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

梦荧0分享

八年级语文课文《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那么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怎么学习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仅供参考。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

五柳先生传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注释

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

详:知道。

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欣然:高兴的样子。

嗜:喜好。

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或:有时。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既:已经。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

晏如:安然自得。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兹:此,这。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chóu):辈,同类。

觞(shāng):酒杯。

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五柳先生传翻译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闲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欢喝酒,(但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吹日晒,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总结:黔娄的妻子有句名言: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五柳先生传鉴赏

自古以来,隐士而成名士者不乏其人,真隐士是贫士,不能安贫乐道者是坚持不了的。文中的五柳先生是个来路不明、姓氏不传、近乎赤贫的真隐士。作者俨然以史官立场、春秋笔法,坦然自信地为之立传,其用意在于蔑视门阀士族所依重的郡望、阀闾、士姓。索性不要名姓的做法是故意同重门阀的世俗社会唱反调。作者借五柳先生以写自己,行文简洁明快、极富幽默感,仅用二百来字就勾画出一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率性任真、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这是一篇奇特的史传体自传性散文。

《五柳先生传》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宅(zái)边闲静(xián)好(hào)读书B.欣然(xīn)嗜酒(shī)造饮辄尽(zhé)

C.萧然(xiāo)短褐(hè)箪瓢(dān)D.自娱(yù)黔娄(qián)衔觞(shāng)

2.说出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的区别。

(1)造饮古义:今义:

(2)赞曰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1)因以为号焉()葛天氏之民欤()

以之

以此自终()或置酒而招之()

4.你怎样理解“不求甚解”一词?

5.“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

二、课内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本文选自,作者_____,_____(朝代)人,谥号_____。,

2.用原文语句回答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分别表现出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

3.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5.学完本文后,请你站在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时代来谈谈对陶渊明(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C

2.(1)古:往、到;今:制造(2)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赞扬

3.略

4.注意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相联系,其读书自娱,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功利的追求。

5.率真放达。

二、1.《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靖节先生

2.(1)“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一个在读书中探得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3)“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3.言之有理即可。4.仿史家笔法加以评论,与前文“不慕荣利”照应,突出五柳先生的性格与志趣,从而达到传赞一体,使人物个性鲜明。5.略


    86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