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语文学习 >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知识考点2021

2020-10-21 11:22:20
|小黄

语文是所有学科基础的基础,有的同学其他学科没学好,有时,不一定是该学科知识点没掌握,问题不一定是该学科本身,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知识考点2021,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知识考点2021

《蜀道难》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难》的主旨句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徐徐语文坊)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夸张的手法写山路高险狭隘仅有飞鸟可过)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4、《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或诗人用一组快镜头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的句子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5、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或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6、虚写映衬(侧面描写)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即使是善飞黄鹤、轻捷的猿猴都难以越过的句子是: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7、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或描述蜀道的开凿过程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杜甫诗三首》

1、《秋兴八首(其一)》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2、《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3、《秋兴八首(其一)》以秋天长江和塞上风云为喻,表现时局动荡不安、国家命运黯淡的诗句是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4、《秋兴八首(其一)》借捣衣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5、《咏怀古迹》运用悲戚的想象,(徐徐语文坊)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6、《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7、《咏怀古迹》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诗人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8、《咏怀古迹》中凝练地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登高》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抓住夔州峡口搞秋之际的自然景象,更直接映衬出诗人心绪起伏的主观情景或描写三峡的远近景,既写出了三峡气势恢宏的特点,又勾勒出明丽清爽的峡江秋景图)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或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徐徐语文坊)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或描写秋景的同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

1、既交待秋天的背景,渲染悲凉气氛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4、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的诗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5.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受到邀请时抱着琵琶羞涩的神情)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徐徐语文坊)表达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

7、表现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寂寞处境的诗句: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8、讲述琵琶女年轻时身价很高,引来众多纨绔子弟对她追捧的诗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9、讲述琵琶女年老时受冷落的诗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或认为时光飞逝,回首难言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运用典故表达人生的恍惚和迷惘及苦苦追寻的执着(或引用典故解释华年,或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的诗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运用典故表达了一种阔大的寂寥,(徐徐语文坊)并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营造一种神奇、空灵的境界。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或好几个典故糅合在一起,表现作者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诗句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深感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的句子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两句否定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又用“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回答了梁惠王的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的疑问。

5、《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徐徐语文坊)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看法。

6、《寡人之于国也》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

7、《寡人之于国也》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设喻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9、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10、《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劝学》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踮起脚极目远望,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观点。

3、《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4、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5.荀子在《劝学》中说,(徐徐语文坊)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整天学习不如片刻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师说》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3、《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地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徐徐语文坊)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师说》中韩愈批判有些人本末倒置的句子: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

语文,不可不知的学习重要性

1.从高考的要求来说,表面上,数、理、化很难,实际从每年高考大数据分析,真正语文“没考好”、“考砸了”,数据远远大于数、理、化,同样150分考卷,数学每一年考满分的同学不少,但语文考130分以上,寥寥无几,有人说,语文是拉分王,一点不为过。

2.从学科的角度来说,语文是所有学科基础的基础,有的同学其他学科没学好,有时,不一定是该学科知识点没掌握,问题不一定是该学科本身,举个例子,数、理、化中题目中经常有“增加了多少”或“增加到多少”,一字之差,有些同学往往容易理解偏差,造成丢分,这是该学科本身问题吗?不是!是语文没学好的缘故!有一年高考理综卷中一道15分的压轴题,由于“燃烧”和“灼烧”的区别没搞清楚,导致很多同学丢分,我们知道,“燃烧”是化学反应,而“灼烧”是物理反应,一根铁丝,灼烧变红甚至熔化,仍旧是铁(Fe),并没有“新物质”产生,它仍是物理反应。仅仅一字之差,理解错了,也就造成丢分了,这并不是化学学科本身问题,而是语文理解能力!

3.从个人修养内涵方面来说,我们说一个人是否有内涵,往往不是体现这个人颜值如何,而是肚子里是否有点“墨水”,语文是集文、史、哲、美为一体的学科,比如我们读《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何等的高屋建瓴,即使过去了千百年,今天再读,仍旧是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但语文有些又是死的东西,需要硬性背下来,除了要求背诵的篇目,如果我们能将《呐喊》(自序)背下来,我们笔下文章自然带着点点锋芒,如果我们将《荷塘月色》背下来,我们写作的时候,自然流露淡淡的忧伤,像高中课文所选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经典,拿出来都是范文。读好文有助于提升我们个人修养,丰富我们个人的内涵。


高中语文必修三默写知识考点2021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 5068儿童网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5068儿童网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62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