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心理学经典《乌合之众》优秀读书笔记

2020-05-27 18:48:57
|小妹2

  《乌合之众》是一本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心理学经典《乌合之众》优秀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学经典《乌合之众》优秀读书笔记

  Espapa

  这本书写于一百多年前,说明作为人,不论任何时期,都具有相似的本性。其写作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之后,虽然有许多他本人的偏见,但仍旧可称为著作。

  群体,在既定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这一群体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的自觉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

  读到以上一段时,不禁联想到,现在的社交媒体,包括社群的组建。为什么有不同的社群有着不同的特点,并且体现出群体不同的素养,处人以群分之外,是群本身的定位,于附加给它的所谓的意义和内容,可以吸引来有着相同价值观,认可度的人,这叫做同质群体,当群体的集体心理达到某种高度的统一性目标之后,足以影响到任何一个不同观念参与进来的人。

  群体心理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1、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

  种族、构成方式、支配群体的刺激因素的性质、强度不同、环境、都会影响到群体心理不同。比如说,作为个体心理,平时可能是遵纪守法、最为恭顺的 良民,在某个特定的环境刺激下,很可能丧失原有的特性,而被群体心理所影响,参与其中,尤其是群体暴力事件,往往是最典型的案例。

  群体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要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一、达到完全发达组织化的阶段的群体,二、种族不变的主要特征。以上两点才可能将集体的全部感情和思想显示出来,表现出一个明确的方向。

  2、一个心理群体的特点

  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是否相同,如果变成群体,便使他获得一种集体心理,区别于他们单独一个人时的感情、思想。群体中的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孤立的他可能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即看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动物,他表现的身不由己,残暴而狂热。

  长期处于集体中的个体,像是被催眠一样,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自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的无踪迹,意志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一切的感情和思想都受着催眠师的左右。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1、群体的冲动、多变和急躁。

  所有的刺激因素都对群体有着支配作用,并且它的反应会不停的发生变化。群体不会深思熟虑,推理思考对于他们完全不起作用。

  2、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它把头脑中产生的幻觉当作现实,在群体中,有教养的人和无知的人没有区别。

  对于有些方面,本书中所阐述的看法,我是持保留意见的。比如说,历史都是群体遗留下来的虚化的现实故事。怎么理解呢?作者是说群体性的证词不可信。然后引用的是圣经或者宗教来作为证明论据,这一点极为不可靠,这个证据太片面,且本身宗教就是非现实,群众的集体臆想。用它来说明,现实历史的故事的虚假,似乎差强人意。就像说,你爸爸一定比你大一样的事实性废话。

  3、群体的情绪夸张与单纯。

  群体情感的狂暴,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众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个体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所以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

  就如同本书中多次提到对于女性的偏见,在当时历史特定的环境中,有可能她说的是事实,但多次用到带有诋毁女性的言辞来证明作者想表述的论点,是片面和偏激的,就是值得反思和质疑的。

  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的真理或绝对的谬论。

  专横和偏执是群体有着明确认识的感情,他们很容易产生这种感情,而且只要有人在他们中间煽动这种感情,他们随时都会将其付诸实践。

  5、群体的道德

  由于群体太好冲动、太多变。因此它不可能是道德的。甚至是及其低劣的。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理性和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

  一类是来去匆匆的受环境一时影响的观念,二是,有着极大稳定性的基本观念,因环境、遗传和公众意见形成的观念。如宗教、社会形态

  2、群体的理性

  一般可以说群体没有理性的推理或不受理性的影响。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事物普遍化。也就是说,群体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

  3、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强大而活跃,并且非常敏感。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也只能被形象所打动。

  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群体并不进行推理,它对观念是全盘接受或是完全拒绝,对它产生影响的暗示,会彻底征服它的理解。

  偏执与妄想是宗教感情的必然伴侣。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立住脚,皆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任何宗教之外的群体信仰都有着类似宗教的行为特点。

  某些大事件,只有在群众的灵魂想让它们发生时,它们才有可能发生。即使是最绝对的专制者也无法造成这种事件。总可以找到的绝不是统治者的权力,而是群体灵魂的运作。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的间接因素

  影响到群体意见的因素有两种:间接因素,直接因素。

  间接因素具有普遍性,可以看出,它们是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这些因素就是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

  1、种族

  种族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禀性,作为遗传规律的结果,它具有其本身的信仰、制度和艺术,它文明中的一切成分,仅仅是它气质的外在表现。不同的国家群体表现出相当不同的信念和行为,受到影响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2、传统

  传统代表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并对我们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便有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二是,当它有益的成果已变得破败不堪时,努力摧毁这种传统。没有传统,文明是不可能的,没有摧毁,进步是不可能的。

  3、时间

  它引起一切信仰的诞生、成长和死亡。它们获得的力量靠的是时间,失去力量也是因为时间。

  4、社会制度和政治

  各种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各种制度并没有固有的优点,就他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极为有害。决定各民族命运的是他们的性格,而不是他们的政府。必要性和时间承担着完善宪政的责任。

  5、教育

  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教育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了解到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改善或恶化群众头脑方面,教育至少能发挥一部分作用。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1、形象、词语和套话

  群体特别易于被形象产生的印象所左右。语言的威力与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独立于它们的真实含义。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最大。

  说理与论证战胜不了一些词语和套话。许多人把它们当作自然力量,甚至超自然力量。但并非所有的词语和套话都有唤起形象的力量,有些词语在一段时间里有这种力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失去它,不会再让头脑产生任何反应。人们赋予它的含义,不停的发生变化。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深刻变化的词语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词语只有变动不定的暂时含义,它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当群体因为政治或心愿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厌恶时,假如事物因为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无法改变,那么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的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的同时赶紧变换事物的说法。

  2、幻觉

  自从出现文明以来,群体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下。不管是过去的宗教还是现在的哲学和社会的幻觉,这些牢不可破至高无上的力量,可以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断发展的任何文明的灵魂中找到。

  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凡是能像他们供应幻觉的,也可以很容易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3、经验

  经验几乎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中牢固生根、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的有效手段。

  4、理性

  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他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观念。因此,那些知道如何影响他们的演说家,总是诉诸他们的感情而不是他们的理性。逻辑定律对群体不起作用。

  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倒不如说,尽管存在着理性,文明的动力仍然是各种感情,譬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第三章 群体领袖机器说服的手法

  1、群体的领袖

  只要有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动物还是人,都会本能的让自己处在一个头领的统治之下。

  领袖最初往往不过是被领导中的一员,他本人也是被一些观念所迷惑,然后才变成了它的使徒。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于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

  首领和煽动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那些充满活力、只一时拥有坚强意志的人。另一类是具有持续坚强意志力的人。芸芸众生总是愿意听从意志坚强的人,而他也知道如何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看法,聚集成群的人会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本能的转向一个具备他们所没有的品质的人。

  在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

  2、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当领袖打算用观念和信念影响群体的头脑时,他们所借助的手段各不相同。断言法、重复法和传染法最为重要。

  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方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单明了,证据和证明看上去越贫乏,它就越有威力。

  重复,不断的重复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到了一定时候,我们会忘记是谁不断的重复主张,而最终能够对主张深信不疑。

  传染,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众中都具有强大的传染力。有些事件能够让所有的头脑产生一种独特的倾向以及一种群体所特有的性格,在这种事件的影响下,相距遥远的人也能感受到传染的力量。

  由此解释了一个事实:得到民众接受的每一种观念,最终总是会以强大的力量在社会的最上层扎根,不管获胜意见的荒谬性多么的显而易见。

  3、名望

  世界上不管什么样的统治力量,不论是观念还是人,其权力得到加强,主要都是利用了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它的名称是“名望”。

  现实生活中,名望是某个人、某本著作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这种支配会完全麻痹我们的批判能力,让我们心中充满惊奇和敬畏。

  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一个人占据某种位置、拥有一定的财富或头衔,仅仅这些事实,就能使他享有名望,不管他本人多么没有价值。(欧洲世袭爵位)

  文明中的各种不同因素科学、艺术、文学等,所导致的一切不同形式的名望,都有一席之地,并且可以看到,名望是说服群众的一个基本因素。享有名望的人、观念和物品,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使整整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

  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相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成功是通向名望的主要台阶,其证据是成功一旦消失,名望几乎也总是随之消失。缺少成功的名望,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

  1、牢固的信念

  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我们有重要而持久的信仰,它们可以数百年保持不变,整个文明也许就是以它们为基石。

  用一时的意见影响群众头脑不难,想让一种信仰在其中扎根却极为不易,不过,一旦这种信念得到确立,要想根除它也同样困难。

  普遍的信念从哲学上说往往十分荒谬,但着从来不会成为它们获胜的障碍。

  2、群众意见的多变

  不是来自普遍信念的意见极为易变。

  近百年来观念和信仰的多样化。

  受到多样化影响的事物。

  混乱的报业造成了意见的多变。

  不存在任何引导意见的力量,再加上普遍信仰的毁灭,其最终结果就是对一切秩序都存在着极端歧异的信念,并且使群众对一切不明确触及他们直接利益的事情,越来越不关心。当一种文明让群众占了上风时,它便没有多少机会在延续下去了。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推迟自身毁灭的话,那就是极不稳定的群众意见,以及他们对一切普遍信仰的麻木不仁。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1、异质性群体

  a、无名称的群体(如街头群体)

  b、有名称的群体(如陪审团、议会)

  民族因素,使不同的异质性群体几乎完全不同。种族的气质对群体的性格有着重大的影响,它是一种决定性力量,限制着群体性格的变化。

  2、同质性群体

  a、派别(政治派别、宗教派别)

  b、身份团体(军人、僧侣、劳工)

  c、阶级(中产阶级、农民阶级等)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犯罪群体的一般特征与某些群体中看到的特征并无不同:一手怂恿、轻信、把善良或恶劣的感情加以夸大、表现出某种道德等等。有些事从法律上可以视为犯罪,从群体心理上却不是犯罪。

  他们深信自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着手搭起一座审判台,与这种行动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立刻表现出群体的直率和幼稚的正义感。他们的善心常常和他们的残忍一样极端。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它们表现出易受暗示和缺乏推理能力的特点。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在作出判决时,其智力水平无关紧要。其深受名望的影响。

  第四章 选民集体

  异质性群体,但它的行为限于一件规定十分明确的事情的影响,所以,依然表现出极少的推理能力,他们缺少批判精神、轻信、易怒并且头脑简单。此外,从他们的决定中也可以找到群众领袖的影响,和我们列举的哪些因素——断言、重复和传染——的作用。

  一切集体,不管其成员如何,全都患有智力低下症。

  第五章 议会

  议会中也可以看到群体的一般特征:头脑简单、多变、易受暗示、感情夸大和极少数领袖人物的主导作用。

  幸运的是,议会只在某些时刻才会成为一个群体,大多数情况下,组成议会的个人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这解释了议会为何能够制定处十分出色的法律。表决通过的法律,其实是个人的产物而不是集体的。

    乌合之众的阅读笔记

  中华民族一直是个强调集体的民族。无论在文学表达还是日常表达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复数的“我们”和“咱们”而非单数的“我”。这种表达习惯的形成远可追溯到先秦的“保甲”制度,近到抗战乃至今时今日的反日潮流,即使置于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对于个体间紧密联系的强调也是相当不可思议的。“团结力量大”,作为动乱期间极为流行的一句口号,与同时期的很多其他口号一样,试图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极端粗暴的口吻做出某种笼统的、形而上的价值判断。在战争时期,这样的口号和标语显然是很有感召力的(或者说是很有蛊惑性的)。集体价值判断几乎全面抹杀了个人存在的价值,要质疑这样的一句话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显然也是不明智的。而随着改革开放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逐步的深入,一方面由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冲击,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对十年浩劫的深入反思逐渐结成了丰富的果实,“团结的力量一定比个人大吗?”,“为了追求这种力量我们放弃什么?”“以及“这样大的力量究竟是不是好事?”等等问题逐渐清晰的浮出了水面。旧价值判断已经明显过时,而新时代的普世价值却迟迟没能成形。在这样的背景下,勒庞的《乌合之众》为我们提供了一面关照自身的镜子。一方面,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他以科学家客观的目光对大众心理做出极为简洁、直白甚至到有些残忍的解剖,将大众心理这股混沌的洪流分解为清澈见底到令人触目惊心的细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一个热情的法国人,其作品不时流露出对法兰西民族真切的人文关怀。试图以此对法国做出一个整体的判断是极为片面而幼稚的;尽管如此,管中窥豹亦可见一斑,这并不妨碍我们借着一个法国人的目光去审视法国的历史,并借此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做出更理性客观的判断。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完成于1895年,作为一本心理学专业著作,其中的概念及其表达都相当通俗易懂,不难看出它最初就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大众心理研究”。这种方法既是残忍的,同时也是极为有效的。勒庞在书中提出的许多理论,就其用词的犀利而言,绝不亚于鲁迅的讽刺小说。勒庞说:“所谓的英雄或暴君,从未真实的存在过,他们只是人们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杜撰出来的人物”,“候选人必须用最离谱的哄骗手段,才能征服选民,同时还要毫不犹豫的做出最令人异想天开的承诺”,这些话语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在他的叙述中,集体的力量之粗蛮,方向转变之迅速,思维方式之简单,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勒庞的研究是否足够客观和全面,作为非专业人士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要将其生搬硬套于此时此刻的中国也绝对是不可行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对于“群体心理”,“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叙述,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语境中是有一定价值的,是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的。

  “团结力量大”在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长期被扭曲理解为“团结则战无不胜”和“团结则无所不能”,这是群体不承认障碍的一个表现。当全社会充斥着一种“只承认前进不承认停滞和后退”的氛围时,个人很容易被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裹挟,进而半信半疑的成为群体中推波助澜的“帮凶”。也正如勒庞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必然会被这种气氛感染,但如果他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话,那么他就会沦为群体情感的敌对方。”在特殊时期,这种“站在人民的敌对面”的行为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恶果,甚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而在当今社会,这种自我意识的消融和群体情感的同化似乎不那么容易发生了,但在“天涯”和“猫扑”等网络论坛上,这种群体表达简单、夸张、粗暴、直白的倾向仍然随处可见。“暴民政治”是否随着技术的进步转入了更为隐蔽的表达空间?而在情感的表达上,“网友”们往往极其统容易受到暗示,逻辑往往也是极为简单的。由于基数的庞大(或者由于网络本身匿名的性质导致了这样的幻觉),网民往往包办了“执法者”和“审判者”的角色,“人肉搜索”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非道德行为确实值得谴责,但是在少数人的煽动之下,在融入集体时(虚幻的)强大力量面前,网民们往往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并选择用极端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用恶毒的语言攻击那些“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的较为客观的言论,更有甚者会将这种语言暴力转化为身体上的暴力。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网络暴民”中也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甚至大学教授,在群体中,他们部分或完全失去了对自我语言和行为的自制,以一种近似于原始人的状态做出判断和行动。

  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这本书中的叙述不免有过分之处,对于群体的分析也仅仅止步于一种极端的绝对的情况。这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介时法国大革命的余波尚未散去,勒庞不仅作为一个心理学家,更是作为一个法国人,对于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层出不穷的革命依然心有余悸。这种激进的表达虽有失偏颇,但也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的形象。因此在内容上,我们也不需要全盘接受书中的观点,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要“批判的”接受书中的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当然要对人性的进步、法律的逐步健全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勒庞也我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面对“团结”、“爱国”、“群众”、“人民”等“大而空”的表达时,如何保持独立的判断,如何提防“群体心理”的侵蚀,也是对我们素质的一次真正的考验。

    乌合之众的读书笔记

  前几日,有人推荐我读本书,叫做《乌合之众》,进来细读之,发现其极伤脑细胞,便有了一种写一篇比它更伤脑细胞的读后感的愿望,以此作为对逝去的脑细胞的祭奠。

  ——序

  写读后感这样一种严谨的文字,对我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已经习惯了在不经意的想象中写那些天花乱坠般的文字,也就是这个特点,我的文字从来不能用作文章来称呼。过去也写过一些读后感,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有想法的,一种是照本宣科的:有想法的大多数以寥寥数笔掠过于各种各样的文字形式,一张碎纸片、一个专门抄笔记的笔记本或者直接写在书里,只不过随着读书量得递增,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并不时髦,也根本不是什么新大陆;照本宣科的就是从各种文献上copy一些段落,基本上就是把作品陈述了一遍,附带上一个别人的评论而已。而我自己,由于文字功底不好,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别人能用精辟的语言表达的时候,我却很啰嗦。而且,文字表达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首先是对于事物的思考,其次是语言表达方式的思考,这样,我过去的写的那些字,可以归结我的肤浅思考和没有艺术含量的文字组织,类似于流水账吧。所以,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即便如此,我还是在不断地书写,一方面是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的记录和保留,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消遣。即便即将落笔的读后感读起来差强人意,各种文字写作的结构、逻辑、特点等方面不达标,我还是试图将自己的一些想法,用自己的文字,试图将其系统的组织起来,成为一体。我不追求一次性就得出什么美妙的东西,我还在路上,我还只是乌合之众的一员

  (一)

  如果说这本书对于可能的一些读者存在什么难度的话,那么就是作者文字中透露出十分浓厚的19世纪所特有的科学研究风格。最显著的一点,毫无疑问,就是民族的概念。与默顿的说法相似,尽管勒庞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研究作品中的核心无疑是民族,但是这些论述,搁在今天的科学事业之下,总是显得不伦不类,以至于我们甚至得出的结论是,勒庞关于民族的论述并不见得比起他同时代甚至较前时代的学者们要有意义的多。由于我自身的知识量有限,不能追溯启蒙运动之前的民族概念,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民族,就其在近代启蒙时代以来的各种著述中所触及的一个核心概念。或许这个的民族国家理论并不时髦,但却构成了现代国家起源过程中的唯一合法基础。关于这些,无论是孟德斯鸠的表述还是黑格尔的逻辑推论,都成为世界近代国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直到现在,面对多民族国家以及国际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过程中,有关于社会与国家的界限,仍是一个不得不在意的话题。而勒庞所生活的时代,所接触的不仅仅是一些西方传统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方面的进步,尤其是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提出,使得包括大量学者在内的人们更加确信民族的重要性。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省去了一大堆麻烦,当然,民族学说并不是没有一点效应的,也就是说,抛却民族这一部分读完《乌合之众》后,再来将民族这个概念介入进来思考问题,不能确切地说我们可以获得具有权威性的结论,但是至少提供和指明了目前这个方向的理论发展的张弛度和可能性。

  (二)

  由于我除了这本书以外,关于其他勒庞的作品了解的不多,但是通过勒庞个人的著作简介似乎可以认为,尽管勒庞在本书里面主要强调了“群体时代“的来临,但是勒庞本人似乎更加看重民族群体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角这样一个前提来讨论的。当然,联想到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到民族群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使得我们对勒庞其他著作的一些兴趣。但是,毕竟站在今天的视野下,虽然我们并不比的前人聪明多少,但至少可以在关于变量之间的论述中,寻求更加确切的文字表述。

  我从图书馆借到的版本是由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译者是我很喜欢的冯克利先生。全书除了勒庞的两卷文字外,还有由美国社会学大佬默顿关于这本书的一个书评,和冯克利先生自己所写的一篇代译序《民主通向独裁的途径》。在我看来,勒庞这本书的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其对于群体特征的一个剖面性的总结,也就是对群体行为的一个很客观的归纳。也因此,不管是我,还是默顿先生或是冯克利先生亦或者其他读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本书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勒庞本人是很直接的站在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科学标准以及民族等相关因素讨论问题的,而冯克利先生的代译序主要是集中在发掘群体行为过程中,由于群体决策以及领袖的作用等社会行为,有可能引致民主的浪费。当然,勒庞本人也是由于发现群体行为的狂热性、非理性和盲目性,本着对于世俗大众主义的鄙弃,对“群体时代”的来临报以否定的态度对和民主机制的担忧。冯克利先生也便是紧紧围绕民主与独裁两者在社会进程中正式运行时所产生某种亲和性和相关性来论述的。

  而默顿,不仅仅借着弗洛伊德的评论给予了勒庞这部作品一个较为客观的社会性意义,并且对关于勒庞总结出的群体特征予以肯定,但最后也指出《乌合之众》这部书缺乏着严谨实证的科学态度。默顿对勒庞的评价是中肯的:勒庞有社会学家的目标,但他并没有学会苦行僧一样的工作方式,而这是使他的研究在方法与推理上都具有说服力所必需的。他有社会学家的意图,却只有政论家的成果。但是,由于他对社会学家有着先天的本能,因此如我们所知,他说了许多值得一说的话。

  大多数读者在读书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预言,甚至不得不对这样的预言报以惊讶的态度,但无疑,默顿的洞察是对的,虽然我们不能得到一个纯粹科学的社会研究模型,但是我们试图和希望并且不断努力在这方面做出尝试。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07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