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父母课堂 > 育儿宝典 > 儿童早教知识 > 学龄前早教 >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早教吗什么是早教

2018-02-27 15:12:06
|嘉欣

  很多家长都想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进行早教的问题,这就需要家长们正确的理解早教的含义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龄前的孩子是否需要早教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学龄前的孩子需要早教吗

  1、早教是个体早期教育,不是提前教育

  “早教”这词已经被广泛使用,被狭隘化使用。一提到“早教”,更多的人会直接等同于让孩子识字、数数等各种学习。这是错误的。

  早教是指个体发展早期所需要的教育,一般来说是零至六岁期间的教育。早教不是提前教育。所以,父母大可不必就早教到底应不应该进行讨论,而是应该讨论什么是早教,孩子需要哪种形式和内容的早期教育。

  2、每个家庭都需要早期教育

  每个家庭都需要早期教育,人不能无知地长大。在我们越发认识到教育重要性的今天,就更需要心平气和地认识早期教育。如果我们现在否认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早期教育中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父母的成长,主要是父母学习应该如何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并且在相处的过程中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并能从家庭环境中给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成长元素。另外一个是孩子直接从外界获得的成长机会,比如幼儿园,比如学习机构。(我很谨慎地用“学习”二字,因为一提学习,就难免引起误解,因为有些人会狭隘地认为学习就是语文数学,如同早教就是识字数数一样。)

  欧美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但其内核并不一样。在德国,如果在幼儿时期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就会面临被处罚的危险。德国相当重视早期教育,他们提倡孩子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去了解社会,参观消防队,认识红绿灯,认识各种乐器,以及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相处。美国则非常重视艺术在早期教育中的价值。

  而父母对于教育的看法、个体发展规律则更是需要学习。只有父母进行了学习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的选择。

  3、早教基础是父母意识的转变和自己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建立在父母的自我成长之上,所有的教育选择都是父母思想的体现。如果父母自己无法成长,就可能对早教做出错误的判断:一种是早教等同于知识学习,于是让孩子提前学数学并自以为是;一种是认为不需要早教,让孩子自然地成长就好了,随便的,任意的。

  只有父母能够正确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意识到自己的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才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玩耍,才能为孩子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所以,父母的价值无人能够取代,而父母必须学习,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4、早教的执行者需要父母根据家庭情况进行选择

  父母是早期教育责无旁贷的执行者,但几乎所有的家庭都不可能单纯地依赖父母就能完成教育的全部,而早教的执行者是由很多的第三方来完成的。而第三方应该和父母的特点、能力形成互补。所以很多时候在我们不了解父母的特点和能力时就谈论孩子是否需要第三方教育执行机构是论据不足的。

  比如说一个不知道应该怎么和孩子玩的父母可能需要一个亲子班来带领自己学些和孩子玩的技巧,而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有能力提供给孩子足够的认知艺术的机会,他就不需要选择他人或第三方机构来完成孩子对于艺术体验的需求。

  一个双职工家庭需要请老人或者阿姨来照顾孩子,而一个有全职妈妈或者全职爸爸的家庭则不需要。于是前者需要考虑老人和阿姨对孩子的影响,后者则不需要。

  在城市的家庭能够借助更多社会资源来开阔孩子眼界,但是却缺乏让孩子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这点和在农村的家庭则相反,于是周末活动的选择则有区别。

  所以父母要根据个体早期发展的需要全方面考虑孩子成长的需要都有哪些,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那么那些不能做的部分就需要考虑早教执行者。这是一个补全的过程,而非排斥的选择。孩子的成长不仅是父母自己的工作,还需要调动周围的社会资源。这才是早教真正的意义。

  5、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早期教育是什么?

  六岁之前,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学习表达情绪的方式,学习这个世界的规则。这些学习内容带给孩子们的价值远远超过识字数数。这些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具体衡量的内容,恰恰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期就找不到这种机会了。

  而又有多少孩子的童年被限制在“语文数学英语”上?

  直到丢丢妈妈发现孩子情绪难以控制想到求助,才发现孩子没有获得足够的成长机会。其实,就算是此时,丢丢妈妈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孩子已经错过了很多的成长机会,而我们能做的,是弥补,积极地弥补。

  科学地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并把其融入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父母把自己拓宽,才有可能让孩子脱离被“窄”化的成长。

  早教的起源

  “早教”最早起源于德国,它最初的目的是让孩子在游戏和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

  简单来说,“早教”其实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旨在促进孩子成长的活动。

  但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早教最初的对象,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早教中心的老师们也不只是教孩子们知识,而是要根据孩子在这里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和特点,向家长讲述、解释,并指导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支持。

  早教的误区

  误区一:早教是没用的。

  早教不是教孩子,而是家长自己学习如何当父母。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只要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刺激大脑发育,不限制他的生长,不做他成长路上的绊脚石,他自然就会向着阳光茁壮成长。让孩子做主角,父母做好配角,现在的很多父母,给孩子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早教的关键是孩子保持天生的好奇心,并享受终生学习的乐趣,孩子会在有兴趣、想探索或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自己去学习、探索。父母做的是创造环境、提供资源、耐心陪伴。

  孩子是随性的,且潜力很大,说不定哪天一个飞跃就又超前了,对孩子永远不要轻易下结论,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父母做的是默默观察、适当引导。

  误区二:早教等于幼儿园。

  有的家长把上早教班当做是家长的任务,怕不上对不起孩子。这实际上是一种推卸责任,把本该是家长应当担负起的责任,简单粗暴地推给了幼儿园,以获得自己心理上的心安理得,这是一种本末倒置。也不是说早教班就一定不能去,如果孩子适应得好,家长也学习到一些适合的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家长是对孩子负责的人,早教为辅助作用,提高亲子关系,指正家长们使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宝宝们。

  家长配合参与的自然而然的亲子互动。举个例子,“多和宝宝说话”,不是指你家长有空的时候拼命对着宝宝说,而是观察宝宝的状态和信号,在宝宝主导的对话中,配合应答宝宝。

  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天赋被埋没。早教能发掘宝宝们的天赋,并且培养宝宝们的兴趣。但关键是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成长,给予孩子需要的关注、适当的帮助。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526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