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植的方法是什么

小龙0分享

牧草种植不同于种粮,种草是以收获植物的茎叶为目的,牧草栽培有复杂的技术要求。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牧草种植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牧草种植的方法

一、草种、品种的搭配

从家畜营养需要和牧草季节供应平衡的角度,确定种植的草种和品种。通常豆科牧草富含蛋白质,要与提供能量的禾本科牧草相配合;暖季型牧草与冷季型牧草搭配,以充分利用不同生长季节的光热水资源;同一草种,早、中、晚品种的搭配,可以延长牧草收割期,提高机械利用率。

二、播种时间

我国北方地区多在春季、夏季播种,以牧草能安全越冬为原则。

三、水肥管理

高产优质常是牧草种植者的追求目标,牧草和饲料作物不乏高产优质的草种和品种。美国研究报道最高亩产苜蓿干草达到3吨以上。青饲玉米、杂交狼尾草(又称王草、篁竹草)鲜草产量可达10吨之多。要想获得优质高产通常必须有良好的水肥供应,加上科学的管理。通常生产1公斤干草,需耗水量(来自降雨或灌溉)400-800公斤。施肥,以充足的有机肥最为理想,既经济又环保,是生产有机饲料和有机食品的必备条件之一。使用化肥也是通常的措施,禾本科牧草以施氮肥(尿素、碳酸氢铵等)为主,豆科牧草以磷钾肥(过磷酸钙、重钙,硫酸钾、氯化钾等)为主。种植豆科牧草应接种根瘤菌,以提高生物固氮能力。

四、牧草的收割时期

种草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饲喂家畜转化更多的优质畜产品,因此牧草的适时收割至关重要。通常兼顾收获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豆科牧草第一茬宜在现蕾至初花期收割,禾本科草宜在孕穗末至抽穗初期收割,青贮玉米宜在腊熟期收割。

五、牧草的混播技术

在草原区或土地资源充裕的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建立混播草地是降低养羊成本,保持羊群健康体况的重要措施。

混播的基本原则:一是所采用的混播草种和品种在生长过程的兼容性,混播草种和品种一般在3-5个;二是保障家畜安全和健康生长的需要,一般混播草地禾本科牧草占70% - 80%,豆科牧草占20% - 30%;三是草地的耐牧性和持久性,多采用根茎型或具匍匐茎牧草。在北方草原区,常用的混播草种有苜蓿、沙打旺,冰草,羊草,无芒雀麦等。

2牧草的夏季种植和管理技术

牧草的发展,降低了饲养成本,推动了规模养殖的发展。为确保牧草取得高产和多年生牧草顺利越夏,广大养殖户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夏季播种牧草应注意的问题

1、要做好保墒。由于夏季气温回升较快,加之风力又大,以上这些气候条件均会导致地面水分的蒸发量增加,蒸发速度加快,因此对播种牧草发芽和出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播种前应首先造墒,选择墒情好的时机进行播种。

2、要做好牧草苗期的管理。牧草特别是一些多年生的牧草,如:豆科的苜蓿、红、白三叶;禾本科的多年生黑麦草、耐阴草等因种子较小,出苗后苗均细小,很容易被杂草覆盖,进而影响牧草的生长,为保证牧草的生长需做好草地苗期的杂草防除,控制杂草的生长。

3、要作好牧草的品种选择。对于不能长期使用的土地一般应选种一年生的牧草品种,如:墨西哥玉米、高丹草、甜高粱、苏丹草、籽粒苋、杂交狼尾草等;对于可以长期使用的土地,可种植多年生的牧草:菊苣草、紫花苜蓿、红白三叶、串叶松香草、俄罗斯饲料菜等;在果树树间或林间等地可种植耐荫的红白三叶、耐阴草等。

二、夏季牧草的管理技术

1、杂草的防除;

高丹草、甜高粱、苏丹草等夏季牧草的杂草以单子叶为主,对产量的影响很大,主要发生在苗期和每茬刈割后,防除主要采用播前土壤处理、芽前处理、苗期处理和刈割后处理四种,播前土壤处理即在播种前一天用草甘磷等喷洒,清除田间杂草;芽前处理即在播种后、出苗前用草甘磷喷洒;苗期和刈割后处理可采用克无踪定向喷雾,但要避免药液飘洒到牧草叶片上。在实践生产中由于定向喷雾时操作不当,易发生药害,建议采用人工除草。生物防除杂草:在播种牧草前,对土地进行深耕、翻压、掩埋,以有效抑制前茬杂草的萌生,减少杂草的发生数量。

中耕除草:牧草在每次刈割后,及时中耕行间,消灭杂草,疏松土壤,起到保墒、抗旱、防止土壤返盐的作用。

化学防除:根据牧草的种类,选择对杂草防除效果好而又不影响牧草生长的除草剂进行除草。在使用除草剂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除草剂的使用说明,了解除草剂对牧草品种有无影响以及是在播前使用还是播后使用等。

2、施肥和灌溉

夏季牧草喜高肥环境,土壤越肥,增产效果越明显,在施足基肥的同时,还应在苗期和每茬刈割后,追施适量的氮肥。与牧场相邻的牧草田,用经沉淀发酵后的粪便水浇灌,增产效果更显著。夏季牧草喜水量大,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增产。但暴雨后要及时排出积水,特别是紫花苜蓿田更忌积水,以防烂根。

3、刈割和利用

及时刈割能提高夏季牧草的产量,根据不同畜禽的需要,墨西哥玉米第一茬50公分高就可以割,高丹草、甜高粱等刈割时株高以80—150cm为宜,首茬适当提早,可促进分蘖,有利增产。一般每隔20—30天可刈割一茬,刈割时留茬15厘米左右,以利再生。紫花苜蓿到7—8月份几乎不产草,期间主要保证安全越夏工作。

3牧草施肥的八项原则

春节过后,春播就开始了。牧草种植户在给牧草田施肥时要把握以下原则:

1、按需施肥:需要什么施什么,需要多少施多少。

2、按容施肥:以土壤营养元素容量为依据,不可过量施肥。

3、平衡施肥:依据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比例和数量,充分考虑土壤的养分供应情况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数量供应植物所需养分,使各种养分实现平衡供应。

4、均匀施肥:均匀施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获得高产。

5、培肥地力:对中、低肥力土地,应加大施肥量,使养分输入大于移出,逐渐提高地力水平。

6、降低成本:在实现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以节约开支。

7、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进施肥方法,尽量减少养分的流失、逸失和固定。

8、避免环境污染:采用正确的施肥方法,避免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受到污染。

4旱作人工草地建设管护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从恢复草原植被、解决牲畜饲草料出发,种植灌木后应采取促进生长、控制向上生长、平茬复壮的措施,这是灌木种植后管护利用工作上的重要环节。

(1)促进灌木生长:灌木种植出苗后的幼苗期生长缓慢,根系浅,易被牲畜啃食,甚至有被连根拔起的危险,应严格封闭1-2年,让其充分生长发育。

(2)控制灌木的生长高度:从第3-4年开始灌木地上部分强烈分枝,木质化程度显著加强,但饲用适口性有所降低,这时候可实行重牧,以控制其向上生长,促进其根系和茎的再分枝,增加新的幼嫩枝叶,提高牲畜可食利用率。不发生或少发生钩挂畜体毛绒现象,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且重牧控制灌丛向高生长有利于植株形成下繁型株丛,产生近地面下垫型的覆盖层,提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

(3)平茬复壮:灌木草场通过重牧利用,一般可维持4—5年较高的效益,到8—10年后,粗老枝条增多,木质化加强,生长衰弱,抗逆性大大降低,极易遭受病虫危害,牲畜采食困难,甚至常常出现钩挂牲畜毛绒现象。此时应采取刈割平茬的办法,使其重新复壮,再生新枝。

牧草养殖的方法

牧草是发展畜禽生产,特别是草食家畜生产的基础。 牧草中不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还含有对维持反刍家畜健康特别重要的粗纤维,这是粮食与其它饲料所不能替代的。优质的饲草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家畜的营养需求,如果不是在生产或育肥期,一般不必再补充精料。许多试验表明,如果饲草的质量过低,无论补充多少精料,牛的奶产量都呈下降趋势;可是精料在占日粮20%不变的情况下,用高质量的开花前的苜蓿干草替代低质牧草如麦草秸、稻秸等,牛奶日产量可从23.5kg提高到36.2kg。对于育肥期的牛和羊,在精料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干草质量,家畜增重效果显著。牧草是家畜最廉价的饲料来源。

与粮食作物相比,用牧草饲喂家畜的成本要低得多。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生产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一亩柱花草就可以生产1000~2000kg干草,按它的蛋白质含量15%计,可提供150~300kg的纯蛋白,相当于其它作物的2~3倍。

 

    78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