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考试学习误区

世平21372分享

备考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考试学习误区,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学习误区

01

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没有学习计划

初三这一年,要中考,所以将这一年分为很多阶段。

每个阶段需要做什么,老师会按阶段给学生复习,但是学生自己也要明白每个阶段需要怎么复习,复习那些内容。

很多学生毫无计划,乍一看,复习的风风火火,但是考试就是拿不了高分,甚至考试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还要简单。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因为你太心浮气躁了,没有踏踏实实地思考问题,更没有制作一张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拯救秘籍

制定初三一年复习计划表,对所有知识点的地毯式轰炸,做到不缺不漏。

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的题“悟”一遍。

02

只关注做题数量,而不忽视总结思考

埋头题海战术,忽略思考总结 :很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往往落入到题海战术的“陷阱”!

今年备考期间有一些同学说,他每天都在不停的刷题,就是希望多刷题在量上拿下中考,但是,中考试题千千万,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

尤其在中考冲刺阶段,考试一场接一场,时时都会有练习,课上的时间不是做题就是讲卷子,周而复始,同学们的心态也逐渐从开始的兴奋,转变成疲惫,并最终走向麻木。所以刷题要因人而异,不是所有的同学都适合题海!

拯救秘籍

在刷一定题量的基础上,通过做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点刷题,强化薄弱点。

复习刚开始可以按知识点刷题,复习到后期就要按中考时间刷真题,套题,练速度,培养做题的感觉,为中考做好准备。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刷新题,要有一本错题本,将错题整理,要定时刷错题,将自己错误的题型,弄懂弄会。

错题本比题海战术更有效。

03

不注重课本知识,忽视课堂,否认老师

中考一般会考哪些?

是基础知识,很肯定的告诉你,中考基础知识的比例能占到60%-70%。

基础知识在哪呢?

基础知识在课本里,课本的主干知识就是中考题中的基本考点,所以掌握了课本中的主干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

当然,并非所有的基础知识都同等重要,初三下学期复习基础知识一定要学会有所取舍,通常来说,比较重要的基础知识就是中考要考查的考点,这些考点可在近三年的中考题或考试说明中找到。

还有很多基础较好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认为老师的讲解的内容针对绝大多数基础一般的学生,理所应当的认为不适合自己。其实不然,据调查发现,90%以上的高分学霸最注重的都是课堂的听讲,而不是为赶进程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习题。

为什么呢?因为老师的授课有明确的目的和策略,既可能在引导你联系不同的知识,也有可能在反复强调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拯救秘籍

回归课本,把精力都集中在重要考点上。在课堂45分钟内要时刻跟着老师的思想,同时听课过程中不要好高骛远,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应该仔细地听老师讲一遍,也许老师的理解更到位,或者你自己的理解有出入。

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维,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

老师推理严密吗?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老师是怎么想到的?

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出什么题都会做。

初三学习的十大误区

弊端1:喜欢钻研偏难怪题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中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不考偏难、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一个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弊端2:题目做的越多越好

表现:许多同学漫无目的的做题,做得都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解药: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础题,还要注意一些规范的表述。

弊端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表现: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难有头绪,各知识之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那些地方自己没有学好,心中无数。

解药:第一轮复习以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那些有难度的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弊端4:不注意抓住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解药:当基础知识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是一方面抓住重点学科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终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各个知识的板块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掌握,高质量的训练好一些相关的题目,不贪多、只求精。

弊端5: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解药: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个境界

看 书

第一境界“记”,记住那些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

第二境界“联”,就是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

第三境界“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

解 题

第一境界“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境界“思”,就是解题以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境界“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这种境界,看书时候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时的情形,做好配套练习,做题时候多想书本和知识联系,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弊端6:不善于总结归纳

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结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面就广了,题型练得多了,方法就多了,其实题海茫茫能做得完吗?

解药: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和归纳一些知识系统,也要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重要解题思路,并总结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弊端7:学习计划不合理

表现:有些同学糊里糊涂的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把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这时候新任务就来了,导致自己无所适从。

解药: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内学习的大体安排。其二是短期计划,常常为天计划,可以具体设计自己的时间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制定好以后严格执行。并使自己过得充实起来。第三是整体的计划,包括成绩的分数,名次等,这样使自己永远会有目标。

弊端8:根据个人喜好下功夫

表现:许多学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只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只对某个老师所教的课感兴趣。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或者对自己不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漫不关心,导致成绩无法提高、学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解药:要想提高总分,应在弱势学科和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功夫。

弊端9:纠错屡犯,成绩难以提高

表现:有些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的习惯,所以没有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一味的认为自己没有记住。

解药:在纠错过程中,既要总结错误原因,更要分析其原因,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同时,要抓住典型对正确解题进行分析,对答案进行检验。事实证明,练习是实践,分析是升华,只做不分析,练习往往走过场。要分析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等。

弊端10: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表现:中考当前,有的学生因为过度紧张导致状态不佳,甚至病倒。

解药:考前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过度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二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过度劳累,这些方面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以后再做总结

中考复习中,99%的学生都会中招的学习误区

1

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记忆是需要技巧的,死记硬背容易,融会贯通难。另外,死记硬背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很多家长和孩子,对于一些知识,以为只要“记住”就行了。所以会出现,背课文,背数学题,背答案……各种背!

然而,孩子大脑储存这么多“知识”,却不会应用。即使使用,也是生搬硬套,张冠李戴,错误连连。

2

题海战术

也许,家长们要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或者“量变引起质变”等等理由。其实,与其花费大把时间去“铁杵磨针”,不如去工匠铺里学习如何打造“针”,省下的时间和精力,你完全可以用在其他需要的地方。

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期末前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练习资料,让孩子每天沉浸在“疯狂”的题海战术,然而效果不怎么明显。

盲目的题海战术,没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完之后不归纳总结,效果甚微,这无疑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方法。

3

只做难题,忽视基础知识

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让孩子多做难题有利于孩子成绩的快速提高,所以在孩子的复习任务中安排了大量难题的练习。

但是在期末考试时,卷面上其实并没有难题,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即使是稍微有一点难度的问题,也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解决的。

在复习中,孩子应该从专题训练回归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考试大纲中对出题目标和能力要求其实都有表现。

现阶段基础知识是复习的重点,是孩子在考试中得以发挥的基础,不要一味钻难题、怪题、生题,也不要因为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在考试中无谓丢分。

注意查缺补漏,将以前考试试卷中出现的错题进行订正、分类并及时改正,做到“题不二错”,就能在考试中出奇制胜。

另外,大量练习难题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同时会耗费孩子大量精力,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复习时间,还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时间,得不偿失。

4

在时间上搞疲劳战

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期末考试复习期间必须抓紧每分每秒进行学习,有的家长甚至会督促孩子挑灯夜战。

其实,在指导孩子复习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合理安排复习科目和时间,让大脑得到适当休息,使其保持思维活跃性,这样才有助于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特级教师来出招

第一段,全部学科的总复习

1

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

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你要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

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连贯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记忆。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阶段复习中,只要不时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

消除疑点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后,就应开始实质性的复习了。这时候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一般来说,这类问题大多是有关考试的“关键性问题”。

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这类问题为中心开展相互讨论,必然大有好处。比如讨论中,你无法扼要说明问题,这就表明你对那个问题仍未彻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

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但这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可以丢开不管。

1

重点在于做练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重点在做练习,以训练应用能力。像数学学科,可以使用习题集之类的书。所做的练习,要和教材的基本内容有关,并参照有关的一览表。

语文、英语等学科,要以教材为中心,反复练习读法、语法等。这些学科的知识范围较宽,复习时应把思路放开些,把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练习。

2

征服较差学科的方法

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效果还不会好。关键是应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复习这类学科,最好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这有利于你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面对一门学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复习,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薄弱环节上。

第三段,各科重点复习

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孩子们的心情比较紧张,这时怎样复习效率高呢?

1

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

在复习的第三阶段,你可能已经将教材的内容复习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对全部教材之间的联系,还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如果不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成一体,临到考试,由于前后左右的相互关系不尽明白,就难以运用自如。

怎样才能将每门课的体系印在脑中?

你要把第一阶段整理的知识系统一览表拿出来,再专心地看一看,将内容按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

记忆的时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项目背出来,写在纸上。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内容顺藤摸瓜,按逻辑顺序充实,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

2

由近而远的复习策略

考试的最后冲刺阶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由远而近”地复习,即先复习某一学科的第一单元,从1、2、3、4页开始,再复习第五单元、第六单元。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垮,最后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用,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或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其实,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也高,出题的可能性当然也大。既然如此,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便有些得不偿失。

另外,后学过的知识复习起来印象还比较深,回忆起来,比较省时间。

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在复习后学的知识时,遇到以前学过的较模糊、拿不准的知识,再随时往前复习,容易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两者都加深了印象。

总之,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对重要内容,先复习最近学过的,然后再一步步向以前学过的知识延伸,这样复习,效率更高些。


初中考试学习误区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学习误区与解决方法

2020年小升初择校5大误区3大建议

初中高效的学习方法总结

金金华小升初入学流程及择校误区华小升初

初中生数学最快的提高方法2021

初中数学学习技巧与三种学习习惯

关于初中数学一窍不通如何逆袭法2021

初三学好语文的方法及技巧2021年

初三数学期中考卷反思5篇

避开写作误区,准确表情达意-初中生作文写作指导

    5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