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大白菜种植技术

小龙0分享

大白菜在春季如何种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春季大白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春季大白菜种植技术

1、选择地块、倒茬轮作、减轻病虫害发生

选择无污灌史、无农药残留、周边环境好,上风头无“三废”污染源,排灌方便且耕层肥沃的地块作为无公害春大白菜生产田。用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最好实行2-3年轮作制度。避免相同的病虫害浸染。

2、选用抗病虫品种,减少农药施用量

选耐低温、抗抽苔,耐病虫害、高产优质、早熟、商品性好的春季专用品种。如陕春白1号、鲁春白1号、春大将、春黄、强春、新金刚夏等杂一代种子。抗病优良品种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喷药次数,降低农药残留量。

3、清洁田园,精细整地,减少或消灭病虫源

在前茬收获后和种植前将黄、老病叶及残枝,及时清出田间,予以深埋或销毁,消除病虫越冬或转主寄主的滋生,以减少病虫基数。在越冬前,对菜田进行深耕、冬灌,既可改良风化土壤,又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及越冬害虫。开春后结合整地,重施基肥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鸡粪肥2000~2500kg,高效复合肥30kg,尿素10~15kg。然后整地作畦,做到地面平整,土碎无坷垃。采用平畦或高畦覆盖地膜栽培。一般畦宽1m,高10~15cm,畦沟宽25~30cm。每畦种2行,行距50cm,株距30~40cm,每667m2 栽苗3000~3500株。

4、适时播种,科学定植,实施早期保温栽培,防止病虫侵入和为害

春大白菜是一种反季节栽培的蔬菜。在广大北方地区,春大白菜生长的前、后期都易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所以真正适合于大白菜生长的期限较短。如果播种过早,苗龄过长,苗期温度长期低于12℃,极易诱导植株通过春化阶段,而发生花芽分化,进而造成先期抽苔,影响商品品质。若播种过晚,大白菜生长后期处于高温(超过25℃)长日条件下,与大白菜形成叶球要求的凉爽条件(大白菜结球适宜温度12~18℃)相反,而造成包心不实或不包心,同时,因后期高温多雨,面临着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危险,产量和效益会显著降低。由此可见,除选择良种外,还要合理地确定播种期、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和进行精细的温度管理等措施。使良种良法相互配合,达到丰产优质。

4.1适时播种

播期选择,主要依据品种冬性强弱,当地气温变化规律和栽培设施条件。不同春大白菜品种耐抽苔性和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如春大将、强春等冬性显然比陕春白1号、鲁春白1号强,但生育期均稍长。对这些冬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可早播。不同的栽培方式有不同的播期。据试验,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陕西关中地区,利用加温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扣小拱棚育苗,定植在塑料大棚栽培的播期为2月上旬。用加温温室育苗,露地小拱棚定植或小拱棚内覆膜直播的播期一般在2月中下旬。这种方式投资少,上市早,普遍采用。露地地膜覆盖直播或露地育苗栽培的播期为3月20日~4月10日。为了适当延长春大白菜供应期,在适期内,可以采取不同栽培方式分期播种,排开上市。

4.2科学定植

定植过早,易发生冻害和早期抽薹,定植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定植期确定应使其生长环境的气温和5cm地温分别稳定地通过10℃和12℃,方可安全定植。定植时适宜苗龄为20-25 d,适宜生理苗龄为4~5片真叶。栽苗时要保护好土坨,不要伤根,也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幼苗生长,也易死苗。定植后立即浇水,缩短缓苗时间。定植后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因为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节水保墒、改善土壤的理化结构,从而加速植株生长,提早收获。而且减少了用工和后期田间管理。

4.3早期保温栽培

通过早期保温栽培,能直接改善大白菜生产环境,避开外界前期低温后期高温多雨,在外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下,提早定植进行保护性生产,不仅有效地避开了病虫为害,而且使大白菜提早收获上市,缓解淡季市场供应,达到增产增收。因此春大白菜栽培早期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育苗床的温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晚最低不低于12℃,定植后也要注意防寒保温,尽量避免10℃以下的低温出现。棚温超过25℃要及时通风降温。4月15~20日,自然条件下气温已回升稳定在15℃以上。即可全部去掉棚膜。

5、科学施肥、合理灌水,提高抗病能力及其食用品质

在无公害大白菜生产中,施肥方法上坚持重施基肥,基肥与追肥结合,辅之以叶面喷肥的原则,施肥种类上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料为辅的原则。注意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的养分平衡,控制氮肥用量。为减少大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禁止施硝态氮肥。春大白菜生长期短,不宜蹲苗,要肥水猛攻,一促到底。除施足基肥之外,追肥还应尽早进行,缓苗后追肥,每667m2穴施尿素10~15 kg。莲座初期结合浇水重施包心肥,每667m2追施磷酸二铵30kg、尿素20~25kg、硫酸钾10 kg,此期采用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2~3次,更有利于叶片生长和叶球形成。结球中后期不必追肥。

大白菜浇水要浅浇勤浇,保持地面见干见湿,防止大水漫灌,减少软腐病发生。如采用地膜覆盖进行膜下暗灌、渗灌,不仅可以节约用水,而且还可以降低菜田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大白菜整个生育期只需浇水4~5次,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浇灌为宜。如直播应结合浇水施肥,及时进行中耕锄草,促进根系发育。中耕时要细心,禁止机械损伤大白菜叶片及根系,避免诱发软腐病。

6、病虫害防治

春大白菜病虫害少,以农业预防为主。如发生蚜虫、菜青虫为害,可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防治。防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0倍液均匀喷雾,防菜青虫可用Bt乳剂3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用辛辣蔬菜植株浸提液如取大蒜1000g,加水适量捣烂成泥,每千克原液加水5千克喷雾,防治蚜虫、菜青虫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软腐病除采取栽培措施综合防治外,如需用药可在大白菜包球始期,采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者新植霉素4000倍喷雾防治。如有其他病虫害,可选用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在农药使用量和施用次数上要严格掌握标准,杜绝重复和超量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隔离期。一般用药安全间隔期为7-10d,连续用药不超过3次。在农药残效期过后,才能采收销售。

7、及时采收

一般定植后50d(直播60d)左右,白菜即可达到8成心,此时一定要及时采收供应市场。以防后期高温多雨,造成裂球腐烂或抽苔,降低食用和商品价值。对生长整齐度较差,叶球成熟不一致的品种,可分2-3次采收,以保产量和品质。

大白菜的历史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齐(公元五世纪)的《齐书》有“晔留王俭设食,盘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记述(《武陵昭王晔传》),同时期的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明代李时珍引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明代以前白菜主要在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栽培,明清时期不结球白菜(小白菜)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浙江地区培育成功结球白菜(大白菜)。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在北方,大白菜取代了小白菜,且产量超过南方。华北、山东出产的大白菜开始沿京杭大运河销往江浙以至华南。鲁迅在《朝花夕拾》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说:“大概是物以希(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大白菜是在明朝时由中国传到李氏朝鲜的,之后成了朝鲜泡菜的主要原料。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中有主人公试种从明国引进的菘菜(大白菜)的情节。

20世纪初,日俄战争期间,有些日本士兵在中国东北尝到这种菜觉得味道不错,于是把它带到了日本。目前在日本市场上出售的食品工厂生产的饺子,基本都是猪肉白菜馅的。

今天,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都引种了白菜。

    78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