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李金0分享

通过历年的每一道中考真题,这都是经过命题老师的千锤百炼,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研究意义。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鲜出炉,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甘肃兰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运用(24分)

学校拟开展“讲好黄河故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下面是小明同学为活动准备的开场白。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还是世界众多民族孕育生长、融合发展的象征。从黄河出发,她书写的不仅是一部中华史,更是一部世界史【甲】

世界上没有第二条河流,能够如黄河一样,将梯次分明形态众多的高原、草原、平原连接起来;将异彩纷(chéng)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沟通起来【乙】将上百万年至今的人类活动历史完整地、不间断地贯通起来……她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证明,人类终将(shū)途同归,百虑一致;她的奔流更是一种宣告,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就是人类走向共生的实践。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异彩纷(chéng)______ (shū)______途同归

(2)参考方框内句子中“虑”的含义,解释“百虑一致”在文段中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三章》)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百虑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答案】(1) ①. 呈 ②. 殊

(2)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异彩纷呈: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呈:呈现。

殊途同归:指的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殊:不同。

【小问2详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在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虑:思虑;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虑:思虑;

百虑一致:百虑,各种思虑。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

【小问3详解】

甲处为抒情句,抒发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故其后可用感叹号;乙处是排比句的一个分句,这是由三个“将……”句式构成的排比句,故其后用分号。

故选B。

2. 下面是同学们为专题发言准备的素材。请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文学】

黄河是中原大地上最为雄浑壮美的奇观。虽然早在《诗经》中就有对黄河的描写,但只有到了李白的笔下,才真正写出了黄河的气魄,写出了黄河的灵魂。在这里,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著名的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子千百年来,传诵不衰。难怪林庚先生要击节赞叹:“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染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

【黄河·音乐】

①《黄河大合唱》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巨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精神的诠释。它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从而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它是时代的最强音,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②它自面世以来,一直以其深远的内涵、独特的音乐魅力被世人所称颂,③它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泻千里 ②势不可挡 ③气势恢宏 ④奔腾咆哮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加点的词“象征”“描述”词性相同。

B. 文中画横线三个短语结构不同。

C. 文中画线句①的主干是“《黄河大合唱》是巨作”。

D. 文中画线句③是一个递进复句。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答案】(1)A (2)C

(3)将“深远的内涵、独特的音乐魅力”改为“独特的音乐魅力、深远的内涵”。

【解析】

【小问1详解】

“一泻千里”指的是江河奔流直下,强调其挡不住的气势。故①②相连组合恰当;

“奔腾咆哮”形容水流汹涌,奔腾轰鸣 ,强调的是气势磅礴,场面大气。故③④相连组合恰当;

而②①描述的“线”,④③描写的则是“面”,故②①④③由线到面,符合认知特点。

故选A。

【小问2详解】

A.“象征”句中人为名词,“描述”是动词。两者词性不一致。

B.深重灾难、壮丽图景、英雄形象,三个词都是偏正短语,结构相同。

D.从“是……也是……”知,画线句③是一个并列复句。

故选C。

【小问3详解】

语序不当。将将“深远的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魅力”顺序对调一下。

3. 下面是同学们为宣传报道准备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0月30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发布会在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举行,母亲河黄河有了自己的品牌标志和文化IP。

黄河标志(见下图)总体颜色是黄色,代表黄河、黄土、黄种人。九层涡形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据悉,作品灵感来自指纹和仰韶文化,寓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二:

(1)请将介绍黄河标志的图形及寓意的内容,补充完整。

现在,我介绍一下黄河标志的创意。黄河标志整体图形具天圆地方之势,稳健有力。上方________________;下方的“黄河”两字取九鼎纹样,设计将其变形,具有印章的效果,彰显了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精神。

(2)班里可以开展哪些宜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两项。

示例:举行黄河文化知识竞赛

①______ ②______

【答案】(1)上方的九条曲线取自仰韶文化陶鑵纹样,设计成九曲黄河指纹图样,体现黄河历史悠久的特点。

(2) ①. 举行黄河文化手抄报比赛

②. 举行黄河文化征文比赛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观察材料二中的“黄河标志”和“文化元素”可知,“黄河标志”上方的图形取自“文化元素”中的仰韶文化陶纹饰,九条曲线组合成九曲黄河,形成指纹图样,象征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据此回答。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活动建议。

班级开展宣传活动,要明确活动目的,围绕活动目的展开活动即可。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宣传黄河文化,可以围绕黄河文化,举行绘黄河展示活动;举行赞颂黄河文化的主题演讲比赛等。

4. 默写。

青少年应当善养“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承担起建设者、接班人的使命。

何为“志气”?是曹操的“老骥伏枥,①______”(《龟虽寿》);是苏轼的“②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何为“骨气”?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③____ ”(《<孟子>三章》):是刘桢的“岂不罹凝寒?④_____”(《赠从弟(其二)》):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⑤______”(《过零丁洋》)。

何为“底气”?是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⑥______”(《登飞来峰》);是李白的“⑦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答案】 ①. 志在千里 ②. 会挽雕弓如满月 ③. 威武不能屈 ④. 松柏有本性 ⑤.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⑦. 长风破浪会有时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雕弓、威武、屈、丹心、汗青、自缘、长风”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4分)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睛。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①响到明。

【注】①连枷: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戏木条构成。使用时,操作者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拍旋转,来拍打敲击晒场上的作物穗头,使之脱粒。

诗中农人秋季收获打稻的场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场面平坦、霜后天晴、欢声雷动、昼夜不停的特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新筑场泥镜面平”意思是“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的像镜子一样”,据此概括出:场面平坦;

“家家打稻趁霜睛”意思是“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据此概括出:霜后天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意思是“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据此概括出:欢声雷动;

“一夜连枷响到明”意思是“农民整夜挥舞连枷打稻子,响声一直到天亮”据此概括出:昼夜不停。

(二)(12分)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提平,丝管夹岸。跌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④茗(níng)饮:饮茶。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⑦诟(gòu):骂。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6.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拥:______

(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 谓:______

7. 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8. 【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

9. 【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6. ①. 穿着,带着 ②. 认为

7. (1)示例:这个批注是合适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2)示例:这个批注是合适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悠远脱俗的艺术画面。

8. 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语气。因为舟子对于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环境下独去看雪、痴迷于山水的行为是不理解的。

9. (1)痴迷山水,表达对山水美景的喜爱;(2)表达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义。

(1)句意为: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拥:穿着,带着。

(2)句意为:而我们私下认为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谓:认为。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批注的评析,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封湖之状,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故“景象寒气逼人”的批注是合适。

(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以空灵之笔来写描绘湖中雪景,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构成一幅悠远脱俗的艺术画面。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故“文中有画”的批注是合适。

【8题详解】

本文考查文意理解。“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故此处的语调是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舟子无法理解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主旨的理解。

甲文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痴迷山水的美丽。“痴”字(以渔者的身份)表达出作者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闲情雅致。

乙文“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提平,丝管夹岸。跌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描写了作者与友人春日出游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痴迷。“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意思是“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写出了作者和俗人对待美景的不同方式,认为摆宴设席与美景丝毫无关,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怀。

【点睛】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王生章甫、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中有薄薄的雾气,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排箫

李伶伶

①吴战在病房守了三天,父亲终于醒了。吴战的心并没有放松下来。八十八岁的父亲身体一向很好,这次回老家给祖父母扫墓,不小心摔了一跌,一下子把自己掉到了生命垂危的状态。

②父亲睁开眼睛,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掠过,然后喻喻地说,这是父母留我,我就不走了,箫……箫……话没说完,又晕了过去。

③排箫是父亲的宝贝,他不可能随时带在身上。吴战想了想说,要不我回去取一趟吧,咱爸的情况可能回不了山东了。大哥罗援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④吴战立即动身,乘汽车,转高铁,回到山东枣庄家里。吴战在父亲卧室的柜子里,找到父亲的排箫。这个排箫原来虽不是父亲的,却改变了父亲的人生轨迹。

⑤排箫是用废旧的子弹壳做的,它真正的主人是父亲的战友罗耀祖。父亲曾给吴战讲过那段经历。那次要攻克一个高地,上级下达命令,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那个高地,可敌人的火力很猛,战斗持续了六个多小时,仍然没有任何进展,眼看天就亮了,连长急得眼睛都红了。连长说,都背上炸药包,一个一个上,直到把对方的地堡炸毁为止。我先来!大家还想说什么,连长已经背着炸药包拿着手榴弹冲出了战壕。在我方火力的掩护下,连长匍匐前进,爬向对方的地堡。眼看着连长就要爬到目的地时,被对方发现,乱弹打死。

⑥连长的牺牲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副连长丝毫没有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前面。吴炳坤入伍不到一年,排在中间。为了炸掉敌方的地堡,我方已经牺牲了三十八个人,再下一个就是吴炳坤。每个将要跳出战壕的战友都会留下几句遗言,让下一个战友将来回国时转告他的父母家人,吴炳坤前面那个战友胆子小,连老鼠都害怕,大家都叫他胆小鬼。胆小鬼在他前面的战友刚跳出战壕,就跟吴炳坤交代了遗言。他说,如果我回不来,别告诉我父母,他们会受不了的。说完哭了。过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下来又觉得这话不妥,他要是牺牲了,这个秘密肯定守不住,于是又改口说,如果我回不来,跟我父母说,让他们别难过,我是为保卫国家牺牲的,这是我的荣耀。这次说完,他没有哭。

⑦胆小鬼刚改好遗言,就传来前一个战友牺牲的消息。胆小鬼没有迟疑退缩,勇敢地冲了出去。吴炳坤的大脑瞬问一片空白。那一刻,说不紧张不害怕是撒谎,吴炳坤整个人都变得僵硬起来,说不出一句话。后面的战友见他站在那儿发愣,拍了他一下,问他要跟父母说什么。吴炳坤被拍醒了似的,回过神来说,告诉我父母,别想我,我来生再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思。吴炳坤说完背好炸药包,拿好手榴弹,准备冲出战壕。就在这时,敌方阵营一阵巨响,胆小鬼竟成功炸毁敌方地堡,我方乘胜而上,一举拿下了那个高地。吴炳坤觉得自己是死里逃生。

⑧胆小鬼大名叫罗耀祖,山东枣庄人。吴炳坤回国后辗转找到罗耀祖的父母。罗耀祖五个姐姐,家里就他一个男孩,他没能回来,父母都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罗父罗母失去独子的那种悲恸,吴炳坤永远都忘不了。

⑨吴炳坤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罗耀祖家的,到火车站买票时才发现,排箫还没还给罗耀祖的父母。这个排箫是罗耀祖生前最喜欢的乐器,没事的时候他经常用它吹老家的曲子。吴炳坤不想把排箫据为己有,于是返回罗家,发现一家人正抱在一起失声痛哭,罗母一边哭一边自责,因为自己再生不出儿子,罗家到地这里断了香火,她对不起丈夫,对不起列祖列宗,最后竟哭得晕厥过去。吴炳坤以前听罗耀祖说过,他们老家特别重男轻女,谁家若没个男丁,在整个村子都抬不起头来。看到罗母哭晕后,吴炳坤做了个决定,留在罗家,给罗耀祖的父母当儿子,给他们养老送终。罗炳坤成家生子后,让大儿子姓了罗家的姓,二儿子才姓自己的姓。

⑩吴战找到排箫后,马不停蹄地往辽宁老家赶,生怕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当吴战拿着排箫奔回父亲的病房,轻声唤他时,父亲竟又睁开了眼睛。看到排萧,父亲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他把排箫握在手里放在胸口上,说,传,传下去……当大家还在猜测父亲的意思时,吴战已经明白了,他说,您是不是想说,让我们把排箫传下去,把罗耀祖叔叔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传下去?父亲点点头,放心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一定是听到了罗耀祖的箫声,不然他的嘴角不会微微地翘起来。

(选自《2021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别改)

10. 本文叙写了父亲与排箫的几件事情,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在①②处补全相关事情。

☆弥留之际,父亲念叨战友留下的遗物——排箫。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终前,父亲将排箫交给儿子吴战,并叮嘱他把排箫传下去。

11.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副连长丝毫没有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前面。

12. 小说中“胆小鬼”罗耀祖最终成了英雄,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结合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的阅读发现。

【答案】10. ①. 介绍排箫的来历,追忆战友罗耀祖; ②. 回国后来到罗家归还排箫,替战友尽孝;

11. 从“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牺牲人数多,同时突出了战士们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下文写罗耀祖牺牲,吴炳坤回国后去罗家归还排箫,替战友尽孝做铺垫。

12. 罗耀祖并不胆小鬼,而是真英雄,为了战争胜利,为了国家的安全,他毅然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保卫国家,是他的荣耀。胸怀祖国自有一股英雄气,他是坚强的、是勇敢的战士。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感恩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学习先烈们勇敢无畏的精神。作为中国人,作为学生,我们要永葆一颗爱国之心,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努力去战胜,勇攀高峰。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情节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根据两个情节之间的段落概括出剩余的情节。结合第②段内容,“父亲睁开眼睛,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掠过,然后喻喻地说,这是父母留我,我就不走了,箫……箫……话没说完,又晕了过去”可概括为:弥留之际,父亲念叨战友留下的遗物——排箫;

结合第⑤段内容“排箫是用废旧的子弹壳做的,它真正的主人是父亲的战友罗耀祖。而罗耀祖则永远地留在了那里”可以概括为:介绍排箫的来历,追忆战友罗耀祖;

结合第⑧段内容“吴炳坤回国后辗转找到罗耀祖的父母”以及第⑨段内容“看到罗母哭晕后,吴炳坤做了个决定,留在罗家,给罗耀祖的父母当儿子,给他们养老送终”可概括为:回国后来到罗家归还排箫,替战友尽孝;

结合结尾段内容“他把排箫握在手里放在胸口上,说,传,传下去……当大家还在猜测父亲的意思时,吴战已经明白了,他说,您是不是想说,让我们把排箫传下去,把罗耀祖叔叔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传下去?父亲点点头,放心地闭上了眼睛”概括为:临终前,父亲将排箫交给儿子吴战,并叮嘱他把排箫传下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第⑥段内容“连长的牺牲激发了大家的斗志”,“副连长丝毫没有犹豫地接着冲出战壕,随后是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按入伍时间排序,入伍时间最长的排到最前面”,“丝毫没有犹豫”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从“排长、副排长、班长、副班长,再后是士兵”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牺牲人数多,同时突出了战士们不怕牺牲,为了赢得战争胜利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的品质。结合第⑥段内容“吴炳坤入伍不到一年,排在中间”“每个将要跳出战壕的战友都会留下几句遗言,让下一个战友将来回国时转告他的父母家人,吴炳坤前面那个战友胆子小,连老鼠都害怕,大家都叫他胆小鬼”可知,交代了吴炳坤与战友罗耀祖的渊源,为下文写回国后吴炳坤去罗家归还排箫,替战友尽孝做铺垫。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理解与感悟。

结合题干内容,“‘胆小鬼’罗耀祖最终成了英雄,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结合文章第⑥段内容“胆小鬼在他前面的战友刚跳出战壕,就跟吴炳坤交代了遗言”可知,罗耀祖已做好心理准备英勇赴死。他之所以会如此急迫的交代遗言,可以看出作为战士的他,为了祖国而战,为了胜利而战,并不在意自身的安危。结合文章第⑥段内容“于是又改口说,如果我回不来,跟我父母说,让他们别难过,我是为保卫国家牺牲的,这是我的荣耀。这次说完,他没有哭”,可知,罗耀祖能成功炸毁敌方地堡,源于他的一颗爱国心。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胸怀祖国自有一股英雄气,更加突出了罗耀祖作为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对于现代社会的我们而言,要怀一颗感恩之心,如果没有像罗耀祖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就没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热爱我们的国家,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事实上,绝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没有致病性,相反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所知的是,噬菌体,或者说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都是极其重要的。噬菌体是海洋中细菌种群的主要调节者,在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中可能也扮演同样的角色。如果病毒突然消失,一些细菌种群数量可能会激增;而其他一些细菌种群则可能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完全停止生长。

这个问题在海洋世界中尤其棘手,因为按照重量计算的话,海洋中90%以上的生物都是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生产的氧气占地球总氧气量的一半——而这一过程是由病毒促成的。

这些病毒每天要杀死大约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细菌。通过选择性淘汰微生物,病毒确保产氧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最终将氧气供给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

【材料二】

通常认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它的存在和繁衍都要依赖于宿主,如果没有宿主,病毒也就没了,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存在。病毒想繁殖下一代,途径只有一个:靠细胞。具体手段就是想办法把自身物质植入细胞,让细胞执行自己的指令,指挥各种蛋白质机器,利用细胞里的资源来复制自己,最后造成细胞凋亡,病毒复制品冲出细胞,播向世界。换句话说,就像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所有病毒都是靠入侵细胞、复制和传播自己而存在的。

【材料三】

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海洋聚球藻是一种在海洋中含量非常丰富的细菌,它们包揽了全球约1/4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吸收光能。海洋聚球藻里能吸收光能的就是一种能捕捉光子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这些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将携带光合作用的基因“送”给了海洋聚球藻。据此,后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粗略估算,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病毒基因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口氧气是海洋病毒惠予的。

病毒为什么会带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因呢?这是因为它们的宿主——蓝藻。化石证据表明,蓝藻曾生活在28亿年前——它们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地球原始大气的成分,增加了大气中的氧,为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专门攻击蓝藻的这种病毒,在与蓝藻一起演化的漫长历程中,获得了蓝藻光合作用的基因,并利用这个基因更好地存活下来。

【材料四】

一些科学家推测,病毒有朝一日可用于调整碳循环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帮助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升温。但自海洋病毒首次被发现以来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仍然对其知之甚少。

近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直接将此前科学界发现的海洋病毒种类扩展了超过12倍。多样性病毒的大量发现,也许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

13.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噬菌体为例,说明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B. 噬菌体病毒如果突然消失,将会使海洋中所有细菌种群失去平衡,停止生长。

C. 能够感染细菌的病毒,每天要杀死约20%的海洋微生物和50%的海洋细菌。

D. 噬菌体能够确保海洋中的产氧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

14. 请你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对话。

15. 小明读了以上四则材料,很有感触,想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做一个主题演讲。请你帮他提炼一个演讲主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13. B 14. (1)病毒是帮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助手。

(2)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将携带光合作用的基因“送”给了海洋聚球藻,从而帮助海洋聚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成为帮助藻类完成光合作用的助手。

15. 示例:我的演讲主题是:绝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没有致病性,相反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结合材料一可知,噬菌体是海洋中细菌种群的主要调节者,在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中可能也扮演同样的角色;病毒确保产氧浮游生物有足够的营养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最终将氧气供给地球上的大部分生命;结合材料三可知,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结合材料四可知,多样性病毒的大量发现,也许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总之,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与看待病毒。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材料内容。

B. 理解不正确。结合材料一“如果病毒突然消失,一些细菌种群数量可能会激增;而其他一些细菌种群则可能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完全停止生长”可知,噬菌体病毒如果突然消失,将会使海洋中一些细菌种群失去平衡,停止生长,而并不是“所有细菌种群”。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与词语含义。

结合“帮手”是“帮助工作的人”可知,“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的意思是病毒是帮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助手;

结合材料三“海洋聚球藻里能吸收光能的就是一种能捕捉光子的蛋白质,而这种蛋白基因正来自病毒。这些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将携带光合作用的基因‘送’给了海洋聚球藻。据此,后者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知,携带光合作用基因的自由漂浮病毒,将携带光合作用的基因“送”给了海洋聚球藻,从而帮助海洋聚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说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知识综合运用。回答本题,应结合材料内容来提炼主题,并做出合理的分析。

结合材料一“事实上,绝大多数病毒对人类没有致病性,相反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提炼出一些病毒在支撑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即病毒的有益性的主题;

结合材料二“通常认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它的存在和繁衍都要依赖于宿主,如果没有宿主,病毒也就没了,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存在。病毒想繁殖下一代,途径只有一个:靠细胞”可提炼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方式,即病毒的存在方式的主题;

结合材料三“病毒是藻类光合作用的帮手”可提炼出病毒的作用的主题;

结合材料四“一些科学家推测,病毒有朝一日可用于调整碳循环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帮助遏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升温”“多样性病毒的大量发现,也许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可提炼出病毒也许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全球变暖引起的生态问题,即病毒的有益作用;综上,演讲主题可从关注病毒的发现,病毒的存在,病毒的作用等来确定。

四、名著阅读(6分)

16. 《水浒传》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这些“造反者”的反抗行动,既有个人的反抗,也有集体反抗。请各举一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内容。

【答案】示例:

个人:武松大闹飞云浦,杀死四个杀手和两个官差,奇迹生还。

集体:智取生生辰纲,在吴用的策划之下,众人于黄泥冈用计劫走杨志奉命押运的生辰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针对 “造反者”的反抗行动,各举一个个人反抗和集体反抗的事例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个人:鲁达大闹野猪林的故事。林冲被高俅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衙役正欲谋害林冲时被鲁智深所救。

集体:时迁投奔梁山,祝家店偷鸡被捉,引发梁山与祝家庄的矛盾,祝家庄又有心与梁山为敌,挂出一副对联: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于是梁山兵马集体去讨伐。三打祝家庄。

17. 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10篇文章,相邻篇目的内容首尾间大多有呼应。请仿照示例,参考右图中的目录,另选篇目进行分析,来印证这一说法。

示例:第一篇《狗·猫·鼠》的后半部分提到隐鼠被长妈妈踩死的事,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开篇便写长妈妈在我家做女工的事,正好与前一篇的后半部分形成呼应。

目录

小引/01

狗·猫·鼠/03

阿长与《山海经》/11

《二十四孝图》/17

五猫会/26

无常/3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9

父亲的病/48

项记/53

藤野先生/59

范爱农/65

后记/72

【答案】示例: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的后半部分提到《山海经》,作者表达了对绘本的渴慕,第三篇《二十四孝图》前半部分就对比国外儿童与国内儿童在绘本阅读方面待遇的差别,引出腐朽的“孝”,正好与前一篇后半部分形成呼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把握。根据自己积累的内容,找出几篇文章中情节相关联的地方即可。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表达了对绘本的渴慕,《二十四孝图》前半部分就对比国外儿童与国内儿童在绘本阅读方面待遇的差别,引出腐朽的“孝”。《五猖会》结尾终于背完《鉴略》,能去看迎神赛会了,《无常》则由迎神赛会引出神的权力,进而引出无常。《藤野先生》写了在日本的读书生活,《范爱农》中则提到在日本接待范爱农所引起的误会。

示例:第九篇《藤野先生》写了作者在日本的读书生活,第十篇《范爱农》中则提到在日本接待范爱农所引起的误会,正好与前一篇的形成呼应。

五、写作(50分)

18.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个任务,按要求写作。

要知道,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沉闷中解脱出来。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请以“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为开头,写一篇记叙文。

【任务二】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由这句话引起的思考与认识。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按文体要求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1:

运动让我的生活更精彩

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

我,从小就酷爱体育,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回顾自己几年来走过的路,洒下了无数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串串坚实的脚印。是运动,把我单调沉闷的生活慢慢变得精彩和生动起来……

小时候,我从电视上看到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情景,特别是在会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国国歌,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从那时起,一个梦想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萌生了。不多久,我便自告奋勇地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兴趣小组,那时的我整日蹦蹦跳跳,好似一只快乐的小鸟。

可没过多久,我尝到了苦的滋味。每天要绕250米的操场跑十几圈。开始由于我的体力差,常常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跑不动。体育老师看见了,让我休息一下。我是一个要强的人,看着其他同学都在跑,我也不甘落后,“还有几圈了,就是走也要下来。”我默默地鼓励着自己,又跟了上去……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次训练完以后,一回到家,我便栽到了床上,呼呼大睡起来,直到九点多钟才醒过来,由于我的肚子在向我抗议,我才记起还没有吃晚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努力,永远是我生命里永唱不息的歌;热爱生活永远是我成功的不竭源泉,它使生活变成了跳动的喜悦和轻松的诗 升入五年级之后,严格辛苦的训练开始了,夏天,烈日当空,跳高场地上,我忍着日晒的煎熬,一次次地练习。横杆被撞下了,放好,横杆又被撞下了,再放好……这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循环,汗水湿透了我的运动衫,双腿又麻又酸,两臂也是如此。每当看到旁边三五成群的同学们在树下悠闲地散步,我真想放弃,真想休息一会儿,真想和他们一起享受那一片绿荫,可看到站在身旁的池老师那充满鼓励和期待的目光,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又一次站在了起跳点上。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辛勤的汗水浇灌了成功的花朵,孕育了丰硕的果实。我得到了校春运会200米和400米的冠军,并与同学们一起夺的了4__100米女子接力赛的第一名。我所付出的泪水与汗水,艰辛与努力只有我自己才体会的到。没有付出怎能有收获?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

从每次夺得冠军的成绩里,我看到了自己在成长路上跋涉的足迹。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昨天的荣耀已成为过去,今后的道路还很长很长,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努力,向更高峰探索,我不会被困难绊倒,也不会在艰辛面前退缩,因为,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参考例文2:

让高雅兴趣,助你成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固然是好,可是兴趣优高雅低俗之分,有深远浅近之别。而高雅的兴趣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基石,低俗的兴趣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选择好的兴趣,让他成为你通往成功的基石。

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邹涛奋小的时候,呀的父亲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工程师,于是就送他去学习物理数学,可是他对物理数学没有兴趣,钟爱温室,他初中毕业以后,该学文史,后来果然学有所成。如果他没有学习文史,而是成为一名工程师,或许他会很出色,但绝对不会像文史那样的热爱自己的职业。

高雅的兴趣会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即使在冬天也能问道玫瑰的清香,兴趣会产生动力,会然我们去执着的追逐梦想,直至成功。所以高雅的兴趣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基石。

法国著名的剧作家莫里哀,他的父亲是一名室内陈设商,他的父亲希望子承父业,但是莫里哀热于歌剧他的父亲曾经严厉的批评他,有事老泪纵横的求着他,并由老师出面劝他改正,他诚恳的告诉父亲,他对经商毫无兴趣,喜欢喜剧。他排除了种种困难,终于成为了人民爱戴的喜剧家,倘若当初莫里哀没有选择戏剧,而是经商,或许他会成功,但是不会像成为一个戏剧家那样著名,倘若莫里哀当初没有选择戏剧,我们就不会看到那样多,那样好的戏剧。

英国化学家戴维年轻是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于是他勤奋钻研,百折不挠,相继发现了钾钠钙等新元素,一句成名后,他开始对一些与科学无关的事产生兴趣,他放弃了研究,最后误入歧途。从戴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兴趣并不全都是好的,那些低俗的兴趣会是你误入歧途,离成功之路越来越远,成为你的一块绊脚石,我们在选择兴趣时,应该选择那些号的,对身心有益的,试想一下,如果戴维没有对科学无关的事产生兴趣,是不是发现物质守恒定律就是他呢?

因为有兴趣,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的人会一生卓有成就,也因为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高雅的兴趣,让我们神鬼更加多彩,让我们离成功的终点越来越近。

【解析】

【详解】任务一:

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一、审题。从题干要求,以“单调、沉闷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改变……”为开头,可知,这是一篇情境作文写作,出题者设置了情境,这也是故事的结果:改变单调、沉闷的生活。再从提示语“要知道,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沉闷中解脱出来”可知,这又在告诉我们,要写作的是自己的某一兴趣,然后表现这一兴趣产生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按要求,本文要写成记叙文。

二、选材立意。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项课外运动,主题上再表现它给你生活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改变即可。如,课外阅读,让你气质变得华美、口才流畅,变得通古博今,也变得更有深度。它让你的课外生活丰富起来,更精彩;再如,体育锻炼,让你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让你更加能吃苦耐劳。它让你结识更多的朋友,生活精彩而多姿;再如爱唱歌、爱下棋、爱乒乓球……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选材立意,表达青少年多彩的生活。

任务二:

本题考查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

一、审题。从题干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可知,本文以说理为主,依据“要知道,一旦兴趣被引发出来,那么人们的生活就会从单调、沉闷中解脱出来”这一材料内容,我们可以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观点。然后,依议论文的结构写作即可。

二、选材立意。本题立意确定后,围绕主题写成议论文即可。主题是以“良好的兴趣让生活更加精彩”,按“引论——本论——结论”行文。形式上,可写成书信,让语言委婉,更有针对性,也可写成演讲稿,当然还可以写成典范的议论文结构。注意要有理有据,分析到位,让人信服。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埋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

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5、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

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

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6、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如何写好中考作文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得列个写作计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得有个次序。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密切,要详写,哪些内容与中心关系不大,可以略写,得分个主次,这不要求列好提纲,确定详略。提纲好比建造楼房的图纸,有了好的图纸,造出的楼房才能坚固美观。

四、注意积累作文素材

学会观察,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学会积累素材。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及时笔录手记,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记录素材,储存作文信息。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这样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五、引用古诗词、句

在通篇的作文中,出现一两句古诗词,不仅会是作文富有文学气息,还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的印象。想要把古诗词、句,活用,当然首先是清楚每一句古诗词的含义、背景。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平时涉猎大量的古诗、古文。

六、注意把握开端、结尾

阅卷老师一天要改上百份试卷,会看上百份作文,写好作文的开头很重要,开头开得好,老师大概扫一眼,再一看接为部分也不错,就应该会给个不低的分数。好的开端和结尾,要紧扣作文主题,要突出的反应作文题目的含义。可以用巧设悬念、反问.....等手法吸引老师。

七、书写整齐美观

美观大方的书写也是作文成功的重要载体,任何美好的东西,只有让人看清、读懂,其价值才会得到体现,很多考生往往因为时间紧,而忽略了书写,字迹潦草、混乱、模糊,这是考卷特别是作文最忌讳的问题。

阅卷者每天面对上千份试卷,如果你的书写潦草,卷面混乱,面对你那模糊不清、还得靠猜测或推敲才能认出的字,往往心生烦躁,再好的内容恐怕也会被忽略,要想获得高分,恐怕只能是难上加难了。

    68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