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树苗怎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龙眼又称桂圆,龙眼树木是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龙眼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不过很多人对于龙眼树苗的种植技术都不太了解。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龙眼树的栽培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龙眼树苗的种植方法
(一)园地选择
1、气候条件:霜冻是限制龙眼栽培的主要因素,温度在零下2至3度以下会引起严重冻害,应避免在有严重霜冻的地区栽培龙眼。
2、地形:选择园地时应避免在经常有大风吹刮(特别是正迎西北风)的地段,或在易有冷空气沉积的地段建园。
3、土壤: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红壤土、黄壤土、沙壤土、冲积土等土壤。
4、水源: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段建园,良好的灌溉条 件是龙眼获得丰产稳产的保证。如能引水建池,保证喷药和 干旱浇灌,坡地也可发展种植。
(二)品种选择 栽培品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品种在栽培地 区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水平等。目前我市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有:储良、石硖、古山二号、双孖木等。
(三)园地的规划与建设 道路设置:根据地形地势安排有利于交通运输的主干道和机耕道。 灌溉系统:栽培龙眼需水量较大,建立一个完备的灌溉系统有利于龙眼丰产栽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蓄水池、化粪池、输水管道等。 修筑梯田:丘陵山地在种植前要修筑水平梯田,或先沿等高线定穴种植后开水平梯田,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四)定植 定植密度:龙眼种植不宜过密,以每亩30-50株为宜,且株行距4.5米×5米、4米×3米。 定植前的准备:定植穴的大小主要决定改土有机质肥的多少,应不小于长×宽×深为0.8×0.8×0.6米。填穴基肥主要有表土、杂草、塘泥、垃圾和猪牛栏粪、鸡粪,可分层或混合回填穴,一般回填后沤1-2个月后再种植。 选苗:选苗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要求品种纯正,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浓绿,须根发达,无病虫害,嫁接苗嫁接口以上有两次以上老熟枝梢。主干老化、叶片黄化的老残苗和生长过小的苗木不宜种植。 定植:除了冬季不种植外,其他季节都可种植。一般以春季(春梢未抽出生长前)定植最好。定植以定植穴的松土下沉坐实后根颈部平地面或深入地面3-5厘米为适宜,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并淋足定根水。定植后淋水使土壤保持湿润。注意尽量避免在雨天种苗,种植带泥苗不能把泥团搞散,种植裸根苗要使根系充分外展、分布均匀。
龙眼树在每年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龙眼的药用价值
1、龙眼肉,每日嚼食30克,治心悸怔忡。
2、龙眼肉,蒸熟每日食之,食至500多克后,即可治愈心悸怔忡、失眠、心脾血虚症者及大便下血数日不愈者。
3、龙眼肉10克,莲子15克,糯米60克,煮粥每日早晚食,治贫血体弱,心悸失眠,精神不振。
4、糖渍鲜龙眼:鲜龙眼500克(去皮核),加白糖50克,反复蒸、晒数次,至使色泽变黑,最后拌入白糖少许装瓶,每次食龙眼肉4-5粒,每日两次。本品有力胜人参、黄芪之说。可养心血,补气力,安心神。适用于老人、病后、产前产后体虚,瘦弱,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5、龙眼肉10克,花生米(连红衣)12克,水煎服,亦治贫血体弱。
6、龙眼肉、炒酸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煮汤睡前饮,治失眠、心悸。
7、龙眼肉干七个,连核一起放火中煅炭存性,研细末,分四次服,一日两次,用锻赭石15克煎水送服,治呃逆。
8、龙眼龙30克配白糖3克,若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碗口加盖,每天在饭锅上蒸,蒸至百次,便成玉灵膏(亦称代参膏)。凡年老体衰赢弱病者,每次用开水送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产前服之尤佳。
9、龙眼肉15-30克,大红枣15克,水适量,同蒸熟食用。治妇女崩漏,贫血,血小板减少。
10、龙眼干、大枣、生姜各适量,水煎服,治产后浮肿。
11、龙眼肉、鸡蛋,蒸熟食用,治月经不调,产后虚弱。
12、龙眼干14枚,生姜3片,水煎服,治脾虚泄泻。
13、归元仙酒:龙眼肉、当归适量,用40度米酒浸泡半月后,每日少量饮之,有养血益颜之功效。
14、龙眼肉15克,莲子、芡实各20克,同煮汤食用,可治贫血,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症。
15、蜜饯姜枣龙眼:龙眼肉、大枣各250克,同煮至七成熟,加入鲜姜汁两汤匙和蜂蜜250克,调匀煮沸,冷却后装瓶。每次服用龙眼、大枣各6-8粒,每日三次。有补脾胃,益心血作用。适用于脾虚,血亏,食欲不振,心悸怔忡,面色萎黄,浮肿等症。
16、桂元醴:龙眼肉200克,浸泡于60度白酒(500亳升)内,半个月后即可饮用。有补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惊悸,虚劳衰弱等症。
龙眼树的栽培技术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冬至前后龙眼果树防霜冻措施
冬至前后是霜冻发生为害的最严重时期,对龙眼果树危害最大,必须认真做好防霜冻工作:
1、施好冬肥
在"冬至"前10~15天施冬肥,既有利于花芽萌动,又能提高抗寒能力,十年生以上的树,每株施0.2~0.3公斤氮磷钾复合肥,0.1~0.2公斤邦德首磷酸二氢钾[点这里了解],对清水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80~100公斤后淋施。
2、叶面追肥
在"冬至"前,必须连续喷施2~3次0.3~0.5%邦德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点这里了解],或25~30倍过磷酸钙与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每7~10天喷一次,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能明显提高花芽的抗寒能力。
3、熏烟除霜
在冬至前后,在无风晴朗寒冷的夜晚,在果园内燃烧枯枝、树叶、杂草、谷壳和草皮泥,生火造烟,缭绕在果园周围,每3~5亩燃烧一堆,能提高果园温度,阻止霜粒形成,防止霜冻。
>>>下一页更多精彩“龙眼盆栽的制作”
p副标题e
龙眼盆栽的制作
制作时间:1个月
制作难度:★★★☆☆
●先把吃过的龙眼核清洗干净,去干净果肉,不干净果肉的话水容易发臭,种子容易变坏掉,用清水浸泡,泡足七天,每天更换清水。
●泡足七天后,龙眼核会裂开一条缝。
●先往盆里放上营养土,用水浇透营养土。
●把龙眼核的芽口朝上,一圈圈的紧密的种在上面。
●然后在往龙眼核表层盖上薄薄一层营养土,用水喷湿透,然后在上面盖上小石头,用手压一下,在往石头层喷水湿透。
●放在客厅或者书桌上静待发芽就可以了,不需要直接拿到阳台晒阳光。
龙眼苗嫩嫩绿绿的,像个小树林。还可以种在杯子里也十分可爱。再长2周就会郁郁葱葱啦,放在家里、办公室都十分亮眼~
龙眼的果期管理
1、培育健壮花穗。
(1)促进花芽按时萌发生长。在正常年份,龙眼在1月下旬至2月初开始萌发花芽,是促进龙眼成花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具体措施是:
控冬梢不宜过度;遇旱灌水;轻施水肥和喷叶面肥;喷复合细分素,春节前后喷施促萌发。
(2)消除小叶对花穗形成的影响。在花穗生长发育期若出现小红叶,及时用人工摘除或用100-150ppm乙烯利脱小叶。
(3)花穗生长发育期遇旱或受冻等因素停止生长,需及时采用灌水、施肥等方法促进花穗的生长发育。
(4)喷“龙眼丰产素”在花穗长至20-25厘米花穗现
蕾时喷一次“龙眼丰产素”,培养短壮花穗,提高雌花比。
2、授粉受精。
主要方法有: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花期遇雨,及时摇树防止“沤花”;花期遇旱,及时土壤灌水和叶面喷水保湿,保证正常授粉受精。
3、施肥
壮花肥:第一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花穗长至10-12厘米时,按株产25公斤挂果计算,每株施硫酸钾0.2公斤,0.2公斤干饼肥的腐熟稀水肥。如果是壮旺树,无缺肥表现,这次肥可不施:第二次在纯花穗已分化完成,大部份花蕾已饱满,花穗再不会出现“冲梢”危险的开花期前施用(平常年份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有机质肥料大部份在此期施下。按株产25公斤计算,每株施饼肥1.5公斤或鸡粪5公斤,硫酸钾0.4公斤,钙美磷肥0.5公斤,尿素0.1公斤。
壮果肥: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第二次生理落果开始前(即小果黄豆大小时)施肥。这次肥料视有无挂果,挂果多少而定。按株产25公斤计算,每株施复合肥1公斤,硫酸钾0.3公斤,尿素0.3公斤,钙美磷肥0.25公斤。
根外追肥:①2月上旬至3月上旬这40天通常喷复合核苷酸加磷酸二氢钾,加硼。②5-6月份,每15-20天喷一次叶面肥,用磷酸二氢钾加硫酸镁加硫酸锌,兑水喷雾。
4、排灌水。
在果实发育期雨水过多,要注意及时排除积水,遇旱更需要及时灌水保湿,确保果实正常发育。
5、疏花疏果。
一般在3月中旬花穗发育刚完成至开花前进行疏花;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果发育至黄豆大小时疏果。具体方法及要求是:
(1)疏去病穗、弱穗和生长不良的花穗,保留生长健壮的花穗,减少无谓养分消耗,提高座果率;
(2)树冠顶部多疏,中下部少疏,以防止树冠顶部挂果过多而通顶,造成夏日直射树干,削弱树势;
(3)去外留内,去主留副,折上留下。即把树冠外围的花、果穗多疏一些,保留较多树冠内围的花果,同一基枝上有两穗或多穗时,疏去主花穗,留副花穗,或疏去上部较长的花穗,保留下部短壮穗。
(4)疏果应疏去座果稀少的果穗,保留座果多而紧凑的果穗,但如果单穗座果过多则应适当疏去一些侧穗,适当减少单穗挂果量。 [9]
龙眼的保护方法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看了龙眼树苗怎么种植还看: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