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中考重要知识点
要想取得好的语文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三语文中考重要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三语文中考重要知识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知识点
知识点归类。
给加点的字注音。
嘶哑(sī)绽出(zhàn)锦幛(zhànɡ)
径自(jìnɡ)佝偻(ɡōulóu)泄漏(xiè)
禀告(bǐnɡ)斟酒(zhēn)呓语(yì)
阴霾(mái)汹涌(xiōnɡyǒnɡ)憔悴(qiáocuì)
舀出(yǎo)哄笑(hōnɡ)蒲包(pú)
羞怯(qiè)芳馨(xīn)贪婪(lán)
祈祷(qídǎo)回溯(sù)惺忪(xīnɡsōnɡ)
愧疚(kuì)灰烬(jìn)大抵(dǐ)
侍候(shì)笔墨纸砚(yàn)朔风(shuò)
休憩(qì)心魂惊骇(hài)踝骨(huái)
紊乱(wěn)袒露(tǎn)黯然(àn)
打鼾(hān)阔绰(chuò)羼水(chàn)
颓唐(tánɡ)门槛(kǎn)骄奢(shē)
枭鸟(xiāo)旋涡(xuánwō)虬须(qiú)
怜悯(mǐn)凛然(lǐn)荫庇(yìn)
给多音字注音。
夹袄(jiá)嚼碎(jiáo)打折了腿(shé)
行情(hánɡ)涨到十文(zhǎnɡ)血淋淋(xiě)
涨红了脸(zhànɡ)调解(tiáo)模样(mú)
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峥蝾(嵘)挖崛(掘)槐梧(魁)
洋隘(溢)店记(惦)陷井(阱)
侧隐(恻)篾视(蔑)才狼(豺)
宽怒(恕)溃赠(馈)轶丽(昳)
改正短语中的错别字。
如坐针毯(毡)提心掉胆(吊)不屑置辨(辩)
吹毛求刺(疵)望眼欲串(穿)变化莫侧(测)
淹淹一息(奄奄)出人投地(头)顶礼莫拜(膜)
万恶不郝(赦)忍峻不禁(俊)一气呼成(呵)
初三语文中考知识点
第1课诗两首
一、生字清单。
嘶哑(sīyǎ)喉咙(hóu、lóng)汹涌(xiōng、yóng)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中心思想
《我爱这土地》全诗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的切齿痛恨。
《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了,实物化了,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生字清单
锦幛(zhàng)荇(xìng)藻(zǎo)蘸(zhàn)憔悴(qiáo、cuì)蝼蚁(lóu、y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三、中心思想
这首抒情诗,用虚拟和想像的手法设想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以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四、段背记知识清单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生字清单
干瘪(biě)纤(qiàn)绳簇新(cù)笑涡(wō)绯红(fēi)淤滩(y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四、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诗中将个体的自我放在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使祖国繁荣富强的重任,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五、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的女诗人。
第4课外国诗两首
一、生字清单
虔信(qián)镶嵌(xiāng、qiàn)深邃(suì)晨曦(xī)瞰望(kàn)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我了解河流: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三、中心思想
《祖国》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
《黑人谈河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达了黑人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同时,在当时种族歧视的恶习尚未根除的美国,这首诗还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即鼓励黑人同胞不要放弃希望,要对自己的种族充满信心。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祖国》作者莱蒙托夫,是十九世纪_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是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第5课孔乙己
一、生字清单
羼水(chàn)阔绰(chuò)绽出(zhàn)拭(shì)模样(mú)
二、中心思想
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从民众这一面看,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写出我们学过的他的任意两篇课文的篇名《雪》、《故乡》。
第6课蒲柳人家(节选)
一、生字词清单
1.生字
痱子(fèi)擀面杖(gǎn)梆(bāng)腌臜(āzā)捯气(dáo)咯吧(kā)
隐匿(nì)名讳(huì)戏谑(xuè)荣膺(yīng)跳跶(da)檎(qín)
嘬(zuō)捎马子(shào)断壁残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1)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2)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3)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4)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5)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二、中心思想
小说以讲究压韵对偶的说唱语言和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具有侠肝义胆.仗义疏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的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在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时,热情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蒲柳人家》选自《十月》,作者刘绍棠是当代作家(称谓)。
初三语文中考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被后人称为“亚圣”,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
二、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三、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四、一词多义
(1)之代词“他”如:呼尔而与之助词“的”如为宫室之美
(2)而表顺接“不译”如: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却”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表比较“比”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对”如:万钟于我何加焉
五、重点词语解释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
2、鱼我所欲也。所欲——所字词组(所+动词)是名词性词组,译“……的东西”。
3、如使:假如,假使。
4、贤者能勿丧耳贤者:有道德的人。勿丧:不丢掉。丧:丢掉。
5、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6、呼尔而与之呼尔:没礼貌的吆喝。与:给
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8、何加:有什么益处。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形容位高禄厚。辩通“辨”,辨别。
10、妻妾之奉。奉:侍奉。
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13、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4、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天性,天良。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想要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假使,人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避免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
2、判断句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可以同时拥有,(我要)舍去生命而选取正义。
七、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八、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
1.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重点字词:①欲:想要,喜爱。②得兼:同时得到。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重点字词:①义:指人们追求的理想道德、行为规范。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重点字词:①故:所以②苟得:苟且获得(生存)
③恶(wù):讨厌,不喜欢④患:祸患、灾难⑤辟:通“避”,躲避。
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重点字词:①如使:假如,假使②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心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可以不干呢?
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文:采用某种手段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重点字词:①是故:由此,因此。
译文: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重点字词:①非独:不仅②丧:丧失、失掉。
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重点字词: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②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皿。
③羹:蒸成或煮成的汁状、糊状食品。
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重点字词:①呼尔:轻蔑或者粗暴的吆喝。尔:语气词。②蹴(cù):用脚践踏。
③不屑(xiè):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译文: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蹋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重点字词:①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一种量器。②辩:通“辨”,辨别
③何加:有什么好处。
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重点字词:①为(wèi):介词,为了。②奉:侍奉。
③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
④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⑤与(yú):通“欤”,语气词。
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重点字词:①乡(xiàng):通“向”,从前。②已:停止,放弃。
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
14.此之谓失其本心。
重点字词:①本心:天性、天良。
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所固有的羞耻廉耻之心。
初三语文中考知识点总结
家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石缝间的生命
潸(shān):流泪的样子。如:潸潸。
撷(xié):摘下,取下。如:采撷。
吮(shǔn):吮吸,嘬。如:吮乳。
扼(è):1.用力掐住。如:扼杀。2.把守,控制。如:扼守。本文取此义。
瘠(jí):1.瘦。如:枯瘠。2.不肥沃。如:瘠田。本文取此义。
蔓:1.(m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2.(wàn)细长不能直立的茎。如:豆蔓儿。本文取此义。义同“蔓”(màn),用于口语。
废墟的召唤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尽每一个“我”的责任。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逐渐明朗的。
更浩瀚的海洋
卡里•纪伯伦(KahlilGibran)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931年逝世。纪伯伦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