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水稻才能高产_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

小龙0分享

水稻怎样才能高产呢?这是很多人想要问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稻高产的种植方法

1、做好药剂处理种子:用果鲜宁药剂浸种68―72小时,并催芽至种子露白时播种;

2、育播时间:根据当地水情确定播种时间,把秧龄控制在45―50天;

3、精量播种、培育壮秧:杂交稻每分秧田用种2―2.5千克,常规种用8―10千克;

4、加强秧田苗期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在秧苗3叶时亩施尿素10千克,5叶时亩施尿素20千克。每亩用40%锌硫100毫升和25%的阿克泰4克防治二次;

5、实行五个统一:百亩区实施统一品种,统一育播时间,统一栽插时间,统一栽培管理(农药、化肥)

6、合理密植、规格化栽培:百亩区采用拉线移栽,株行距7×3寸,每亩栽2.87万丛,每丛栽1―2苗,并要求农户移栽时尽量做到浅、直、匀;

7、田间水肥管理、合理施肥:有条件的农户亩施农肥1500―2000千克,栽后5―7天每亩施复合肥40千克,尿素15―20千克或者碳铵40千克,普钙40千克,钾肥8千克,锌肥2千克,混匀除草剂后施入。

8、加强中耕管理:管理上要求做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管理。抽穗前每亩施穗肥尿素2―3千克。

水稻高产栽培的方法

一 、水稻耕作整地的目的是通过翻地,耙地等各种手段为水稻的根系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使水稻苗栽插后发展迅速,能很快地吸收水分和养分,立苗快、分蘖早很快搭成丰产苗架。

二 、栽培的行向一般东西行向优于南北行向这是与太阳东升西落有关,东西行向主要表现在:第一是改善水稻株的受光状态,提高了光合效率。二是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水田的水温和地温的提高,促进稲株生长发育。

三 、水稻插秧质量对秧苗生根,返青的快慢、分蘖的早迟产量的高低都有很大影响,要注意浅、直、匀稳地栽插,包括机械插秧,浅插的好处是能使发根节处于地温较高的浅土层,有利于根系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能促进分蘖的发生。

四 、稻田连年种植,每年不但要从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N、P、K等微量元素,因此,仅靠无机肥料补充不能满足水稻生产需要,必须实行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五 、适时早插秧是指插秧期范围内早插秧,适时早插秧能促进早生快发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尤其是晚熟品种,更能得到充分的分蘖,适时早插秧和播培育壮秧及合理稀植等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高产量。一般在5月中旬左右早插秧。

六 、水稻的现代高产栽培,都强调稀播培育壮秧,秧苗素质好,栽后发根快,无论早、中、晚稻,都不需要栽后灌深水护苗,最好的方法是浅水耕翻整平,浅水栽插,栽后5-7天,让田水自然落干,这样施的基肥不容易流失,气也比较协调,实行浅水勤灌,水气协调,以水调肥,以气促根,有利于根蘖相互促进发展。

水稻施肥方法

一、水稻的需肥特点氮、磷、钾是水稻需要量较大而土壤又比较缺乏的营养元素,一般每生产稻谷100 千克,约需吸收氮1.6-1.9 千克,磷0.8-1.3 千克,钾1.8-3.8 千克,三者的比例约为1:0.5:1.3。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因此水稻施肥必须根据水稻这些营养规律和吸肥特性,充分满足水稻吸肥高峰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二、秧田施肥技术一是用肥沃的旱田土和腐熟的猪粪按7:3比例混合堆制,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优质壮秧剂充分混拌过筛待用;二是秧苗追肥:秧苗3叶期以后,若出现叶片普遍退绿发黄缺肥时,每100平方米苗床可用磷酸二氢钾100至200克或尿素500-1000克,兑水100-200 千克叶面喷洒,喷肥后要浇清水冲洗,防止烧苗;三是送嫁肥:在移栽前七天最好追施一次送嫁肥,以保证插秧后返青的速度,一般按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9千克为宜。

三、本田施肥技术本田施肥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结合,追肥与叶面喷肥结合,施肥原则为减氮、增磷钾。分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总量的50%,最晚不超过6叶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当水稻7叶末到第8叶露尖时施入第二次蘖肥;穗肥:穗肥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倒3叶刚刚露尖时施穗肥总量的60%,促进穗、枝梗、颖花的分化,争取大穗;第二次在剑叶(倒1叶)露尖时施用,穗肥以氮肥为主,加入适量钾肥。

>>>下一页更多精彩“水稻的种植技巧” 

p副标题e

水稻的种植技巧

选择合适的时间,山区一般一年一季水稻,种植时间大约在4月份以后。选择好稻种,用冷水发泡,然后放入适量温度的保温箱中,等待水稻种子出芽。

水稻出芽之后,将芽种播撒到苗床上,盖上土,交足水,铺上地膜,等待其长苗。

整理好农田,当秧苗长到一定长度的时候,既可以移栽到田里。山区一般都是人工插秧。

秧苗插好后主要注意田间防虫、除草、防旱以及施肥的管理。

一般7、8月份水稻就会开花。

此时主要管理的是虫害和肥料。

十月份左右水稻就成熟了。

成熟之后,就是收割,选择晴天,进行收割。然后通过打稻机将水稻从秸秆上脱下,晒干、储藏,等待需要脱壳食用。

水稻的种植要点

浅水栽秧,湿润定苗。栽秧水要浅,栽时不浮苗,栽后适当落水保持田面湿润,利于快速定苗。定苗后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快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

寸水返清,薄水分蘖。定苗后稻田应保持0.5~1寸浅水层返清促蘖。水层过深会抑制分蘖和推迟分蘖时间,并造成高位分蘖;水层过浅会导致过多分蘖,消耗植株养份,形成大量无效分蘖。

够苗晒田,控苗搭架。当田间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要适度排水晒田,以控制后期无效分蘖。晒田时,放水落干3~5天,再上新水,保水2~3天,再放水落干,如此往复2~3天个回合。

足水孕穗,干湿壮籽。水稻孕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稻田应保持1~2寸水层,确保穗大粒多。抽穗期 间稻田水层应是0.5~1寸,同时在孕穗期喷施壮穗灵能强化农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灌浆结实期后应进行干湿交替间歇灌溉进入黄熟阶段后,稻田应排水落干,这样不仅有利籽粒充实饱满,而且有利于田间收获。

水稻栽培管理要点

一、返青

插秧后,由于秧苗受伤等原因,幼苗有一段暂时停滞生长的恢复期,这个恢复期的长短以秧苗的素质,气温,水温,插秧深度等有直接关系。当叶片颜色重新变浓绿色,有新的根系生成,就意味着秧苗已经返青了,也叫缓苗了,早返青一天就可以为结实期抢回20℃以上的活动积温,对水稻安全抽穗意义十分重要,由于近期出现连续低温冷害,使今年的返青期对比往年延后了一周左右,而且现在秧苗都比较弱,所以一定要借助这两天气温回升的良好时机,抓紧施肥,喷撒叶面肥促进返青,水层保持在秧苗的1/2一2/3,不可水层过深,否则缓苗苗过慢和容易出现药害及潜叶蝇。

二、水层管理

这时期的水层管理,一定要垫好排水口,以免雨水过大淹没秧苗造成药害,可保持3-5厘米水层,既可以保证秧苗正常生长,又给二次封闭提供有力条件,达到良好灭草效果,又有利于提高水温,地温,促进秧苗早分蘖快分蘖。

三、早施分蘖肥

整个6月的田间管理重心主要就是如何促进水稻返青和分蘖,6月中上旬是分蘖盛期,水稻分蘖是过时不发,时过以后成为无效蘖,今年6月份温差大,阴雨天较多,一定要早施,多次少施,保证在6月15日左右,达到有效率达70%左右,6月20日左右如果田间分蘖不足和部分田块过黄,再施一遍调节肥,6月25日最好达到总蘖数的100%,分蘖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占全年纯总氮的50%一60%。

四、控制青苔

青苔也叫水绵,它主要的危害是妨碍水稻生长温度,附着在水稻植株上,容易造成植物表面潮湿,妨碍植株的呼吸和通透性,容易引起水稻烂秧和叶鞘腐败等,阻碍气体交换不良,易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使根部发黑,烂根等生理病害,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生长发育。防治上:磷肥一定要合理用量,深施,浅湿灌溉,严重地块一定要先人工打涝一下,或进入走几趟,使水绵丝状体断裂,出现伤口,用硫酸铜,苯乙锡铜等撒施。

五、二次封闭

水稻秧苗完全返青后就要及时进行二次封闭除草,以免草荒,药剂以苯噻酰草胺为主,配以丙草胺,莎稗磷等灭稗草,杂草多的地块要再配合吡,苄嘧磺隆,用毒土,毒肥法施入,保持水层5一7天,切忌水层不可淹没稻心,气温特低时不施药,尽可能不哧溜,以免出现药害。

六、防虫

6月上旬是潜叶蝇幼虫危害稻苗的时候,成虫喜欢在下垂或平伏水面上的叶尖部位产卵,幼虫潜伏在叶片表皮,咬食叶肉,进水腐烂,受害田块不同程度减产,在防治上最好插秧前用吡虫啉或艾美乐,插秧后进水前最好再喷一次药剂,主要药剂有,阿维,毒死蜱,氯氰菊酯,切忌水层不要过深,如果叶片下垂到水中,用水一摸有小结就要排水,叶面喷施药剂,严禁扩散,减少损失。

七、晒田

6月20日以后,田间蘖数达到预计的80%即可排水晒田,晒田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增强根系活力,积累营养,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较多的养分来源,降低田间温湿度,破坏病菌与虫卵繁殖传播条件,增强抗病力,提高抗倒伏能力,晒田5一7天,晒到田间有鸡爪裂为最佳,重晒地块,达到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即可,当田间有1/3左右植株已拔节时,应停止哂田,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以保证幼穗分化生长发育。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

    7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