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暑假读物《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笔记800字
《穆斯林的葬礼》这也许是我读过的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本,里面的爱情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浪漫,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惨,又那么的不切实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笔记800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生暑假读物《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笔记800字
大学时就看过一遍《穆斯林的葬礼》,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
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拥有生命,便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翁相比,我们不都很幸福吗?最起码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苦恼吗?还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烦恼吗?珍爱我们的生命,树立我们的信心,相信没有过不了的砍,没有成材不了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悟笔记
拿到这本厚厚的书时手上沉甸甸的,合上这本书时淡淡悲伤和压抑久久荡在心头。霍达这位伟大的女作家用她淡淡的清新的笔触向人们讲述了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一家三代人的爱恨情仇、荣辱兴衰,玉与月向世人展现一幕幕哀伤的爱情悲剧。
质朴无华的葬礼让我认识了穆斯林,从未了解过的宗教与信仰也在这本书中缓缓展开在我的眼前,宗教的传统,政治的交锋,爱恨的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汇与分歧构成了这个宏大又哀伤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从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老人带着年幼的韩子奇引出,墓地里楚雁潮缓缓的琴声与天上的新月相交辉映着让这命运的舞台缓缓落幕,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在场终结了,而当我静静回首书中的一幕幕,‘玉王’韩子奇艰辛的创业,对玉的执着,对感情的无奈,直至死前含泪而终.
有着不同观念的姐妹,迂腐梁君璧为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带着新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的梁冰玉是新一代青年的象征,却漂泊他乡;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老姑妈终究守候着一家人直至病死;韩天星和陈淑彦这对被命运硬拼成的夫妻带着悲伤活着;而那个十九岁的花季聪颖美丽的少女韩新月却因先天性心脏病早早凋谢了生命之花,那一轮新月之下,楚雁潮缓缓的拉着提亲……
起初读完这本书,我心底对伊斯兰教升起一股难言的厌恶感,说到底那是对这场悲剧的主人公的怜惜与那个时代封建守旧思想的鄙夷和无奈,后来了解到伊斯兰教从未禁止过民族间的通婚,而造成一切悲剧,影响伊斯兰声誉的民族主义、神秘主义和宗派主义并非伊斯兰思想,也就对故事有了一种释然。穆斯林将伊斯兰教视为一种自豪,让读者对它肃然起敬。
在文章的最后:‘梁冰玉轻轻地走过去,心里只想着自己的女儿。和那个人一样。暮色悄悄的降临,婆娑树影渐渐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满目雄浑的黛色,满目温馨的清香。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淡淡的,朦胧的,若有如无。’留于我心底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憧憬,一个新的希望,期待着幸福与美好的明天,正如文中那个热爱生活的早逝少女。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距离第一次知道这本书已经四五年了,但时至近日,我才真正读完这部五十万字的作品。作为茅盾文学奖的常青树,厚实的书页以及简单封装,毫不张扬地告诉我,这是一部庄严、伟大的作品。
“穆斯林的葬礼”这五个字与“一九八七年”的成书年代,让90年代末出生的我总有一种隔阂、对翻开书页的抵触——我怕又碰到课文中的那种晦涩难懂的段落,脱离当今现实的陈旧的文学。并不是说古典文学不好,只是对我这名阅历尚浅的读者来说,还缺少把这类书读下来的沉稳的心智。
我把这本书搁置在阅读计划的后面,但它却总是在角落里轻轻勾动着我。尽管对“茅盾文学奖”的书籍所阅不多,但对《平凡的世界》的痴迷,让我在潜意识里把它们作等化了。在一阵书荒后,我翻开了它。
小说的剧情非常丰满,不会让人有拖沓的感觉。对于小说的畅销,霍达在小说开头的自序中写到:我并不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如此神奇的魅力,而更愿意相信,是因为读者在阅读中融入了自身的人生感悟,和作者共同创造了文学。
1.特殊的叙事
将故事分成两条线并列展开的叙事方式并不少见。像《1Q84》这一类典型的多线性小说,是描述同一时间的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事;两条故事同时进行,时而交汇、互相影响。
这种叙事方法配上高水平的写作,便很容易使读者了解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冰与火之歌》)。像《星际穿越》这种典型的时间穿越虽然是不同时间,但它的未来与过去是相互影响的,而非隔离开的。因为前与后都有交集,它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同时间”。
《穆斯林的葬礼》特别的是,它描写的是同一个家庭在(几乎)同一个地点的不同时间里的故事。第一次碰到这种叙事手法的我着实有些惊讶(虽有《蝴蝶效应》做先列,但还是有很大不同),在沉浸在剧情里的同时我也存着一些担忧:如果“过去”与“未来”的故事同时进行,难免会过早知道“过去”的剧情走向,“过去”就缺失了读下去的驱动力。
简单说,就是害怕“过去”这条线被“未来”剧透。特别是这个以“葬礼”为书名的小说,如果作者拿捏的稍微差一丝火候,使读者过早的推出了某位角色的死亡,这个角色便会在接下来的故事中失去颜色了。所幸,《穆斯林的葬礼》在这部分上是完美的。
2.关于穆斯林
读书的过程中,我曾多次质疑者将一家人设定为“穆斯林教徒”的意义:(除开玉儿被迫离家之外) 如果主人公并非穆斯林教徒,这本书的主线是否仍不受影响?
圆顶清真寺
尽管作者身为回民,她对穆斯林会有更深的感情。 但我经常觉得,这部三代人的故事是那么的引人共鸣,即便发生在毫无信仰的我们身上,也不会有丝毫的奇怪。直到故事一层层的展开,我又意识到:其实有没有信仰又有什么影响呢?穆斯林也好,平民也罢,生活中的坎坷都是真实的、相似的。或许我一开始就把穆斯林当做一个特殊团体对待,或许作者写这样的一部小说,也是希望告诉大家,他们和我们一样。
我忽然想起小说中,新月非常反感室友的一句话:“人家是少数民族,需要特殊对待。” 从一开始,我们就为少数民族贴上特殊标签,告诉自己,他们与我们不同。我们保护他们,为他们提供特权。但这种行动却反而将他们从我们的群体中孤立了出来。
《穆斯林的葬礼》不因为是穆斯林的故事而有所不同,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打个总结:
《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有太多的闪光处:它丰满的故事、悲怆的爱情、赤诚的匠人之心甚至隐约对某段动乱时期的讽刺,等等。如果把所有的闪光点都写在这里,怕也要一部中篇小说的字数。作为一篇读书笔记,我只筛选记下了合上书后的第一感受,并不是说这部伟大的作品仅如此尔。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000字
晚霞落幕,天边泛起一抹乳白色的光,一轮新月冲出地平线,缓缓升起......
初次与她见面,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无意间瞥见了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简短的六个字却透着一股凄凉。我将它拿下书架,不想,却进入了一个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世界。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故事的开端将我引入了一个玉的天堂,虔诚的穆斯林教徒带着年幼的韩子奇来到“博雅宅”,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故事的前几章,韩子奇做了梁亦清的徒弟,师徒二人共同在这玉的长河中穿梭行进,当滑腻的玉质摩挲着他们那粗糙的手指,清凉侵入手掌的感觉,让他们深深沉浸在了玉的世界里。玉器行业,靠了梁亦清师徒二人撑了起来......偶然的一天,奇珍斋开始夜以继日的制造那宝船,宝船描绘的是郑和下西洋的图景,用雪白晶莹的玉雕刻而成。出人意料地,《玉殇》一章居然让梁亦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仿佛看到了雪白的璧玉上那一层鲜红的血迹,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局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梁亦清之死,为玉器行业、为宝船,死的是那样悲壮,那样惨烈!我仿佛听到了韩子奇的呐喊,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梁亦清之死,这是大斧铿锵的雕塑,悲壮淋漓令人惊骇。而后韩子奇青云得意,斗角勾心,维持梁亦清创下的玉器世家。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更多的人物登上了穆斯林的舞台。在这庞大的人生之林中,响起了一支幽幽的乐曲,它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由弱而强。这是一个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这轻盈纯洁的灵魂就是新月。
新月是全书的一个核心人物,她是本书中最皎洁最美丽的一弯新月。她心存信念心存理想。当她漫步在北大燕园,结识了一帮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她的心是满足的。北大燕园那浓厚的文化气息,美丽的燕园之景,富有诗情画意的建筑名称,无一不深深感染着她。她忘记了家中与母亲的不快,全身心投入到了燕园的气氛之中。这个正值花季的窈窕淑女以为可以在校园里找到另一个自己,却不想噩耗横在了她的面前: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再与其他的同学一起相处在北大燕园。正在她绝望之时,楚雁潮似那黑暗中的一点繁星,悄然来到了她的身边。给了她希望,给了她前进的动力。她不再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悲伤,而是一边积极进取与病魔相抗争,一边又坚持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楚雁潮时刻陪伴在她的身边,渐渐地,两人之间的感情似乎比师生关系更近了一层。正当两人坠入爱河,新月也因此渐渐康复之时,新月的母亲却在两人之间插下一把刀,断绝了两人的关系。梁君璧是多么的迂腐!她为了信仰,毁掉了儿女的婚姻和爱情。她对新月的冷谈、无情在故事的开头给我们留下了问号,看到这意外的结局,作为读者的我,心蓦地冰冷下来......也正是因为她,成为新月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当新月含泪喃喃道:“她到底是不是我的亲妈......”我的心跟新月一样,碎了!上天对一个善良美丽有进取的少女是多么的不公,她没有了母爱的陪伴,又有身体上的缺陷。当那个十九岁的少女韩新月早早凋零,我的泪不禁再次夺眶而出......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孤冷寂静的夜空,冷艳刺眼的杂星,无力垂挂的残月,碧绿如水的玉片闪耀着攫人心魄的幽光,只是一块碎了的美玉。朴素神圣的葬礼,将那段缠绵凄婉的爱情永远地埋在了那片黄土之中。新月虽已逝去,却永远的活在了我的心中!
西南天际,一弯新月出现了,伴着那缠绵的琴音,虚虚的,淡淡的,朦朦胧胧,若有若无......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000字
这也许是我读过的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本,里面的爱情是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浪漫,那么的凄凉,那么的悲惨,又那么的不切实际。
玉,晶莹剔透,璀璨夺目。
月,皎洁明亮,明净高挂。
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命运的沉浮和感情的交错。回族作家霍达以玉和月作主线,用巧妙朴实的语言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淋漓尽致。我不禁为他优美的文笔和对伊斯兰教真诚的感情所折服。
通读全篇,首先被穆斯林至高无上的信仰和血统的力量所感召。每日5次雷打不动的礼拜;不可亵渎的清真教规;《古兰》真经崇高的真理;安拉虔诚的信徒。让我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无限感慨其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号召力。
19岁,花样的年华,19岁,舞动的青春。而纯朴善良、才华横溢的韩新月却时刻忍受着病魔的吞噬和家庭的纠纷,直至香消玉殒。而她与楚雁潮间跨越民族、信仰、地位的荡气回肠的感情却感人至深。没有花前月下,缠绵悱恻;没有山盟海誓,热烈相拥。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内心深处最深情的爱。”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人鬼相隔,也无法泯灭他们之间伟大而又甜蜜的爱情。
“老师,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告诉你,新月!几乎可以这样说,自从见你的那一天,我就在悄悄爱着你!”
“啊,那是命运,让你等着我,让我遇见你!”
“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深沉,爱得强烈,爱得长久......”
看到这一段,我泪如雨下,如此真爱,夫复何求?
梁君壁和梁冰玉,一个优雅传统,聪明能干,善于心计;一个饱读诗书,大胆勇敢,追求个性。却因一世的孽缘姐妹反目。姐姐处心积虑毁掉两代人的幸福来弥补自己的伤害;妹妹漂泊他乡,孤独流浪。她们都深深地伤害着别人,同时又倍受命运的折磨。而两代人心酸和纠葛都重重压在了这个博学多才辉煌一时的玉王——韩子奇身上,令风烛残年的他忍辱负重,忏悔一生......
综观全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刻的内涵描写了一个家族三代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纠结。含蓄蕴藉,如泣如诉,触动读者的心弦,回味无穷。
毋庸置疑,人的一生漫长而艰辛,而其中的几步却决定着一生的命运。若非韩子奇为玉着迷,不慎摔坏宝玉,他如今可能还是一位流浪的乞丐,而非赫赫有名的玉王;若非他弃家出国,也许不会发生后来两代人伦乱的感情问题;若非梁君壁愚昧的机关算尽,也许儿子天星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女儿新月不会为家庭的不幸郁郁而终......
《穆斯林的葬礼》—— 一部曲折的生活悲剧,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理,让读者学会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
耳边飘起新月那稚嫩而又略带忧郁的声音:
“楚老师,鲁迅为什么要写《起死》?”
“也许,他要唤醒沉睡的人生......”
“庄子为什么要给五百年前的骷髅起死?”
“也许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虽艰难,生命毕竟可贵。庄子认为人生应该像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