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5篇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框,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主要任务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分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这为学生日后学习哲学诸问题作好了铺垫。弄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对厘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帮助甚大,有助于学生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解释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2)能力目标
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3)觉悟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2)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二、说教法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往往是抽象的,应秉着教学直观性原则,始终掌握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俗的表述,从具体现象着手,慢慢引导学生概括出抽象的哲学概念。如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问答法: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4.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知识起点:在第一课中,学生学习了哲学的起源、功能,世界观和方法,哲学思维的特点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课教学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经过一年半政治课本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很强,能够理解较为抽象的哲学问题。但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思考问题,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利用团队合作和多种信息资源整合解决问题。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课本与案例相整合,举一反三。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高一#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___,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上节课知识点回顾: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思维的特点。
导入新课: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有几千年了。那么,大家知道哲学分为哪些派别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如何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首先要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2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属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面向全球市场经济"的一节,具体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
从理论上讲,《经济生活》前三单元分别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现象,第四单元则进一步揭示了其存在的经济背景——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探究,学生能依据国际经济形势,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内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框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同时,他们又是中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了解了经济生活进行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影响,有利于高中生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科学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知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了解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
5.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6.知道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能力目标:
1.能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入世的利弊影响的辩证思维能力。
2.深入认识经济全球化实质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确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四、说教学重难点
立足本单元和本节课的内容,兼顾学生的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利弊和实质。
教学难点:比较优势,经济全球化的动力、影响。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高中的政治课程的特点,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和辩论法,来展开我的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我将以回顾历史的方式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回顾历史发展,引出全球化的概念。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根据刚才的回顾,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理解的全球化的含义。
然后,我结合学生的理解作补充归纳: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对含义进行解析:
技术从高往低走——是指技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
资源从低往高——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即被发展中国家加工之后在流向发达国家,获得利润。
多媒体展示图片麦当劳,三星,可口可乐
提问:我们身边的洋货很多,屡见不鲜,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吗?
学生纷纷回答。
除了国外的产品涌向中国,中国的产品也走向世界,简单介绍下大家熟知的李宁,狗不理,同仁堂等。
2.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介绍了全球化的概念后,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全球化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
我从经济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给出系统的分析:
第一,生产关系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张,资本的全球奔走,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生产力方面,主要是生产社会化,与国际分工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以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并举例:世界各国的银行每天可以从容的处理一点五万亿美元的交易——正是因为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带动资本全球化运营、发展。
今天的海陆空,每天都要将数亿个集装箱运往世界各地——生产力的发展,先进交通工具的进步。
本国的跨国公司,可以了如指掌的指挥全球的跨国公司——生产关系的扩张。
3.经济来源:全球化的表现和载体
多媒体以"空中客车"宽体飞机的生产,引出,全球化的表现。同时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
(1)为什么一架飞机要有许多国家圣餐?
(2)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有许多国家生产的?
结合案例,点出全球化的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波音七四七分机的生产,耐克鞋子的全球化生产,日本袖珍计算机。
贸易的全球化——原因在于发挥比较优势。以节约人力、自然资源、社会劳动,取得好的结果。
资本全球化——资金周转快的话,对每个国家的金融也是个挑战,如果一个国家金融防范不强,大量的资金从国内流出,这个国家的金融就会遭遇考验。
注意:什么是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人力、技术、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注意:什么是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举例:世界五百强,有四百多家进驻中国,世界上排位靠前的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有进入世界市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过渡句)有人描述,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有一股浪潮叫反全球化。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到底是什么?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讲完全球化的表现,我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化是有谁主导的呢?它的本质和影响有哪些呢?
学生畅所欲言,我进行归纳总结:
本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资本重组和产业结构重组的过程。
发达国家占据主动地位,一经济科技优势,二能够凭借自己的地位制定有利于自身的国际游戏规则。
高精尖的产品——本国生产,劳动密集型,或者是高耗能,污染环境的产业——发展中国家生产。结果造成国与国之间的贫困差距越来越大。
多媒体:辩论:全球化是陷阱&全球化是福音
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代表福音和陷阱,陈述各自观点,进行辩论。
最后总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影响:它促使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品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查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影响:这种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促使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要影响到他国,甚至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给我们的启示是:利用它的积极影响,克服它的消极影响,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迎接挑战。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讲完本节课的内容我跟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同时布置课下作业。
作业: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应该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呢?请撰写一篇小论文。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与朋友交往的感受;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学会主动交友。
2.能力目标:区分“损友”和“益友”,学会辨别和分析交友方面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有选择地交朋友。
3.知识目标:体会真挚的友情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明确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正确区分“损友”和“益友”。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接触面逐渐拓宽,中学生普遍有强烈的交往需要,迫切需要找到知心朋友,以倾诉内心的困惑,交流对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自己能被别人接受;得到理解和支持。但是,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时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友情,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友谊”,“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质的人受人欢迎”等问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积极地交往,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友谊,善待友谊,学会寻找好朋友,对青少年友谊观的形成以及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一)轻松一刻(说说、唱唱)——营造友好、轻松的氛围,感悟友情
引言: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尤其不能少了和朋友的交往。友谊可以成为鼓舞一个人前进的力量,可以使人欣慰,使人奋发,使人向前。爱因斯坦曾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1.请学生列举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文艺作品的名称,看谁知道得最多
2.请一两位同学上讲台来为大家演唱自己所喜爱的以“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或者播放有关“朋友”或“友情”为主题的音乐,如周华健演唱的歌曲《朋友》等),并请同学们欣赏并一起来演唱。
3.思考并交流:
(1)在歌曲播放和演唱的过程中,请问你对其中哪个画面或哪句歌词印象最深?为什么?
(2)你认为朋友能给你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学生发言:3一4人)
(二)真情告白:我的交友故事——联系实际,体验感悟
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编织友情,都有过这种情感的丰富体验。请大家讲一讲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最愉快的交往、最难忘的朋友,或者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哪一次来自朋友的善意劝说或告诫,使你至今难以忘怀)。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小组交流。学生6~8人一组围坐,先组内交流自己的交友故事或在交友方面最深的感受和此时新的感悟。
第二步:全班交流,分享体验。各组推荐或自荐一人为代表,用简练的语言谈自己交友的经历,或是有代表性、典型的事,并用概括的话说出自己对朋友和友情的感受。(问题提示:(1)自己为什么需要友情?(2)在学习上自己曾经得到知心朋友的哪些帮助?
(3)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办?(4)在自己取得成功时,希望知心朋友怎么做?(5)知心朋友对自己最深刻的一次帮助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如:①我感受到交朋友应该真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不会做长久的朋友;②我感到朋友越多越好,人生路上不寂寞;③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应该有好朋友;④我希望自己能结交很多朋友;⑤患难见真情,难得是挚友;⑥多一份友情多一条路。
学生活动评价指导:主要运用他评方式,即教师通过观察、旁听l『解各组成员参与交流的情况以及态度如何等,进行评价。
第三步:教师总结,概括出友情的作用:
友情可以帮助我们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
友情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
友情促进个人和集体的进步。
(三)反思交流——“假如没有友情,我的生活将是……”
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想象,自由发言。(领悟:每个人都需要交往,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2.出示马斯洛“需要金字塔”的挂图(或者课件)。
(1)思考与交流:看“需要金字塔”,哪些需要是物质方面的,哪些需要是心理方面的?
(2)讲解需要层次理论,着重指出被爱和爱别人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需要,而友情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教师还要讲清楚封闭心理的危害,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友情。(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种需要,而爱的需要是一种基本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是和友情相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在变化,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而这种愿望在和同龄朋友的交往中更容易实现,同学友情也就会成为中学生渴求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中学生长期得不到友情,就无法从友情中体会交往的乐趣,情绪会变得孤僻,长期下去,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获得友情不仅是满足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且也能维护心理的健康。)
(3)温馨小语:
“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四)友情宣言活动——“友情真谛之我见”
活动过程:
第一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友谊”或者对“朋友”一词的理解,或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谚语。(也可以让学生填写教材53页“我对朋友的理解”栏目。)
第二步:请学生走出来,对全体同学宣读自己的“友情宣言”,然后找出自己的好朋友,请他接下去宣读,轮流进行。
二、慧眼识人,慎重交友——辨别真假友情
(_学生交友的现状,认识交友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不是随意地和任何人都能交朋友的,而是有自己选择的“标尺”。)
(一)童谣频道——播放歌曲《找朋友》
思考与交流——择友标准大家谈:
1.这首幼儿时代就耳熟能详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你心目中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
3.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哪些朋友可以称为损友?
(学生发言:3—4人)
(二)情景剧场(小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
人物:小明、青年、两个坏学生、两个警察。
情节:小明放学后,被两个坏学生拦住抢钱,高个子青年解围。小明感激不尽,视其为恩人,并交为朋友。平时和男青年吃喝玩乐,还学会了抽烟、喝酒。小明受到了欺负,都让青年帮助他打架。有一天,青年偷了一台照相机,让小明帮助藏起来,.小明帮助藏了起来。案发后,两人均被警察抓走。
请学生分析:这个小品说明在交友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在小品中,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交那些对自己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结交了这样的人做朋友,不会“帮”你,反而会“损”你、“害”你。我们把这种对自己道德品行产生不良影响的朋友称为损友。
孔子也发表过对损友的见解:
损者三友——
友辟:心术不正的人(容易引导你步人歧途)。
友柔:华而不实的人(使你容易变得虚伪)。
友佞:阿谀奉承、花言巧语、谄媚的人(使你目中无人)。
我们的生活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我们的`友情也需要高质量的友情,与益友交往是高质量的,与损友交往则是低质量的。因此要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我谈益友”活动——结交良友
第一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自由畅谈一下:自己(学生).与__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朋友可以称为益友呢?在自己(学生)心目中,益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步: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归纳结交良友的若干准则,并做简单解释。如:
1.志同道合,共同奋斗——这是结识朋友的基础。
2.坦诚相待,推心置腹——这是结识朋友的标准。
3.彼此勉励,荣辱与共——这是结识朋友的目的。
4.讲求原则,广交益友——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
5.相互尊重,淡泊名利——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
6.心系他人,设身处地——与他人相处,凡事替换一下“位置”。
7.平易近人,宽容大度——适当宽容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甚至怨恨的溶液。
8.忠于友情,讲究信誉——诚实守信是我们选择、结识朋友的标准之一。(也可以按照教材进行归纳)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益友分为三类:
益者三友——
友直:正直的人(影响你的品行)。
友谅:诚实守信的人(影响你的责任心)。
友多闻:有学问的人(影响你对知识的兴趣)。
这个标准是古人总结的。友情的建立是根据自己的“标尺”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朋友时要分_真的友情与庸俗的“哥们义气”的区别。前者以共同的事业为基础,后者以各自的私利为出发点;前者以造福于社会为准绳,后者以满足彼此的私利为准则;前者具有广泛性、原则性,后者却具有狭隘的排他性、不讲原则。
交朋友,建立友情,要有自己的选择,要经过自己认真的思考。交朋友时,要交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帮助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的,可以是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技能方面的。总之,就是能使自己上进。这样的朋友是应该多交的,我们把这种能够帮助自己上进的朋友称为益友。
(四)乐交需要自己帮助的朋友
温馨故事:快速阅读教材54页王小刚和李小勇的故事。
讨论与交流:你身边是否有你需要的朋友?
教师总结: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结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益友,借助友谊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但交友不能只从自己的需要、利益出发。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和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和他们交朋友,在那里也可以开出友谊之花。
结束语:友情是朋友间真挚的情感、心灵的交流,是经过岁月洗礼的真金,是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生活中充满友情。在你成功的时候,有人与你同欢乐;在你悲伤的时候,有人与你分担忧愁。生活在友情中,你会像一滴水溶人大海,一棵禾苗生长在沃土,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31训练一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4
【板书设计】
生活需要友情(感悟友情,珍爱友情)
与友同行善交益友
慧眼识人,慎重交友
乐交需要你的朋友
【注意事项】
1.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空间,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鼓励每一个同学主动结合自己的交友实际发表观点,引导学生体验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交友故事和感受。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教给学生有关友情的道理,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往中、在交流中学会交友,在交流中感受友情,获得友情。同时帮助学生整理出那些有价值的观点,弓I导学生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按照“创设情景一感悟体验一引导探究一理性概括一思想升华”的途径,设置若干教学环节,重点放在学生的互相交流和讨论上。
2.小品剧结束后,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让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气氛。教师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待学生的观点,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在课堂上敞开心扉进行交流。
3.如果时间不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不讲。如果讲解,也要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争论的,不要绝对化。
4.课前准备:
师:
(1)准备几首有关以“友谊、朋友”为主题的歌曲(磁带或者做好多媒体课件)。如周华健《朋友》,谭咏麟《朋友》,臧天朔《朋友》,童谣《找朋友》等。
(2)准备一个因为友情而获得成功的故事和一个因为缺乏友情而导致心理失调的故事。
(3)准备马斯洛“需要金字塔”图(或课件)
生:
(1)每位同学准备一个自己交友的小故事。
(2)收集有关友谊的格言、小故事。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范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考试焦虑现象和调节的方法;掌握选择职业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二)能力目标:学会自己调节考试焦虑现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考试焦虑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就完全可以使自己拥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从容地面对升学和考试;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考试焦虑现象及其调节;正确的职业观和正确的择业观;
2、难点:如何有效的调节考试焦虑现象;如何正确的选择职业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交流法为主、讲授法为附。
四、教学手段和准备:
学生:每人想象面临重大考试的时候的心理反应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你是如何调节的,平静下来的?
从父母或者上辈老人的交流中他们是怎样看待各种不同的职业的?
教师:把讨论的任务分配好,同时分好不同的组。
五:教学过程:
(一)升学与考试
1、认识为什么会出现考试焦虑现象的原因?
阅读P136材料,回答小欣为什么会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的?
年有过这样的反映吗?说出来大家听听。
2、有可能产生的焦虑现象有哪些?
3、焦虑现象的影响是好是坏?(讨论)
认识到一般的焦虑现象是正常的现象,而且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严重的考试焦虑现象则会影响学业水平的正常发挥,也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4、焦虑现象的有效调节。
由学生预习及思考过后讨论回答。最后在书本上划出要点。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是什么?
(二)就业与择业
1、认识初中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我们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途径的认识。
讨论书本P140的填空部分认识职业的多样性。
3、认识选择职业的原则要求、途径是什么?
其中,首要的原则是第一点,;还有自主创业要大力提倡。认识积极的就业观念。
六、板书设计:
1、考试焦虑现象产生的原因
2、考试焦虑现象的表现
(一)升学与考试3、考试焦虑的影响
一、直面升学与择业
4、考试焦虑的有效调节
5、正确填写志愿的原则要求:
1、就业机会多。
(二)就业与择业2、选择职业的要求、途径
3、积极转变就业观念的要求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后记:
第二框人生追求无止境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人才的含义、标准和分类;成才的因素、成才的有效途径等;人生的有意义的追求;
(二)能力目标:
认识成才的因素和有效途径,明确自己在成才中的作用和要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立志成才,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崃哦界人才的标准和含义、成才的有效途径;人生意义的实现等;
2、难点:认识人才的标准、人生意义的实现有什么要求等;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四、教学准备和手段:
学生预习;教师布置预习思考题。
五、教学过程: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
阅读书本P142材料回答问题,认识马克思讲的道理?学生可以充分讨论,教师点拨。
1、认识为什么要成才?
(1)从国家的角度看:是国家的需要
(2)从青少年的地位重要性看
(3)从个人的角度看:实现人生价值,自身的发展的需要。
2、什么人才?了解人才的分类、含义、标准等
在这里要提醒学生注意几句话。
3、对青少年的启示要求是什么?
(1)影响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2)成才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1、人生有价值的追求有哪些?
2、为什么是有价值的?
3、关于追求学习:
(1)为什么要追求学习?
(2)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们要如何学习、启示要求?
4、关于追求创造:
(1)为什么要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2)如何创新(见P88最后第二段的说明)
(3)创新对青少年的要求启示是什么?
5、关于奉献:
(1)奉献可以怎样表现出来?
(2)为什么要奉献?(意义本质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学会奉献?(启示、要求)
6、总之,不懈追求,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六、板书设计:
1、为什么要成才?
2、什么是人才?
(一)立志成才担重任3、成才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成才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二、人生追求无止境
1、有意义的追求有哪些?
2、关于追求学习、奉献、创新的具
(二)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体学习(略)
3、不懈追求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