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历史学习 >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中考知识点

2020-10-20 23:37:07
|小黄

于历史知识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小偏整理了中国历史近现代史中考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中考知识点

1、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发动秋收起义。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发动湘赣边秋收起义。

3、1928年,毛泽东建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4、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长征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的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1931年日本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6、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强令东北军,西北军进攻红军。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和平解决最有利于中华民族。

7、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军们30多万,南京大屠杀是中外历史上罕见的。

8、1938年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打败了日军在华北的气焰,増强了华北军民的抗日信心。

9、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大会决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举行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最终结束。

10、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协定》。

11、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2、1947年5月,陈毅指挥华东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击毙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

1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4、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在林彪、罗荣桓的领导下,以沈阳为中心,发动了辽沈战役;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华东解放军和中原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举行了淮海战役,共歼敌55.5万,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创造了条件;1949年1月聂荣臻指挥了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15、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东起江苏的江阴、西至江西的湖口的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6、1949年9月政协一届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决定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17、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下午3时,在天安门举行国庆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18、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1953年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黄继光、邱少云,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等英雄人物,抗美援朝战争的指挥者是彭德怀。

19、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

20、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完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1、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完成后,标着着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23、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违背信义的行为,造成了我国1959年至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24、1966年,开始。1968年,刘少奇被错误开除出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外逃就是九·一三事件。1976年1月、7月、9月,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

2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村的改革是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号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27、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中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1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9、1956年,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60年代,中国先后研制出导弹、原子弹、氢弹,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3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31、1954年,我国总理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同两国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2、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3、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国与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4、中国承办亚太地区经合组织会议。??

问答

1、遵义会议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时间:1935年;内容: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红军长征起止时间?长征胜利有何意义?起止时间:1934-1936年。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3、什么是西安事变?它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解决办法有何意义?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蒋介石联共抗日,遭到训斥后,为逼蒋抗日,于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形势复杂。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应邀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经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中国共产党七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内容: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中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政治团结和思想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了基础。

5、(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6、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进行了哪三大战役?有何重大意义?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敌154万余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何时何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时间:1978年。地点:北京。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意义: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9、试述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主要内容及港澳回归的意义。内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国于1997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港人治澳,现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变。意义:港澳回归,洗雪了港澳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步骤,港澳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10、简述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想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浅谈初中历史复习方法

一、紧扣教材,重复记忆和回忆,达到双基并重

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但不能照本宣科。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历史教学更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后题又做了一遍,结果把复习课上成了单纯的知识回忆课,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这样即浪费了教师的时间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学生心理厌烦,似懂非懂,觉得没意思,教学效果也就不佳。

重复记忆和回忆。由于历史知识比较散乱,所以需要大量记忆,一劳永逸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将知识点记忆牢固,重复记忆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千万不要怕麻烦。比如,在复习第二章时,要对前一章的内容进行重复记忆。再有就是回忆,与前者不同的是,要同学们在空闲的时间内不看书去想老师讲过的内容。平时的学习重在理解消化,每隔一段时间就用很少的时间回忆性的复习一下,越到临近考试时,越可适当地增加回忆次数和复习时间,这样,到总复习时,回忆的内容自然就会了然于心。而对于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靠平时的训练获得。总复习时间再长,也不可能把多方面能力一下子培养出来。重复记忆与回忆既节省了复习时间,又达到了复习效果,学生也感到比较轻松,也增加了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把握复习方向,讲、练、考相结合

在进行历史复习时,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轻松地学习。同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握考试的方向,这样才能不偏不漏,有的放矢,使学生考出好成绩,教学才能显出效果。所以说,把握方向是复习的前提。只有在这个前提下,讲、练、考才有意义。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学习兴趣。

讲,要为练打下知识基础,要结合习题精讲,课堂上利用讲习题复习基础知识,学生会发现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这样也就提高了教师讲的实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会感觉到这节课没有虚过。除此之外,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历史的内容、特点、目标、要求、以及个人能力,确定复习的内容。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依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复习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比如,对于可转化为技能类的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可采取滚动复习为主的方法,把复习时间安排在日常教学中分散进行。这样到总复习时,就不致于看到每部分内容都感觉到似是而非,在一本本待复习的课本面前十分紧张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复习必须在平时,将大量需要复习的内容放在平时反复地复习,就会改变因内容多而时间少无从插手的局面。总复习时,只要少许安排时间重温一下就可以了。

教师在讲课或讲题时,不能只是自己一味的讲解,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去,形成师生互动。应避免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津津有味,十分的投入,学生听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结果浪费了学习时间,使课堂效果很差。

练,要把握尺度,目的明确,最重要的是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技巧。练,要练学生的思路,练学生的做题方法,练题的质量与数量,不是练得让学生疲惫。因此,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基础一般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应立足于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意能力的提高与情感的渗透,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考,作为一种检验的手段,要注意其内容、深度、形式、作用。考,要为讲和练反馈信息,使教师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努力,从而制定以后怎样教的策略。总之,讲、练、考要相互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三、及时反馈信息,时时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注意学生反馈回的信息,适度作出调整。要善于归纳,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历史知识结构化,即把历史知识按一定的类别、线索或体系,归纳在一起进行复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并使之脉络化,线索清晰明显。把知识活学活用,培养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这样,既有利于教师教,也便于学生学。另外,教师应经常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沟通。时时的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这节课的内容是否理解了、掌握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心理上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状态,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和学生交朋友。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乐学、更有利于提高复习的质量。

上好复习课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复习要基于课标,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我的见解仅仅是这艺术沧海中的一粟,只要我们把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它终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68028
|