的信心。政治家只有是哲学家,他才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如何让国家治理的更加协调有序,如何让人民更好的安居乐业。由哲学王统领的国家,是贤人治国,是德性治国,是知识专政。哲学王所肩负的责任也得到了初步确定,即建立城邦、制定法律和督导教育。一次辩论课上,杨士进谈到政治家为哲学王不可取,我认为是可取,但是在现实的实际上却根本上做不到。政治家为哲学家即“哲学王”,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只是一种唯美的理想。一个国度能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纯粹的哲学家,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那又有几个又有真正的政治才能足以匡世救国。话又说回来,哲学家又是比较心性高傲,不能容世之浊物的,在政治的环境中能不能先生存下来,然后再加以改造又是一个问题。再者,即使真的有这样的人存在,真的就可以选举产生得了吗?现在的民主状况尚且不能让我们满意,何况又是推举出一个哲学王出来,老百姓会买帐吗?他们可以接受吗?理想总是美妙的,但是一到实际上就有可能大打折扣。但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又不可能没有真正追求的理想,否则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会失去奋进的方向。因此,一个国家只有怀揣这种梦想上路,才有可能不停滞不前,失去奋斗的航向了!

  柏拉图的《理想国》问世虽已有千载,却仍然是人们讨论的焦点。真是一场思想的洗礼啊!

   理想国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个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理想国》是柏拉图一生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这是一部典型的大综合著作,其中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心理、社会、家庭、宗教、艺术等等诸多问题结合在一起,错综复杂。

  《理想国》通过苏格拉底与对手们的谈话,反复诘难来推理寻求正义的定义。在第一卷,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知识助产术的问答法推翻了几种关于正义的定义:1.正义就是有话实说有债照还;2.正义就是帮助朋友伤害敌人;3.正义是强者的利益;4.不正义比正义有利。这四种说法看似接近生活很合理,但是柏拉图一一剖析,找出了其中的缺陷,对于我们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深刻的启示。

  柏拉图《理想国》中提到很多教育问题,对后世教育也有深远的影响,卢梭曾称赞“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也有一些说法“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留存在世,纵令其它教育论著被毁,教育园地也是馥郁芬芳的。”书中的教育思想精辟深刻,让我受益颇多。

  《理想国》中强调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柏拉图认为,儿童阶段接受了音乐文艺的教育会变得温文有礼,对丑恶的东西反感,等到长大会受他所接受教养的影响,便会与理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实地见习战争,也从音乐中、游戏中养成遵守法律的精神。柏拉图也提出,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要用游戏的方法,这样我们可以在游戏中更好的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天性。

  《《理想国》中也注重了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学习音乐,艺术,文学等等,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从而使心灵更和善美好。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更利于人的发展,学生也应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艺术的陶冶从而使心灵更充实美好。

  《理想国》中提出女子也应该接受教育。柏拉图认为,一定要给女子和男子以同样的教育,女子也要学习音乐、体操和军事教育,因为“同样的禀赋应该给以同样职务”柏拉图的这种思想打破了古代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女平等,天赋和才能相当的人就接受相同的教育、训练,接受相同的职务,这就为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才能的机会,是很伟大的教育思想。

  当然《理想国》中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地方。柏拉图认为,为了使城邦一直强大,就要控制他们下一代的出生,他认为,最好的男人必须和最好的女人尽多结合在一起,最好结合者的下一代必须培养成长,而最坏者的下一代则不予养育。首先我对这种夫妻的结合方式不认同,这种结合方式对于人们并不公平,其次对于小孩的处理方式太过残忍,生命本就是可贵的,一生下来就要被处理掉,我们没有这样的权利,而且这样太过重视先天因素了,忽略了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作用。还有,不让亲生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都缺乏亲情和母爱,一个缺少爱的国家是很可怕的,而且这也违背了人的本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确实蕴藏了智慧和思想,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理想的国家中是存在很多理想的东西无法实现,但是柏拉图同样认为这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国家不能在现实中管理得像描述的那样好就否定这些理论。理想国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一个美好的目标。

  所以,正如永动机的失败,生物实验2号的放弃,玛雅帝国的灭亡,历史不断验证:理想国是不存在的。

   理想国读书笔记

  《理想国》是古希腊着名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着作之一。这是对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可以说这个城邦是历史上“乌托邦”的开山鼻祖。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在《理想国》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柏拉图是通过对正义的深入探讨。

  《理想国》在讨论到城邦的建设的时候,首先说的就是人的正义问题,在柏拉图的理解中,他认为我们如何去理解正义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一个城邦的正义,如果我们理解了城邦的正义那么也就理解了个人的正义,所以,理解就是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但是在我们的课堂的讨论中有的人的言论让我有这样的想法,在我们一个直白的理解中,我们认为一个人的正义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有个人才有国家的一切,在一个认同个人主义的时代中,在自由主义的思想的指导下,这样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我们要知道柏拉图写作的背景和写作的意图,所以从一个城邦的建设意图出发,城邦的正义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城邦的正义的,在城邦的需要的时候,个人正义往往应该让位给城邦的正义的,所以,我们在理解柏拉图所说的“先写大字,再写小字”的言论是从城邦的理念出发的,因为他认为城邦才是最重要的,那个时代也只有在城邦的完善的情况下,个人的一切才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要把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充分理解,如果我们仅仅是从个人正义的角度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的话,那样的话,我们的理解是偏激、狭窄的,那样的话就很容易误解柏拉图的意思,在当今社会,理解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是我们正确理解柏拉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理解两者正义之间的关系后,我们现在来理解柏拉图的正义观念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显的提出正义的概念是“个人做自己分内的事情”。或许是我们这样的理解,在柏拉图的意思中或许认为,人本来就是有区别的,等级的划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级别的划分,或许是秩序的要求,因此柏拉图要建立自己城邦的时候,他不能不考虑到一个城邦对于秩序的要求。此外柏拉图关于人应该各做各的事情是基于人本身的内在素质,或许换个说法是每个人在他生来就有自己属于自己的禀赋,而他的禀赋决定了他所应该从事的事业,那是正义的。

  这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正义,当然这些是柏拉图从他的城邦的正义推导出个人的正义,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或许适合于当时的城邦的正义,而对于如今,关于正义的描述是困难的事情。

  此外,柏拉图提出了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用三个着名的比喻解释了他的思想。他认为每一类事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如美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美”,红的事物的共同特性是“红”等。这些共同的特性是事物的“共相”或“理念”,理念是完美的,是感性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根据。

  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其有了美的理念,善的事物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其有了善的理念。理念是在感性世界之上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是分离的。柏拉图强调感觉和理性的区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感觉只能认识外部世界及其影子,只有靠理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理念。他对人类的认识作了如下区分:对外部事物的影子的认识是“猜测”;对外部事物的认识是“信仰”,在理智阶段,人们所认识的是较低的理念的认识,如对“圆”和“三角形”的理念等的认识。

  理性阶段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才能把握到最高的理念,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猜测和信仰不是知识,是意见。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知识。柏拉图在着名的“洞穴”比喻中讲了一个人如何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这个人获得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后,感到有责任教导那些还在洞穴中的人们。柏拉图由此指出,在一个正义的国家里,哲学家应该成为国王,凭借责任治理好国家。

  柏拉图认为品德来自于教育。教育是排除不理性干扰,将真理发掘。而柏拉图认为教育是一个回忆的进程。此外辩证法也是找回真理的主要手段,同时“让灵魂安适”的求善欲望又为求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然而这种教育往往会遭到他人的不理解。柏拉图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形象地比作了洞穴。因而那些缺乏哲学的人被视为关在洞穴里的囚犯,那些哲学家便是走出洞穴的人。

  哲学家用真理教育他们,说服他们出去,但由于突然离开了阳光,眼睛受到刺激,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因此唯有强制大家都认识到真理,走出洞穴,哲学家才能最终得到解放,这是上天赋予哲学家智慧的天然使命。因此作者认为唯有由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强制推行。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才智,利用社会资源,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国家才会最为强盛而和谐。柏拉图将这种哲学家为王的国家称之为“理想国”。

  与柏拉图的其它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因此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维的能力,深入钻研其中重要的哲学问题,同时也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作为苏格拉底最着名的学生,柏拉图继承并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学说,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真理,传播真理,也始终在与大众的偏执作斗争。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在我们从错误知识走向正确知识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处于无知的状态”。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122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