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土豆的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AAAA,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土豆的栽培技术
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 、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 、玉米外的又一主粮。年2月23日,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马铃薯”因酷似马 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 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中国东北、河北称 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 广东称之为 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6]。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土豆的生长习性
生长周期
1.休眠期
马铃薯收获以后,放到适宜发芽的环境中而长时间不能发芽,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块茎休眠始于匍匐茎尖端停止极性生长和块茎开始膨大的时刻。休眠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关系到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因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马铃薯休眠期的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很大,在26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因品种的不同,休眠期从1个月左右至3个月以上不等。在温度为0-4摄氏度的条件下,马铃薯可长期保持休眠。马铃薯的休眠过程,受酶的活动方向决定,与环境条件密切关联。
2.发芽期
马铃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始,块茎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显生长。从芽萌生至出苗是发芽期,进行主茎第一段的生长。发芽期生长的中心在芽的伸长、发根和形成匍匐茎,营养和水分主要靠种薯,按茎叶和根的顺序供给。生长的速度和好坏,受制于种薯和发芽需要的环境条件。生长所占时间就因品种休眠特性、栽培季节和技术措施不同而长短不一,从1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3.幼苗期
从出苗到第六叶或第八叶展平,即完成1个叶序的生长,称为“团棵”,是主茎第二段生长,为马铃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经过的时间较短,不论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个月。
4.发棵期
从团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叶展开,早熟品种以第一花序开花;晚熟品种以第二花序开花,为马铃薯的发棵期,为时1个月左右,是主茎第三段的生长。发棵期主茎开始急剧拔高,占总高度50%左右;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及分枝叶的扩展。根系继续扩大,块茎膨大到鸽蛋大小,发棵期有个生长中心转折阶段,转折阶段的终点以茎叶干物质量与块茎干物质量之比达到平衡为标准。
5.结薯期
即块茎的形成期。发棵期完成后,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结薯期。此期茎叶生长日益减少,基部叶片开始转黄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机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随之加快膨大,尤在开花期后10天膨大最快。结薯期的长短受制于气候条件、病害和品种熟性等,一般为30-50天。
生长条件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土豆的培育方法
育种
世界各地马铃薯的栽培技术因地理气候条件不同而异。主要利用块茎进行 无性繁殖。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纺锤块茎,X和S 花叶病毒)和环腐病,应选用直径为3~3.5厘米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大部分栽培品种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成的。鉴于普通栽培种土豆品种资源的贫乏,来尤其重视综合马铃薯的近缘栽培种,包括普通栽培种及二倍体栽培种的染色体组,以利于选育高产、高抗和高淀粉、高蛋白质含量的新品种。
选育途径主要有:
①利用产生2n配子的二倍体杂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
②利用新型栽培品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播种
用 块茎繁殖,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状,垄播,3月份播种,平均温度超过25°C时,地下块茎停止膨胀。大概三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注意培土厚度一般培土厚度不低于12厘米。若播种时覆土厚度不足,出苗后随苗生长培土1~2次。覆土太薄,地温变化剧烈,匍匐茎易窜出地面。
田间管理
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 地上茎、 羽状复叶、 花蕾和 果实;地下部分有 地下茎、根、匍匐茎和 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到是否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所产生的块茎,块茎是由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施肥
马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因为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这就是重施基肥的目的。
重施基肥的要点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500-2000千克的基肥施用量是: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在一起,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这样可以疏松薯块层,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吸收。
盆栽
因为市场农产品价格不断高涨,全世界有不少人开始学习家庭小面积栽培农作物的技术在自家种植菜蔬。而 马铃薯是属于比较容易种植的,且因为属于基本粮食,所以被不少普通家庭用来种植。
种植可用花园里小面积土地,也可以用垃圾桶、大型花盆等深度至少有24厘米的容器材料,一般来说,一个花盆里只可以种植一个马铃薯;而大桶可以种植好几个。
关键季节要掌握好,因为当地温高于25℃时,薯块就不再膨大,所以种晚了,就只能收“ 豆薯”了,所以宜早不宜晚,春分前后就可种植,(根据纬度灵活掌握)。
用于种植的土壤不必肥沃,但必须是偏干燥的,不适宜种植于湿重的粘土;土壤偏碱性或者偏酸性问题都不大。若希望产量高,则种植土壤最好用营养土(液),配制根据蔬菜需肥特点配制营养土(液),可以用腐叶土、腐质土、泥炭土、锯末、刨花、稻壳等和泥炭混合,也可以用细河沙或沙土、珍珠岩、蛭石、煤渣等与腐叶土、堆肥土、泥炭土等混合配制盆栽营养土。有条件的可采用组培育苗、 无土栽培。
矮控管理盆栽蔬菜应选择矮生型品种。在矮生品种不多的情况下,生长前期一定要控水蹲苗,水分管理以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为原则,同时可以通过植株调整来矮化,必要时可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生长。
土豆的病害及防治
马铃薯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其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大众喜爱。马铃薯是喜凉作物,在地温低于25℃时可以播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用20-30克的整薯作为种薯时,能提高成活率。秋马铃薯的田间管理主要是抗旱排涝,查苗补苗,除草施肥等,秋季病虫害比较活跃,因此要特别加强防病防虫管理。以下是秋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可供种植户参考。
环腐病
环腐病多为种薯带毒所发生,因此在整个秋马铃薯的栽培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病。幼苗期间,环腐病会抑制幼苗生长,苗叶卷叶、皱缩,严重时会有死苗的状况发生。开花期,茎叶自上而下萎蔫枯死,切开病薯可发现呈现乳黄色或褐色环状腐烂。
环腐病对秋马铃薯的生长损害较大,如大面积发病会导致减产或绝收。因此要从源头上切断环腐病,选择无病种薯,切块时注意消毒刀具,以免交叉感染。
病毒病
病毒病是一种传染性病毒,患病秋马铃薯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卷曲,颜色发暗等。
防治病毒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选择抗病毒的马铃薯品种,用整薯或实生薯作为种薯;(二)防治蚜虫。蚜虫会在薯间传播病毒,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喷杀;(三)发病初期可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进行化学药品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
瓢虫对马铃薯的危害较大,它们常常以叶肉和果实为食,受害马铃薯会的叶片干枯、变褐;果实被啃常常破裂,粗糙味苦,不能食用。
瓢虫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各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几种方式进行喷杀,每10天喷1次。
蛴 螬
蛴螬是一种地下害虫,吸食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危害马铃薯的生长。
蛴螬可采用物理防止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如不施未腐熟肥料、采用黑光灯诱杀等;化学防治主要是用50%辛硫磷、水和种子的比例为1:50:600,拌种后晾干播种,可以杀死幼虫;或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加细土15千克~20千克,制成药土撒在播种沟里来进行防治。
缺素症
缺氮开花前显症,植株矮小,生长弱,叶片均呈淡绿色,继而发黄,严重时叶片上卷呈杯状,到生长后期,基部小叶的叶缘完全失绿而皱缩,有时呈火烧状,叶片脱落,产量低。防治措施:早施氮肥,可用作种肥或苗期追肥。发现缺氮时,及时用叶面喷施0.2%~0.5%尿素液或含氮复合肥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