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方法
香菇的种植和管理的好坏决定着最后香菇的质量。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香菇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方法。
香菇各生长阶段的管理方法
香菇生长阶段管理
1.培养室消毒和栽培袋堆放:可在大棚发菌,秋季发菌堆放3~4层,或堆成“井”字形,重叠6~8层为一堆;春季发菌可堆层多些。保证通气良好。
2.温度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3℃,这样料温可达22~25℃,根据温度变化,揭盖草帘或通风换气,以控制温度。
3.湿度:培养室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若湿度过大,易在接种口周围发生杂菌污染。
4.空气 :培养室要不断通风换气,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40分钟。注意放底风,减少CO2的含量。在大棚里,通风与温度、湿度的调节结合起来。
培养20天后,接种穴的菌丝长到4~5厘米时,可将贴封的胶布揭开一角,使之翘起,让氧气进入袋内,以利菌丝向培养料深层发展。接种穴胶布翘起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料内水分大量蒸发。如果气温较高,也可不揭胶布。
5.光线: 菌丝体生长阶段应保持室内较弱的光线,光线过强不利于丝生长,而且易过早形成原基,使菌丝老化。
6.定期翻堆与检查杂菌: 一般每7~10天翻堆一次,保证发菌一致,发现杂菌及时处理。
香菇的菌棒转色管理
转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转色好坏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因此,转色时要严格控温,精心管理,才能使菌棒正常转色。脱袋后的菌棒,本身非常嫩弱,无法抵抗不良环境,为使菌棒有一个适应过程,必须在排袋后严盖塑料薄膜3~5天,薄膜内温度控制在23℃左右,相对湿度控制在85%为宜。若温度偏高(超过25℃),应将菇床两头打开,大棚覆盖草苫,以降低棚内温度,保持空气新鲜。一般脱袋5天后,开始形成浓白的气生菌丝,说明菌棒能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恢复生长。
从脱袋后第八天菌棒开始转色。8天后每日早晚通风一次,拉大干湿差。转色期间,膜棚内温度维持在20~22℃,并适当增加散射光。气温高于25℃,增大通风次数和时间,防止菌丝徒长气温低于1812时,可不通风或减少通风次数,并把草苫揭开进光增温,促使转色。当菌樟局部出现黄水时,可用喷雾器喷水将黄水冲掉,以防止菌皮加厚和出现杂菌污染而发生腐烂。喷水也是一种刺激转色的方法,喷水后加强通风干湿交替,有利于转色,而且防止因通风过量导致表面失水形成硬膜。喷水后,让菌棒表面水分晾干,手抓不粘时将薄膜盖上,使菌棒加快转色。一般脱袋后15~20天,菌棒表面即可形成具有韧性和弹性的褐色菌皮,转色成功。
香菇的棚内脱袋管理
从接种之日算起,发菌50~60天时,菌丝积累了大量的营养当培养料被分解,菌棒稍萎缩,菌棒和塑料袋交界处形成一定的空隙,表面菌丝呈波浪状,颜色由浓白转为淡黄色并有瘤状物出现,同时在接种口和料面出现褐色斑点时,菌丝已达生理成熟,这时可以进行脱袋。
脱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刀片划破薄膜,将菌袋薄膜全扒去;另一种方法为二次脱袋法,即将出现原基的部位用刀片割去袋膜,使原基长出菇蕾,过一段时间再将膜全部脱去。
菌筒脱袋后,即成菌棒,把菌棒放在菇床的横条上立棒斜排呈鳞状,或两边斜排呈“人”字形,菌棒与畦面摆成70~800夹角。菌棒靠杆处应在棒上部1/3处,菌棒之间相隔5厘米。在排捧的同时,应用塑料薄膜以卷帘的方式排一点覆盖一点,防止菌筒干燥。脱袋的时候,除留照明部分外,应将大棚上面的草苫放下遮光,以防止阳光直射菌棒,造成表面脱水影响转色。
香菇出菇管理
经过15~20天的转色管理,进入出菇阶段管理。香菇属低温变温结实的菇类,要创造较低的温度和加大昼夜温差,刺激菇蕾的形成。白天使温度达到15~20℃,同时保持较高的湿度;夜间降低温度至10℃左右,并降低湿度,同时白天还要给予一定的光线这样持续3~5天,菌棒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不久裂纹中长出菇蕾。
1.温度: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一般控制在10~20℃。低于10℃可形成质量最高的“花菇”,但产量低,子实体生长缓慢。20℃以上时,子实体生长迅速,易开伞、质量差、产量低。当温度低于10℃应揭开草苫透光升温或生火加温;当温度达到20℃时,加强通风或覆盖草苫,防止温度继续升高。
2.湿度:子实体生长阶段,菌棒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覆盖菌棒的塑料薄膜内呈一层雾状并有水珠,说明湿度合适。若无水珠,说明湿度偏低,应喷水。若水珠不断滴下,说明湿度偏高,应揭开薄膜排湿。如果菌棒上不覆盖薄膜,应增加室内湿度,每天向空中、四壁喷水1~3次。
3.光线: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光线,但不能有直射光线照射在子实体上,否则子实体生长受抑制。
4.空气 :实体生长期间注意通风换气,为避免通风导致降温,通风应在中午或下午进行。温度较高季节,早、中、晚各通风一次,以供应充足的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
香菇种植管理方法
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
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室温要控制在28℃~30℃之间,此期菌袋不能翻动,不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用75%酒精50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闭患处。
菌袋转色。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菌丝生理成熟后,由白色变成红棕色,并出现黄水珠,继之呈现香菇原基。转色期要增加室内散光,加强通风,薄膜要时开时盖,形成干干湿湿的环境,促进转色。
室外催菇。香菇为低温变温结实菇类。当菌袋转色成红棕色菌膜后,菌袋搬到室外阴处,上下用麦草垫盖好,并洒水保湿,晚上盖膜,白天揭膜,反复4~5天,盖薄膜进行闷菌催菇。
出菇管理。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有利于菌丝健壮生长。催菇3天后将出菇的菌袋每天拣1次,放进菇棚床架上,袋距7~10厘米,直到催菇全部结束。菌袋放进床架后,用尖刀在菇蕾四周划开薄膜,进行蹲菇。一般蹲菇期7~10天内不盖膜,当幼菇有花生籽大小时,可进行催花。
香菇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
(1)脱袋排放有时注意将大棚上面的草苫放下,以防阳光直射菌棒,造成表面脱水而影响转色。
(2)脱袋转色时,若菌丝生长旺盛,不倒伏,可能是因为菌龄小。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大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使菌棒干湿交替,如还不倒伏,可用3%石灰水喷雾,强制倒伏,晾干表面水分盖上薄膜,几天后可转色。
(3)转色过程中,若天气干燥,则应盖严薄膜,缩短通风时间,加大喷水量,保持环境湿度。菇床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免引起菌棒脱水。
(4)在香菇转色之前,如天气突然变冷,容易在薄膜和料之间产生畸形子实体,应注意加温。第三节采收及加工一、采收标准及方法 香菇采摘最适期是菌盖尚未完全张开,菌膜已破,边缘内卷呈“钢锣边”状,菌褶已全部伸直,并由白色转为淡黄色。采摘香菇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菇柄基部,左右旋转,轻轻拧下。注意采大留小,不要碰伤周围小菇和菌膜。残留的菇柄用小刀及时挖出,以免腐烂后感染虫、病,影响出菇。采摘后的香菇,要轻拿轻放,小心装筐,防止挤压破损,影响质量。注意采收前不宜喷水,以免造成存放和加工困难。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