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赣州市中考提前批录取分数线
中考志愿决不能允许个别考生在得知学校报考人数、考试成绩等招生考试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否则将破坏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赣州市中考提前批录取分数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赣州市中考提前批录取分数线
赣江院分校面向全市提前批统招100人,录取分数线806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41.5分且物理历史不低于153分。
赣州中学面向县(市、区)提前批统招135人,分数线790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30.0分。
赣州一中阳光班面向全市提前批统招20人,分数线797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32.5分。
赣州三中面向县(市、区)提前批统招120人,分数线780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29.0分。
赣南师大附中面向县(市、区)提前批统招20人,分数线755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13.5分。
赣州六中面向县(市、区)提前批统招20人,分数线746分。最后一名的语数英不低于311.5分。
2023中考分数线怎么划定的
中考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确定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中考分数线肯定是在填报志愿以后,电脑根据填报情况,再结合招生计划反复多次运行,刚刚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确定最终的分数线。
中考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中考网上报名前请按照报名点的要求,出示相关材料进行报名资格认定。
2、牢记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可泄露给他人,以免对自己的报名信息造成影响。
3、请认真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所有报名信息均关系到考生是否能正常参加考试、录取等工作,请务必高度重视。
4、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必须与本人身份证上的信息保持一致。若需对身份证号进行核实,请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联系。
5、中考网上报名中联系电话是为了在必要时,确保招办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你,同时,采集手机信息是为了及时向你提供招生考试服务信息,请你准确、完整填写电话号码。
6、中考网上报名时,考生若发现姓名、班级信息有误,请向报名点提出修改申请。
7、对中考网上报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报名点联系。
中考志愿应该怎样填报
第一步:了解孩子的成绩,预估中考成绩
因为中考志愿在中考前就要填报,所以为了更好的填报志愿,家长和孩子们需要在填报志愿前进行预估中考分。这一环节相当重要,但是也比较困难。虽然预估分不可能十分正确,但大家还是能够预估出一个大概范围,为填报志愿做参考。
第二步:选择学校
在择校时,建议大家采用三步定位法:首先自身水平定位,综合分析初中阶段成绩及自己所获得相关奖项做自身定位排名;其次合理预测初三一年的成长空间,中考时可以提升到什么档次。最后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及规则,结合自身目前综合实力确定几所目标院校。
如果定位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即使中考成绩很好,但是因为考生填报的志愿不合理,最终还是不能被目标院校录取。
第三步:中考志愿填报
1、各批次的填报顺序没有规定,考生可根据招生学校所在的批次自行填报。
2、中考志愿填报同批次内须遵循从第一志愿到后续志愿的填报顺序,要注意各区对志愿个数的限制。
3、提前批的指标计划志愿只能填报分配到考生毕业学校的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计划。
4、中职学校(即第四批)每个学校设6个专业志愿,须从第一专业志愿依次填报,可以不报满。
5、考生填报中考志愿时要认真阅读志愿拟稿表上的填表须知,熟知填报要求,可先在拟稿表上填写,再在网上录入志愿。考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情况、家庭条件、往年学校录取分数等因素综合考虑志愿填报顺序,合理、自主填报志愿。
中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有哪些
1.如果不把本校或某校填在第一志愿,是否影响录取?
不影响。中招录取的原则是:德、智、体全面衡量,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误导或强迫考生必须把本校或某校填报在第一志愿的做法是没有政策依据的,也是侵害考生权益的。(必须填报为第一志愿的学校和专业除外。)
2.考生志愿信息上交后能否再更改?
不能更改。这是因为考生填报志愿是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在不知道所报学校的报考人数、不知道自己考试分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每个考生都希望争取到更多的录取机会,实现被最理想的学校录取的愿望。如果允许个别考生在得知学校报考人数、考试成绩等招生考试信息后更改志愿信息,则将破坏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原则。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招生部门规定,考生志愿信息一旦经确认被采集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3.中考志愿填报建议不要与他人攀比
别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作为家长的面子,更不能看(听)到其他(尤其是熟人)的孩子报了某个志愿,自己也要报这个志愿,否则说不出口,这样会将毁了孩子的前程。不要贪高贪名校
4.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一味地听信专家
即使专家提供的意见也只能是参考意见,最后的主意还是你和孩子自己拿,别人不能替代你作为家长的职责。将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学校的排名相对应起来,填报一个志愿,与专家探讨商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